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春天里,松花盛开。青针从中,缀着黄花,芳香四溢,显得春意更浓。松树属裸子植物,开花季节,其球状的花序混身沾满花粉,此时采摘后置于阳光下晒下,黄色花粉自然脱落,即可收到松花粉。在我国民间,特别是闽浙一带食用松花粉的习惯古已有之,《神农本草经》中,早已有食用松花粉的记载。《唐本草》则称:“松花名松黄,酒服轻身、疗病;甘温无毒,能润心肺,袪风止血,健身延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们的饮食爱好和食物结构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世界各地日渐流行以鲜花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在欧洲 ,天然花卉饮料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鲜花食品价格昂贵 ,食用鲜花成为人们最时兴的潮流。鲜花作为菜肴和饮料 ,早在二千多年前 ,就在我国兴起。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其著名诗篇《离骚》中即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露菊花之落英”的佳句 ,可见古人早把菊花当作食品了。唐代 ,人们把菊花糕、桂花栗子羹、木香粥作为宴席珍品。宋代《山家清供》收录的梅花粥、广寒糕、锦州羹等食品 ,就是用梅花、菊花、桂花等配料所制成。清代《养心录…  相似文献   

3.
利用松树花粉开发多种产品。经测定,松树花粉含有16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天门冬氨酸、精氨酸及有机态镁含量很高。目前,我国林业科技人员利用马尾松的花粉作原料,已经开发出了松花粉系列产品,诸如松花爽身宝、松花散、松花滋补酒、松花蜜饯、松花粉巧克力、双珍糊、松宝露酱等等。这些产品去年在德国的纽伦堡大受外商青睐。我国其他松树如落叶松,油松等的花粉,也很丰富,有待我们积极地去开发利用。利用沙棘果开发系列产品。沙棘果是一种多效  相似文献   

4.
时下,用鲜花做成的菜肴在世界各地很受人们青睐,更有许多人在酒和饮料中放入鲜花,使饮品独具芬芳。   法国人钟情于大波斯菊、秋海棠和紫罗兰。他们通常把鲜花捣碎,榨出汁液,混合在各种菜肴或糕饼之中。也有的作为油炸食品、鱼的添加剂。在一些高级宴会上,人们喜欢品尝用蜂蜜渍过的小月菊,或是把刚刚摘下的新鲜月季蘸着蜜汁吃。   奥地利食用鲜花的方法很是浪漫。在维也纳,众多的咖啡馆和酒吧,几乎无一例外都备有果汁“珊瑚草”,当你酒水饮足之后,嚼上一枝珊瑚草,顿觉爽口。   在秘鲁、智利和阿根廷,用红色、紫色、白…  相似文献   

5.
“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又到秋菊霜中争艳之时,它不仅将清秋的大自然点缀得如诗似画,也为人们献出了一味天然美食。 菊花入馔历史悠久,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汉刘歆《西京杂记》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半酿之,谓之菊花酒。”宋代文豪苏东坡宣称“吾以杞为粮,以菊为糗,……”元周密《乾淳岁时记·重九》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汛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明高濂的《饮馔服食笺》,清顾仲的《养生录》等著作中均收录有大量菊花做的菜肴,如“凉拌菊”、“炸菊花”、…  相似文献   

6.
1月8日:“为奥场附鲜花为北京添风采”,首届插花花艺大赛决赛在北靠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二经过激烈的竞争68名选手最后进入了决赛。最终,颁奖用花类作品《辉煌》、迎宾用花类作品《中国印象》和室内用花类作品《升华》夺得一等奖。为奥运献鲜花 为北京添风采@京京  相似文献   

7.
腊梅二辨     
其一,腊梅不是"蜡梅"腊梅,古代又称黄梅、香梅、寒梅等,自宋代始称腊梅。相传是宋代文人苏东坡和黄山谷因其花开腊月(阴历十二月)而改称其为腊梅的。宋代诗人王十朋在一首《点绛唇》词中写道:"腊换梅姿,天然香韵初非俗,蝶驰蜂逐,蜜在花梢熟。岩壑深藏,几载甘幽独。因坡谷,一标题目,高价掀兰菊。"这最后一句中的"坡谷",即指苏东坡和黄山谷。意思是,腊梅一经苏黄二人标名,  相似文献   

8.
荠菜     
荠菜虽是一种野菜,但历来都受到人们的赞美。《诗经·邶风·爷风》里,就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骚人墨客对它更是揄扬备至。晋人夏侯湛作过《荠赋》,宋代陈达叟写过《甘荠赞》。苏东坡谓荠菜:“天然之珍,虽小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  相似文献   

9.
廣告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广告出现在西周,只不过是以音响形式出现的.在《诗经》的《周颂·有瞽》一章里就有"萧管备举"的诗句.据汉代郑玄注说:"萧,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吹也."唐代孔颖达也疏解说:"其时卖饧之人,吹萧以自表也."可见在西周时,卖糖食的小贩就已经懂得用吹萧管之声招徕生意. 我国最早的文字广告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末期的思想家韩非子所著的《韩非子》记载:"宋人有诂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著."其中,悬帜就是酒旗,即酒店招徕客人的广告.《水浒传》里也有这样的描绘:"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三碗不过岗’."可见,"悬帜"广告类似于现在的"招牌"广告.  相似文献   

