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南方三省(区)养虾科技协作攻关会议课题安排,一九八二年,我们在合浦县白沙公社平田虾场的一张以养殖尼罗罗非鱼为主的鱼塘中,混养适量的长毛对虾,进行鱼虾混养试验,初步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红鳍东方Tun与中国对虾混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精养罗非鱼池混养刀额新对虾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在2000m^2新开挖池塘内进行刀额新对虾与罗非鱼混养试验,经5个月试养,刀额新对虾平均规格11.11g,平均每667m^2产11.67kg,成活率21.01%,罗非鱼平均规格0.7kg,每667m2产865kg,全池总产鱼虾3850kg,净产3181.5kg每667m^2净产1060.5kg,总纯收入11429.5元,每667m^2,利润3809.83元,其中刀额新对虾利润436.6  相似文献   

5.
6.
红罗非鱼与刀额新对虾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开始 ,我们采用几组鱼虾混养技术示范。从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看 ,红罗非鱼与刀额新对虾混养组合最佳。该项目现场验收结果 :红罗非鱼亩产量 6 50公斤以上 ,刀额新对虾亩产量 50公斤以上。若每亩增收 50公斤虾 (55元 /公斤 ,给小贩的价格 ) ,经济效益 (产值 )每亩增加 2 0 0 0元以上。现将鱼虾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红罗非鱼 (彩虹鲷 )是鲈形目 ,鲡鱼科 ,罗非鱼属内基因突变种经过多代选育杂交育出的优良品种。属热水性鱼类 ,体侧扁 ,背较高 ,体表呈彩虹色 ,有桔红、桔黄等。腹膜白色 ,此为红罗非鱼独具特征。对环境的适应能…  相似文献   

7.
一、虾池混养的好处 1.提高虾池综合养殖效益 在适宜的虾池内混养一定数量,一定规格的海湾扇贝有利于对虾生长,且增加商品扇贝产量,混养虾池比单养效益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8.
鲈-中国对虾-罗非鱼混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6年 5~ 10月在 1.7hm2 池塘中设 6个 5.0m× 5.0m× 2 .0m陆基围隔 ,研究了鲈 (Lateolabraxjaponicus)、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和台湾红罗非鱼 (Oreochromismossambicus×O .niloticus)投饵混养的养殖模式。鲈和罗非鱼放养在围隔内的浮式网箱中 ,对虾散放在围隔中 ;鲈在围隔中设 3个放养密度 ,分别为 0 .76、1.52和 2 .2 8尾 /m2 ;对虾 ( 2 .2 8尾 /m2 )和罗非鱼 ( 0 .2 4尾 /m2 )均为单一密度 ,每个处理 2个重复。给鲈投喂冻杂鱼 ,对虾不投喂。实验结果表明 ,鲈出塘体重 ( 2 14.2~ 34 8.3g)和成活率 ( 2 6.3%~ 10 0 .0 % )随放养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净产量为 174 3.3~ 2 4 68.7kg/hm2 ,生产力为 3.2 6g/d·m2 ,负荷力 2 50 0~2 80 0kg/hm2 。鲈的密度为 1.52尾 /m2 时 ,对虾的出塘体长 ( 10 .2 5cm )、产量 ( 58.35kg/hm2 )和成活率( 17.55% )最高 ,生产力为 0 .4 3g/d·m2 。鲈的适宜放养密度为 38尾 /m2 ,与对虾和罗非鱼的适宜数量比为 1∶( 3~ 4 )∶0 .2 4。还讨论了 3种生物调节水质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5年,我们开展了南美白对虾与奥尼罗非鱼混养的试验与技术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选择在龙海市沿海原南美白对虾对淡养殖基地,保水性能好,面积为0.4~1公顷,养殖过程池水盐度控制在0.5~8,每0.4~0.5公顷配备1.5千瓦的增氧  相似文献   

