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 山西省闻喜县宋家庄村农民探索出一项低投入(0.067公顷投资346元),高产出(年收回3422元)的种植结构,成为当地群众种地致富的一种模式。 1 种植方式 小麦播种时,每40厘米宽开沟,人工撒种1行宽行小麦,0.067公顷用种子12.5公斤。来年春季在两行麦子中间的空档中,3厘米株距种1行大葱,0.067公顷用种子0.85公斤。小麦种后浇1次冬水,0.067公顷用水量50余立方米。大葱种后,前期半  相似文献   

2.
<正> 该品系是石家庄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择而成。 丰产性,1999年产比试验平均0.067公顷产546.3公斤,较对照品种石4185增产9.8%,居11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0年产比试验平均0.067公顷产514.6公斤,较对照品种石4185增产2.44%,居12个参试品种之首位;同年省冀中南优质组区试平均0.067公顷产532.08公斤,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增产5.2%,达显著水平,比河南兰  相似文献   

3.
<正> 1 大蒜的栽培技术要点 主要品种为苍山薹蒜。播前整地施肥,0.067公顷(1亩=0.067公顷)施草圈粪3立方米、过磷酸钙125公斤、碳铵50公斤、氯化钾肥25公斤,然后旋耕3遍。10月1日播种。0.067公顷用种250公斤。行株距20厘米×6厘米,0.067公顷栽55000株。 栽后喷施除草剂,用拉索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藁城市探索出了温室冬春茬西红柿连作秋冬茬韭菜种植模式。上茬西红柿一般0.067公顷产6000公斤,收入可达4500元以上;下茬韭菜0.067公顷产4500公斤,收入6700元以上。两季蔬菜0.067公顷年总收入可达11200元。 1 日光温室冬春茬西红柿栽培 1.1 品种。选用抗寒、抗病、耐弱光、丰产性能好、适宜密植的品种,如毛粉802、L-402。 1.2 育苗。11月下旬温室播种育苗,二叶一心时分苗,苗距8~10厘米,栽苗覆土后浇水。发芽期温度要求28℃~30℃,最低不低于12℃。幼苗期白天20℃~25℃,夜间10℃~15℃。分苗后提高地温,定植前17天炼苗,苗龄60天左右。0.067公顷用种50~  相似文献   

5.
1992年我们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年有效积温3600~3700℃),做了冬小麦下茬复栽玉米的试验,获得亩产小麦500公斤、亩产玉米585公斤双丰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前茬冬小麦种前整地做畦,畦宽1.2米,每畦播小麦4幅,于1991年9月25日播种。种子千粒重43克,亩播量为13.5公斤,随播种亩施口肥磷酸二铵15公斤。播后10月2日开始出苗,10月16日进入三叶期。10月22日开始分蘖,冬前亩茎数达97.3万。返青后于小麦拔节期亩追施尿素25公斤,施后结合灌水一次。又于出穗、灌浆期各灌水一  相似文献   

6.
<正> 棉花、天鹰椒间作,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0.067公顷平均产天鹰椒205.1公斤、皮棉57.2公斤,间作田效益是平播田的1.42倍。 间作形式采用2.35米一带,大小行种植。大行190厘米种4行天鹰椒,行距33厘米,株距20厘米(双株),每0.067公顷5698穴。小行距45厘米,种2垄棉花,株距25厘米,每0.067公顷2279株。棉花  相似文献   

7.
1.选用良种 良种是高产的基础。春玉米选用登海1号、蠡玉6号、中糯301等早熟高产良种。 2.高质量播种,确保齐苗壮苗 提倡连片种植;播前在玉米种植区统一进行1次灭鼠。播前2天~3天,选晴天晒种1天~2天,播种时用55℃温水浸种8小时~12小时。3月中旬,当气温稳定通过8℃时采用宽窄行直播。每公顷播种子22.5公斤~30公斤,宽行65厘米~  相似文献   

8.
<正> 冀玉米八号是河北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98年培育的新品种,2000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2000年在天津市宝坻、蓟县等地大面积示范,产量稳定,优点突出,在蓟县12个品种对比试验中,0.067公顷产量581.6公斤,名列第一位,比对照唐抗五增产56.1公斤,增产幅度13.2%;比唐玉十增产33.9公斤,增产幅度7.6%。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播种 播前每0.067公顷施粗肥3500公斤左右。施肥总量按每生产100公斤籽粒施用氮3公斤、磷(P_2O_5)1公斤,钾  相似文献   

9.
亩产吨粮综合配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桓台县39.41万亩粮田,冬小麦套种夏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020公斤。其中39.7万亩小麦平均亩产419公斤,38万亩夏玉米平均亩产611公斤。经山东省科委组织鉴定验收和桓台县统计局实产统计,成为全国第一个夏玉米亩产突破600公斤的县,长江以北  相似文献   

