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昆虫在自然界以种群形式存在。种群内的个体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即昆虫空间分布型。研究昆虫种群分布型,一方面可为我们揭示出昆虫种群空间结构特征;另一方面能为野外调查简化抽样技术,便于制定确切的抽样的方法。对于确定不同虫口密度和不同允许误差条件下的抽洋数量,提高测报质量和防治技术,特别是对分析防治效果,研究种群数量消  相似文献   

2.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指昆虫种群在其生存空间的分布方式,是种群的一个重要特征。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可使我们了解昆虫种群特征。从理论上揭示因昆虫种群的发展及环境条件变化而引起的分布变化。空间分布又是抽样技术的理论基础,同时对预测预报、防治都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对蛀干害虫空间分布的研究很少,为此我们于1987  相似文献   

3.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种群属性之一。昆虫的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由于种和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种群内个体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形式,即种群空间分布型。不同种的昆虫其空间分布型不同,而且同一种的不同虫态及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分布型也有差异。研究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不论在生态学理论上及生产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了解某昆虫的生态学特性,从而提高取样技术及试验设计的精确程度,它是资料代换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松突圆蚧空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昆虫种群属性之一,也是昆虫生态学的内容。探明昆虫的空间分布型,可以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通过种群分布的信息,揭示种群的空间结构及分布形式,为确定抽样技术、取样数量和分析提供依据,对生态学理论和生产上都有重要意义。为探索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分布特点,我们于1987~1988年,对广东省惠  相似文献   

5.
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是指昆虫的个体或个体群在其生存空间中的散布形式,具有静态与动态变化的特点,是昆虫种群的重要属性之一。不同种的昆虫,其分布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与它们的生物学习性和适应环境的方式分不开的;同种昆虫,也往往由于世代、虫态、虫龄和种群密度的不同以及所处环境的异质性,而导致分布型的不同。所以研究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就可以了解种群的空间结构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将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6.
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是昆虫个体在空间的分布图式,是该种群的特定属性。各种昆虫及同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都有其自己的分布型。李天生等已对我国森林大害虫、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种群空间分布型作了研究。但是对天敌昆虫的种群空间分布型,在国内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7.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昆虫种群重要属性之一。昆虫的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由于种内个体和其所生存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形式,即种群的空间分布型。不同种的昆虫或同种昆虫不同的发育阶段乃至不同的生境条件下,其分布型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松突圆蚧空间分布型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空间分布型是指一种昆虫群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空间分布结构。这种分布结构是昆虫种的遗传特性与生活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结果。明确昆虫的分布型,可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为确定抽样技术、取样数量提供理论依据。对害虫发生的预测预报及其防治对策的抉择均有指导意义。为了研究松突圆蚧的发生规律和防治工作中能够采取较合理的取样方法和取样数量。我们运用几种聚集度指标法和比较频次  相似文献   

9.
本文为揭示榆紫金花虫成虫的种群分布特征,以便精确、有效地抽样设计,1987年7月在黑龙江省明水县,6~10年生的白榆人工纯林中,调查了12块标准地600株样木。经用7种聚集度指标的检验结果,该虫成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型,其原因由本身的习性所致。序贯抽样技术的研究,制订了该虫的林间最大抽样查对表及其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10年7月在会泽县金钟镇青云村云南松林中进行楚雄腮扁叶蜂虫口密度的随机抽样调查,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该虫进行空间分布型研究.各项聚集度指标值、回归方程参数组合以及空间分布型频次分布检验结果表明,该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型的负二项分布.最适抽样数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误差水平下,随种群密度的增加,抽样数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15块标地、750株林木,分别求出每块标地平均虫口密度X、有虫株率P和方差S^2,并确定了杨树吉丁虫的空间分布型。依其分布型确定在不同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和利用有虫株率对平均密度的简易估计。  相似文献   

12.
松毛虫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应用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阐明松毛虫的空间分布型,不仅可以决定松毛虫调查确切的抽样方法,准确地估计其种群密度,对研究资料提出适当的数理统计方法;而且还可以利用这种信息,分析松毛虫种群数量的消长,有助于提高测报与防治技术。为此,我们于1982—83年做了4—8龄松毛虫幼虫种群空间分布型的调查研究,获得了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项研究用9种聚集度指标法,对云南松稍小卷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稍小卷蛾幼虫在一切种群密度下,都以个体群为基本成份是聚集分布,且其聚集程度随种群密度变化而变化.根据生物学特性,推出卵期和蛹期也属于聚集分布.本文将其应用到序贯抽样技术中,计算出在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确定了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塞罕坝地区不同林分类型以及林龄害鼠的危害,采用聚集度指标分析法和回归方程分析法分析该地区主要害鼠的空间分布型,明确御道口牧场以及塞罕坝机械林场草原鼢鼠和达乌尔黄鼠空间分布类型、分布的成分以及形成的原因,并确立相关抽样技术。研究表明: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优势种为达乌尔黄鼠,御道口牧场的优势种为草原鼢鼠,且两种害鼠均为聚集分布,其分布基本成分均为个体群,且个体间互相吸引,影响草原鼢鼠以及达乌尔黄鼠聚集分布是由于其本身的聚集行为和环境的异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种群密度的抽样方法采用理论抽样模型和序贯抽样技术,确定了林间不同害鼠密度时最适抽样数。害鼠空间分布类型及抽样技术的确定为塞罕坝地区鼠害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杨干象幼虫空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L.)是杨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之一,在辽西地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为了揭示杨干象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确定抽样方法,提高调查和测报质量,于1986年对杨干象幼虫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并对几种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作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应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法,对竹梢凸唇斑蚜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竹梢凸唇斑蚜在竹林间呈聚集分布,且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种群聚集主要是由昆虫本身的习性和某些环境因素引起.在空间分布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 研究林木病害在自然环境中的空间分布型有助于揭示出病害种群的扩散和流行规律,还可以利用空间分布型的信息进行精确有效的抽样设计。杉苗猝倒病是杉木苗期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我市每年发生5,000多亩,给杉苗带来了较大损失。1984年5月,我们对春播和秋播杉苗猝倒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本文用三种理论频次分布和几种聚集度指标确定了杉苗猝倒病空间分布型。一、研究方法(一)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广州小斑螟Oligochroa cantonella Caradja是红树林的灾害性害虫之一。为了研究该虫在广西白骨壤林内的空间分布情况,在广西合浦县山口镇白骨壤林对该幼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应用扩散系数(C)等6种指标分析,确定了该虫在白骨壤林中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不同虫口密度以及不同误差要求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樟子松梢斑螟(Dioryctria mongolicella)幼虫在樟子松栽植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并为该虫的野外调查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8个聚集度指标和3种回归分析法对樟子松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同时,通过Iwao回归法计算了樟子松梢斑螟幼虫种群的最适抽样量并拟合序贯抽样模型。结果表明,樟子松梢斑螟的8个聚集度指标均显示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种群,且个体之间相互吸引。随着田间平均虫口密度的增大,抽样数逐渐减少;随着允许误差逐渐减小,所需要的抽样数就越大。建立的序贯抽样表和最适抽样量表可在林间调查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东方盔蚧空间分布型的研究,7种指标均说明,此虫空间分布为聚集型分布,并由此确定各种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和序贯抽样表,可在生产防治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