10.
茉莉花茶是将绿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茉莉花茶外形秀美,香气浓郁,鲜醇爽口,为花茶之名品,享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中药大辞典》中记载:茉莉花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功效,对痢疾、腹痛、结膜炎及痰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作用。常饮茉莉花茶,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风解毒、防龋坚齿、益气  相似文献   

11.
在一份报纸的副刊上,看到一篇文摘,题目是:《苏东坡错改诗句》,文末注明摘自《中国文人传说故事》。文字不长,照录如下:“明月当空叫,黄狗卧花心。”这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诗句。苏东坡看了这首诗,认为文理不通,把它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后来,苏...  相似文献   

12.
家中摆上几瓶鲜花,会使人有环境美之感。可是,瓶花往往寿命不长、易枯萎。这里介绍一种自制鲜花保鲜液。方法是:用0.85%的盐酸(按氯化氢计)、35.8%的蔗糖和山梨酸兑水配制即成。使用时,只要在每升水中加进保鲜液20毫升就行了。用这个方法给鲜花保鲜,不仅简单、经济,而且效果显著,保鲜时间可比用一般水养护的鲜花延长两倍。自制鲜花保鲜液@李龙夫  相似文献   

13.
<正>鲜花在中国市场上是非常商业化的存在,情人节,七夕节,999朵玫瑰代表的并不一定是爱情,还有可能是花商间暴利的争夺。而在这个竞争惨烈的鲜花市场中,出现了一家在微博上贩卖鲜花故事的第6天花店,店主芸小娘反其道行之,躲过人们争抢的独木桥,她用故事浇灌鲜花,用心经营。"当知道别人对你有期待,我没有办法忽略  相似文献   

14.
萱草忘忧     
有一种草,又是一种花,它长在山野荒郊间,也长在庭院园林中,还深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诗经》中称之为“谖草”,《古今注》中尊其为“丹棘”,《救荒本草》中称它为“川草花”,《本草纲目》中称其为“疗愁”,《说文》中称为忘忧草”,人们又俗称其为“山丹花”。它的名字还出现在《养生论》、《群芳谱》等书中。曹植为之作文,夏侯湛为之作赋,唐、宋诗人李白、孟郊、苏东坡、温庭均等都不吝笔墨歌吟过它。这引得古往今来多情才子如此,为的便是集美丽幽香于一身,无忧无虑的化身——萱草。从古至今,人们把它当作忘忧的象征,说它能解忧、…  相似文献   

15.
四季如春的云南,是植物的王国、鲜花的世界。古往今来,凡到过云南的,莫不为之倾倒、迷醉。清代宦游各地、晚年退居武汉黄鹤楼的檀萃,在其《滇海虞衡志》卷九《志花》中,对云南的山茶、梅花和紫薇极为推崇,誉之为“云南三鼎甲”。鼎有三足,过去封建科举制度,一甲共  相似文献   

16.
簪花也称戴花,即是头上插花。 “美人是花真身,花是美人小影 "。一说起戴花,必是女性的专利,自然与男子毫不相干。但在古代却不是这样,男子爱花、爱戴花的程度却是须眉不让巾帼,全然不在妇女之下。 唐朝诗人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当时的习俗是,在九月九日登高,饮菊花酒,折茱萸花插头上。看来至少在那时,男子头戴鲜花,不会引起非议。杜牧还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 花须插满头归 "的诗句。由此可知,当时的男子非但可以头上插花, 即是把花插满头…  相似文献   

17.
重阳盛会话菊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凡 《湖南林业》2007,(11):30-30
自古以来重阳节又叫"菊节"、"菊花节"。重阳节与菊花之缘源远长。最初菊与重阳节结缘是因为菊可以避邪的传说。因为在古人认为阳九为灾日,一九谓之凶,重九则是凶上加凶,所以人们就产生了躲避灾难的心理。西晋周处《风土记》载:"汉俗九月饮菊花酒,以拔除不祥。"不过,随着这一习俗的节日化,其逃避灾难的神秘意识逐渐淡化,  相似文献   

18.
正有些事、有些人注定是会写进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和它的传承人群体就是如此。他们默默地用心血浇灌着这朵永不凋谢的鲜花,书写了中国花卉史上绚丽的篇章。新春伊始,听专家们娓娓讲述这段历史,嗅到了扑面而来的春天里花朵的气息和芳香。两年三大步跨进"国家级"时光如果可以倒流,那一定会定格在2004年。那一年,中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翌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催生了草木文化,加速了全面绿化,迎来满目葱茏,此乃科学发展之举。草木文化,源远流长。《诗经》以草木入篇的,至少有九成。信手一翻,《芣苢》、《卷耳》、《何草不黄》、《摽有梅》……琳琅满目。首篇《关睢》便是"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用普通植物,那样早便入了诗,足见草木与文化结缘之深。屈原诗  相似文献   

20.
油松花粉内含生命所需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单糖、多糖、核酸、黄酮等全部营养成份。汉《神农本草经》记载,松花:无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利便、消淤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松花粉聚集了松树的顽强生命力、长寿、抗癌力强等生命精华,丰富的营养成份和活性物质,堪称“花粉之王”,“世界奇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