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农业草业系统的理论、作用和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新跃 《草业科学》2000,17(3):47-50
农区草业是近年来在我国农区兴起的一个新兴产业,其基本内容是将牧草引入到传统农区农业生产系统,形成农区草业系统.由于牧草被引入农业生产,使整个农业系统发生了质的变化,对农牧业生产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从理论依据、作用和技术的角度论述农区草业系统.  相似文献   

2.
农区种草是改进农业系统、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步骤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从耕地、粮食与人口关系分析,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其中人的口粮中长期预测不过2 亿t,我国自给无虑,而饲料等非口粮用粮达5 亿t,现有耕地农业系统难以承担。而国际粮食市场容量不足,价格波动过大,不可依赖。数量巨大的饲料用粮需求是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真正严重的威胁。中国未来粮食安全必须向动植物产品并重型食物结构转变,进行新的食物生产与消费结构的调整是面对国际粮荒的长期战略。农区草业是将牧草引入传统耕地农业,在保证谷物生产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资源,在大幅度提高第一性生产的生产效率的同时,又为第二性生产提供优质、充足、廉价的饲料资源,以先进养殖业,提高饲料报酬率,提高草食型畜禽等节粮产品的比重,以保证动物性食品的充分发展而不加重谷物生产负担。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无可替代。我国农区尚有4 968.5万hm2的土地资源发展农区草业,发展空间巨大。发展农区草业将酝酿一次对耕地农业的革命,不仅为改进农业系统提供最初的动力,而且可发掘农区草地资源,解放巨大食物资源潜力,实现人-畜分粮,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步骤。  相似文献   

3.
草业是一个完整的行业,它包含从日光能到牧草等饲用植物,再到动物生产及产品的加工流通等全部生产过程,也是产业化的过程。东部山区的草业经济是典型的林区草业经济,它与草原区、农区草业经济一样,包括四个生产层:前植物生产层(不以生产产品为目的,以生态、景观价值贡献社会);植物生产层(生产和生态行为  相似文献   

4.
南方农区草业在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31,自引:10,他引:21  
在对中国南北自然资源优势进行广泛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调研和田间试验,剖析了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将面临的新问题,预示经济复苏后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转变。根据这些分析,提出发展南方农区草业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最后提出了南方农区草业的发展策略,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区草业发展再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加文 《草地学报》2009,17(3):270-273
本文探讨了制约我国农区草业发展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受到农耕文化传统,粮食安全问题,消费习惯,比较效益,生产经营方式,草地权属以及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但是,这些制约因素并不能阻止农区草业的发展趋势,总体表现为:农区草业渐进,部分区域加快发展;天然草地开发渐进,粮草结合型草地农业加快发展;肉用家畜产业渐进,奶用家畜加快发展;经济型产业渐进,生态保护型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型草业渐进,城乡绿化型草业加快发展。因此,提出加大投入与完善机制相结合,草地建设改良与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科技措施相结合,工程性投入与政策性扶持相结合,国家支持与调动农牧民积极性相结合,"以草促粮"与"以粮带草"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等发展对策,促进发展农区草业。  相似文献   

6.
试论农区种草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资源 ,农区种草则是一件比较新鲜的事。农区腾出一部分农田种植牧草 ,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行的。因此 ,一些专家提出 ,到 2 0 10年 ,我国粮、经、饲的比例 ,宜达到 3∶1∶1,饲料作物种植为 2 6 6 7万hm2 ,无疑为牧草种植提供了有效的空间。概括起来 ,发展农区种草养畜 ,具有以下 8个方面的重要作用。1 符合世界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在世界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中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90 %以上的畜牧业产值是由牧草转化而来的。世界上许多国家 ,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 ,对牧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认识十分深刻。“无草…  相似文献   

7.
草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了发展草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通过使种植业从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的转变,使牧草饲料作物栽培成为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都有重大的作用,本并介绍了农区种草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草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海兵  徐斌 《草业科学》2002,19(9):63-64
自古至今 ,草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自然资源。从原始畜牧业生产到靠天养畜 ,以游牧方式把人类不能直接食用的植物转化为人类可以食用的食物 ,而且发展成人类衣、食、住、行的来源。这种不超过自然力负荷的生产方式 ,天然植物和能量平衡 ,靠元素自我循环来调节 ,土壤营养平衡全靠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近几年来 ,人与自然界的生物学平衡被打破 ,地区性的自然植物和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沙尘暴”现象多次出现。同时 ,我国农区广大农民的种植收入普通低下 ,因此前大力发展草业势在必行。我国牧草产…  相似文献   