10.
广平县东张孟乡南张村农民近年将冬瓜间套在小麦、玉米种植当中,创造出了"小麦--冬瓜--玉米"模式,平均公顷产小麦4500公斤、冬瓜6.75万公斤、玉米4500公斤,是小麦、玉米种植效益的3倍多,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1.
<正> 优质麦复种大葱,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产小麦450公斤、大葱5200公斤。主要栽培技术是: 1 小麦 选用强筋、优质专用小麦“8901”,最佳播期10月1~4日,亩播量8~9公斤,用1605、多菌灵药物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腥黑穗病。底肥要求亩施粗肥4~5立方米,碳铵35~50公斤或尿素12.5~18公斤,普通过磷酸钙75~100公斤。缺钾地块亩施氯化钾或硫酸钾10公斤,缺锌地块亩施硫酸锌1公斤。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2005,(6):7-7
该模式一般产量为玉米7500公斤/公顷,洋葱57000公斤/公顷,产值38000元/公顷,纯收入32250元/公顷。1、种植形式洋葱于9月中下旬按行距20厘米条播,次年4月中旬在洋葱行间隔行套种玉米,行距40厘米,株距35~40厘米,保苗61500株/公顷~72000株/公顷。2、主要技术(1)选茬整地,施足基肥。选择小麦或马铃薯等茬口,前作物收后深翻晒土,播前浅耕耙耱,消除坷垃,细碎土块、上虚下实、表面平整的土壤条件,达到蓄水保墒、抗旱保全苗的目的。结合播前浅耕施农肥45000公斤/公顷、纯氮225公斤/公顷、纯磷90公斤/公顷。(2)选用良种,适期播种。选用丰产性好、抗…  相似文献   

13.
<正> 井陉县农业局良种场从山东引进越冬甘蓝冬春一号,在原种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种植3.33公顷,获得成功。平均0.067公顷产4000公斤,最高达到5000公斤,尽管由于今春持续干旱,比正常上市时间延迟半月(五·一后上市),每公斤售价仅卖到0.4~0.5元,0.067公顷收入也达到了1200~2000元,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冬春一号甘蓝具有以下三大优点:  相似文献   

14.
马克兰加盟共和国小麦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2,主要种植冬小麦,播种面积达800—900万公顷(1.2—1.35亿亩),占全苏冬小麦面积的43%以上。近年来的产量不断增加,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是增产的主导因素。1986年乌克兰冬小麦平均单产33.4公担/公顷(223公斤/亩),到1990年平均单产上升到42公担/公顷(280公斤/亩),比  相似文献   

15.
正滴灌小麦井字型播种技术是呼图壁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2011年实施粮棉高产创建工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发现并首次提出,随后几年中,每年安排一定资金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平均667米2增产10%以上,效果明显。2014年,冬小麦井字型播种推广应用面积达0.67万公顷,占冬小麦总播面积的45.9%,经测产,667米2产量500千克以上的面积达0.41万公顷。一、主要技术模式1.播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物理技术,在农作物播种前5~12天,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设备对种子进行处理。种子在等离子体能量的刺激和臭氧的强氧化下杀死表面的细菌,提高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病、抗旱、防倒伏等能力。2011年初引进等离子种子处理设备开展了40公顷春播玉米,100公顷夏播玉米等离子种子处理试验,对玉米生长的几个环节进行了观察、研究。1对春播和夏播玉米对比试验在播种前5~12天使用等离子种子处理机,电流强度选用1.5安培的电流对种子进行连续的2次处理,5天后可以进行播种,但  相似文献   

17.
优质面包专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优质面包专用小麦具有强筋度、硬质地、高蛋白等特点。如何获得高产优质是农业技术部门探讨的重点,也是农民期盼解决的难点。辛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年来对面包专用麦“8901”、“503”等多个品种进行试验、研究,一般地块0.067公顷产量达450公斤,高产地块达500公斤。其关键技术是: 1 浇足底墒水 耕地前,应浇足底墒水,0.067公顷浇水量要达60立方米,保证播前  相似文献   

18.
半湿润区旱作起垄覆膜沟播小麦的水分及生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关中平原西部杨凌550~600 mm降雨量气候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冬小麦田间水分动态变化及叶绿素、丙二醛等生理指标.结果显示:冬小麦越冬初期、拔节期0~50 cm土壤贮水量起垄覆膜沟播处理比传统平作处理分别高6.1 mm、5.2 mm,比起垄沟播处理分别高2.3 mm、2.9 mm;小麦收获后0~2 m土壤贮水量起垄覆膜沟播处理比传统平作和起垄沟播处理分别高27.9 mm和12.2 mm.小麦开花后,起垄覆膜沟播处理旗叶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传统平作和起垄沟播处理且降解缓慢,丙二醛含量则较传统平作和起垄沟播处理低,增加也比较缓慢.最终产量测定,起垄覆膜沟播冬小麦极显著的高于传统平作,比传统平作栽培高1 472.10 kg/hm2, 增产幅度19.3%;比起垄沟播冬小麦最终产量高1 844.79 kg/hm2,增产25.4%,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平作和起垄沟播相比,起垄覆膜沟播具有较好的聚水保墒效果,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小麦的衰老进程,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而且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传统平作小麦和起垄沟播.  相似文献   

19.
<正> “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半覆盖技术”是全国农业节水大面积推广项目。专家认证,采用本项技术,比常规耕作玉米每公顷(1公顷=15亩)增加绝对产量750~1500公斤,产投比翻为2:1。 本技术的特点是:周年秸秆覆盖,播前为全覆盖,播后为半覆盖。秋季不耕翻地、不耙地,春季不顶凌耙地、不耕翻地,玉米生长季不中耕。具体做法是: 1 覆盖形式 1.1 收获玉米后,不耕地灭茬,将玉米秸秆顺  相似文献   

20.
滦南县属于冀东麦区,常年小麦面积22万亩,播种时间一般在9月25至10月10日,前茬作物一般为春夏玉米和花生,习惯亩播种量为15~20kg。为探讨冬小麦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的新途径,2008年县农技人员试验示范了冬小麦稀播早播技术,播期提前10~15天,亩播量减少10~15kg,10亩示范田平均亩产625kg,其中2.6亩高产田亩产675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