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稻蝗胚胎发育形态、卵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形态特征,中华稻蝗胚胎发育过程分为10个阶段,本文对各阶段做了描述,绘制了形态图。利用4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箱对陕西汉中及长安两地区中华稻蝗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进行了测定。中华稻蝗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在汉中稻田分别为16.7℃和238日度;长安县稻田为15.7℃和234日度;室内饲养所收集的卵囊(长安种群)为16.1℃和296日度。  相似文献   

2.
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是山西省稻田蝗虫的优势种。1988~1993年,我们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得知,中华稻蝗各虫态均有天敌侵害,天敌种类计十余种,以食卵(寄生、捕食)者对稻蝗抑制作用明显。天敌种群数量及对中华稻蝗抑制作用因年际间变幅...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是新疆草原主要优势危害种,以滞育卵越冬.为弄清意大利蝗越冬卵发育及滞育过程的抗寒机制,本研究检测了自然条件下越冬卵的糖类、多元醇、脂肪和氨基酸等主要抗寒物质的含量变化,分析蝗卵发育过程不同阶段抗寒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意大利蝗卵在越冬过程中,除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外...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L.)卵越冬过程中的呼吸代谢变化,通过定期解剖野外意大利蝗卵观察其胚胎发育进度,并应用多通道昆虫呼吸代谢测量系统逐月测定意大利蝗卵的O_2消耗率、CO_2释放率、代谢率和呼吸商,分析其变化特征,同时对其越冬环境温度进行实时测定。结果表明,意大利蝗卵的呼吸代谢水平随着越冬时间的推进发生季节性波动。越冬前(8—10月),意大利蝗卵的呼吸代谢水平较高,其中在8月间最高,此时胚胎发育较快,且复眼背部边缘在10月出现红色;越冬期间(11月—翌年2月),呼吸代谢水平在11月间最低,在12月—翌年2月之间则无显著差异,复眼颜色逐渐加深,胚胎发育基本停滞;越冬结束后(翌年3—4月),呼吸代谢水平逐渐升高,在翌年4月间显著高于10月—翌年3月,但显著低于8月,此时发生胚胎转动且恢复发育。越冬过程中,意大利蝗卵呼吸商均大于0.94。不同月份意大利蝗卵的O_2消耗率、CO_2释放率、代谢率与5 cm地温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0.831和0.902。在整个越冬过程中,意大利蝗卵的呼吸代谢变化与其胚胎发育进度以及环境温度密切相关,且蝗卵均以糖类为主要能源物质,以最大程度减少物质能量消耗,从而确保蝗卵的正常发育、越冬及来年的顺利孵化。  相似文献   

5.
黑背小绿螽的成虫、若虫均咬食三化螟卵块;并捕食白螟、斜纹夜蛾的卵;叶蝉、稻虱、稻蝗的低龄若虫。在南宁、贵县等地一年发生两代,以卵越冬,卵散产于茭白、姜苗、禾本科杂草等的叶鞘内侧及稻兜株间。用人工配制的代饲料饲养,所得的成虫能继代繁殖。在稻田及时补充散放一定数量的适龄虫体,对控制三化螟害虫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15年从大田挖取大垫尖翅蝗蝗卵,在不同恒温下进行孵化,测得蝗卵发育起点温度为(14.27±0.86)℃,有效发育积温为(303.88±24.57)℃。2016年5月下旬在大田捕捉刚孵化的幼蝻,采取自然变温法,进行人工饲养,测得蝗蝻发育起点温度为(17.89±1.25)℃,有效积温(199.74±47.45)℃。并对大垫尖翅蝗蝗卵的形态特征和发育进度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7.
红头芫菁幼虫吃竹蝗卵,是竹蝗天敌。成虫喜食泡桐叶。在竹蝗发生区种植泡桐大量繁殖红头芫菁,是防治竹蝗的一个很理想的生物防治法。已知取食竹蝗卵的红头芫菁有红头豆芫菁和褐边齿爪芫菁两种。两种红头芜菁的生  相似文献   

