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芋头的分选全部是以手工方式进行,不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挑选出来的芋头大小不完全统一。为此,对芋头分选机进行了整体设计,侧重于对分选机构等关键部件。分选机构利用分选轴间距的大小,通过辊轴旋转且配合输送机构不断向前传送的机械方式,实现对芋头按尺寸进行大小连续分选。试验结果表明:样机分级合格率、损伤率、噪声、吨料电耗和生产率平均值分别为96.4%、0.176%、63.4dB(A)、0.164kW·h/t和5500kg/h,主要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作业质量满足分选要求。该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分选效率高,最大程度保护芋头不受损伤,能大大减轻劳动强度,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马铃薯清选机存在的上料流量输送不稳定及清选辊轴间距调节不便的问题,研制了一套马铃薯智能清选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变频调速技术控制主输送线上料速度,保证上料清选量的恒定,提高了清选后期的工作效率;通过测距传感器采集上料输送带与中心轴间距信息的反馈,利用步进电机控制输送带的张紧度,从而避免输送带的跑偏问题,提高马铃薯清选机上料输送效率;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液压缸的伸缩量,完成相邻辊轴间距的调节,实现马铃薯大小规格的统一。田间试验表明:清选效率明显提高,劳动强度显著降低,保证了马铃薯的清选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普遍存在的马铃薯挖掘机将薯块挖掘条铺后人工捡拾、分选而带来的工作效率低及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马铃薯捡拾分级收获机。该机主要由捡拾装置、薯土分离装置、薯块升运装置、薯块分级装置及收集装置等组成,可一次性完成马铃薯的捡拾、分级、收集等工作,有效地解决了马铃薯收获后人工捡拾、分拣等费时费力的问题,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收获成本。  相似文献   

4.
随着马铃薯在世界上种植面积的扩大,与其相关的机械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马铃薯播种到收获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对马铃薯清选分选设备的效率与质量控制研究尚有欠缺且大部分理论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马铃薯在清选分选过程中接料斗的提升角度、一级分选装置的工作角度及二级清选装置的转速是影响马铃薯清选分选效率和破皮率的主要因素。通过理论计算、试验分析及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动力学分析,对接料斗的提升角度、一级分选装置的工作角度和二级清选装置转速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参数组合,以此提高马铃薯清选分选效率,减少马铃薯破皮率和避免物料堆积现象。  相似文献   

