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鸡血清中三聚氰胺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血清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洗涤液和洗脱液浓度对三聚氰胺提取效率的影响.建立了鸡血清中三聚氰胺残留的简便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采用 NH_2柱作为色谱分析柱,95%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样品经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后,在紫外检测器214 ml处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保留时间在14~15 min.三聚氰胺浓度在0.05~5.0μg/ml范围内,相关系数(r)为0.999 9;在空白鸡血清样品中添加0.1 μg/ml、1.0 μg/ml和5.0 μg/ml浓度的回收率为78.05%-88.6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5%~8.33%;样品检测定量限为0.1μg/ml.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 1 7种农药残留 ,检测线性范围为 0 .1~ 1 .5 μg/ml,最小检测限为 0 .0 1 0~ 0 .0 4 0mg/kg ,回收率在 75 .2 %~ 1 0 8%,变异系数 (RSD) 0 .3~ 6 .8(n =3 )。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蓝藻和超声波脱毒蓝藻对草金鱼生长、体色和微囊藻毒素(MCs)含量的影响,分别用添加0(对照组)、50%蓝藻藻泥、50%脱毒蓝藻藻泥、67%蓝藻藻泥和67%脱毒蓝藻藻泥饲料饲喂草金鱼60 d。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蓝藻藻泥能够显著促进草金鱼生长(P0.05),而经超声脱毒蓝藻未表现出促生长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饲喂添加67%蓝藻藻泥饲料组草金鱼皮肤a~*红度值、b~*黄度值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67%蓝藻藻泥增色效果最佳。对照组草金鱼内脏和肌肉内均未检测到微囊藻毒素RR(MC-RR)和微囊藻毒素LR(MC-LR)存在。饲喂添加蓝藻藻泥饲料或脱毒蓝藻藻泥饲料后,草金鱼肌肉和内脏内均有MC-RR蓄积,且蓝藻藻泥添加组和脱毒蓝藻藻泥添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草金鱼内脏内检测到MC-LR蓄积,二者间差异亦不显著(P0.05),仅在饲喂添加67%蓝藻藻泥草金鱼肌肉内检测到MC-LR蓄积。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猪饲料中螺旋霉素、替米考星和泰乐菌素3种大环内酯类药物的HPCE检测方法.确定了该过程中缓冲溶液的pH、缓冲溶液类型及离子强度等电泳条件,同时对毛细管长度、内径及分离电压等仪器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分离的最优条件:在毛细管有效长度50 cm、内径75 μm,分离电压25 kV,40 mmol/L磷酸氢二钠-20mmol/L柠檬酸(pH2.5)缓冲液条件下,3种药物在15 min内得到完全分离.3种药物在10~100 μg/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3;饲料中螺旋霉素检测限为3.0 μg/g,替米考星检测限为5.0μg/g,泰乐菌素检测限为8.0 μg/g,添加回收率在74.5%~87.4%,方法的日内变异系数<8.1%,日间变异系数<7.0%.本方法简单快速,分离环境为水相,经济又环保,适用于大量样本的筛选.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锌试剂褪色光度法测定茶叶和茶水中锰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锰含量在2.7~32.0 μg/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检测限为0.14 μg/L,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28×105 L/(mol·cm).经用于茶叶和茶水样品分析,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3.4%,回收率为94.7%~103.1%.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鳗鱼中氟甲喹和喹酸残留量的方法.用乙腈萃取鳗鱼样品中氟甲喹和喹酸残留物.色谱柱采用C8Luna,柱温为35 ℃,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12 nm和369 nm,流动相为0.01 mol/L草酸∶乙腈=65∶ 35(V/V).氟甲喹和喹酸标准曲线在线性范围1~100 ng/mL时呈良好线性关系.对带皮的鳗鱼肉进行3种浓度的回收率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回收率80%~110%,变异系数≤10%.氟甲喹的检测限为2.5 μg/kg,定量下限为5 μg/kg;喹酸的检测限为1 μg/kg,定量下限为2 μg/kg.整个提取过程步骤简单,易于操作,可以满足世界各国目前对出口水产品检测的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蓝藻堆肥中养分及微囊藻毒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和优化开放环境中脱水藻泥堆肥化处理工艺,以滇池打捞的蓝藻藻泥为原料,采用室外堆肥方法,研究米糠、麦麸、酒糟作为填充剂对蓝藻堆体的养分含量、发芽指数和微囊藻毒素(MCs)含量的影响,并对这些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堆肥结束后,碳素损失率为23.2%~36.2%,氮素损失率为40.7%~56.9%,总磷、总钾和灰分含量均增加;堆肥结束后,各处理的总养分含量(N+P2O5+K2O)均能满足有机肥料标准,堆肥50 d后各处理发芽指数都超过80%,MC-RR低于检测底限10μg/kg,MC-LR的降解率也达到90%以上。综合各类指标,麦麸作为填充剂的效果最好。