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7年10月至2008年11月,采用直接采集菌袋或采集菇床1 cm~5 cm表层培养料的方法,对福建省的15个食用菌生产基地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娘热乡平菇生产基地进行螨类调查,共采集了茶树菇、香菇、灵芝等17种常见食用菌菌样137份.应用塔氏装置分离法分离,制作玻片标本1000余片.鉴定出螨类共3个亚目、20个科、33个属、36个种.害螨主要有粉螨科、薄口螨科、矮蒲螨科及跗线螨科,捕食螨主要有厉螨科、囊螨科、巨螯螨科、寄螨科.  相似文献   

2.
桃小卵玻片标本制作刘天亮(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园艺系066600)桃小是桃小食心虫(CarposinaniponensisWalsingham),其卵个体小,难以看清其形态特征。将其卵制成玻片标本,利于形态观察,也给教学、科研等带来方便。笔者按下述步...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菌类标本、地衣植物标本、苔藓植物标本、蕨类植物标本和种子植物标本等5个方面探讨了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希望为今后的生物科学教学工作和博物馆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为了便于广大初学者开展食(药)用真菌资源的调查,现将大型真菌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简介如下,以供参考。一、采集准备(一)工具:在采集标本前,要准备好采集筐(篮子),小铲,小刀  相似文献   

5.
<正>昆虫科学研究,需用昆虫标本。采集昆虫是制作标本的重要步骤。过去用捕虫网、毒瓶等捕虫工具捕蛾,因为不能立即致死,蛾子来回翻动,鳞片易损,特征消失或不清,影响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标本的采集事项、腊叶标本的具体制作方法以及标本采集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征兵  郭小峰 《花卉》2020,(10):189-190
植物志编纂离不开植物标本,植物标本是鉴定植物的重要材料,它有助于我们认识植物种类。为了摸清延安市植物资源类别,桥山国有林管理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延安市境内采集并制作了大量的腊叶标本,也参与并认识了许多植物。通过多年的腊叶标本采集与制作,掌握了一整套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的方法。因此本文从采集与制作技术的每一项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对于相关的人士提供参考与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的野外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野生资源的考察,标本的采集,标本的制作和保藏,以及分类鉴定等。开展这项工作,对于摸清家底,了解本地区食菌、药菌和毒菌资源,以便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华肉球菌(Engleromyces sinensis M.A. Whalley, Khalil, T.Z. Wei, Y.J. Yao&Whalley)是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珍稀药用真菌,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由于中华肉球菌模式标本采集年代久远,难以获得DNA条形码序列,不利于该真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通过对中华肉球菌模式标本及新采集自云南、四川省的标本进行形态学比对,确定新采集的5个标本均为中华肉球菌。指定采集自模式产地云南省玉龙县的一个标本为中华肉球菌的附加模式标本,并对其进行形态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在此基础上,基于tef-1 a、nrSSU、nrLSU和ITS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确定中华肉球菌隶属于炭角菌科(Xylariaceae)。通过指定中华肉球菌的附加模式标本,并补充该物种的DNA条形码序列,为其后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桔蚜是柑桔新梢的害虫 ,同时也由于其容易诱发煤烟病 ,造成树体生长不良。啶虫脒是近期开发出的一种较好的杀虫剂 ,为明确其对桔蚜的毒力 ,笔者进行了本试验。桔蚜直接从本所柑桔园田间采集 ,除去有翅蚜 ,全部采用无翅雌成蚜。3 %啶虫脒 EC 采用 FAO推荐的玻片浸渍法。每玻片粘 3 0头成虫 ,4小时后镜检弃去死虫放入药液中浸 5秒 ,药剂配成 7个浓度 ,每浓度重复 3次 (每片为一次重复 ) ,以清水为对照 ,用滤纸吸干多余的药液 ,放在培养皿中保湿。处理后 2 4小时镜检 ,对触碰无反应的判定为死亡。死亡率用 Abott公式进行校正 ,求其 LC50 ,…  相似文献   

