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种桑养蚕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其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收入高,已为蚕农们所公认.现就种一亩桑养蚕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投资及收入核算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周贤满 《蚕桑通报》2006,37(4):40-41
种桑养蚕作为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其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收入高、收效长,已为蚕区的蚕农们所公认.就近两三年来,蚕茧价格相当看好,大大地激发了农民养蚕的积极性,很多地方的桑园面积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猛增.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平果县引导和扶持蚕农构建优势桑蚕产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截止10月底,全县现有桑园面积7.58万多亩,养蚕9.82万张,总产鲜茧7.365万担,产鲜茧3235.6吨,按鲜茧价格平均每公斤40元计算,蚕农收入达1.29亿多元,同比增长35.6%。 "种桑养蚕是条致富好门路,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平果县坡造镇贤强村龙怀屯屯长唐建克高兴地说。唐建克年种桑十余亩,仅养蚕一项每年有近10万元收入。  相似文献   

4.
如何把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 ,切实找到一条产品市场需要、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有效途径 ,笔者就此对本县过埠、金坑、麟潭等乡 (镇 )农民种桑养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调查表明 ,种桑养蚕是一项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周期短、投资少、收效高的好产业。1 种桑养蚕富了农民的钱袋农民增收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如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农民增收 ,调查发现 ,种桑养蚕是一条好路子。到 2 0 0 0年 9月止 ,全县平均亩桑鲜茧产量达 183 9公斤 ,亩桑平均纯收入达 2 30 0元 (税外 ) ,同比是种粮纯收入的 10倍多。如过埠镇长庆村王声贵 2 0 0 0年种桑 3 5亩 ,从4月养蚕到 9月底出售鲜茧 5批 8 5张种产量 2 76公斤 ,实现纯收入 4 10 0元 ;还如金坑乡园田村贫困户邹运华 ,过去全家 3口仅有 1 1亩耕地种粮收入 ,家庭总收入不超过 5 0 0元 ,2 0 0 0年他将 1 1亩耕地全部种桑养蚕 ,从当年 5月养蚕到 9月底出售鲜茧 4批 2 8张种产量 10 8 3公斤 ,实现纯收入 15 4 0多元。据过埠镇召开的桑农座谈会及农户调查表明 ,10 0 ...  相似文献   

