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来入侵性杂草薇甘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玲  强胜 《杂草科学》2006,(1):55-59
薇甘菊是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我国的一种危害经济作物和森林植被的恶性杂草,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已入侵到南亚、太平洋地区及我国华南地区。本文对薇甘菊的形态分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危害性、防治及其综合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
薇甘菊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外来入侵植物,近年来薇甘菊防控技术与途径的研究成为薇甘菊研究的热点,但薇甘菊作为一种生物资源也一直受到关注.从薇甘菊在害虫防治、病原微生物防治、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其他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薇甘菊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探讨与展望,以开拓薇甘菊防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德宏州薇甘菊蔓延成灾原因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有害杂草薇甘菊传入云南省德宏州,发生面积逐年成倍增加,危害多种农作物.薇甘菊在德宏州蔓延成灾的主要原因是传入时间早、气候适宜、生境适合、作物管理粗放、栽种制度适合其扩散、防除不当等.根据其成灾原因,针对发生区域和危害方式,选择人工、药剂等适合的防除方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防控.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调查与查阅文献资料,首次对惠州稔平半岛的外来杂草种类、分布和危害现状做了调查研究,并分析了外来杂草的来源和入侵途径,针对稔平半岛外来杂草入侵现状提出防除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薇甘菊的天敌调查初报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经调查和鉴定,我国假泽兰属有两种:原产种为假泽兰Mikania cordata,分布海南省和广东省,不造成为害;入侵种为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分布广东、香港和台湾等地,造成严重为害。在假泽兰上采到假泽兰瘤瘿螨Aceria mikaniae(Nalepa),是我国新记录,对假泽兰的生长有较大的抑制作用。薇甘菊有明显的驱避作用,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or可致薇甘菊叶片萎缩;在深圳、珠海等地发现薇甘菊上病害普遍,是假尾孢菌属一种真菌Pseudocercospora sp.所致。在有些地方发现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 Choisy寄生薇甘菊,能否用来抑制薇甘菊的生长,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甘蔗田杂草是制约广西甘蔗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广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杂草种类丰富,甘蔗田杂草危害频发。与其他主要农作物田杂草治理研究相比,广西甘蔗田杂草种群演替、抗药性变化、难治理杂草危害加重、除草剂药害等问题突出;甘蔗田除草剂施用技术与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业匹配度不高,甘蔗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有待进一步研发和提高。为此,应持续开展甘蔗田杂草种群演替和抗药性监测,提升农机农艺与化学除草技术的有机结合,加大对技术人员、种植户的培训,制定适宜的杂草综合防控技术,不断提升甘蔗田杂草的综合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ICP-MS法对薇甘菊不同部位的Pb、Cd、Cr、As、Fe、Mn、Cu和Zn等8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Fe、Mn、Cu、Zn含量较高,Pb、Cd、Cr和As含量相对较低;不同地区薇甘菊中Pb含量相差较大;不同部位元素含量根中Pb最高,Cu、Zn含量从根、茎、叶依次升高。根据检测结果,从微量元素分布及其富集形态层面对薇甘菊的元素成分进行了剖析,探讨了薇甘菊的综合防治和生物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薇甘菊柄锈菌在中国南方自然环境下的致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薇甘菊柄锈菌接种于自然环境中,观察薇甘菊发病特征和侵染状况,研究薇甘菊柄锈菌在中国南方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性和致病力。结果表明:薇甘菊柄锈菌在自然环境下有较好的适应性,接种后的薇甘菊叶片可以出现大量褪绿斑,随后产生黄褐色冬孢子堆,然后逐渐坏死和脱落;并且可以成功侵染野生薇甘菊,完成侵染循环。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绿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入侵的外来有害生物随着城市绿化苗木的引进和调运,在我国城市间不断扩散蔓延。本文阐述外来有害生物在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入侵和扩散的严峻形势,从而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城市绿化过程中防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外来杂草在海南的危害及病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南13种外来杂草展开调查,其中分布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是飞机草和假臭草。在9种外来杂草上共分离获得17种真菌,分别是侵染假臭草的链隔孢(Alternaria sp.)、镰刀菌(Fusarium sp.),侵染飞机草的飞机草泽兰尾孢(Cerospora eupatorii Peck.)、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和链格孢(Alternaria sp.),侵染蟛蜞菊的链隔孢(Alternaria sp.)和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侵染空心莲子草的假隔链格孢(Nimbya alternantherae)和镰刀菌(Fusarium sp.),侵染小飞蓬的弯孢(Curvularia sp.)和链格孢(Alternaria sp.),侵染阔叶丰花草和胜红蓟的弯孢(Curvularia sp.),侵染三叶鬼针草的弯孢(Curvularia sp.)和黑孢霉(Nigrospora sphaerica),侵染凤眼莲的链格孢(Alternaria sp.)和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  相似文献   

11.
