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土地准备保墒造墒,对墒情较好的棉田,要耙耢保墒或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对墒情不好的,要适时造墒,可采用畦灌浇透,然后耕耙保墒待播。灌水一般应在棉花播种前15d进行,以利土壤升温。  相似文献   

2.
棉花播种及苗期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土地准备保墒造墒对墒情较好的棉田,要耙耢保墒或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对墒情不好的,要适时造墒,可采用畦灌浇透,然后耕耙保墒待播。灌水一般应在棉花播种前15天进行,以利土壤升温。  相似文献   

3.
<正>1土地准备保墒造墒,对墒情较好的棉田,要耙耢保墒或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对墒情不好的,要适时造墒,可采用畦灌浇透,然后耕耙保墒待播。灌水一般应在棉花播种前15d进行,以  相似文献   

4.
1土地准备 保墒造墒,对墒情较好的棉田,要耙耢保墒或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对墒情不好的,要适时造墒,可采用畦灌浇透,然后耕耙保墒待播。灌水一般应在棉花播种前15d进行,以利土壤升温。合理施肥,将氮、磷、钾比例调整到1:0.5—0.6:1,同时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补施硼、锌等微量元素肥料,以提高坐桃率。掌握重施底肥,全部磷、钾肥和50%-60%的氮肥底施,每亩施尿素15kg、磷酸二铵15~20kg、硫酸钾15~20kg,有机肥3000kg。  相似文献   

5.
提高播种质量,科学进行苗期管理是获得棉花高产的关键。1 播种技术要点1 1 搞好造墒、保墒,确保足墒播种足墒播种是一播全苗的基础,应早动手、争主动,充分利用水源,结合施底肥,及时灌水和耙耢保墒。1 2 增施有机肥、磷肥,力争做到配方施肥大多数棉田地力较差,必须增加对  相似文献   

6.
<正>1播前管理技术规程视墒造墒如果土壤墒情差,可以提前浇好麦黄水,为玉米播种提前造墒。若未能提前造墒,可在玉米播种后浇蒙头水。前茬作物收获使用具有粉碎功能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留  相似文献   

7.
一、播前准备1.深耕整地,播前造墒。播前应及时进行机械深翻,冬前或翌年3月灌足安根水;春季耙耱保墒,做到"齐、平、墒、碎、净、松"六字标准,对地下水位低、沙性大、易跑墒的地块要随整随播,避免错过适墒期,确保一播全苗。  相似文献   

8.
1播前管理技术规程 视墒造墒如果土壤墒情差.可以提前浇好麦黄水,为玉米播种提前造墒。若未能提前造墒.可在玉米播种后浇蒙头水。  相似文献   

9.
1播前准备播种地块要求土壤墒情好,以利于种子发芽、出苗。在上年冬季打冻水造墒,翌年早春亩施发酵好的农家肥4000公斤。2播种方式与日期清明节前后,耙地、开沟施入底肥,可亩施二铵20公斤、尿素8公斤、硫酸锌2公斤,混均后施入沟内。耧平后喷乙草胺600倍液,覆膜保墒,提地温。至4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适宜山西省晋南地区冬小麦节水旱作的播种方式及配套灌水模式,通过多点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方式[探墒沟播(T)和常规条播(L)]对不同灌溉条件下[雨养旱地无灌水(W_0)和拔节期浇一水(W_1)]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养分吸收、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试验点,与常规条播处理相比,探墒沟播处理冬小麦地上部干质量、有效穗数、株高显著提高;旱地条件下,千粒质量也显著提高,但穗长和穗粒数显著降低;沟播处理冬小麦产量显著提高2.4%~16.9%。灌水促进沟播条件下冬小麦对养分的吸收。沟播处理使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土壤贮水量增加8.9~19.9 mm;除2月份沟播处理土壤温度降低1.43~3.12℃外,其余月份整体增高0.15~1.66℃。综上,探墒沟播对晋南地区麦田土壤起到蓄水保墒、增加地温的作用,提高冬小麦有效穗数和产量,可作为冬小麦节水旱作的一项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一、深翻整地,施足基肥,提前造墒黄河滩地为沙质土壤,土壤疏松,渗水快,播种前整地深翻要达到30 cm以上,随整地施入有机肥2~3 t作基肥。如墒情不足,可提前5 d灌水造墒。二、播种、施用化肥、覆膜一次完成选好种植棉花品种,利用商品包衣种子,测定芽率,根据品种确定亩株数,确定播种量。目前孟津县种植棉花种植主要品种为冀棉2000、石抗126。每667 m~2留  相似文献   

