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木荷防火林保水改土功能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996年营造的木荷防火林保持水分和改良土壤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木荷防火林地地上部分截留的水分比对照地多 5 2 37t·hm-2 ;0~ 30cm土层贮存的水量比对照地多 68 98t·hm-2 。 3a来木荷林地地表枯落物混草层营养元素N ,P ,K ,Ca ,Mg ,Mn ,Cu和Zn分别比对照地多积累了 1 4 0 8,2 5 5 ,1 4 0 5 ,1 8 41 ,1 0 1 ,0 5 0 5 ,0 0 0 65和 0 0 1 93kg·hm-2 。木荷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是对照地土壤的 2 2 0 ,1 45 ,1 5 6,1 30和 1 46倍。表 5参 5 相似文献
2.
通过2016年科学考察,系统分析了莲都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分布特征,为该区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37科595属1 246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132科588属1 236种;科、属优势现象明显,以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蔷薇科(Rosac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为优势科,以薹草属(Carex)、悬钩子属(Rubus)和冬青属(Ilex)为优势属,属的分化程度较高,寡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93.5%,反映了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的多样性程度和分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鹞落坪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和植被在大别山地区具有代表性,计有种子植物141科,572属,1297种。起源古老,分布着相当数量的单型属,少型属及众多的古老、孑遗和珍稀、濒危植物;成分复杂,显示出南北植物的交错汇集和北亚热带向南温带的过渡。笔者认为该区是我国南北植物迁徒的主要通道之一。该区与黄山、天目山的植物区系已趋于一体。 相似文献
4.
5.
吴立宏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28(1):79-87
河南老君山是伏牛主峰之一,计有野生种子植物131科、601属、1534种,通过对上述分类单位区系地理成分的分析,并结合地史和气候的变迁,该区种子植物区特征为:(1)温带性质、热带亲缘;(2)起源古老,具衍生性质;(3)属于中国-日本森林亚区的华北植物地区;(4)地理成分多样,区系联系广泛;(5)种系密度大,特有种较多;(6)南北植物过渡,东西植物交汇。 相似文献
6.
黄楮林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黄楮林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74科622属1113种,分别占福建省科、属、种数的75 32%、49 40%、29 83% 该区系的表征科是蔷薇科、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冬青科、山矾科、茶科 属的地理成分主要是泛热带分布型(28 32%),热带亚洲分布型(12 37%),北温带分布型(12 37%)和东亚分布型(11 83%) 属的地理成分组成为热带分布型的共349属,占总属数的62 54%,温带分布型的共209属,占总属数的37 46% 本区系与永春牛姆林区系十分相近,与南平瞳洋区系的联系密切,与鼎湖山区系也有较密切联系,而与华东、华中区系的联系不密切 本区系属华南区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清凉峰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作为一个独立的植物区系单位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共有种对比分析,揭示了清凉峰植区系是华东植物区系的组成成份。本区与邻近山地植物区系最为密切的为西天目山、黄山、其次为大别山,庐山,再次为鄂西神农架。 相似文献
8.
10.
福建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52科434属745种,分别占福建省科、属、种数的65.80%、34.53%、19.97%。该区系的表征科是蔷薇科、壳斗科、樟科、冬青科、茶科、木兰科、山矾科。属的地理成分主要是泛热带分布型(24.42%)、热带亚洲分布型(10.83%)、北温带分布型(14.52%)和东亚分布型(11.52%)。属的地理成分组成为:热带分布型的共226属,占总属数的57.51%;温带分布型的共167属,占总属数的42.49%。本区系与福建永春牛姆林区系十分相近,与福建南平矇瞳洋区系的联系密切,本区系属华南区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使用旅行费用法对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价值进行评估。针对旅行费用法存在的2个缺点:①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②只能评价森林游憩的使用价值,分别引入发展阶段系数之比以及条件价值法中对森林游憩非使用价值的评估,加以调整。评估结果表明,旅行费用是影响游客到天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玩的最重要因子。2007年。天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游憩价值为39727.4万元,人均1805.80元,消费者剩余8599.6万元,人均390.90元,评估结果与当前国内外所做同类研究相近,过程相对较为合理和客观。图1表1参16 相似文献
12.
