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岳松 《内陆水产》2005,30(5):46-46
目前,池养鲤鱼的主粮为配合饲料,而配合饲料的各种主原料如棉粕、豆粕、鱼粉、米糠等都为熟干品.这些原料在熟态下所含的酶类几乎都被破坏,鲤鱼摄食此种饵料增加了其消化吸收的难度,造成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在此情况下只增加营养成分于饲料中。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饲料中添加的酶类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因温度过高容易失活。  相似文献   

2.
水产淡盐干制品加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弘 《福建水产》2004,(3):72-73
在鱼贝类中添加食盐后贮藏的方法,是一个古老的加工方法。腌制贮藏法的特点是:操作方便、用具简单、成本低廉、具有特殊风味等,但传统的腌制品亦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如盐分含量过高、烹饪方法少、食用范围窄等。本文以够、鲐类为例,介绍一类低盐分、高水分的水产加工制品——淡盐干制品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耐高温酶制剂对草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岳松 《内陆水产》2005,30(6):45-46
目前.草鱼的主粮为配合饲料,而配合饲料的各种主原料如棉粕、豆粕、鱼粉、米糠等都为熟干品,这些原料在熟态下所含的酶类几乎都被破坏,草鱼摄食此种饵料增加了其消化吸收的难度,造成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在此情况下只增加营养成分于饲料中,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另外,饲料中添加的酶类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因温度过高容易失活(一般酶制剂在80℃左右会失去活性)。耐高温酶是一种由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组成的复合酶(由广州市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提供),经特殊处理后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其不易被失活.从而有助于鱼的消化吸收,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4.
最近十多年来,鳕和少脂鱼类以及鲱等用传统法腌制的世界加工量正在减少,这种下降,主要是鲜鱼、冰鱼市销的数量迅速上升,再则妨碍鱼类腌制品扩大生产的原因是腌制过程中时间长、费劳力。  相似文献   

5.
华汉峰 《水产科学》1989,8(3):43-44
海水鱼类经解冻后是生产罐头、熏制品、腌制品等各种食用鱼制品的主要原料。解冻是鱼品加工的重要工艺之一,直接影响到解冻鱼及其制品的质量。为了提高解冻鱼及其加工制品的质量,应尽可能地缩短解冻时间。实践表明,在空气、水及流水中的传统解冻方法,均不能缩短时间。传统的解冻方法,鱼体温度在-5~-1℃  相似文献   

6.
长毛对虾育苗中海捕亲虾产过一次卵后性腺就不再恢复,浪费了亲虾资源,增加了育苗成本。1992年以来,作者利用已产过卵的长毛对虾亲虾进行性腺的再促熟技术探讨,取得较为理想的促熟效果,逐步摸索出一种简单可行的性腺再促熟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1培育地处理培育他为室内对虾育苗池,面积20~50平方米,池深0.6~1.5米,屋顶用玻璃钢瓦或水泥波纹瓦遮盖。培育前育苗地用500~1000PPm的漂白粉或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刷洗干净,注入新鲜海水40~50厘米。2切除眼柄技术选择健壮、活力好、无损伤、无蜕壳的产卵后亲虾用于培育。眼…  相似文献   

7.
利用水泥池开展不同密度斧文蛤(Meretrix lamarkii Deshayes)亲本人工促熟培育试验,比较不同培育密度的促熟效果,结果表明40~80个/m2的培育密度能取得较好的促熟效果。同时采用了阴干、温度、藻液、流水和精卵刺激等不同组合方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结果表明,阴干刺激1 h+温度刺激+藻液刺激1 h结合的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滩涂人工养殖泥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滩涂人工养殖泥螺技术浙江省洞头县水产研究所(325700)李昌达泥螺,俗称“吐铁”、“黄泥螺”、“梅螺”等,为西太平洋沿岸半咸水滩涂的习见种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潮间带滩徐,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腌制品畅销国内外市场,价格十分看好。目前,我国浙江...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影响浓缩鱼蛋白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工艺参数,生制与熟制、板框压滤和离心脱脂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试验,经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工艺参数确定为:脱脂溶剂浓度在85%-95%之间;脱脂温度:第一次脱脂为室温第二、三次脱脂温度为75℃。  相似文献   

