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木材采运工业现状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木材采运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木材生产条件有显著改变。经过三十多年开发建设,木材生产已从手工作业向机械化过渡,木材采运机械化比重逐年提高。国有林采运的主要工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据1980年统计,全国木材采运综合机械化程度为87.71%。目前可自行研究制造专用的采运机械及其各种配  相似文献   

2.
我省森工企业近些年每年都生产木材500万立米左右以及其他林副产品。但是由于森林资源不断减少,木材产量逐年下降,全省价值劳动生产率、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也处于下降的趋势。即全员价值劳动生产率1985年较1980年下降10.5%,木材采运劳动生产率1985年较1980年下降8.5%。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国外木材采运工业发展较快。由于高效率的伐区作业联合机的大量涌现,林道网密度不断增大,使采运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一些木材采运工业较发达的国家,正向全盘机械化作业阶段过渡。劳动生产率已达到较高水平,森林资源的利用情况日趋完善。当前,国外木材采运工业有以下四个特点: 1.平原伐区作业机械正向联合机方向发展,山区集材机械正向自行式绞盘机集材索道方向发展。目前,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木材采运生产已实现机械化,并正向全盘机械化阶段过渡。西德、东德、奥地利、苏联和日本等国家,也基本实现了单项作业机械化。近十年来,国外采运机械大体沿着以下两个方面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木材采运是在露天、分散、大面积的环境条件下,用一定的机械和工具改变立木形态和木材位置移动的作业,因之十分笨重和危险.据调查,在黑龙江省1986年森工生产(包括木材加工和基本建设)全部工伤死亡人数中,木材采运占75.5%,发生在27个林业局,占40个林业局的67.5%。在这些事故中,没有一起是不可抗拒的天灾,没有一起是不可避免的人祸,因此,如何减少伤亡事故仍是今后木材采运作业中的首要任务。黑龙江省40个林业局的森工生产1984~1986年三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现行的木材生产工艺,重点从油锯、索道、汽车、装卸桥等采运机械,对国内外采运机械化的生产现状进行分解与评迷及其提出对策,并展望我国采运机械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森林工业以木材采运为基础。在采运生产的采、运、贮三大工序中,伐区生产占去60%以上的劳力和50%以上的成本,集材成本又占整个伐区生产成本的60~80%。因此,降低集材成本提高集材劳动生产率就成为伐区生产以至整个木材采运工业的关键.降低集材成本最有效的办法是缩短集材距离.要缩短集材距离,就必须增加运材道路。可是,运材道路的投资.在采运生产总投资中,又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处理好集材和运材道路之间的矛盾,就成为采运工业的关键性问题。林道网密度理论,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科学方法。国外林道网密度研究发展已久,已形成了一些  相似文献   

7.
木材采运机械的配备,不同于工厂性质生产所需固定的机械设备,因采运机械的使用要依伐区自然条件之不同而异。尤其是我国土地辽阔广大,不仅有南方林区地势坡度高于北方之別,即在北方地区,也因伐区地势等自然条件、采伐方式、生产工艺及生产历史之不同,而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机械化的区域性;区域性的主要因子是伐区地势坡度。根据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长白山及牡丹江老爷岭等山脉区系、地势、伐区坡度情况,初步可将我国北方木材采运机械化作业,依区域  相似文献   

8.
林口林区曾是一片以红松和柞、桦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但经过几十年来外侵略和政策多变等原因,致使木材产量下降,生产条件日益恶化,为此采取相应的生产方式和采运对策;减少木材采代量,实现产销结合;因林制宜,采取相应的采伐方式,避免套用现行采伐方式;因地制宜,机械人畜相结合的集材;实行采集运一条龙,改革木材生产组织方式;采取地衡检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森林采运机械选型:采伐机械选型,集材机械选型、运材机械选型,木材装卸机械选型四种机械选型,及其优缺点、发展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森林工业的发展,机械化比重大幅度增长,采运机械的种类和型号迅速增多,采运机械的噪声问题日趋严重并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采运机械的噪声不仅对工人的生产起干扰作用,而且长期在较强的噪声下工作,会引起慢性伤害和诱发其它疾病。据调查,在采运机械的操作者中,听阈上升,听力下降者较多,有的甚至产生噪声性耳聋。这一情况与工龄有密切关系。据英国一份调查  相似文献   