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1994年间,对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标本528号,经初步鉴定,共计258种,隶属于10目27科90属,其中食用真菌57种,药用真菌35种,食药两用真菌48种,毒菌15种,抗癌抗肿瘤作用真菌43种,浙江省首次记录真菌117种,本文记述了真菌名录,它们的经济意义及分布特点,并附分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土壤地球化学角度探讨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的发育演化。在南坡自上至下挖掘土壤剖面8个,分层采样,带回室内作理化分析。结果表明,粘粒明显在心土层淀积,SiO_2、Fe_2O_3与K_2O均有在表土层相对积聚的迹象。心土层的粘粒硅铝率较表土层小。自高海拔至低海拔均有SiO_2的淋失,且淋失量比较接近,亦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脱硅程度的一致。 相似文献
14.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林木菌根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林木菌根和菌根菌的调查,本文报道了241个树种的菌根类型、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自然分布规律及其菌根菌的分类。 相似文献
15.
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浙江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收集森林景观格局特征所需的地形图、遥感影像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等资料。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分为5种森林景观斑块类型:即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和竹林,并将森林景观分为2种类型:自然景观和半自然景观;选取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对森林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森林景观斑块中,斑块密度和分离度最大的均为经济林,最小的为阔叶林;竹林斑块具有最复杂的形状特征,经济林具有最规则的形状特征;景观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整个景观〉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优势度指数排序为:半自然景观〉整个景观〉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6.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林扩张遥感监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为解决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扩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该自然保护区在1985年,1991年,2003年3个时期毛竹林的面积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区内毛竹林面积以平均4.47 hm.a-1的增长速度迅速扩张,并有继续快速蔓延的趋势,严重蚕食了周围原始植被(特别是阔叶林分),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该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认为毛竹林迅速扩张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干扰极少,毛竹林盖度大(>79%),林下其他植被更新难等。最后提出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图2表1参8 相似文献
17.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扩张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扩张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在毛竹扩张水平方向上设置毛竹纯林、竹-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3种林分样地,分别采集土壤,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毛竹扩张,林地表层土壤水解氮含量明显提高,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但对土壤pH值、全氮、全磷含量影响不大;土壤水溶性碳、微生物量碳、矿化态碳均随着毛竹的扩张,其含量不断增加,与针-阔混交林相比,分别增加了50.3%、36.5%和66.1%,且扩张的不同阶段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各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百分率也随着毛竹的扩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选择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为目标物种,对它们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潜在栖息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以期对黑麂生境保护提供指导意义。在总结黑麂生活习性的基础上,分析对黑麂栖息地生态适宜性有重要影响的4种因素:植被因子、地形因素、水源距离和人为干扰。对不同因素在一年四季的影响权重综合赋值,结合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确定黑麂潜在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准则与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由于毛竹Phyllosta~hysedulis林和针叶林的不合理分布和800~1000m海拔处较为强烈的人为干扰,研究区域内黑麂潜在适宜栖息地、次适宜栖息地和不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3.2122,3.0222,和2.9922km。,占地比例分别为34.8%,32.7%和32.5%。天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麂潜在生境的保护,需要加强对上坡位人为干扰的控制,同时通过建立生态绿道,强化潜在适宜栖息地之间的联系,促进次适宜栖息地向适宜栖息地转化。 相似文献
19.
20.
程亚青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42(3):74-79
对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区系成分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崆峒山分布有昆虫16目、107科、466属、909种.其中古北界757种,占所采总数的83.28%;东洋界79种,占所采总数的8.69%;东洋-古北界12种,占所采总数的1.32%;广布种56,占所采总数的6.16%;特有种5种,占所采总数的0.55%.崆峒山昆虫区系组成是一个以古北界昆虫占绝对优势,并有一定数量的东洋界、东洋-古北界兼有种、广布种、特有种共同组成的较为复杂的昆虫区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