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科学评估莲花台水库鱼产力,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保护水生生态环境。[方法]2022年3月对该水库水生生物资源及水质进行了调查和监测,并测算了鱼产力和鲢鳙鱼种放养量。[结果]该水库浮游植物分属6门21种,平均密度为27.194×106个/L,平均生物量为4.803 3 mg/L;浮游动物共计14属20种,平均密度为189.5 ind./L,平均生物量为0.560 mg/L;检测到底栖生物2大类3种,平均密度为66.66 ind./m2,平均生物量为3.837 g/m2。该水库总鱼产力为416.34 t,其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供饵的鱼产力为295.19 t,底栖生物食性鱼类的鱼产力为3.07 t,腐殖质、有机碎屑及细菌提供的鱼产力为118.08 t。根据鱼产力分析结果,鲢、鳙鱼鱼种的放养密度分别为1 067和344尾/hm2。[结论]该水库拥有较大的鱼产力,将其合理开发利用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保障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2009年对桃林口水库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物量、组成和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并估算了相应的鱼产力。结果表明:桃林口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为5.154 mg/L,高峰出现在春秋季,优势类群为硅藻门;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3.216 mg/L,高峰出现在夏季,优势类群为桡足类和枝角类;底栖动物品种较单一,生物量平均为4.776 g/m2,高峰出现在夏季,优势类群为颤蚓(Tubifex sp.)。桃林口水库滤食性鱼类和底栖鱼类鱼产力分别为1013 t/a和11 t/a。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海蜇-缢蛏-牙鲆-对虾"和"刺参-对虾"两种混养模式海水池塘生态系统特征,于2013年4月—2014年3月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辽宁省两种混养模式的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粒径特征。结果表明:"海蜇-缢蛏-牙鲆-对虾"混养池塘共检出浮游植物48种,以硅藻门和绿藻门种类为主,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6.50×10~5 ind./L、0.90 mg/L,共检出浮游动物24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1.57 ind./L、0.51 mg/L,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28、1.49;"刺参-对虾"混养池塘共检出浮游植物57种,也以硅藻门和绿藻门种类为主,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99×10~5 ind./L、0.41 mg/L,共检出浮游动物33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73.19 ind./L、0.13 mg/L,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20、0.93;两种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粒径为2.50~69.62μm,浮游动物粒径为11.09~560.41μm。研究表明,"海蜇-缢蛏-牙鲆-对虾"混养池塘的浮游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但其密度和生物量较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巢湖2018年水质与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对水质状况,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种类组成,密度与生物量、优势种类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巢湖2018年夏季浮游植物为118种(含变种),隶属5门26科60属,细胞丰度与生物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3.1×107 cells/L,平均生物量为5.7 mg/L;浮游动物140种(含属),其中枝角类、桡足类各9种,轮虫24种,纤毛虫98种(含属),平均丰度1898.9 ind./L,生物量为4.4mg/L;底栖动物为16种(含属),平均密度为495.5 ind./m2,平均生物量为42.04 g/m2;鱼类47种,隶属于8目15科,优势鱼类为刀鲚Coilia ectenes、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太湖新银鱼 Neosalanx taihuensis等,各样点浮游生物与底栖动物有明显差异。在巢湖流域未来管理中,综合运用食物链调控技术、提高污水排放标准等生态修复工程,以提升巢湖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5.
于2010-2011年对汤河水库和大伙房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汤河水库共鉴定底栖动物15种,分属于3门7科,平均密度为224.61 ind./m2,平均生物量为4.69g/m2,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克拉伯水丝蚓L.claparedianus;大伙房水库共鉴定底栖动物19种,分属于3门6科,平均密度为235.77 ind./m2,平均生物量为101.56g/m2,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克拉伯水丝蚓和苏氏尾腮蚓Branchiura sowerbyi;汤河水库底栖动物密度与活性磷、BOD5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大伙房水库栖动物密度与BOD5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汤河水库底层鱼类的渔产潜力估算为11.59kg/(hm2·a),即全库每年可生产20 800 kg;大伙房水库底层鱼类的渔产潜力估算为32.11 kg/ (hn2 ·a),即全库每年可生产171 000 kg.水质生态评价结果表明,两座水库均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3种底栖动物培养基和3种虾、蟹混养方式对池塘底质总氮、总磷、总有机碳积累量和底栖动物种类及其生物量的影响。3种培养基(底栖饵料生物、鸡粪、鸡粪与猪粪混合)和3种虾、蟹混养方式(虾、蟹分别为6000、1000,8000、800,10000、300 ind./667 m2,虾放养规格为300-400尾/kg,蟹放养规格为120只/kg)按随机区组排列,共设置9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组的总氮、总磷和总有机碳积累量均显著低于鸡粪培养基和鸡粪与猪粪混合培养基组(P〈0.05),而底栖动物种类及总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培养基组( P〈0.05);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高密度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组底质中总氮、总磷和总有机碳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克氏原螯虾中、低密度组(P〈0.05),而底栖动物生物量明显低于中、低密度组(P〈0.05);养殖密度水平对底栖动物种类则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为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采用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克氏原螯虾与河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养殖密度分别为8000、800 ind./667 m2时的组合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了调查内蒙古赤峰市响水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水库的渔业资源状况,于2018年5、7、9月3个季节对该水库的浮游生物渔业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82个种属,种类最多的是绿藻门和硅藻门,其次是蓝藻门,其他门类较少,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480.34×10~4 ind./L,生物量平均为7.48 mg/L;共鉴定出4大类浮游动物33种属,其中轮虫、原生动物种类较多,枝角类与桡足类较少,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1700.05 ind./L,生物量平均为0.76 mg/L;Margalef丰富度指数浮游植物平均为1.22,浮游动物平均为2.3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浮游植物平均为2.32,浮游动物平均为2.01,Pielou均匀度指数浮游植物平均为0.441,浮游动物平均为0.462;由浮游生物等提供的鱼产力约为139.4 kg/hm~(2 )。研究表明,响水水库已处于中-富营养型水体,且富营养化程度有加剧趋势,饵料资源上还有一定的利用空间,建议可适当增加滤食性鲢鳙鱼的放养比例,以控制水体的进一步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8.
于2013年5—6月对鸭绿江和图们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流域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03种,分属于14目44科,其中以水生昆虫种类最多,功能摄食类群以刮食者占优,共计45种,另外,还包括撕食者4种,收集者18种,捕食者36种;鸭绿江大型底栖动物79种,图们江大型底栖动物61种,2个水域共有种37种(隶属于14目22科);鸭绿江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密度为93.72 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27.05 g/m2,而图们江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密度为7.78 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1.19 g/m2;从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析,鸭绿江均高于图们江,且均以水生昆虫最高,其中,鸭绿江扁形动物平均密度最低,图们江甲壳类平均密度最低;鸭绿江和图们江共有重要种为灰纹石蛾Hydropsyche ulmeri和钩虾Gammarus sp.2种;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为鸭绿江高于图们江,K-优势度曲线与多样性分析结果相吻合。研究表明,采用BI生物指数对鸭绿江和图们江水质进行评价,鸭绿江75%断面和图们江50%断面处于清洁以上水平,总体来看,鸭绿江和图们江多数断面水质较清洁。  相似文献   