外来杂草银胶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银胶菊为菊科银胶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银胶菊于1926年在我国云南采到标本,现在云南(南部)、贵州(西南部)、广西、广东、海南、香港、福建(南部)、山东和台湾有分布。银胶菊是有毒植物,吸入其具毒性的花粉会造成过敏,直接接触会引起皮肤发炎、红肿。银胶菊能释放化感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对入侵地农林业与生物多样性带来极大的危害。文章归纳了外来杂草银胶菊的形态特征、起源、入侵途径、生境类型、在我国的分布区域、生物生态学特性、经济和生态影响、预防控制和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12.
研究薇甘菊活体在不同pH值、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条件下对水体中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并对薇甘菊的再生及重复吸附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常温下,在亚甲基蓝溶液浓度为5~20 mg/L、pH值为8的亚甲基蓝溶液中,薇甘菊活体培养3 d后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可达99%。同一株薇甘菊可以在浓度为10 mg/L、pH值为8的亚甲基蓝溶液中循环培养4次吸附效果最佳,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吸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薇甘菊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提取物乙醇部分的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薇甘菊提取物乙醇部分对水稻、萝卜、黄瓜、菜心具有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总体上呈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且随着溶液浓度增大而抑制作用增强。其中干物质为0.1g/ml的乙醇部分溶液对菜心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长生长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干物质为0.01g/ml溶液对水稻的根长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干物质为0.002g/ml溶液对水稻,菜心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长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薇甘菊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薇甘菊(M ikania m icrantha)提取物乙醇部分对水稻、萝卜、黄瓜、菜心具有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总体上呈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且随着溶液浓度增大而抑制作用增强。其中干物质为0.1 g/m l的乙醇部分溶液对菜心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长生长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干物质为0.01 g/m l溶液对水稻的根长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干物质为0.002 g/m l溶液对水稻、菜心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长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10~2012年连续3年开展农田杂草系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杂草种类多、发生期长、密度大,杂草群落变化大。总体上夏季多、冬季少,种类和密度表现为撂荒地>冬闲(干板)田>水稻—油菜轮作田>水稻田>冬水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田杂草的农业、生物、化学综合防控策略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江苏南部丘陵茶园外来入侵杂草发生危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明确了江苏南部丘陵茶园外来入侵杂草的种类和发生情况,分析了外来杂草原产地及其生活型组成。共调查到外来杂草39种,占调查全部杂草种类数的18.93%。这39种外来杂草中,菊科的最多为9种,其次为禾本科和苋科,各5种。这些外来杂草主要来自于美洲(27种),并且以非多年生植物为主(占76.92%)。江苏金坛茶园连续两年的野外调查发现,一年蓬(Erigeron annuus)、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婆婆纳(Veronica didyma)和小白酒草(Conyza canadensis)是春季的优势外来杂草;牛筋草(Eleusine indica)、一年蓬、小白酒草是秋季的优势外来杂草。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防除豚草和薇甘菊的新型高效除草剂品种,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30种除草剂对盆栽豚草和薇甘菊的防除效果。辛酰溴苯腈375 g /hm2、麦草畏216 g /hm2、百草枯600 g /hm2、草铵膦540 g /hm2、草甘膦异丙胺盐922.5 g /hm2、乙羧氟草醚90 g /hm2、三氟羧草醚540 g /hm2、氟磺胺草醚427 g /hm2、莠去津1 140 g /hm2、莠灭净3 000 g /hm2和灭草松1 440 g /hm2对豚草防除效果好,药后30 d鲜重防效达100%;对薇甘菊防效较好的有辛酰溴苯腈375 g /hm2、麦草畏216 g /hm2、2,4-滴钠盐125 g /hm2、氯氟吡氧乙酸180 g /hm2、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150 g/hm2、草铵膦540 g /hm 2、草甘膦异丙胺盐922.5 g /hm2、灭草松1 440 g /hm2和百草枯600 g/hm2,药后30天鲜重防效达98%以上。本试验结果将为豚草和薇甘菊的化学防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景宁县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建平  夏建美 《植物检疫》2006,20(3):191-19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内外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生物入侵已成为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外来入侵物种不但对生态环境、农业(林业)生产,甚至对人体健康等方面造成危害。大部分外来物种入侵暴发后,难以控制,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不可逆转的破坏。近年来,浙江省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频繁,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因此,笔者通过几年来的植物检疫工作实践,认为只有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9.
宗世祥  王涛 《植物检疫》2007,21(6):360-362
根据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形势和发生特点,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个前提和基础,三项重要保障,三个关键,六种重要手段”的防控建议,为有效控制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与扩散,确保北京生态环境安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微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属菊科假泽兰属,是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一种常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是全球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目前已蔓延至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毛里求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中国以及大量的太平洋鸟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