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吉林省玉米田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 Beauv.对烟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和抗性分子机理,测定了两个抗药性狗尾草种群R1、R2和一个敏感种群S对烟嘧磺隆的抗药水平,并检测了不同种群间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基因序列差异。结果显示:R1、R2种群抗药性指数分别为21.8和23.9。扩增狗尾草ALS基因序列发现,相较于敏感种群,R1种群在376位点由GAT突变为GAA,R2种群在376位点由GAT突变为GAG,两种突变均导致天冬氨酸替换为谷氨酸(Asp-376-Glu)。表明狗尾草R1和R2种群对烟嘧磺隆产生抗性是由于靶标ALS基因突变导致,研究结果为科学防控抗药性狗尾草种群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玉米田主要杂草对烟嘧磺隆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我国玉米田杂草对烟嘧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分布现状,于2010—2011年自山东、吉林、四川、河北4省采集连续多年施用烟嘧磺隆的玉米田杂草种子样本121个,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法测定了其对烟嘧磺隆的抗性。结果显示:4个杂草样本对烟嘧磺隆产生了抗性,其中山东淄博张店区傅家镇高家村的牛筋草抗性种群的GR50为25.76g/hm2,是敏感种群(1.33g/hm2)的19.37倍,已产生明显的抗药性;四川彭山县谢家镇岳油村的稗草、河北大城县广安镇夏屯村的虎尾草和河北邯郸的狗尾草分别产生了6.14、5.43和5.65倍的低水平抗性;其余杂草样本均无明显抗性。同一杂草不同采集地点的敏感样本对烟嘧磺隆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马唐在稻田危害加剧并上升为主要杂草。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初步诊断11个马唐种群对稻田常用的6种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马唐对精唑禾草灵、氰氟草酯、双草醚较敏感,田间推荐高剂量、50%剂量下鲜质量抑制率基本达90%以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定不同马唐种群对3个不太敏感药剂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唑酰草胺的抗性水平发现,马唐对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产生了低水平抗性,并且3个种群对这2种药剂同时具有抗性。  相似文献   

4.
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和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5种杂草对烟嘧磺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反枝苋和稗草对该药剂最敏感,而苘麻对烟嘧磺隆的耐药性最高。药液中添加2.5 mL/L的有机硅助剂Silwet L-77提高了对除马唐以外的所有草种的防除效果,表明在作用于马唐时Silwet L-77与烟嘧磺隆之间存在拮抗作用。杂草叶龄对烟嘧磺隆的药效有明显的影响,3~5叶期施药,防效高达89.9%以上,而7叶期的防效只有75%。药后1.5 h和3.0 h降水3 mm降低了烟嘧磺隆的防效,但药后6.0 h降雨对药效无显著影响。烟嘧磺隆与Silwet L-77混用,可提高药剂对反枝苋的抗雨水冲刷能力,但对马唐的效果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玉米田主要杂草反枝苋对烟嘧磺隆的抗性水平及靶标抗性分子机理,采用整株水平测定法检测了黑龙江省玉米田反枝苋对烟嘧磺隆的抗性水平,通过靶标酶离体活性测定,分析了抗性和敏感种群反枝苋乙酰乳酸合成酶 (ALS) 对烟嘧磺隆的敏感性,并通过靶标ALS基因克隆测序进行了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反枝苋疑似抗性种群 (HLJ-R) 对烟嘧磺隆已产生较高水平抗性,其抗性倍数达13.7;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对HLJ-R种群ALS活性的抑制中浓度 (IC50) 值是对敏感种群 (TA-S) IC50值的43.9倍;与TA-S种群相比,HLJ-R种群ALS基因205位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574位色氨酸突变为亮氨酸。研究表明,黑龙江省玉米田反枝苋对烟嘧磺隆已产生较高水平抗性,且靶标ALS基因的突变可能是其抗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辽宁省不同稻田区野慈姑对苄嘧磺隆的抗性水平,整株测定了辽宁省大石桥(种群R1)、海城(种群R2)、苏家屯(种群R3)和开原(种群R4)共4个水稻产区野慈姑对苄嘧磺隆的抗性水平,并离体测定了各种群叶片体内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对苄嘧磺隆的敏感性。