8.
据测查,中华稻蝗90%以上卵块产在田埂及田边,且喜选择潮湿、松软,向阳、寄主丰富的砂壤土产卵。查卵时,铲起田埂、田边3cm 左右土层,放在孔洞小于蝗卵的竹篓或塑料料篓内,在水中淘洗,去掉浮在上面的杂草(注意杂草根部或其间夹有卵块),充分搅拌,稻蝗卵块将全部浮起或附在篓边,这就很易查清单位面积的蝗卵数量,比起筛土查卵、手工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的稻蝗种类及其分布曾有过研究报道,茅晓渊(1990)经过多年调查认为湖北稻蝗以日本稻蝗[Qxya japonica (Thunberg)]为优势种。作者于1991—1992年对湖北中部丘陵平原稻区稻田土蝗种类进行了调查,摸清了该区域稻田土蝗的主要种类及优势种。  相似文献   

10.
温度是影响蝗虫滞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明确有效积温对东亚飞蝗卵滞育的影响,本文设置6个有效积温梯度处理饲养2代飞蝗,结果表明544.3、662.2、678.8、760.2、840.0、843.5日度处理下蝗卵滞育率为73.1%、58.6%、48.6%、12.1%、0、0;越冬蝗卵部分滞育,滞育率(D)与越冬前卵期有效积温(Y)负相关,D=-0.719Y+82.75,R2=0.774,Y≥115.1日度时蝗卵全部孵化。进一步分析越冬前不同温度积累有效积温对蝗卵滞育影响,结果表明27℃以上有效积温(E)对滞育率(D)影响最显著,呈线性负相关,D=-0.058E+0.732,R2=0.967。越冬蝗卵经历负积温(X)越小,滞育率(D)越低,呈线性负相关:D=-0.155ln(|X|)+1.136,R2=0.970。本文明确了不同时期越冬蝗卵滞育率与有效积温关系,为飞蝗发生期、发生量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黑线姬鼠捕食中华稻蝗卵初报马平顺(山西省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034200)黑线姬鼠(ApademusagrariusPallas)是山西代县为害水稻的主要鼠种。1990年调查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Thunb.)]卵时发现,蝗卵大量被...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的抗寒能力和含水量的季节变化,于2013-2014年系统调查意大利蝗不同时间所产卵的过冷却点、游离水含量、结合水含量及总含水量的季节变化,并探讨蝗卵的抗寒性与其含水量、地温之间的关系.结果 显示,自然条件下,意大利蝗的早中期卵(7月27日-8月28日所产卵)在9-1...  相似文献   

13.
东亚飞蝗 (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是迁飞性强、食性杂、危害重的害虫。 1年发生 2代 ,第 1代夏蝗 ,第 2代秋蝗 ,以卵越冬。每年越冬卵在 5月初孵化出土 ,出土后蝗蝻经过 5次蜕皮变为成虫 ,于 7月初交尾产卵。 7月下旬或 8月上旬秋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血蓝蛋白基因在新疆优势害虫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卵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蓝蛋白基因Hc1、Hc2在西伯利亚蝗卵不同发育阶段和1龄蝗蝻中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基因Hc1、Hc2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并分析这2个基因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血蓝蛋白基因Hc1和Hc2在西伯利亚蝗卵所有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并具有阶段特异性。在蝗卵早期发育阶段,Hc1基因相对表达量较高,Hc2基因相对表达量较低,其中在I阶段,Hc2基因相对表达量最低,为0.05;在滞育阶段,Hc1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且在深度滞育期降至最低,为0.12,Hc2基因相对表达量略有增加;在滞育解除后发育阶段,Hc1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Hc2基因相对表达量在第VIII阶段最高,为17.26;在1龄蝗蝻阶段,Hc1基因相对表达量急剧升高至最大值,为39.43,Hc2基因相对表达量急剧下降。在西伯利亚蝗卵发育过程中,Hc1基因相对表达量平均数为8.83,高于Hc2基因的平均数,且蝗卵早期发育阶段、滞育后发育阶段和1龄蝗蝻阶段的Hc1和Hc2基因相对表达量之间差异显著。土壤温度与西伯利亚蝗卵各发育阶段和1龄蝗蝻阶段中Hc1基因相对表达量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与Hc2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陈伯刚 《植物保护》1991,17(3):21-22
中华稻蝗 Oxya chinensis(Thunb.)近年在湖区稻田发生呈上升趋势,人们多偏重化学防治,而稻蝗危害水稻的暴食期,正是抗药性最强的成虫阶段,如能利用天敌等自然控制因素,辅之施药,可取得更好效果。稻蝗与狡蛛有同步发生与上升现象。为此我们进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结果显示,西北利亚豆芫菁一年发生1代,成虫群集性,能取食多种植物,可多次交配和产卵。卵集产于土室中,每次产卵44-162粒,卵期25 d左右。幼虫主食蝗卵,有6个龄期,以5龄越冬幼虫历期最长,幼虫取食20-80粒蝗卵均可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17.
东亚飞蝗产卵及蝗卵孵化与土壤含盐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在黃海蝗区自然条件下观察,东亚飞蝗选择芦葦地、茅草地及獐毛草地产卵,不选择盐蒿地。分析結果表明选择的产卵地与土壤含盐量及含水量有密切关系。 2.以人工配制不同浓度的盐土,任飞蝗自由选择产卵,結果証明飞蝗对不同浓度盐分具有明显的选择能力。两种盐土含盐量的差異在0.25%以下时,所产的卵数約各占一半;若两者差異在0.3%以上时,产在低浓度盐土内的卵数比高浓度內显著增多。由此可知,雌蝗产卵时能选择的最低含盐量临界为0.3%。在一般中度盐土內,含盐量的差異愈大,选择力愈明显。 3.沿海蝗区蝗卵的孵化温积,因所在环境的土壤盐分、土壤水分、植被盖度以及腐植质的多少而異。芦葦地、獐毛草地的含盐量都较低。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此二种植被地內的蝗卵发育温积均低于盐蒿地,由于盐蒿地土壤內盐溶液浓度大,影响卵正常吸水,因而延缓了发育期。 4.未吸水的蝗卵在人工配制的不同浓度盐土中孵育,浓度愈低,孵化率愈高。孵化的最高浓度极限为0.35%。吸水卵在含盐量1.0%以上的土壤中,其孵化率随盐分上升而递減,最高孵化的盐量极限为3.5%,二者对盐分的抵抗力差别甚大。  相似文献   