9.
他拉红泡浮游生物共计81个种属,其中浮游植物44个种属,浮游动物37个种属,浮游植物平均数量为687.56×104 ind/L,生物量8.8883mg/L,浮游动物平均数量270.69 ind/L,生物量1.5842mg/L。8月份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种类和生物量最高,5、10月份种类和数量下降。全库总渔产潜力515580.5kg,总放养量3237613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天津市3座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2011年5月、7月、9月分别对天津市于桥水库、北大港水库、尔王庄水库的14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各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状况,并评价各水库的水质情况。[结果]所有采样点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2种,其中水生昆虫6种,软体动物7种,甲壳类2种,寡毛类7种。于桥水库5月、7月、9月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分别为11种、8种、10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32.43 ind./m2、50.09 g/m2;采用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值、Shannon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综合评价,于桥水库为轻-中度污染。北大港水库5月、7月、9月种类分别为5种、5种、5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18ind./m2、2.70 g/m2;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d值、Shannon多样性指数H值和均匀度指数综合评价,北大港水库为重度污染。尔王庄水库5月、7月、9月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分别为3种、5种、5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04 ind./m2、0.20 g/m2;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d值、Shannon多样性指数H值和均匀度指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尔王庄水库为中度污染。[结论]三座水库均受到了富营养化污染,污染程度为:北大港水库尔王庄水库于桥水库。  相似文献   

11.
英那河水库渔业生态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2—2003年夏、秋、冬季和春季分别对扩建前的英那河水库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和渔产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英那河水库属于富营养型,N∶P值达62.62,属于磷限制型水库;浮游植物共有151个种属,密度为2.5×10^7个/L,生物量为10.58 mg/L,以硅藻和绿藻占优势,叶绿素a含量为15.31μg/L;浮游动物共见到83个种属,密度为992个/L,生物量为4.21 mg/L,以枝角类和桡足类为主;超微藻类的密度为(0.73-5.80)×107个/L;浮游细菌总数为2.57×10^7个/L,夏季最高,达5.78×10^7个/L;异氧菌密度平均为2.53×10^6个/L;底栖动物5种,密度平均为471个/m^2,生物量为1.21 g/m^2,以粗腹摇蚊幼虫和水丝蚓占优势;共有水生维管束植物2种,鱼类39种,软体动物2种。此外,还对英那河水库的水质类型、营养状况和鱼产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狼山水库浮游植物年平均生物量约为3.847 mg/L,浮游动物年平均生物量约为3.704 0 mg/L,浮游植物提供的鱼产力约为80.7 kg/hm~2,浮游动物提供的鱼产力约为129.6 kg/hm~2。饵料生物为狼山水库提供的鱼产力为210.3 kg/hm~2。狼山水库应放养浮游植物鱼类为主,如鲢、鳙,可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北方碳酸盐碱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20年8—10月,对大庆连环湖3个中碱度池塘进行浮游动物鉴定以及水环境因子检测,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池塘中浮游动物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号、2号、3号池分别鉴定出28、34和28个浮游动物种属,轮虫种类最多,其中原生动物分别为9、11、10个种属,轮虫分别为12、16、15个种属,枝角类分别为5、5、1个种属,桡足类均为2个种属;原生动物优势种10种,轮虫优势种6种;3个池塘水体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10264.89、9416.89和3939.33 ind./L,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7.03、20.69和8.14 mg/L;3个池塘平均总氮含量为2.69 mg/L,平均总磷含量为0.91 mg/L,试验池塘均为富营养型水体.此研究结果为中碱度养殖池塘水质调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横沙东滩围垦后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现状,本研究分别于2019年10月(秋季)、2020年4月(春季)在横沙东滩自然潮滩和成陆区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工作。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6种,自然潮滩物种数高于成陆区;自然潮滩和成陆区优势种明显不同,自然潮滩优势种为圆锯齿吻沙蚕、河蚬、缢蛏和谭氏泥蟹,成陆区优势种为日本新糠虾、日本旋卷蜾蠃蜚和摇蚊幼虫。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成陆区(481.60 ind./m2)高于自然潮滩(302.40 ind./m2),平均生物量为自然潮滩(84.50 g/m2)高于成陆区(6.71 g/m2)。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H′、J、d)为自然潮滩高于成陆区。Cluster和MDS分析表明,横沙东滩不同生境的底栖动物群落之间存在较明显差异,ABC曲线表明成陆区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扰动影响。  相似文献   

