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桐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桐子是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木本油料植物和优良的绿化树种。对山桐子的生物学、生态学、繁殖特性、栽培技术、分子实验以及果实和种子化学成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山桐子的应用及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6个种源山桐子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山桐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以6个种源的山桐子种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油脂,时山桐子种子含油率及种子中的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得到的油脂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油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不同种源山桐子含油率相差较大,变幅为11.34%~26...  相似文献   

3.
襄阳地处鄂西北,其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山桐子的生长。在南漳、保康、谷城及襄城区都有山桐子的天然分布,它是一种集生态环保、园林观赏、木材利用、保健油用于一身的速生树种。襄阳山桐子产业发展潜力很大,是精准灭荒、鄂北防护林建设、农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目前山桐子人工栽培刚刚起步,襄阳有大量野生分布的山桐子种质资源,有适宜山桐子生长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只要在政策扶持、科研推广、宣传发动上加大力度,建立"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开发模式,解决好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中的技术难题,襄阳山桐子产业将会进入规模化、规范化和商品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4.
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是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很大开发潜力。为山桐子综合利用及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介绍山桐子的旅游景观特性、山桐子在旅游造景中的作用、山桐子营造植物景观时可运用的5种艺术手法及山桐子在旅游景观配置时应遵循的原则,分析指出当前山桐子在旅游景观配置中存在果实产量不稳定、种植规模小、管护技术缺乏等问题,并从开展种质资源调查、育苗及造林试验、政策扶助、设置示范基地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山桐子果实性状的自然变异及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在陕西省山桐子自然分布区的大量调查、系统观察与测定,研究山桐子果实性状的自然变异状况并进行类型划分,为山桐子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收集保存和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山桐子分布区内全面踏察,选取果实性状特异的植株,观察记录其果穗形状和果粒颜色,测量果穗长度、果穗直径、果柄长度、果粒纵径和果粒横径,并计算平均果径和果形指数等性状。根据果实性状自然变异调查的结果确定类型划分依据进行类型划分,然后对其经济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山桐子在果穗形状、长度、紧密度及果粒形状、大小、颜色等性状上存在广泛的变异,依据果穗长度、果粒颜色、果粒大小及形状,可将陕南地区山桐子划分为红果短穗小果型、红果短穗大果型、红果短穗梨果型、红果长穗小果型、红果长穗大果型和黄果短穗型6种果实形态变异类型。通过对各类型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丰产、高含油率的红果长穗大果型可作为优良类型加以利用。【结论】山桐子果实性状自然变异很丰富,类型较多,黄果型和梨果型比较特殊,可以作为山桐子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保存;红果长穗大果型单株产量和产油量都较高,在目前还没有无性系品种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丰产高含油率类型试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山桐子特性、利用价值及苗木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全球仅有1种,原产于中国,其果肉和种子都能榨油,果肉含油率32.8%~43.6%,种子含油率22.4~31.6%。山桐子油经过精练之后可以食用,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为主,占52.5%~81.4%,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次之。在工业上可用于制肥皂及做润滑油、乳化剂、催干剂等;在医学上可用于治疗血脂过高和动脉硬化等病症;在燃油方面是酯交换法制取生物柴油的好原料,是优质高产的木本油料树种,被誉为"树上的油库"。山酮子生长快,适应广,抗性强,还是绿化和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之一。作者介绍了山桐子的植物学与生物学特性、生态适生条件及综合利用的现状,总结了繁殖与栽培技术,可为山桐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枝接中的切接、劈接、腹接与芽接中的嵌芽接、T形芽接5种不同嫁接方法对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进行嫁接,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对山桐子成活率及生长势的影响。嫁接40 d后统计山桐子成活株数,嫁接60 d后统计山桐子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枝接中切接的成活率较高,达到85.0%;芽接中嵌芽接成活率较高,为85.0%;切接生长势优于嵌芽接生长势。枝接中的切接是山桐子最佳的嫁接方法。  相似文献   

8.
山桐子的综合利用价值及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桐子的生物学特征、综合利用价值及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山桐子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别山区毛叶山桐子的群落特征及其健康状况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安徽大别山地区野生毛叶山桐子群落,并对毛叶山桐子成株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探究环境因子对群落多样性和毛叶山桐子成株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毛叶山桐子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坡位、坡向与人为干扰相关性显著,而与海拔、坡度相关性不显著。毛叶山桐子成株健康状况与坡度因素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因素相关性不显著。山桐子的群落多样性及健康状况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水分因子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陕西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为了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加快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在调研陕西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结合陕西实际,提出了进一步促进陕西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水分胁迫对不同种源山桐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PEG对不同种源山桐子种子萌发进行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除了雷公山种源山桐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在轻度水分胁迫下略有上升外,其他3种山桐子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呈总体下降趋势;平均发芽速度和根芽比则随胁迫强度增加而增加.不同种源山桐子间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异.综合评价初步认为,贵州雷公山山桐子耐早性相对较强;四川广元山桐子耐旱性较弱;贵州长顺、贵州贵阳山桐子耐早性居中.不同种源耐旱性强弱的初期选择,对适地适树适种源造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桐子天然群体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桐子全分布区的12个天然群体采集材料为试材.对当年生的叶、果、果穗等15个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并讨论了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山桐子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变异.山桐子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分析中,只有叶长、叶宽,果形指数,单果出籽率和千粒重与生态因子有显著相关关系.利用群体间欧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表明,山桐子群体可划分为3大类.  相似文献   