18.
在用微孢子虫或胃毒性药物治蝗时常采用麦麸制成毒饵撒施,蝗蝻对麦麸的接受性和在饵料有效期间的取食量是决定防效的关键,为此,我们于1990年进行了几种蝗蝻对麦麸的接受性比较试验。 材料和方法 供试蝗种有:东亚飞蝗、黄胫小车蝗、稻蝗、短星翅蝗、亚洲小车蝗、小翅雏蝗、红胫戟纹蝗、西伯利亚蝗和意大利蝗。前6种系1989年从天津、北京和内蒙古采集怀卵雌蝗饲养,产下的卵块于北京自然低温下越冬,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白纹雏蝗Chorthippus albonemus卵胚胎发育情况和滞育解除条件,将白纹雏蝗卵经3℃和8℃低温处理后,观察其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并分析其滞育解除条件。结果表明,根据胚胎形态特征,自发育期开始,白纹雏蝗卵胚胎发育可划分为12个阶段,其中,胚胎发育1~6 d时处于发育期和原头期,共4个阶段;发育7~12 d时处于胚转期和显节期,共5个阶段;发育13~16 d时处于显节期和胚熟期,共3个阶段。白纹雏蝗卵在自然条件下当年入冬后11月有81.67%的卵滞育,翌年3月卵孵化率为34.42%,显著高于11月(18.33%)和12月(18.67%)的卵孵化率,翌年3月的孵化期为28 d,显著低于11月(86 d)和12月(50 d)的孵化期(P<0.05)。在不同低温处理下,3℃处理30 d后的卵孵化率为32.64%,显著高于8℃处理30 d(25.00%)的孵化率(P<0.05);低温8℃处理90 d后的卵孵化期为55 d,孵化率最高为70.83%,显著高于低温3℃处理90 d(52.78%)的卵孵化率(P<0.05)。说明白纹雏蝗卵滞育解除所需的最佳温度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卵经1个低温期后,当环境温度达到发育起点温度55 d后可达孵化高发期。  相似文献   

20.
本实驗証明:蝗卵的耐干、耐热性能,常因胚胎发育阶段而異。已吸水的越冬卵,在30℃恆温下可以在2.5%含水量的土壤内正常孵化;未吸水卵在同样温度下,則需要土壤含水量在8%以上才能正常孵化。吸水卵在土壤含水量适宜的情况下,可耐受短期的高温(60℃);而未吸水卵只能耐受55℃以下温度的处理。二者发育的最高温度界限都在41.5℃左右,超越此限,蝗卵孵化率的递減梯度,除随温度上升的幅度而加大外,并与高温的持續时間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