堆肥过程中MC-RR含量和MC-LR含量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微囊藻毒素含量与堆体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总磷、总钾、总养分含量以及灰分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锌试剂褪色光度法测定茶叶和茶水中锰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锰含量在2.7~32.0 μg/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检测限为0.14 μg/L,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28×105 L/(mol·cm).经用于茶叶和茶水样品分析,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3.4%,回收率为94.7%~103.1%.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SPE-HPLC法测定鸡蛋中灭蝇胺-环丙氨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研究建立了用NH2柱和97%乙腈水溶液做流动相洗脱测定鸡蛋中灭蝇胺-环丙氨嗪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鸡蛋均质后经20%氨水乙腈溶液重复提取2次、浓缩、过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等处理后上机检测,环丙氨嗪在0.02~1.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为0.9998,在0.02,0.05,0.10 mg/kg添加浓度,回收率为84.5%~95.2%,变异系数为3.9%~6.8%.检测限为0.02 mg/kg,定量限低于0.05 mg/kg.  相似文献   

10.
以香蕉秸秆肥为实验材料,利用GC-ECD测定百菌清、三唑酮、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四种常用农药残留,确定秸秆肥中这几种农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为作物原产地生产环境提供监测保障.通过实验对色谱条件、淋洗液配比和淋洗柱填料进行选择分析,结果表明,在以小体积较低升温速率下,各样品组分能得到完全较好分离,相关系数在0.99915~0.99985,该方法在测定秸秆肥中百菌清、三唑酮、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四种农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添加以上四种农药浓度为:1、5、10μg/ml,回收率在80.96%~113.55%之间,变异系数(RsD)为O.21%~13.19%,最低检测限为0.0003 μg/ml~0.004μg/ml,可用于这几种农药的日常常规精确检测,为作物原产地环境中这几种农药的跟踪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卫星监测太湖蓝藻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07年全年卫星遥感监测的太湖蓝藻暴发的个例分析可知,太湖蓝藻的暴发具有周期性特征,气象条件搭配对蓝藻暴发最有利的是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2个时段,暴发严重时可以占到湖区面积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淀山湖夏季蓝藻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淀山湖夏季蓝藻时空变化特点,于2009年6月至9月对淀山湖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共发现蓝藻11属28种,微囊藻属(Microcystis)、颤藻属(Oscillatoria)和色球藻属(Chroococcus)为淀山湖夏季蓝藻最主要的构成群落。调查期间,淀山湖蓝藻平均密度为16.48×106cells/L,在1.01×106~59.76×106cells/L范围内变化,特点为9月〉7月〉8月〉6月,9月时,由于微囊藻的大量繁殖、聚集导致部分水域水华现象严重。空间上,淀山湖西部及西南部点位蓝藻平均密度大于东部及东南部点位。在营养物质充足时,温度是影响蓝藻水华生消的主要因素,风向也是影响蓝藻分布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2007年太湖蓝藻大暴发的主要气象因素。[方法]以邻近太湖的东山气象站观测资料为代表,分析了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时气象条件与同期历史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气温持续偏高和光照充足,为蓝藻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了热量保障;少雨和平均风速偏小为蓝藻颗粒的上浮和聚集而形成水华提供了保障。[结论]2007年太湖蓝藻大暴发主要是由气候条件异常所造成的。所以,应加强气象条件与蓝藻暴发的关系研究,提高太湖蓝藻的气象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氮磷比对两种蓝藻生长及竞争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氮磷比条件下主要水华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isa)和巨颤藻(Oscillatoria princeps)的生长和种间竞争。结果表明,无论在纯培养体系还是混合培养体系中,微囊藻在中氮磷比(N/P=4.5)下生长最好,颤藻在低氮磷比(N/P=0.45)下生长最好;氮磷比对藻类的种间竞争抑制参数能够产生明显影响,中氮磷比时微囊藻对颤藻的竞争抑制参数最大,分别是高氮磷比(N/P=45)和低氮磷比时的1.38倍和1.35倍;而颤藻对微囊藻的竞争抑制参数则是在低氮磷比时最大,分别是高氮磷比和中氮磷比时的2.22倍和4.02倍。中、高氮磷比时微囊藻对颤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α)大于颤藻对微囊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β),而低氮磷比时则相反。根据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中两物种的竞争结局可初步判断,中、高氮磷比时,微囊藻在竞争中占优势,低氮磷比时,微囊藻和颤藻不稳定共存。  相似文献   

15.