5.
纵横刀组协同式马铃薯种薯切块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马铃薯种薯切块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纵横刀组协同式马铃薯种薯切块装置,对其关键部件进行设计,通过对马铃薯种薯切割过程的力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和能量学分析,建立了切种能量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影响马铃薯切种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切种效率、切种合格率为评价指标,以圆盘刀半径、输送辊与圆盘刀垂直中心距、圆盘刀轴转速和夹持辊轴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当圆盘刀半径为180 mm、输送辊与圆盘刀垂直中心距为190 mm、圆盘刀轴转速为115 r/min、夹持辊轴转速为56 r/min时,切种效率为74.5 kg/min,切种合格率为98.8%,满足马铃薯切种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同品种红枣的分级加工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链驱动成对倾斜辊轴分级结构的新型滚杠式红枣分级机,依据成对辊轴之间相对角度变化进行大小分级的工作原理,实现了对不同品种红枣的尺寸大小分级,解决了常规机械式红枣尺寸分级机分级精度不高、容易"串级"、生产效率低的难题。样机经性能试验和检测表明:纯小时生产率为1 122kg·h-1,分级合格率为96%,伤果率为3%,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拨辊推送式马铃薯清选分选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马铃薯清选分选机的薯土分离效果差、伤薯率较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拨辊推送式马铃薯清选分选机。对该机器的工作机理进行了阐述,确定了清选装置、分选装置的结构参数,分析了马铃薯在清选分选过程中的力学特性。选取机组的转速、上料量、机组提升角度作为试验因素,伤薯率、分选清洁率为试验性能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伤薯率影响的主次因素顺序为:机组提升角度、机组转速和上料量;对分选清洁率的影响主次因素顺序为:上料量、机组转速和机组提升角度。按照以马铃薯的伤薯率较低,兼顾分选清洁率较高的原则,确定较优组合,即机组转速为145 r/min,上料量为20 t/h,机组提升角度为12°,并对该参数组合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机器伤薯率为0.773%,分选清洁率为95.42%,符合基本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输送线动堆积角与输运效率优化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且在2015年启动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然而我国却还处在以人力为主的半机械化状态,针对马铃薯播种、收获及分选输运的机械结构及优化设计研究甚少。马铃薯在运输过程中输送装置的提升角度与输送速度是影响输运效率和马铃薯破皮率的重要因素,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马铃薯输送装置动堆积角与输送速度之间的关系,确定动堆积角与输送速度的最优参数,旨在对提高马铃薯的输送效率和减少马铃薯的破皮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EDEM的鱼苗分选机设计与工作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厂化水产养殖工程中,需要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鱼苗按照大小进行高效率、高准确率的分级,进而实现分池养殖的需求,设计了一种辊道式鱼苗分选试验样机。采用离散元软件建立了鱼苗-机械部件耦合仿真模型,以分选机的工作参数作为试验因素,以分选效率、分鱼准确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仿真,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基于建立的耦合仿真模型,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正交影响仿真分析,确定了各工作参数的主次顺序及最优的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分鱼准确率和分选效率影响的主次顺序均为辊道倾角、进鱼量和辊道转速。以提高分鱼准确率和分选效率为原则,运用Design-Expert 8.0.5软件进行了参数优化,确定了最优组合为:辊道转速138.40 r/min、辊道倾角10.47°、进鱼量3.00尾/s。研究结果可为鱼苗分级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辊式马铃薯分级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现有马铃薯分级机普遍存在的分级等级少、分级效率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辊式马铃薯分级机。对该机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通过理论计算对其关键部件进行设计,确定了分选装置的结构参数;对马铃薯运动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出影响马铃薯分级机分级效率和分级精度的因素,利用ADAMS仿真软件对马铃薯分级机分级性能进行仿真试验,得出马铃薯运动位移曲线,与结构理论相吻合。以马铃薯的上料量、辊子转速、提升装置的提升角为试验因素,以马铃薯分级机的分级精度和分级效率为试验指标进行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的上料量为55 t/h、辊子转速为120 r/min、提升角为24°时,其分级精度为96%,分级效率为53. 7 t/h,满足马铃薯分级机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1.
枣发源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是枣树的一个栽培品种,果皮赭红光亮,皮薄肉脆、甘甜清香且营养丰富,可食率达95%。冬枣的鲜果质量等级以果实色泽、着色面积和果实大小的不同为衡量标准。目前市场销售的冬枣存在品种繁多和大小不一等问题,对冬枣进行分级分选是非常必要的。针对目前冬枣人工分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和分级效果不准确等现状,对冬枣分级分选装置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针对鱼类大小分级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化高效分级设备,结合鱼的体态形状特征,利用其体厚参数可以较平缓、温和地将鱼进行大小分级,同时增加了倾角调节装置,可根据不同种类的鱼调节设备的结构参数。对设备分级鲫鱼的过程进行了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仿真;设计正交试验,对设备的辊轴转速、倾斜角度以及每秒进鱼量进行了优化,得到设备分级准确率和效率的最优值,为进一步设计优化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我国冬枣人工分选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和分级效果不准确等问题,研究一种冬枣智能分选系统。该系统基于Openmv视觉处理技术,以Arduino mega 256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对冬枣快速统一的色选及大小分选。经过样机试验数据验证,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冬枣分选功能,单通道分选速度达到60颗/s以上,分选准确率提高至96%以上,漏检和错检概率降低到4%以下,且能够减少用工数量和降低劳动强度,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为地下块茎类植物,收获时劳动强度大,人工效率低,费时且容易误农时,目前农村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而机械化收获马铃薯可以大大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马铃薯收获效率,为提高马铃薯的收获质量,因而马铃薯机械化作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对马铃薯机械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对马铃薯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脱毒微型原种的种植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有效措施。因此,微型原种的种植面积将不断扩大,微型马铃薯播种机的研制势在必行。针对目前我国微型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水平低、机械作业播种质量较差、多数需要人工辅助作业等一系列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振动排序技术的微型马铃薯播种机。该播种机采用履带式的播种机构,具有较高播种质量和作业效率。对样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作业效率和播种精度较高,工作性能稳定,播种间距合格率为92.0%,重种率为5.7%,漏种率为3.9%,其各项性能指标都优于相关马铃薯播种要求,对推动我国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马铃薯在收获过程中的碰撞损伤问题,本试验设计了马铃薯在摆动分离筛上的动力学测试试验台,分别进行了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通过将无线三维加速度传感器置人马铃薯内部,采集了两种典型薯形的马铃薯在不同筛分速度的三维加速度信号,获得马铃薯在筛面上的碰撞强度.本试验研究为马铃薯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为马铃薯收获、分选等机械化生产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马铃薯智能检测与自动分级,提高马铃薯分级效率,本文在现有水果机械分选机的基础上,加装机器视觉系统和智能分级控制系统,提出马铃薯外观品质检测算法,实现马铃薯智能分选系统。首先下位机发送信号给上位机机器视觉系统控制摄像头拍照;然后上位机根据马铃薯形状、颜色和缺陷特点,采用近似椭圆法进行形状检测,采用逐点检测法检测绿皮区域,采用自适应阈值分割法分离缺陷区域,并以缺陷面积比进行缺陷检测;最后上位机将检测结果通过串口发送给下位机,分级执行器执行分级结果将次品拣出,再配合机械分选的压力传感器信号进一步实现正常品的重量分级。经测试:本文提出的分级检测算法对形状、绿皮和缺陷的检测正确率分别为93.3%、94.1%和88.3%,综合检测准确率可达到90%。本文构建的分级系统运行稳定,每秒可分选25个马铃薯,基本满足马铃薯实时分选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马铃薯收获机械现状及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马铃薯作为山东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品牌商品,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种植收获马铃薯使用传统的简易自制农具,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作业效率低,农民渴望使用先进的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山东省马铃薯收获机械的需求将日益增大。因此,研究并提高马铃薯收获机械产品和作业质量,对于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柑桔人工分选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分选精度不稳定。文章介绍了人机界面、PLC对柑桔重量式分选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系统采用人机界面监控方式及利用PLC控制和称重模块等构成机电一体化设备来代替人工分选作业,可实现柑桔分选的自动化,操作简单、方便,有效地提高了分选效率和分选精度。  相似文献   

20.
简单介绍了花粉高压静电分选装置。利用花粉静电分选装置在不同的分选条件下对同一品种的花粉进行分选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在分选过程中影响花粉分选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花粉在屏蔽管内的自由沉降距离、极板间电压、极板间距、空气湿度、大气压等;同时也得出了其最佳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