9.
结合昭通市自然概况和农业生产现状,详述了发展农区草业在昭通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藏“一江两河”农区草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为适应未来西藏农牧业产品的优质、大量需求,必须大力发展农区草业。在一年两收农作制度中,采用饲草体系调控农业种植结构和“一江两河”的水热高效分配,既有利于该区农业结构调整,为畜牧业生产提供大量的优质牧草饲料;又有利于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植被盖度和减小风速,控制水土流失。西藏“一江两河”农区草业的兴起,能减轻天然草地目前承受的巨大压力,减轻草地退化。发展饲草生产和畜产品深加工产业,使西藏成为高原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能加快当地农牧民的经济增长步伐。大力发展农区草业对促进西藏“一江两河”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西藏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分解功能菌及其在草业系统界面中的利用潜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光新  陈秀蓉  杨成德  薛莉  贾辉  王艳 《草业科学》2011,28(6):1156-1161
草业系统界面论完善了草业科学的理论,为分析草业生产中系统耦合和系统相悖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本研究就国内外关于纤维素分解功能菌方面的相关报道,从纤维素分解菌的物种资源、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资源、纤维素酶基因资源3个方面总结纤维素分解功能菌的资源优势。以系统论和草业系统界面论为理论依据,从草地农业系统中的3个界面,即草丛-地境界面(A)、草地-动物界面(B) 和草畜-经营管理界面(C),分析纤维素分解功能菌资源在草业系统中的利用潜势,认为纤维素分解功能菌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缓解草畜矛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并提出3个发展方向:1)继续以生态学研究为基础,研究纤维素分解菌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相互关系;2)选育对牧草及农作物秸秆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优良菌株,通过非传统的农业方法来解决家畜养殖中的饲料来源;3)促进家畜-作物系统深度耦合,维持整个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有机协调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对“草牧业”一词的初步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现一个新词——"草牧业"。出现这个新词的上下文是这样的:"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其核心含义是在18亿亩耕地红线以内可种植玉米、苜蓿等饲用作物,给草业在农耕地区发展开了绿灯,也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机遇,而调结构正是十八大以来大国崛起的重大步骤。支持农区的草业,自然含有在农耕地区发展牧业,尤其草食家畜,以带动全国的草业和牧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种草养畜工作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中华 《草业科学》2005,22(11):96-99
江苏省作为农区因地制宜探索开展种草养畜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亮点.近几年来,牧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牧草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种草养畜促进草食畜禽生产稳中有升,并成为农民养殖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草业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初显端倪.主要做法:加强种草养畜技术宣传和培训工作,培植、扶持种草养畜龙头企业,积极推动基地建设,认真开展种草养畜科研工作.存在问题:全省种草养畜发展不平衡,牧草品种存在退化现象,草业产业化经营程度偏低,牧草加工龙头企业较少,受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政策的影响,牧草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对策:加大农区草业发展的宣传和扶持力度,加强草业科技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大力推进草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信息动态     
任继周 《草业科学》2015,32(5):847-850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现一个新词——“草牧业”.出现这个新词的上下文是这样的:“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其核心含义是在18亿亩耕地红线以内可种植玉米、苜蓿等饲用作物,给草业在农耕地区发展开了绿灯,也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机遇,而调结构正是十八大以来大国崛起的重大步骤.支持农区的草业,自然含有在农耕地区发展牧业,尤其草食家畜,以带动全国的草业和牧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对草业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草业的科学概念本世纪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就极为重视草地农业(即“草业”),并普遍将其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产业来经营。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崛起的草业,已日益为我国广大草地工作者所接受,但由于各种认识上的不同,对其概念的解释也不完全一致。钱学森教授在《中国的草业产业》(1985年)一文中认为,知识密集型的草业产业是以草原为基础,利用日光能合成牧草,然后用牧草通过兽畜,通过生物,再通过化工、机械手段,创造物质财富的产业.这种产业是高度综合的生产体系,包括种植、养殖、采集、加工、开矿、狩猎、旅游、运输等经营活动。他又从他说的农业型知识密  相似文献   

16.
动物生产层在草业系统的涵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侯扶江  徐磊 《草业科学》2010,27(11):121-126
动物生产层是草业系统的传统构件和标志性组分,是草业系统核心生产力的表达途径,其发展水平是现代化农业的标准之一。它是多组分和多途径的耦合系统,具有多功能性,是可控的资源循环系统和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系统。动物生产层在草业系统的科学内涵始终随着草业学科自身的发展、动物生产的进步和社会需求而不断充实和完善,它的功能多样性、集约性、耦合强度增加,虽然与植物生产的耦合途径单一化,但对于农户、地区、国家和人类的重要性增加。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草业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展草业的意义和国内外草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提出黑龙江省在未来5年草业发展的战略是保护和开发东部小叶章草原,改良和治理西部羊草草原,调整农区种植结构,扩大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对外积极开拓国际牧草市场,对内积极发展牛、羊、鹅等市场看好的草食畜禽养殖业,提高种养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1984年提出了知识密集型草产业的概念,即以草原为基础,利用日光能量合成牧草,然后用牧草通过家畜,通过生物,再通过化工、机械手段,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他同时指出,草业除草畜统一经营外.还包括种植、营林、饲料、加工、开矿、狩猎、旅游、运输等经营活动,草业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生产经营体系,也要用系统工程来管理.草业系统工程理论将草业所包涵的各自独立、功能特定的资源系统、生产系统和管理系统联合成有机、有序的草业整体系统.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草业已从单纯的草原畜牧业,逐步发展成为涵盖草原资源与生态保护、草原畜牧业、草地农业、城乡绿化业、草业科技教育以及草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等多领域的新兴产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已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尤其重要的是,由于草业是肉、蛋、奶的重要基础,是除了种植业以外重要的食品来源,在当前全世界粮食危机加剧的情况下,草业已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充分认识草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失时机地加快草业发展,是适应新形势需要,确保粮食和食品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崔国文  张鹏咏等 《中国草地》2001,23(6):55-58,67
从发展草业的意义和国内外草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提出黑龙江省在未来5年草业发展的战略是:保护和开发东部小叶章草原,改良和治理西部羊草草原,调整农区种植结构,扩大优质牧草和饲料作和的种植面积;对外积极开拓国际牧草市场,对内积极发展牛、羊、鹅等市场看好的草食畜禽养殖业,提高种养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农田草业是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豆科牧草植物在农田草业及土壤培肥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毛叶苕在农田草业结构中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应用价值。产草量高,耐寒、耐旱、耐瘠薄。草质优良。特别适宜干旱区单作或混种,也适宜于灌区麦后复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