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猪瘟细胞苗与脾淋苗的免疫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迄今,由我国学者周泰冲、袁庆志等于1956年成功研制的中国系(C系)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是国际公认最理想的猪瘟疫苗。这种疫苗除了在我国被普遍应用外,还广泛推广到欧亚很多国家,不但对控制我国猪瘟流行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对全球猪瘟的预防控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国家依靠这种疫苗甚至消灭了猪瘟。  相似文献   

2.
李秀峰 《养猪》1989,(2):34-3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以传播快,死亡率高为特点,是养猪业的大敌。本世纪50年代,我国培育出预防猪瘟的兔化弱毒疫苗已在世界广泛应用,有些国家已消灭猪瘟。我国使用这种疫苗预防猪瘟虽有30多年的历史,但猪瘟仍未得到控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因素之一是母源抗体  相似文献   

3.
我国研制的猪瘟疫苗为其它一些国家成功地消灭了猪瘟,而且猪瘟疫苗的升级换代也是比较快的,从开始的细胞苗到组织苗再到脾淋苗、脾苗等等,但是目前该病仍然威胁着我国养猪业.免疫接种是我国预防和控制猪瘟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生产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免疫失败的现象.'免疫失败不仅浪费大量资源,还会因动物疫病的发生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给猪病防控工作增加难度,也给社会稳定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4.
芦惟本 《养猪》2009,(3):62-64
1796年,琴纳用牛痘疱浆接种儿童成功预防了天花,开创了人类用活的疫苗与病原微生物斗争的历史。200余年来,人类成功地消灭了天花;我国成功地消灭了牛瘟,控制了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欧美及大洋洲的许多国家也成功地消灭了猪瘟。遗憾的是,拥有世界最好的猪瘟疫苗弱毒株的我国,历时50余年却没有消灭猪瘟。  相似文献   

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猪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最主要动物疫病之一,也是养猪国家的动物疫病防治的重点。猪瘟首先于1833年在美国俄亥俄洲发现,迄今已有170多年历史,我国也于1925年开始研制免疫血清防治猪瘟。目前全球除少数国家或地区消灭了猪瘟外,大多数国家仍有猪瘟发生。我国仍然是猪瘟流  相似文献   

6.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主要动物疫病之一.猪瘟首先于183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发现,迄今已有170多年.我国于1925年开始研制免疫血清防控猪瘟.目前全球除少数国家或地区消灭猪瘟外,大多数国家仍有猪瘟发生.我国仍然是猪瘟流行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资料报道,近几年我国猪的病死率占饲养总数的8%~10%,其中1/3是由猪瘟引起的死亡,每年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据福建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2004年病料中猪瘟病原检出率为22%,2005年为29.5%,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高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出血、梗塞和坏死等。猪瘟在世界上各个养猪国家都有流行,因其传染性强、发病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全世界已有10多个国家消灭了本病,我国也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和疫苗的预防注射使本病得到基本控制。目前猪瘟表现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  相似文献   

8.
猪瘟作为养殖业的头号大敌,国内的许多专家对该病研究的比较深入,我国自行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帮助许多国家消灭了猪瘟,但猪瘟在我国一直存在,原因包括许多方面。近年来,养殖户一般都比较重视猪瘟的防疫,可是缺乏科学的免疫程序,或者是免疫方法不恰当,导致猪瘟在我国的流  相似文献   

9.
谭萍  张清均 《兽医导刊》2011,(Z1):62-64
近年来,猪瘟在美洲、亚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呈现复发的趋势,一些宣布已消灭猪瘟的国家(如法国、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又见猪瘟复发的报道。在我国,猪瘟流行呈现典型猪瘟和非典型猪瘟共存、持续感染与隐性感染共存、免疫耐受和带毒综合征共存等现象。猪瘟新的流行形式给全世界养猪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免疫接种仍是防制猪瘟的重要措施,疫苗对预防猪瘟起重大作用。因而通过加大免疫力度防控猪瘟的发生,为了检测猪瘟免疫效  相似文献   