12.
<正>1、玉米需水规律一般地,从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时期来看,一般应浇好5次关键水。1)造墒水播种时,良好的土壤墒情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苗匀的保证。若土壤墒情不足或不匀进行播种,势必造成缺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黄河流域棉区春季气候特点,即气温回升快、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分别对该棉区纯作春播棉田和两熟育苗移栽棉田提出生产技术意见,切实抓好播种保苗工作。纯作春播棉田备播。1.灌水造墒。播种前20-25天灌水压盐、造墒,一般非盐碱地灌水量为50-60立方米/亩,轻度盐碱地(含盐量0.1%-0.3%)灌水80立方米/亩,中度盐碱地(含盐量在0.3%-0.5%)灌水100立方米/亩,重度盐碱地(含盐量0.5%以上)灌水150立方米/亩。对无水浇条件的旱薄地,要运用顶凌耙地、雨后耙地、先盖膜后播种等措施,为棉种正常发芽、出苗创造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灌水为主因素、品种为副因素的裂区试验。主因素水平为蒙头水+冬水和播前造墒水两种不同模式,鉴定当前山东省主推品种的节水抗旱高产能力。结果证明,济麦22号表现产量最高,达到544 kg。试验的主因素中灌水模式差异显著,浇底墒水的效果显著好于冬水,在干旱条件下保苗是第一目标。浇冬水显著地提高春季分蘖,但是不能显著增加成穗数。通过对土壤水分的监测,浇2水小麦需要从土壤种吸取114 mm水分,占总耗水18%。浇冬水和造墒水的水效益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5.
<正>现在又到了棉花播种的时节,播种是夺取棉花优质高产的基础环节,作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当前应该积极指导和帮助棉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播前准备1.1足墒播种。耕前土壤要有一定的墒情,墒情差的地块,要在播种前洇地造墒,一般应在播种前1015d进行,以利于土壤升温,提高出苗率。1.2施肥。在底肥施用上,要掌握稳氮、增磷、补钾、配微、粗化结合的原则,注  相似文献   

16.
<正> 1 蓄墒灌溉常言道"棉田冬耕冬浇,棉花来年丰产",就是说所留的棉田在冬季农闲时灌溉,蓄足墒情在第二年播棉时,可确保一播全苗。如果冬季棉田未浇,又遇雨雪少,春旱严重,可在播种前20日春浇蓄墒,可防地温低,影响播棉出苗。地膜覆盖的棉田,应在播前的10余天,抓住降雨或灌溉之后土壤墒好的  相似文献   

17.
不同墒情和播深对小麦出苗及冬前苗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足墒播种和欠墒播后浇水两种处理下不同播深对小麦出苗和冬前苗情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足墒播种播深5 cm的出苗率和冬前苗情最好,播深增加或减少其出苗率和苗情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麦欠墒播后浇水,播深3 cm的出苗率和冬前苗情最好,播深增加出苗率和苗情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在春旱且无浇水条件的旱地,常因土壤墒情不好,影响春播和出苗.如何解决增墒保墒,成为春播和苗期生长的关键.为此,进行了浸水秸秆增墒保墒效果及其增产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不同墒情对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徐麦33为材料,设置条播覆盖后小区全部灌水窨透(灌水量250 t/hm~2,处理A)、小麦开沟后行内浇水再播种覆盖(灌水量80 t/hm~2,处理B)2种造墒方式,以条播后覆盖不浇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墒情对徐麦33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期范围内,当0~12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低于14%且无有效降水时,以80 t/hm~2的灌水量造墒播种获得的产量最高,为9 589.10 kg/hm~2,分别比灌水量250 t/hm~2和CK提高了16.53%和11.65%,达显著水平;2种造墒方式对生育前期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有效增加小麦全生育期的群体总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LAI),但大水造墒易于出现倒伏,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20.
李韧 《河南农业》2014,(11):37-37
<正>一、深耕整地夏闲地深耕20cm左右,耕后细耙,入伏蓄墒,末伏浅耕施肥,保好口墒;早秋茬地要早腾地,早施基肥,早整地,重耙轻耱,使土壤上虚下实,以利适时播种;套种田块,要科学规划好播种带,油菜播种行要适时造墒、施肥、翻土,前茬收后要及时灭茬松土。二、科学施肥(一)施肥应根据产量指标来确定一般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kg左右。中等肥力土壤,要获得150kg/667m2产量需每667m2施纯氮(N)10~12kg;要获得200kg/667m2产量需要每667m2施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