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采收。1.1 采收时间。绿芦笋一般分春夏两季采收,春笋采收在4月初-5月上中旬,夏笋采收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笋龄、发病情况及芦笋长势而定,采收一般从7月底-8月底。采收时,应避开中午高温时间,以每天上午7:00时-9:00时,下午5:00时-6:00时为宜。  相似文献   

2.
1采收 1.1采收时间.绿芦笋一般分春夏两季采收,春笋采收在4月初~5月上中旬;夏笋采收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笋龄、发病情况及芦笋长势而定,采收一般从7月底~8月底.采收时,应避开中午高温时间,以每天上午7:00时~9:00时,下午5:00时~6:00时为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鲜芦笋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但由于绿芦笋嫩,水份含量高,易失水老化,给鲜销带来许多困难。改进芦笋的采收、保鲜技术是提高芦笋加工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现将绿芦笋的初加工及保鲜技术介绍如下。1.采收及质量要求鲜销芦笋是利用其嫩基,一般初加工长度为21~24厘米,采收长度为27~30厘米。采收时间一般宜在上午9时以前。采收后应剔除病笋、畸形笋、散头笋  相似文献   

4.
1施肥原则芦笋是多年生宿根植物,施肥应以提高地力为中心,做到用养结合。定植时重施基肥,进入采笋期后做到“一增二重”,即增施催笋肥、重施复壮肥和秋发肥。同时浇好关键水,以水调肥。2增施催笋肥芦笋采笋期长达2个多月,嫩茎的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期间应施肥催笋,氮、磷、钾配合施用。菜收白笋的施肥期一般掌握在采笋前半月(3月20日左右)结合培土进行;绿笋在春初嫩茎长出前开沟施入,可施充分腐熟的粪肥1立方米、尿素5公斤、15%三元复合肥10公斤。由于采笋时正值北方春旱季节,适量笋期,结合施肥浇2~3次关键水,采用隔行轮浇,浇小水。绿…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芦笋生产大国,其产品主要用于出口。现把绿芦笋保鲜技术介绍给大家。一、采收原料嫩笋生长至24~28厘米即可采收。采收时,要求在上午9点以前进行,所用的采笋刀要锋利;尽可能不要沾带泥沙,不损伤嫩笋。二、原料验收出口绿芦笋的原料长度要求17~24厘米,粗0.8~1.8厘米,全绿,不散头,无虫伤及病斑,符合上述标准的可收下。三、冲洗去杂将绿芦笋平放在水槽中漂洗,水面应高出芦笋10厘米  相似文献   

6.
芦笋学名石刁柏,别名龙须菜,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食其嫩茎为主,一次栽培多年受益,一般可连续采收10~15年,因栽培方式不同,芦笋又有白笋和绿笋之分。绿笋主供鲜食和速冻。芦笋嫩茎质地细腻,纤维柔软可口,是一种高档营养保健蔬菜,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河北东北部以发展绿笋为主,发展芦笋生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芦笋周年供应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周年供应栽培技术是一项通过大棚、露地栽培配套,提早采收春笋、秋笋弥补空缺,以大棚、露地和秋笋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常年采收芦笋,提高芦笋效益的栽培技术。本文对芦笋栽培模式、大棚栽培、秋季采笋、品种选择和母茎留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1.采收原料。嫩笋生长至24—28厘米即可采收。采收时,要求在上午9时以前进行,所用的采笋刀和采笋剪刀要锋利:尽可能不要粘带泥沙,不损伤嫩笋。采笋时,最好将采下的弯曲笋、细小笋等分开。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长调节剂碧护在大棚芦笋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盛产期的大棚芦笋在春母茎留养期后,叶面喷施碧护8 000倍液2次,可有效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夏笋平均产量增加15%,株数增加9.5%,其中尤以直径1.5 cm以上高规格粗壮嫩笋增产明显,其产量和株数分别比对照增加23.1%和21.4%,有效提高了芦笋产量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芦笋种植业,笋农们有句口头禅:"种芦笋想丰收,好品种、真技术,到曹县找刘师傅。"笋农们口中说的"刘师傅",就是山东省曹县芦笋协会副会长、曹县华东芦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保真。他专心从事芦笋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25年,培育的芦笋王子、新王子、2000-3、盛丰4个国产优良芦笋杂交新品种,比一般的进口芦笋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每亩年增收3400多元;他不断探索与创新,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芦笋快速高产栽培新技术",使芦笋移栽后半年就可开始收获,打破了旧的芦笋种植模式中第一年没有收益的被动局面;他发明的白芦笋采收器,造价仅十几元,采笋效率却提高了1倍,采收用工成本节省了一半。刘保真虽然是名普通的农业基层科技工作者,是名平凡的芦笋技术员,却为我国芦笋产业的发展和做大做强作出了很大贡献。本期访谈,就听刘保真总经理讲述我国芦笋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吧!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随着芦笋栽培年限的增加,芦笋管理的技术含量也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笋农对芦笋进行精细管理,特别是返青期、采笋期、秋季以及入冬前等几个关键时期,都应该注意精细管理,特别是冬前如果管理不当将会使笋株冻死,对芦笋整个生长期的产量和品质都会造成很大影响。下面简要介绍芦笋入冬之前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芦笋秸秆青贮料饲喂泌乳奶牛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属百合科天门科属宿根草本植物。其嫩茎是保健食品和名贵蔬菜。近年来,全国各地均有大量种植,芦笋在每年4-5月份采笋后,茎、叶继续生长,直至霜后枯萎,植株一般高达1.5~2米左右。经我处测定100克风干秸秆含粗蛋白质13%,粗脂肪5.82%,粗纤维42.5%,钙1.73%,磷0.42%。芦笋秸秆可用做牲畜粗饲料。章丘市芦笋种植的乡镇,部分养牛专业户用芦笋鲜茎叶饲喂奶牛,降低了饲养成本。我们为了进一步验证芦笋茎、叶秸秆对产乳量的影响,于1999年11月20日至12月27日,在章丘市的芦笋主产地高官…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采收模式对芦笋产量、皂苷量及其皂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对弥勒三年生芦笋(泽西骑士),进行白芦笋、光头绿芦笋、留母茎绿芦笋3种芦笋采收方式的小区试验,测定小区产量并收集芦笋样品;测定样品中总皂苷及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设计引物,RT-PCR克隆皂苷合成中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Ao HMGS)、发尼烯合酶(Ao FPPS)和沙烯合酶(Ao SS)全长编码序列,并检测这些基因在不同采收模式和不同部位的表达。结果表明:相对于白芦笋,光头采绿芦笋与留母茎采绿芦笋获得较高产量,后者采收芦笋含有最高总皂苷与薯蓣皂苷元。q-RT-PCR分析表明:不同采收模式芦笋Ao HMGS、Ao FPPS和Ao SS的表达与总皂苷及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呈明显负相关,而同一模式、同一嫩茎不同部位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其可能与留母茎采收过程中,母茎中合成薯蓣皂苷元及总皂苷能部分转运至商品笋中有关。该研究确定留母茎芦笋采收具有较好的皂苷含量,是值得推广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1空心笋空心的原因及控制1.1原因。1低温是造成芦笋空心的主要原因,采笋前期地温较低,地表温度比地下温度高,造成根系对水分及养分吸收缓慢,处于地表部分的嫩茎生长快,养分和水分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2空心笋还由于营养比例失调,缺少磷、钾肥,采笋期过多地追施氮肥,导致植株徒长而造成。3笋龄越大空心率越高。1.2防止措施。1采用盖地膜增温的方法,尽量保持土壤的温度。2增施有机肥,采笋期间尽量不施  相似文献   