10.
新开挖池塘底质条件差,底层鱼类产量低,影响鱼产量及鱼池的经济效益;根据鱼类不同的生活习性,合理混养,可充分发挥池塘水体和鱼类的群体生产潜力,获得较高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我们于1990年在“2814”项目郑州郊区柳林渔场进行了罗非鱼与白鲢鱼种混养试验,对新开挖鱼池及改善城郊养鱼结构有一定意义。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虾、贝混养是利用对虾与贝类所栖息的水层、食性等生态学与生物学特性,形成一种互利共生的生态环境,具有投人少、产出高、易管理等优点。近年来,由于海水污染、病害严重,对虾养殖濒临毁灭状态。因此,温州等近海渔民充分利用虾池的水体空间和各种饵料,防止虾池富营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虾又称东方对虾,因其食用价值高,生长速度快,是我国沿海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疾病(尤其是病毒病)不断发生,已成为制约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根据河鲍能够抑制对虾病害发生的特性,多次进行池塘混养中国对虾和红鳍东方鲍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和经验,为日照市的池塘养殖拓展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肖超 《水产养殖》2011,32(2):42-43
2010年6—7月份,胶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组织青岛三疣梭子蟹良种场、青岛海良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新吉富罗非鱼海水驯化并与中国对虾混养,养殖情况良好。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由于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不断增加,池塘老化、种质退化和养殖病害的猖獗,造成虾池养殖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养殖风险不断增大,大部分养虾户出现亏损,严重影响我省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试验,结果表明:混养能够增强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阻断虾病的蔓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生长在盐度10-40的自然海水中。近几年来经过淡化放养在淡水中,此品种生长快,抗病能力强,但目前仍有不少地方放养在海水中也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白对虾、东方对虾在海水中与贝类混养,能起到增产增效的作用,同时能给海水养殖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6.
王昀  李伟峰  何嘉 《海洋与渔业》2009,(4):20-21,19
罗非鱼是一种广盐性的鱼类,具有生长快、适应力强、食性广,病害少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养殖鱼种之一.罗非鱼的养殖相对比较容易,专养罗非鱼的利润较少.  相似文献   

17.
河豚鱼的种类很多,目前人工养殖的河豚鱼主要是红鳍东方鲀,俗称"丁巴鱼",其肉质鲜嫩,美味可口,营养极为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开展人工养殖具有生长快、经济效益大等优点。为了综合利用养殖水体,在对河豚鱼与对虾的生活习性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我们把河豚鱼与对虾进行混养,对虾以河豚鱼残饵、粪  相似文献   

18.
陈杰 《河南水产》1999,(2):36-38
厄瓜多尔曾报道过罗非鱼和虾的成功混养试验。报道认为,罗非鱼可通过改善和稳定水质、摄食并清除池底残饵以及在池塘环境中产生一个前生命期效应来促进虾的生产。 我们评价了1996年和1997年两个生产周期。在第一个周期里,虾的产量为5378公斤/公顷,鱼的产量为371公斤/公顷;第二个周期里,虾的产量为7114公斤/公顷,鱼的产量为682公斤/公顷。对两个生产周期进行混合分析,虾的产量提高10%,规格增加7%,成活率提高9%,但饲料转换率却降低10%。考虑到虾和鱼的总产量,在饲料转换率受到轻微影  相似文献   

19.
<正> 如东县共有养虾水面3450亩.从1987年养虾,亩产虾仅43kg 左右,连续多年处于亏损状况。但该县文蛤资源雄厚,被称为“县宝”。1990年他们利用两个虾池搞套养文蛤试验,放苗密度250~1000kg/亩不等。文蛤苗壳长2.5cm.4个月后观察,增重为3.2倍;6文化月后成活率达85%,文蛤壳长达4.2cm  相似文献   

20.
将罗氏沼虾、尼罗罗非鱼单养与混养进行了生长比较,每种养殖方式设3个重要。单养罗氏沼尾虾放养密度为7只/m^2,单养尼罗罗非鱼放养密度1尾/m^2。混养密度为罗氏沼虾7只/m^2和罗非鱼1尾/m^2。罗氏沼虾放养规格为1~1.3g/尾,尼罗罗非鱼放养规格7~8g/尾,养殖5个月捕获。结果表明:罗非鱼单养和混养产量与平均个体重无显著性差异,总产量分别为2952kg/hm^2和2779kg/hm^2,平均个体重分别为350g/尾和334g/尾。罗氏沼虾单养与混养产量分别为1377kg/hm^2和961kg/hm^2,平均个体重分别为56g/只和32g/只。鱼虾混养总产量为3730kg/hm^2,比单养鱼或虾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