11.
木材采运生产技术由简单的手工作业,发展到半机碱化、机械化的阶段,无一不是木材生产和技术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结果。目前,木材采运产业和产品结构已做了重大调整,木材产量也进行了战略调减,这一变化了的形势对采运生产技术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森林资源为主要作业对象的采运生产技术,会随着成过熟林资源的减少以及木材产量的逐年调减而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适应和扭转这种局面,使采运生产技术在新的形势下发挥其促进国  相似文献   

12.
该项目系黑龙江省木材采运研究所承担的黑龙江省林科院青年科技基金课题,于1989年12月20日在哈尔滨通过了技术鉴定。该机具采用了液压传动和分体式结构,由手动油泵和切断体两部分组成。鉴定认为,机具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工作安全可靠,便于操作携带,适于生产现场使用。具有一机多用的特点,既可用于钢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种建设对木材的需要量不断增长。为了在短期内提高木材生产力,除了部分试用机械化外,主要靠增加人力和畜力。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要注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保证工人的安全。随着全国工业化的发展,林业部门的木材采运机械的设计与制造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又引进了必要的机械设备,使东北丘陵低山林区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林业企业受森林资源自然条件的限制,其基层生产单位必然分散,路程远,其生产内容不仅有木材采运生产,而且还有营林生产,木材加工、机械修理,林办商业等,是一个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多杂的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5.
一、劳务输出的实力与必要性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是一个富有现代决策指挥经验和具有组织权威的综合性森工企业管理部门,所属40个林业局,具有生产2000万立方米的采运能力和加工几百万立方米木材综合产品的大中型现代加工厂数十家,拥有适应木材生产需要、经验丰富的大中型机械修造厂,和完善的设计、科研与林业教育机构,以及总人数达1.4万的专业学科、层次结构相匹配的科技队伍。目前森工总局年采运任务已降到840万立方米,并有  相似文献   

16.
木材采运是收获森林主产品——木材的作业.因森林是可再生资源,所以在收获木材的同时,就要为森林更新及木材综合利用创造有利条件.因此,提高木材采运作业技术水平,是使森林经营走向合理化、集约化及重点发展木材综合利用的中心环节.对此,绝不应由于批判过去单一木材生产或大木头挂帅而削弱木材采运作业技术水平的提  相似文献   

17.
森工采运方式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春林区是国家重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 ,经过 5 0多年的开发利用 ,可采资源锐减 ,加之森工企业木材产量基本调整到位 ,从而促使木材生产采运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 采运方式的变革伊春林区从开发至今 ,由于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 ,采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仅以翠峦林业局为例 ,该局自 1 948年成立作业所就开始了森工生产 ,1 96 3年以前 ,冬季是利用冰雪滑道、拖拉机 (KT- 1 2 )、爬犁马套子进行原木集材、运材 (实行针叶树的径级择伐和采针留阔的采伐 ) ,夏季是利用河流赶羊流送的水运方式。 1 96 3年后 ,木材水运改为陆运 ,实…  相似文献   

18.
林口林区曾是一片以红松和柞、桦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但经过几十年来外来侵略和政策多变等原因 ,致使木材产量下降 ,生产条件日益恶化。为此采取相应的生产方式和采运对策 :减少木材采伐量 ,实现产销结合 ;因林制宜 ,采取相应的采伐方式 ,避免套用现行采伐方式 ;因地制宜 ,机械人畜相结合的集材 ;实行采集运一条龙 ,改革木材生产组织方式 ;采取地衡检量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山地丘陵地区的木材采运技术,尤其是集材设备的选择,可为今后的山地木材采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七年三至六月间,农林部林业局和机械物资局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了林业机械展览,展出了十年来我国营林、木材采运和伐区剩余物综合利用方面机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