5.
1 龙南县蚕桑生产现状龙南蚕桑生产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是全省重点蚕桑基地县之一。随着茧丝价格的多次大幅波动 ,以及管理和有关配套措施跟不上 ,严重萎缩到1997年初全县桑园面积仅存 4 6 67hm2 ,面对龙南蚕桑生产的严峻形势 ,龙南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 ,经深入分析认为本县发展蚕桑的有利条件 :一是全县种桑、养蚕有 10多年的历史 ,大部分蚕农积累了丰富的种桑养蚕经验 ,蚕农从事种桑养蚕得到了实惠 ,尝到了甜头 ,虽然茧丝价格不稳 ,对他们影响很大 ,但只要采取有效措施 ,大部分农民还是对种桑养蚕抱有希望 ;二是茧价虽然变化大 ,但与其它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相比 ,种桑养蚕还是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三是种桑养蚕投资少 ,见效快 ,经济效益高 ,回报周期长 ,发展蚕桑是调整农业种植业产业结构的理想模式 ;四是发展蚕桑是财政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五是全县建立的四级蚕桑科技推广网络和一批技术好、经验丰富的蚕桑科技队伍是发展蚕桑的主力军 ;六是利用世行贷款建起的年产 12 0吨白厂丝的缫丝厂 ,可就地消化本县年产全部蚕茧 ,使蚕茧销售无后顾之忧。权衡利弊 ,龙南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从1997年开始启动新一轮全县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云南省7个市(州)14个蚕区139户种桑养蚕农户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云南省蚕农种桑养蚕面临的风险,结果显示有90.65%的蚕农愿意继续种桑养蚕,而扩大饲养规模意愿并不强烈,有9.35%的农户对养蚕持消极观望态度,蚕农选择继续种桑养蚕的主要原因是蚕桑产业的绿色生态效应和收益较高。然而,茧价下跌产生的市场风险,生态环境恶化及蚕桑病虫害产生的自然风险,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的劳动力匮乏,是影响云南省蚕农种桑养蚕积极性和制约云南省蚕桑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云南省的蚕桑产业主要分布在地形为“坝子”山间盆地和“阶梯式”高山的区域,其中,处于“坝子”山间盆地蚕区的农户发生过的损失最大,面临的风险最高,而坝区养蚕发生农药中毒是造成风险高的主要因素。为防范蚕桑生产风险,蚕农提出政府应出台政策稳定蚕茧价格,加快更新蚕、桑品种,适时提供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加强蚕区大环境农药使用监管,将蚕桑产业风险损失纳入农业保险范畴等期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象州县农民种桑养蚕意愿下降进行调查分析,认为亩桑收益下降、水果种植影响、蚕区环境污染、蚕茧质量不高、省力化器械推广度低是造成蚕农种桑养蚕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建议今后要推广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加强种植引导规划、加强桑枝蚕沙资源化应用、加强宣传指导培训,以推动象州县蚕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县虽然是一个老蚕区,许多农民都有过种桑养蚕的经历,养蚕的高产典型亦不少,但从整体上说,我县种桑养蚕的水平并不高。1978年至1987年10年平均亩桑产茧量为52公斤。1988年至1997年期间,通过推广“沙二X伦109”和“两广二号”等桑、蚕良种,以及种桑养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亩桑产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10年平均也只有75公斤,1997年平均85.5公斤,比全区平均92.8公斤低7.3公斤,低7.9%。由于单产低,经济效益不高,缺乏竞争力,制约着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l蚕桑生产低产的主要原因1.l蚕农缺乏种桑养蚕技术多年来,接受种桑…  相似文献   

9.
全南县种桑养蚕的历史较长,广大蚕农在养蚕过程中有使用石灰消毒的习惯.笔者就如何使用石灰消毒进行了总结,以供蚕农参考.  相似文献   

10.
1 郁南蚕桑生产的现状郁南是全省十大蚕桑生产基地县之一,现有桑地面积1200公顷,是人多田少的贫困山区县。种桑养蚕有悠久的历史,据历史资料记载,种桑养蚕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桑地667公顷,年产蚕茧达4千多吨。在都城、连滩两镇,设立有桑市和茧市,在白木有蚕种制造场,蚕农有自己种桑、养蚕、织布做衣服、蚊帐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引言种桑养蚕是一项经济效益高、周期短、见效快的家庭副业生产之一。目前广东农村的养蚕业一直多采用老式多回育(即一天给桑多次),而每回给桑量没有一定用桑标准,易造成剩桑量多、凋萎、浪费桑叶的现象。增加蚕座(桑夷)沙,如不及时处理,给蚕带来一个不良的小气候环境,造成蚕受饿和容易感染病菌发病。为了减少养蚕给桑回数,实现省工养蚕,提高养蚕劳动日值和经济效益,调动蚕农的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加快发展蚕桑生产。郁南县丝绸公司生产股和省公司  相似文献   

12.
种桑养蚕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农村脱贫致富门路之一。在目前蚕茧收购价格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很高,我地区从1986年到现在,桑园面积由5696亩发展到10900亩,平均每年递增23%,蚕业生产在迅速发展,由于普及科学种桑养蚕技术跟不上生产发展需要,养蚕单张产茧还比较低。1989年平均单产只有42.3公斤,亩桑产茧只有61公斤,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与高产蚕区相比,相差甚远。为此,我们在积极推广蚕业生产技术,指导蚕衣种桑养蚕的同时,从1989年开始在蚕区作了建立蚕业生产联合体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一) 我县种桑养蚕有较长的历史。解放前,合江、那务、林尘等地的农民就利用地界种桑,农民养蚕生产的蚕茧只是作加工丝被或织造士丝布。解放后,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对蚕桑生产的领导,我县的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到1985年,全县的种桑面积达2.8万亩,产茧4.15万担,这一年,全县农民养蚕收入茧款840多万元,地方财政从缫丝工业获税利100多万元。尔后两年,由于桑青枯病的严重危害和蚕茧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县的蚕桑生产出现滑坡,到1987年我县桑园面积仅剩下0.87万亩,产茧1.45万担,只有1985年产茧量的34.93%。从1985年  相似文献   