Blue-green algae: why they become dominant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The inject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the addi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to a lake population dominated by blue-green algae results in a rapid shift to dominance by green algae. The basis for the change and its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蓝藻发酵沼液对青菜生物学特性和品质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菜为材料,研究了蓝藻沼液不同施用量和化肥组对青菜生物量、品质的影响以及MC-LR在青菜体内积累状况。结果表明,沼液的使用可有效增加青菜的生物量和株高,其中以中量沼液处理效果最好,与化肥组的没有显著差异;同样沼液的使用可以显著改善青菜的品质,使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增加,亚硝酸盐含量降低,其中以中量沼液处理最为明显,而化肥组虽然生物量最高,但是品质相对较差;单位鲜重青菜体内MC-LR含量和生物富集系数在低量沼液处理下,没有检测到,随着沼液处理量的增加,单位鲜重青菜体内MC-LR含量和生物富集系数增加。说明沼液中的MC-LR可被作物吸收并进行积累,对人类的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Cell-free filtrates of axenic or bacterized cultures of the dominant blue-green algae from a freshwater lake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diatoms isolated from the same lake. Lake waters, collected during blue-green algal blooms, also inhibited diatom growth. In situ observations over a 5-year period indicate that diatom bloom populations vary inversely with the levels of the preceding blue-green algal populations. Blue-green algal dominance of eutrophic lakes is attributed to this allelopathy, and dilution is proposed as one cause for the limited occurrence of blue-green alga dominance in marine waters.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南湾水库浮游蓝藻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规范方法,对河南省南湾水库2008年2月~2009年1月的浮游蓝藻时间与分布动态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南湾水库浮游蓝藻在6~10月易于形成优势,其中微囊藻属种类比较多见,仲冬到初春浮游蓝藻比较少见;库区浮游蓝藻分布不均匀,受河流影响大的库区浮游蓝藻动态与河流中的浮游蓝藻动态存在正向关联性,春季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边界处监测到较高数量的微囊藻;6~12月,应警惕浮游蓝藻可能污染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19.
洪泽湖蓝藻暴发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78~2007年30年间洪泽湖蓝藻暴发的18个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洪泽湖蓝藻产生和暴发的主要气象条件为月平均气温异常偏高、旬降水量偏少和旬日照时数偏多。对上述气象条件历年值进行0、1因子选取,符合洪泽湖蓝藻暴发条件的为1,反之为0;旬内有蓝藻暴发的为1,反之为0;应用多因子交叉相关综合法建立洪泽湖蓝藻暴发预报方程,历史拟合率为87.5%,2008~2009年试报准确率87.5%。除气象条件外,洪泽湖蓝藻暴发还受工业污染等影响,在预报服务时要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0.
太湖着生藻类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4月—12月选取太湖湖泊的草型、藻型及过渡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湖泊中着生藻类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种群分布上,着生藻类以绿藻门(44.74%)最多,硅藻门(34.21%)和蓝藻门(18.42%)次之,黄藻门(2.63%)相对较少,各采样点的优势种主要集中在硅藻门。在季节分布上,着生藻类以春季种类和数量最多而冬季最少。在空间分布上,藻型湖泊区域的种类明显少于草型和过渡型区域,而数量分布为藻型湖泊>过渡型>草型。根据各种藻类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响应情况,在太湖不同区域筛选出不同的生态敏感指示着生藻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