15.
调查结果显示,呼伦湖内共有底栖动物7种,隶属3门4纲6科。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72 ind/m2、1.598 g/m2,与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相比,底栖动物种类数明显增加。以底栖动物生物量对呼伦湖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呼伦湖处于中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6.
汤河水库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时空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7年4—12月及2008年4、8和10月,对汤河水库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检出底栖动物18种,属于4门10科18属,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meisteri、刺铗长足摇蚊Tanypus punctipennis幼虫、花纹前突摇蚊Procladius choreus幼虫和大红德永摇蚊Tokunagay-usurika akamusi幼虫;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为3097 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18.26 g/m2,密度和生物量均为2007年9月最低,2008年4月最高;环节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在汤河水库下游最高,而节肢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在上游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为0.62,Pielou均匀性指数的平均值为0.31;底栖动物、环节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与水深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节肢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与水深呈显著负相关(P<0.05);典型富营养化水体的指示生物霍甫水丝蚓、刺铗长足摇蚊幼虫和大红德永摇蚊幼虫成为水库的优势种,说明水库底(水)质富营养化趋势严重;水库底层鱼类的渔产潜力估算为19.095万kg。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定量和定性采样方法的差异,为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的采样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11年10月采用定量采样的彼得逊采泥器和定性采样的D型手网对温榆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并分析该2种采样方法大型底栖动物各自物种组成、优势种、密度和生物量。[结果]定量和定性采样方法均采集到28种大型底栖动物,有16种相同物种。定性采样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为7 377ind/m2,大于定量采样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6 309 ind/m2)。[结论]在定量采样的同时加入定性的采样方法能够更有效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和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定量和定性采样方法的差异,为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的采样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11年10月采用定量采样的彼得逊采泥器和定性采样的D型手网对温榆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并分析该2种采样方法大型底栖动物各自物种组成、优势种、密度和生物量.[结果]定量和定性采样方法均采集到28种大型底栖动物,有16种相同物种.定性采样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为7 377ind/m2,大于定量采样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6 309 ind/m2).[结论]在定量采样的同时加入定性的采样方法能够更有效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和评估.  相似文献   

19.
朱四喜  郑盼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70-14473
分析了浙江东极岛夏季岩礁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分布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结果表明,3个潮间带断面定量采获的大型底栖动物标本共36种,其中软体动物20种,节肢动物8种,环节动物3种,纽虫动物2种,多孔动物、棘皮动物和腔肠动物各1种。3个断面总平均生物量为(30845.0±6766.8)g/m2,总平均密度为(13496±3560)ind./m2。同时,定性采获大型底栖动物共83种,其中软体动物45种,节肢动物17种,脊索动物10种,腔肠动物5种,环节动物4种,棘皮动物2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805~2.027、1.793~2.255和0.603~0.638。东极岛大型底栖动物ABC曲线状况正常,说明该动物群落未受到污染或扰动。  相似文献   

20.
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池塘水体污染状况与相关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备受关注。本文以亚热带丘陵区某典型小流域池塘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流域内15个池塘的底栖动物和水体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季节和水体污染程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内池塘中底栖动物多样性相对较低,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2种,其中以节肢动物居多(14种),耐污性较强的黄色羽摇蚊(Chironomus flaviplumus)、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中华长足摇蚊(Tanypus chinensis)为主要优势种。季节变化对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有显著影响,夏季底栖动物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44 ind/m2和1.48 g/m2,显著低于冬季(分别为913 ind/m2和6.67 g/m2)(P<0.05)。不同底栖动物对水环境因子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特征,黄色羽摇蚊生物量与温度(T)呈显著正相关,而霍甫水丝蚓和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生物量则与水体总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