10.
谭萍  张清均 《动物保健》2011,(Z1):62-64
近年来,猪瘟在美洲、亚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呈现复发的趋势,一些宣布已消灭猪瘟的国家(如法国、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又见猪瘟复发的报道。在我国,猪瘟流行呈现典型猪瘟和非典型猪瘟共存、持续感染与隐性感染共存、免疫耐受和带毒综合征共存等现象。猪瘟新的流行形式给全世界养猪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免疫接种仍是防制猪瘟的重要措施,疫苗对预防猪瘟起重大作用。因而通过加大免疫力度防控猪瘟的发生,为了检测猪瘟免疫效  相似文献   

1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不分年龄、性别、品种,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 自从美国1883年首次发现猪瘟以来,该病已传播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根据国际兽疫局的材料显示,现有44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猪瘟,主要分布在南美、欧洲和亚洲的国家和地区。世界各国为消灭猪瘟,耗费巨资。1978年,美国消灭猪瘟,共花去1.4亿美元;1990年,比利  相似文献   

12.
正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高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各养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法国、英国、新西兰、美国等宣布消灭了本病。但是仍有50多个国家流行。20世纪50年代前,猪瘟在我国流行极为普遍,损失惨重。国内许多专家对该病研究的比较深入,其后应用疫苗预防,猪瘟基本控制,但是近年来有所抬头。其中有许多因素,与我国的  相似文献   

13.
苏双  张丽媛  刘欣 《动物保健》2009,(10):30-31
猪瘟(CSF)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近二十多年来,一些国家致力于消灭猪瘟的工作,已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有些国家已经宣布消灭了猪瘟。但世界上仍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猪瘟流行,一些原已宣布消灭了猪瘟的国家又相继发现该病,我国一些地区的猪瘟发病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流行特点、临床表现都出现了很大变化。现结合文献报道和临床工作所见报告如下,仅供临床兽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苏双  张丽媛  刘欣 《兽医导刊》2009,(10):30-31
猪瘟(CSF)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近二十多年来,一些国家致力于消灭猪瘟的工作,已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有些国家已经宣布消灭了猪瘟。但世界上仍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猪瘟流行,一些原已宣布消灭了猪瘟的国家又相继发现该病,我国一些地区的猪瘟发病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流行特点、临床表现都出现了很大变化。现结合文献报道和临床工作所见报告如下,仅供临床兽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传播快、死亡率高,对养猪业危害最大,1985年农牧渔业部将猪瘟列为第一类传染病。猪瘟遍及全世界,1883年美国俄亥俄州首先发现,1908年匈牙利制成猪瘟高免血清,1978年联合国巴黎兽医局宣布世界上有十七个国家消灭猪瘟。我国对猪瘟的研究工作约开始于1925年。一、北京地区猪瘟流行情况解放后北京市的养猪业以一家一户的散养方式为主,国家和集体先后投资建起了一  相似文献   

16.
<正>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猪瘟已被消灭的一些欧洲国家又报道有猪瘟发生,我国猪瘟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1]。当前,预防猪瘟最好的方法就是免疫猪瘟疫苗。为了探索最佳的猪瘟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质量,指导猪瘟疫苗免疫预防工作,更好地对重大动物疫病进行防控,有必要对国家采购的猪瘟疫苗进行免疫程序和免疫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正>猪瘟(CSF)是一种严重威胁全球养猪业的传染病,最早于183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被发现,距今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为了预防猪瘟,我国于1925年着手研发免疫血清,并将其作为重点防治措施。尽管少数国家或地区已经成功消灭了猪瘟,但大多数国家仍然存在猪瘟的威胁。近年来,我国猪群的病死率已高达8%,严重影响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猪瘟是由于猪瘟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败血性传染病.传染性强、症状重、死亡率高.控制和消灭猪瘟的主要措施是注射猪瘟疫苗,但有时会出现注射疫苗的猪仍旧得猪瘟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正猪瘟又称经典猪瘟或古典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该病流行范围很广,而且致死率极高,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目前,猪瘟流行地区或国家主要采用接种C株弱毒疫苗的方法作为预防猪瘟的主要策略,但接种弱毒疫苗的传统预防控制方法无法区别疫苗免疫抗体和自然野毒感染抗体,为了采用血清学方法净化消灭猪瘟,新型基因标记疫苗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近些年陆续有国内外研究者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2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和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死亡率达90%以上,是目前我国养猪业危害严重的疾病。我国研制、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苗,具有极为有效的预防作用,在控制猪瘟流行中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猪瘟免疫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