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杂交水稻系统选育新品种,其理论基础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该选育方法有三个特点:一是由于杂交稻亲本都是经过严格测配筛选,多具有较强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中选目标机率高;二是层出不穷的杂交稻组合用于生产,为选择稳定的水稻品系提供了丰富的杂交后代材料;三是它不用单独杂交配组,选择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3.
4.
5.
6.
冬小麦抗旱高产品种鲁麦13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基因一性状概念,以日本品种小罂栗作为半矮秆株型的Rht1,Rht2一矮生基因源,以智利的欧柔、罗马尼亚的洛夫林13等为早熟、抗病基因的供体,以本地高产品种白蚰包麦为丰产基因的供体,采用多亲本渐近杂交法与水旱地鉴定法,育成了抗旱高产品种鲁麦13号。经良种良法配套后,在非灌溉条件下创造了亩产616.3kg的记录,耗水系数为0.6838mm/亩·mg。 相似文献
7.
茶树新品种“青峰”的选育倪伯荣(浙江省杭州市茶科所)我所从五十年代后期利用平阳桥墩茶场的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天然杂交种后代进行单株选种中,除已选出"迎霜""翠峰""劲峰"新品种外,又对另一些后代,如"青峰""眉峰"等进行进一步比较鉴定."青峰"于1... 相似文献
8.
9.
10.
采用遗传上具较大的差异,性状上互为补充的多个亲本进行复全杂交,将杂种后代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交替选择,中选稳定株系再置于不同逆境条件下抗逆性鉴定,最后将优系混合繁殖,利用上述方法于1977年进行杂交组配,1986年选育棉花新品种石711,该品种于1992年河北省审定,1993年被天津市审定,1994年被国家审定并被命名为GS冀棉17,GS冀棉17在1990~1994年累上植面积35万hm^2 相似文献
11.
皖农111号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林知兴,陈秀珠(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230036)前言云南大叶种是我国适制红茶的优良品种,解放后,通过引种北移扩大了栽培面积,成为东南部和西南部茶区的主要红茶品种。各地还利用其优良种质,通过杂交和系统选择,选育出许多适... 相似文献
12.
科选1号于1985年从农家稻种“一根插”中系统选育而成,在豫北平原多点品比结果,均产587.7kg/667m^2,比对照新稻68-11增产15.3%。从1990-1994年濮阳市累计种值1.3万多公顷,产量水平在550-650kg/667m^2之间。突出特点是抗倒、抗病、丰收性好。出糙率83.8%,精米率74.1%,粗蛋白质8.6%,直链淀粉20%,胶稠度97mm,糊化温度7级。除直链淀粉偏高外,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我国高寒山区积温少,无霜期短,无杂交玉米,从搜集超早熟玉米种质资源入手,利用超早熟,抗寒冷玉米珍贵捉质资源“坝上火玉米”,导入高配合力,优良农艺性状遗传基因选育出极早熟优良自交系“承18”,总结出选育一环系和二环系相结合的顶交玉米育种的新途径,并分析该的特点和育成经验,可为今后选育极早熟玉米自交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良种是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提高茶树良种化水平,是实现茶叶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安徽省舒城县农业局选育的“舒茶早”茶树新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型的无性系茶树良种,适制绿茶,抗性强,适宜长江南、北茶区,2002年被审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审定编号为国审茶2002008。舒城县已有40hm2“舒茶早”良种园进入盛产期,实践证明,舒茶早芽叶生育力强,发芽早、整齐,长势旺,产量高,春茶萌芽一般在3月上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春茶每667m2产名优茶达50kg,产值达3000元左右,全年每667m2产量可达250kg。由于效益… 相似文献
17.
18.
茗洲茶树良种选育课题组 《茶业通报》1992,14(3):29-31
为了进一步提高“屯绿”品质。1979年休宁茶树良种场派员赴产茶历史悠久,省级地方良种—休宁茗洲种产地,开展了茶树单株选育工作,为进一步开发名优茶,实现机械化采茶奠定物质基础。现就“茗洲12号”选育结果报告如后。 相似文献
19.
绵阳系列小麦品种是以推广良种繁6作中心亲本分别与70-5858和406杂交育成绵阳11、12号后,再对绵阳11号进行系统选育而成。它不仅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良好的稳产性和籽粒商品性以及对条锈病等病害的持久抗耐性,而且,在四川省小麦育种史上,第一次将高产、优质、矮秆、大穗大粒、早熟、抗病等众多优良综合农艺性状有机协调于一体。该系列品种已在我国连续种植达15余年之久,累计推广面积2180.68余万公顷。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