15.
南方芦笋采收年份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是多年生植物,在我国南方芦笋产区由于温光资源丰富,芦笋种植一年后即可进入采收年份。进入采收年份后,每年春、秋两季采收嫩茎,采收结束后进入植株休养复壮期,依次循环。休养复壮期即采收以后的大田管理。芦笋植株生长发育好坏对产量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在芦笋进入采收年份  相似文献   

16.
芦笋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温度高低、土壤水分多少、土壤酸碱度、施肥种类或数量、土壤板结或管理不当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一、嫩茎变硬又称木质化,俗称老化。主要指绿芦笋嫩茎因纤维增多而导致的基部变硬或由基部向上逐渐变硬,变硬部位不堪食用。(1)发生原因。老龄植株长出的嫩茎;土壤中氮肥不足;土壤中水分偏少;早春采笋时温度偏低;采笋后期温度偏高;上一年植株遭受过病虫危害;过度采收后长出的嫩茎;白芦笋嫩茎培土过厚等。(2)预防措施。对衰老和病弱植株应及时淘汰并更换新株,加强肥水管理,保持植株正常生长。遇到高温干旱,可少量灌水降温。…  相似文献   

17.
石刁柏即芦笋,为名贵蔬菜。一般当年播种育苗,次年定植,第三年采笋。该研究采用塑料大棚和露地育苗、定植对比试验,探索了芦笋当年育苗定植,提早采笋的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大棚育苗的出苗期比露地提前10天左右,大棚内的幼苗不论是平畦或高畦播种,其株高、分枝数、肉质根长和根数、生育指数、鳞芽数和吸收根均高于露地育  相似文献   

18.
<正> 芦笋是以其嫩笋茎为商品的。笋茎芽苞的萌发和生长与竹类相同,均在春季进行和完成。为此,加强芦笋的春季管理和掌握采收技术,是提高芦笋产量和质量的关键。1.垒厢。垒厢的目的是为了让芦笋嫩茎不出土、不见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侯马市种植芦笋的面积越来越大,而在2006年由于芦笋收购价格高、阴雨天气偏多的原因,多数笋农没能加强茎枯病的防治和采收过量,严重影响了笋株的发育。再加上秋季养分积累少,造成鳞芽分化和形成数量减少,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春季的管理,将造成严重减产。为了促进笋株发育,确保芦笋丰收必须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特征特性2000-3杂交芦笋是中国芦笋研究中心从2000年开始,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基因育种技术培育出的又一杂交芦笋新品种。其品质、丰产性、抗病性等各方面,接近甚至超过国外的一些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60天,株高200厘米,第一分枝点在60厘米以上。该品种一代杂交优势突出,生长极其迅速,一年即可采收,比引进的常规和二代种采收时间及盛产期可提前1 ̄2年。其品质优异,笋条圆直,粗大均匀,平均笋径1.5厘米以上。质地细腻,包头紧实,白芦笋种植笋条洁白,绿芦笋种植色浓绿,接地部分无紫根异色,30厘米不散头,且无空心畸形笋。一级笋合格率达90%以上。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