14.
殷剑频 《蚕桑通报》2009,40(2):48-50
桐乡市是全国优质蚕茧重点生产基地,蚕桑产业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种桑养蚕优越条件,是我市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明显,产业效益与传统产业比较,仍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是许多老年农民的唯一收入来源。但近几年来.由于茧丝行情的不稳定、从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及生产环境的日益恶化等因素,蚕桑生产呈下滑趋势,直接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我省蚕桑生产的技术优势,是蚕桑科研和生产部门储备了不少优良桑、蚕新品种和配套的科学种桑、养蚕技术,而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农村千家万户养蚕量小面宽,多数蚕农文化程度不高,加之蚕桑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薄弱,导致科学栽桑养蚕知识普及程度差,多数蚕农缺乏管桑、养蚕技术。当前,我省  相似文献   

16.
就近两年来,由于蚕茧价格始终稳定在较高价位,居高不下,稳中有升,许多蚕农发了家、致了富,促使了尚未养蚕地区的人们也有了跃跃欲试的大好势头!为了让大家对种桑养蚕这一优势产业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特作此文,望读者能从中有所收获。种桑养蚕的四大特点1、投资少:所有生产资料以2005年春广西柳州的市场核算。以种一亩桑为例,从种下桑苗到能养出第一批蚕茧的总投资为:桑苗200元、肥料80元、蚕具(含方格蔟)90元,蚕种蚕药约30元,第一年全年累计投资约700多元(指现有土地、闲置蚕房的情况)。2、见效快:当年种桑,当年养蚕,当年收效。一般当年1、2…  相似文献   

17.
我县蚕桑生产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经过全体蚕业工作者和广大蚕农的艰苦努力,取得了较快的发展.1990年全县蚕茧收购185吨,比1989年增长4.2倍.0.066公顷即亩桑平均产值1062元,全县种桑养蚕收入252.38万元,比1989年的76.12万元增加176.26万元.种桑养蚕收入二千元以上的有304户,其中收入超万元的就有13户.特别是今春以来,通过充实加强蚕业机构、狠抓抗旱保苗、技术指导及技术培训.尽管遇到了严重的旱灾,但桑树长势良好,出现了千家万户种桑养蚕的热潮.据统计,全县桑园面积已达463.3公顷,其中新种桑园面积360公顷,相当于原有桑园的3.6倍,是发展最好的一年.  相似文献   

18.
我县常乐镇比较注重提高蚕农科技素质,把科学种桑养蚕当作振兴常乐经济基础工程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促进全镇蚕桑生产的发展。到1992年止,全镇桑园面积700公顷,比1991年增长1.28倍,比1990年增长1.72倍。去年有4400多户种桑养蚕,投产面积425公顷,共产鲜茧563.9吨,产值518.7万元,养蚕收入超万元以上有55户。今年全镇统计到6月份止,投产桑园面积534多公顷,饲养量2.1万多张,共产鲜茧470多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5.7%,50.2%和50.6%,已成为本县科技兴蚕远近闻名的“蚕桑之乡”。  相似文献   

19.
黄胜科 《广东蚕业》2007,41(2):18-19
我镇是大埔县种桑养蚕的示范镇之一,为了确保农民的增产增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出了以下几点种桑养蚕生产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从二十年代开始,我县农民已有利用河堤、地边等零星土地种桑、自育自繁蚕种养蚕吐丝被或织土丝布。到六十年代初期,全县桑面积超过一万亩,年产茧二千多担,并在秋林建起了缫丝厂。但由于当时粮食未过关,种桑养蚕的收入不大,蚕桑生产受到严重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