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不同化学试剂及人工处理对稗草种子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应用不同化学试剂及人工剥去颖壳处理来提高稗草种子的萌发率,不同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同.GA3、浓H2 SO4、KNO3、剥去颖壳处理都有利于稗草种子的萌发,但剥去颖壳破除休眠的效果不理想.通过800~1200 mg/L GA3浸种24 h,浓硫酸浸种10~ 20 min,都能打破稗草种子休眠,使其发芽率超过70%;KNO3溶液可打破部分稗草种子休眠,2% KNO3浸泡12 h,发芽率为34.67%;NaOH、HC1不宜用于解除稗草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光照(12h光周期)和黑暗两种条件下摩擦脱果皮处理及不同药剂(NaOH、HCl、KNO3及GA3)浸泡处理对脱果皮和未脱果皮牛筋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筋草种子休眠主要是其果皮对种子的束缚引起的机械休眠,种子一经脱果皮,休眠基本解除,萌发率达61%以上。若用蒸馏水浸泡24 h,萌发率显著升高,达80%。种子的萌发不受光照条件的影响。NaOH、HCl、KNO3及GA3浸泡对未脱果皮的牛筋草种子萌发无任何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脱果皮的牛筋草种子经NaOH、HCl浸泡后萌发率急剧下降,而经KNO3和GA3浸泡24h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萌发率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HCl、NaOH、Na2CO3、NaCl、赤霉素(GA3)、芸薹素内酯(BR)浸种处理,探讨溶液浓度、浸种时间对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inn.)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溶液浸种处理可以作为快速解除野慈姑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的方法,最佳处理为25%NaOH溶液浸种4h,可使野慈姑种子萌发率达73.00%。HCl溶液浸种处理仅能解除部分野慈姑种子的休眠,20%HCl溶液浸种4h野慈姑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48.33%。Na2CO3、NaCl、GA3、BR溶液浸种处理,野慈姑种子的最高发芽率分别仅为10.33%、9.33%、11.33%、9.67%,不能用于解除野慈姑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4.
以番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50 mg/g 的赤霉素(GA3)和清水浸种后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0、40、80、120 mg/g)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0 mg/g的聚乙二醇胁迫对番茄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株高、根长有促进作用,120 mg/g的聚乙二醇明显抑制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株高、根长;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胁迫明显降低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用50 mg/g GA3浸种后明显增加聚乙二醇胁迫下番茄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株高、根长和叶绿素含量.用50 m g/g GA3浸种对番茄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喜盐鸢尾(Iris halophila)是一种干旱地区野生观赏花卉,种子萌发困难,限制了该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也为育种工作带来难度。从吸水性和萌发性两个方面对喜盐鸢尾种子休眠原因和打破休眠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在25/10 ℃(高温/低温)条件下,喜盐鸢尾种子萌发率最高,达到44.33%;胚乳中的萌发抑制物质是限制喜盐鸢尾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种皮可限制胚乳萌发抑制物质的释放。砂纸摩擦、切除部分胚乳和赤霉素(GA3)处理都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综合考虑经济费用和可操作性等因素,砂纸摩擦后蒸馏水浸种处理是打破喜盐鸢尾种子萌发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龙葵是农田恶性杂草?为明确龙葵种子休眠与季节温度的关系, 研究了室内和室外不同贮藏条件下其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 室外贮藏条件下的龙葵种子萌发呈季节性变化, 从10月到翌年5月, 龙葵种子萌发率均在95%以上, 随着夏季温度的升高, 萌发率从6月开始下降, 9月达到最低值(25.4%), 由此进行年际间休眠和非休眠周期的循环?夏季6月-9月的高温可诱导龙葵种子进入休眠状态, 而秋冬季的相对低温有利于解除种子休眠, 使种子恢复萌发状态?龙葵种子休眠和非休眠状态之间的切换受季节性温度变化的影响?室内贮藏的种子, 由于环境温度较为稳定, 其萌发率年际变化较小, 在20%~50%之间?本文明确了龙葵种子休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有助于精准预测其出苗时间, 研究结果可为阐明龙葵种子休眠萌发机制和制订基于萌发调控的绿色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光照(12 h光照/12 h黑暗)和黑暗(24 h黑暗)2种条件下盐酸(HCl)、氢氧化钠(NaOH)、硝酸钾(KNO_3)和赤霉素(GA_3)对摩擦种皮和未摩擦种皮龙爪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爪茅种子的休眠主要是其种皮对种胚的束缚引起的机械性休眠,经摩擦种皮处理,空白组的萌发率即可达67%以上。不同浓度的HCl、NaOH、KNO_3及GA_3处理均不能有效解除未经摩擦种皮处理的龙爪茅种子的休眠。摩擦种皮处理的龙爪茅种子经低浓度的KNO_3及GA_3浸泡24 h后萌发率可达80%以上,而经HCl、NaOH以及高浓度KNO_3浸泡相同时间后萌发率急剧下降。光照因素对龙爪茅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小,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率略高于黑暗条件。  相似文献   

8.
十字花科杂草种子的破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我国农田常见的7种十字花科杂草破眠研究表明,400-600mg/kg浓度的赤霉酸溶液处理24h,能有效打破诸葛菜、风花菜、遏蓝菜、碎米蔼和Han菜种子的休眠,5种杂草的发芽率由对照的0-16%提高到36.3%-80.67%。机械破皮加赤霉酸处理,能有效打破播娘蒿种子的休眠,发芽率提高到43.97%。机械破皮后用GA3处理,种子萌发时再进行变温处理,能大幅度提高蔼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可提高到71.67%。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农田恶性杂草苘麻种子的休眠萌发机制, 探寻基于休眠调控的绿色防控途径, 采用60℃温水浸种30 min+30℃恒温培养的方法测定了不同种群苘麻 Abutilon theophrasti 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与萌发指数?结果表明, 供试的18个种群中, 种群XJ01?JL04和JL01的萌发率分别为89.95%?89.18%和87.77%, 显著高于其他种群; 而种群HB01的萌发率最低, 仅为41.50%?测定了萌发差异较大的种群JL01和HB01种子的萌发关键期指标, 发现JL01种群在温水浸种后培养2 h的吸胀数量?10 h破皮数量和20 h露白数量, 显著高于HB01种群, 其种子数量分别是HB01种群的1.37?1.76和2.96倍?通过进一步比较8个种群种子的萌发吸胀?破皮与露白数量指标, 证实苘麻不同种群种子存在显著休眠萌发差异,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母体生活环境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
引发对黄芪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种子引发处理后黄芪发芽特性及幼苗抗旱性,探索提高黄芪种子萌发率的方法,为人工栽培黄芪提供技术支撑。采用20% PEG-6000、0.25% KNO3、100 mg·L-1 GA3、12.5 mg·L-16-BA及H2 O (对照)5种化学物质引发处理黄芪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及干旱胁迫,测定种子萌发特性及有关抗旱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发芽势、发芽率的一致顺序为12.5 mg·L-16-BA>100 mg·L-1 GA3>0.25% KNO3>20% PEG-6000>H2 O。幼苗丙二醛(MDA )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 )、过氧化物酶活性(POD )和过氧化氢酶活性(CAT )与CK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各处理黄芪幼苗的隶属函数平均值可看出,不同引发处理黄芪种子,幼苗的抗旱性顺序为H2O>20% PEG-6000>0.25% KNO3≈12.5 mg·L-16-BA>CK>100 mg·L-1 GA3。结论:采用20% PEG-6000或0.25% KNO3作为引发剂处理黄芪种子,可有效促进黄芪种子萌发和提高幼苗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