13.
采用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对贵州野生山桐子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山桐子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其在自然群落中的分布不是以群落优势种成分出现,而主要以伴生种出现在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林中。不同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对山桐子所在群落的优势种多种间关联分析,其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多种间总体呈正关联。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隶属函数评价森林群落的稳定性,反映出山桐子生存群落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4种木本植物在石漠化地区的生长状况及光合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山桐子、桑树、无患子和皂荚为研究对象,比较几种木本植物在石漠化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桑树的成活率、株高增长率、地径增长率、根冠比、根干质量等生长指标最好,其次是山桐子和无患子,皂荚最差;桑树和山桐子的光合生产能力较强,无患子和皂荚相对较弱,但无患子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桑树、皂荚,山桐子最低。拟合各类植物Pn-PAR光响应曲线得出:桑树、山桐子和皂荚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在15 μmol/(m2·s)左右,高出无患子50%;各树种的表观量子效率大小顺序为:桑树皂荚无患子山桐子,暗呼吸速率为:桑树无患子皂荚山桐子,光补偿点为:无患子皂荚山桐子桑树,光饱和点为:山桐子桑树皂角无患子。可见,从生长状况和光合特性来看,4种木本植物在石漠化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为:桑树无患子山桐子皂荚。   相似文献   

15.
山桐子石漠化山地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庆中梁山石漠化山地进行山桐子造林试验,定量研究其成活及幼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栽培于不同坡位的山桐子其成活率、生长量差异明显,其中坡位中部的山桐子成活率最高,生长情况最好,上部和下部坡位其次。且夏季高温伏旱天气对成活率和生长量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陕西的枣栽培历史、资源现状与分布,对枣资源按果实用途分为鲜食、制干、兼用、蜜枣、观赏以及特殊用途6类进行评价,提出了各类资源中具有开发价值的优良品种,并对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江西赣州、南昌、九江,贵州贵阳、遵义,湖南张家界,浙江临安,湖北宜昌,四川成都、广元、重庆,河南洛阳12个分布区的山桐子叶片为材料,对山桐子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用选出的10个引物对12个分布区共110个DNA样品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92条重复性高、清晰的条带,扩增片段相对分子质量为200~2 500,平均每个引物扩增位点为9.2个,各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为6~11条,其中多态性位点85个,多态性比率为87.5%~100%,平均多态性比率为92.91%;(2)12个分布区山桐子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指数(I)所表现的山桐子12个分布区种群遗传多样性规律一致,其顺序依次为:广元重庆赣州成都张家界宜昌遵义九江洛阳贵阳临安南昌;(3)山桐子分布区间与分布区内都产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P0.001),且主要在分布区内,占变异成分的78.01%,基因流Nm为0.8521,Nm1;(4)不同分布区之间的遗传一致度为0.723 6~0.980 6,UPGMA聚类显示,当相似系数为0.868时,可聚为3类,九江为1类,赣州为1类,其余10个分布区为1类,进行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分析,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山桐子毛油的优良脱色工艺,提高山桐子油脂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科研工作和生产活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冷榨山桐子毛油作为试验材料,通过脱胶和脱酸处理,对吸附剂种类、吸附剂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和搅拌速度的单因素对比试验,得出适用于山桐子毛油的脱色条件;对脱色后的山桐子油进行脂肪酸成分、理化性质测定,分析脱色工艺对山桐子油的品质效应。【结果】吸附剂为活性白土,用量为 8%~9%,时间为 30~40 min,温度为 100~110 ℃,搅拌速度为 240~300 r/min,山桐子毛油的脱色率达到90% 以上,为最佳脱色工艺。山桐子毛油以 9% 的活性白土、时间 40 min、温度 110 ℃、搅拌速度 300 r/min 脱色后,过氧化值下降,脂肪酸含量占比基本不变。【结论】通过优化的脱色工艺对山桐子毛油进行脱色,可以大幅提高山桐子油的脱色率,对油脂品质的负向效应影响较小,该工艺对山桐子油脂加工与利用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山楂的经济意义,初步查清了陕西分布的野生山楂种质资源(7种1个变种),概述了山楂的分布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提出了今后开发利用山楂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根据林业生产、教学及科研的需要,牛春山教授等编著的《陕西树木志》已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约有110余万字,共记述陕西省的秦、巴山区,关中平原,渭北高原及陕北风沙区所产及引进树种110科321属1224种(包括变种)。每种都附有原始文献和重要异名,各树种和主要变种都有根据实物标本绘制插图1163幅。文中除描述力求准确外,还对主要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林业特性及分布,并对重要属的分布中心进行了阐述,以满足林业生产、教学、科研的需要。此外在本书的“陕西森林分布”部分,论述了陕西自然概况,各林区的树种组成,树木分布规律及营林措施等,以便为森林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