结果显示,种群R1和R2的抗药性相对较高,抗性指数分别为76.99和49.94,种群R3和R4抗性相对较低,抗性指数分别为12.48和16.91;离体测定结果表明较高水平的ALS活性可能与是否产生抗药性无关,种群R1、R2、R3、R4的抗性指数分别为81.86、67.48、10.56、24.86;抗药性程度依次为R1R2R4R3。表明4个水稻产区野慈姑对苄嘧磺隆均产生了抗药性,而其体内ALS活性降低可能是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东北地区不同稻田区稻稗对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和■唑酰草胺的抗性情况,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东北地区32个稻稗种群对3种除草剂的多抗性情况及抗性水平。结果表明:在32个稻稗种群中,3个种群(HLJ4、LN1、LN24)对3种除草剂产生了多抗性,其中HLJ4种群对二氯喹啉酸产生了高水平的抗药性,LN1和LN24种群对二氯喹啉酸产生了极高水平的抗药性,抗性指数分别为65.85、145.21和269.60;HLJ4和LN1种群对■唑酰草胺产生了高水平的抗药性,抗性指数分别为10.64和23.59,LN24对■唑酰草胺产生了中等水平的抗药性,抗性指数为9.86。HLJ4、LN24、LN1分别对五氟磺草胺产生了低、中、高水平的抗药性,抗性指数分别为4.80、8.66、25.67。  相似文献   

8.
为在小菜蛾防治中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和生物农药Bt,探究了小菜蛾对化学农药的抗药性与其对Bt杀虫蛋白Cry1Ac的敏感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浸叶法测定了2个抗性背景不同的小菜蛾种群对9种常用杀虫剂和Cry1Ac蛋白的敏感度,通过比较敏感度差异,初步探索了小菜蛾对化学农药的抗药性和其对Cry1Ac蛋白敏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自广东博罗县田间的小菜蛾种群(GDBL)对除Cry1Ac之外的9种常用杀虫剂,均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而北京室内小菜蛾种群(BJNK),虽然对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茚虫威、多杀菌素、溴虫腈具有抗性,对Cry1Ac在内的其他5种杀虫剂仍比较敏感。可见,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抗性的两个小菜蛾种群,对Cry1Ac蛋白仍处于敏感状态。由于小菜蛾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机制与其对Cry1Ac的抗性机制不同,小菜蛾对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与其对Cry1Ac的抗药性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因此,在田间可以通过加强Bt杀虫剂的使用来提高对多种化学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北疆地区棉蚜对不同杀虫剂敏感度水平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北疆不同地区棉蚜种群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敏感度水平,科学指导北疆地区棉蚜的化学防治,利用FAO推荐的叶片浸渍法(1980)测定北疆地区4个棉蚜田间种群对4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新农大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水平最高,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毒力大小顺序为:新烟碱类>有机磷类>抗生素类>拟除虫菊酯类.安宁渠种群较石河子种群更为敏感.石河子垦区内的两个不同种群对菊酯类处于相对敏感状态;对有机磷类产生了明显抗药性,147团种群对辛硫磷的相对抗性倍数为951.8倍,新湖农场种群更达到了1236.9倍;147团种群和新湖种群对啶虫脒亦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134.4倍和270.0倍,但对吡虫啉的敏感度较高.石河子垦区应限制使用新烟碱类的啶虫脒和有机磷类杀虫剂,以减缓棉蚜抗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黄毛鼠的抗药性发生状况,采用无选择性摄食试验法测定广东省不同类型区黄毛鼠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在频繁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的地区,黄毛鼠已产生了抗药性种群,其中江门市新会区和佛山市高明区的抗性率分别为36.67%和16.67%;中等用量地区的黄毛鼠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但尚未产生抗药性种群,如湛江市黄毛鼠的抗性率达到3.33%;而在低用量地区,未发现抗性鼠,但害鼠对药物的耐受力显著增强。为此,针对上述类型区黄毛鼠的抗药性状况提出了相应的鼠害持续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