10.
家化暗纹东方鲀全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纹东方Tun在家化环境下进行全人工繁殖。运用人工调控环境因子和使用适宜的促熟与催产方法,能诱导雌雄亲鱼性发育同步,平均受精率为80%左右,平均孵化率78%左右。在不同温度下胚胎发育速度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1.
长肋日月贝亲本促熟培育与催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室外水泥池开展不同密度长肋日月贝亲本促熟试验,经过30 d左右的强化培育,结果表明20~50个/m3的培育密度能取得较好的促熟效果。采用了阴干、温度、藻液、流水和精卵刺激的方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试验结果阴干刺激1 h+温度刺激+藻液刺激1 h结合的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浅水薄滩地区刺参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景伟 《水产科学》1997,16(6):23-26
浅水薄滩地区,夏季水温过高且雨季比重偏低,刺参育苗十分困难,采取亲参促熟培养等之提早获卵,并强化育苗管理促使幼体快速生长发育,在高温期和雨季到来之民长为较大规格的稚参,具有较强的适应力,从而提高育苗生产的成功率、, 期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于2001年3-4月在浙江乐清进行了泥蚶亲体工厂化人工促熟培育,前期饵料以小新月菱形藻,微绿球藻为主,后期待温度升至25℃以上时,投喂微绿球藻,金藻,扁藻,室内培育时间30-45d即能达到生产标准,比自然成熟提前20-30d。  相似文献   

14.
选择春季产过卵的2^ 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在网箱中进行隔离培育,秋季从中挑选当年再次性成熟的亲鱼进行人工催产,比较春、秋两季的人工繁殖与仔、稚鱼培育效果,并定期观察卵巢及卵细胞的发育情况。实验表明,春季产过卵的同一批大黄鱼雌鱼,有72.1%的个体当年秋季可再次成熟,有58.8%的个体可以再次产卵,证实养殖大黄鱼具有一年“两熟”的性腺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5.
合浦珠母贝取自北部湾北海外沙海区,通过对其性腺的周年发育观察,发现合浦珠母贝在这一海区表现出春秋两个繁殖期,繁殖高峰分别在4-5月和8—9月。性腺的发育与海水温度的波动相关,雌雄性腺的发育不尽同步,有雄性先熟现象,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具有更强的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16.
《水利渔业》2007,27(3):69-69
①控制温度:控制好温度就可以使龟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水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龟的生长。稚龟刚人池时,水温应控制在25℃左右,以后每天提高1℃,逐渐提高到29~31℃。因为这一温度是龟生长的最佳温度。②控制放养密度:控制放养密度既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又可保证龟处于良好的生活环境中。稚龟放养密度一般为100~120只/m^2;  相似文献   

17.
海湾扇贝的加温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大卫 《齐鲁渔业》2002,19(1):36-36
海湾扇贝的加温育苗包括亲贝促熟、采卵、受精与孵化、幼虫培育、采苗和稚贝培育,均在人工控制温度下进行。1 亲贝入池前的准备工作与亲贝入池 每年1~2月份,是培养饵料(单胞藻)的时期。同时,要清池、消毒,为引进种贝作准备工作。亲贝的引入需在春季繁殖期前移入室内,控温促熟,以达到早育苗,延长生长期的目的。一般3月上、中旬引入种贝。 尽量选择壳高 5~6cm个体大的1龄贝作亲贝。清除附着生物,洗去浮泥,在水体中密度一般为80~100个/m3,利用网笼吊挂在池中或者置于浮动网箱中蓄养。蓄养初期采用网笼吊养或浮…  相似文献   

18.
为应用超声组织定征纹理分析方法判断鲟鱼性腺成熟度,首先对17尾雌性杂交鲟进行性腺成熟度检测鉴定,其中7尾成熟,5尾未熟,5尾过熟,再应用超声组织定征分析法对上述鲟鱼性腺成熟、未熟、过熟的超声检测图像分别进行灰度特征值计算,选取了角二阶距、相关度、熵、逆差距、对比度5个特征值,定量分析了鲟鱼三个性腺发育期的超声图像的区别,确定了超声组织定征纹理分析方法判断鲟鱼性腺成熟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的热休克温度处理金鱼受精卵,观察热休克处理对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温度的热休克处理能加快金鱼胚胎发育的速度,但过高的温度处理对金鱼胚胎有伤害或致死作用。金鱼较适宜的热休克处理温度为35℃。  相似文献   

20.
王德法 《齐鲁渔业》2001,18(1):28-29
目前,在食品冷冻加工行业中,为提高产品的质量,普遍采用深度冻结。各种冻结装置的工作温度一般都在-35℃以下。按室内温度与蒸发温度的差为8~10℃计,则此时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至少在-45℃以下。如此低的蒸发温度给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由于高低压级容积比无法调节而使中间压力过低,导致高压级排气温度过高,使压缩机长时间在较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安全性受到很大威胁。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1容积比的理论分析与比较 我国的食品冷冻行业普遍采用的是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