11.
何伟 《中国食用菌》2021,(2):130-133
中国传统菌蕈文化具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深受人们喜爱。其纹样图案具有灵活多变的形状,蕴含了食用菌吉祥寓意。在传统菌蕈文化与纹样图案的碰撞中,通过不断汲取菌蕈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将其与现代审美情调加以融合,来获得传统菌蕈文化在纹样图案中的特殊表达,促进菌蕈文化与其他领域的交流,增强传统菌蕈文化的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2.
在500m~1200m高海拔林场内进行“林下培菌”生产仿野生鸡腿菇的研究,结果证明,较之传统大棚或菇房设施化栽培,林下培菌生产仿野生鸡腿菇无需占用耕地,彻底解决了当地鸡腿菇栽培中的“菇粮争地”矛盾;可节省出菇棚等固定资产投资70%以上;另外生物学效率为149%,较之传统菇棚栽培提高40%左右;产出的菇品明显具有野生菇的口感和风味。另外,菌糠废料直接被林地树根就地分解利用,提高了林地土壤肥力,改善了林地土壤结构,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减少了人工处理菌糠废料的费用,同时,由于保湿的需要以及出菇管理人员的频繁出入林场操作和巡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森林火险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研究了用食用菌菌糠做底肥改良保护地土壤pH值。以出菇后的平菇菌糠为底肥,用量分为五个等级(0、20、40、60、80kg/100m2),每个等级有三组对比。土壤pH值用pH值测试仪测定。结果衷明:随着施用菌糠量的增加,土壤的pH值由7.86减小到7.80,区组间和处理间都不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为菌糠不能良好的改良保护地土壤的pH值。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在京郊都市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产业主要利用农林业生产中的秸秆、枝杈等副产品,生产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为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减少了秸秆的剩余量,降低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食用菌采收后的菌渣还可生产出大量的有机肥,有利地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京郊广泛推广,在工厂化栽培、农民散户栽培的基础上,依据北京地区气候特点,开展了反季节栽培、林下仿生栽培等各种新模式。着重介绍了食用菌产业在生态循环农业中的作用,目前京郊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并以通州区、昌平区为例,介绍京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反季节栽培与林下仿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常规土壤种植为对照,以菇渣为基础基质,探索菇渣作为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基质的可能性;共设3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菇渣、鸡粪基质配方对黄瓜的生长及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初步认定菇渣作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依照食用菌产业链关系,有效反映以价值转让和食用菌产品生产为主线的企业联系,并体现企业彼此间在市场供需关系基础上建立的内在关联。发展食用菌产业具备成本低、周期短、市场潜力大以及产生经济效益高等积极效应,利用食用菌产品投入产出比值方法,计算投入产出数值,衡量经济效益水平高低,有效评价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依据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提出增加科研及技术投入,推动产业链发展、以及加强食用菌产业规划两点策略,以促进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种蘑菇栽培咨询系统软件,该软件在IBM-PC微机上实现,以全部汉字方式进行人机对话与输出,程序采用模块化结构、系统以菜单方式运行,可对蘑菇栽培全过程进行信息查询和病害诊断,实践证明,该软件能成功地指导蘑菇生产。  相似文献   

18.
草腐菌生产在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废弃物污染是造成农业立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而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这些都是草腐菌生产的主要原料,通过草腐菌生产能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人们食用的菇体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废弃物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9.
Experiments are described in which it was attempted to quantify the water requirement of the mushroom crop for maximum yield.The amount of water applie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rop weight from about the second week of cropping and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water applied reduced the drying of the compost and casing during cropping. The watering treatments affected the character of the mushroom mycelium developing in the casing layer.The amount of water required to maintain the percentage water content of compost and casing unchanged throughout cropping can be calculated from an equation representing the overall balance of water applied to, and lost from, the mushroom trays.  相似文献   

20.
对双孢蘑菇软包装罐头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不合亚硫酸盐的护色剂配方及汤汁配方,并对制成的双孢蘑菇软包装罐头进行了感官评定和微生物指标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含亚硫酸盐的护色剂处理蘑菇,并用汤汁填充罐头能有效抑制双孢蘑菇的褐变,使菇体色泽浅黄,汤汁鲜味突出,较好地保持了双孢蘑菇的原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