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于防治荔枝蝽象的平腹小蜂Anastatus sp,在繁蜂过程中往往因寄主卵种类不同,贮存时间的长短而造成性比的极大差异。作者(1981)报导了寄主卵的大小及寄主卵胚胎发育期的不同与子代蜂性比成正相关。为探讨寄主卵的营养与性比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用了三种对平腹小蜂性比影响较大的寄主卵测定其卵浆水分,灰分,脂肪,蛋  相似文献   

2.
平腹小蜂和荔枝蝽象卵壳构造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人工繁殖平腹小蜂常以柞蚕卵和蓖麻蚕卵为寄主。在野外,平腹小蜂主要寄生于荔枝蝽象卵内,发育成蜂后破卵壳而出。寄生蜂产卵时先要刺破寄主卵壳,因此寄生蜂的寄生与寄主卵卵壳的结构关系密切。本文是平腹小蜂及其寄主荔枝蝽象卵壳结构研究的结果,主要是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两种卵的表面花纹,受精孔和气孔结  相似文献   

3.
中间寄主对甘蓝夜蛾赤眼蜂寄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麦蛾卵和米蛾卵作繁蜂寄主对甘蓝夜蛾赤眼蜂G和F两个品系的寄生行为是有影响的。尽管两种卵均可作为甘蓝夜蛾赤眼蜂繁蜂寄主 ,但用米蛾卵繁殖甘蓝夜蛾赤眼蜂比用麦蛾卵繁蜂更好。甘蓝夜蛾赤眼蜂G和F品系在米蛾卵上的总寄生卵量分别为 75.90粒和 67.00粒 ,明显高于在麦蛾卵上的总寄生卵量。用麦蛾卵和米蛾卵作繁蜂寄主 ,将甘蓝夜蛾赤眼蜂G和F品系各 20头进行5d的逐日寄生试验 ,结果表明 :每日平均的寄生卵量、子代羽化率、子代发育历期以及子代性比均随寄生日期的推延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平腹小蜂个体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华南地区,平腹小蜂Anastatus sp.寄生于荔枝蝽象卵内。此蜂已成功地应用于防治荔枝蝽象,其防治效果达90%。关于平腹小蜂的个体发育研究已有报道(利翠英1962),但未涉及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成。本文较详细地报道平腹小蜂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的全过程。材料及方法蜂种采自本校荔枝园,以新鲜蓖麻蚕卵为寄主,在室内繁蜂用作胚胎研究的材料。将羽化5~6天并经充分交配的平腹小峰,移入有新鲜蓖麻蚕卵的指形管内,准确记录其产卵时间。将同时产的卵置于26~28℃恒温箱中发育,定时取出卵粒用固定液固定。在胚胎发育早期,每隔10分钟固定一次;40分钟以后,则每小时固定一次;36小时  相似文献   

5.
利用人工寄主卵繁殖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人工寄主卵繁殖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首次获得成功。筛选出12种人工卵卵液配方、卵壳材料和“羊1号”防腐剂。人工寄主卵繁殖平腹小蜂,化蛹率74.34~93.49%,羽化率66.5~89.49%。在笼罩荔枝上及果园中释放防治荔枝蝽,卵粒寄生率分别达89.12%和89.45%。初步看出,用人工寄主卵代替自然寄主卵来繁殖平腹小蜂,可能是解决中间寄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荔蝽卵跳小蜂对荔枝蝽卵寄生情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荔蝽卵跳小蜂是荔枝蝽卵期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在南宁市郊,5月至6月上旬荔枝,龙眼园中荔蝽卵被寄生可高达83.18%,室内测定,每头雌蜂平均能寄生蝽卵8.8 ̄22粒,该蜂可行孤雌生殖,但后代均为雄性,在温度20 ̄24.5℃条件下,此蜂可寄生1 ̄8d卵龄的蝽卵,对蝽卵胚胎杀伤力较强,对蝽卵胚胎杀伤力较强,甚至蝽卵胚胎发育完全期还能寄生。  相似文献   

7.
影响松毛虫赤眼蜂性比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柞蚕卵作室内繁殖松毛虫赤眼蜂的代寄主进行有关影响该蜂性此因子测定。试验在雌蜂不同年龄、寄主卵量、和雌蜂密度等三方面进行。结果表明,一粒柞蚕卵被超过4头雌蜂寄生时,产卵量多,未能完成发育子代数亦增加,而羽化率低,子代雌蜂比例下降。说明过少的寄主卵,复寄生机会增多,成蜂性比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体外培育法测定敌百虫对荔蝽平腹小蜂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玲  许雄 《昆虫天敌》1989,11(1):10-11
荔蝽平腹小蜂是荔枝蝽蟓卵的一种重要寄生蜂。许雄等(1988)用柞蚕卵作此寄生蜂的寄主,测定了敌百虫对其不同发育期的毒性。但由于荔蝽舂平腹小蜂的卵期至蛹期都是在寄主卵内渡过的,故实际穿透过柞蚕卵壳作用于平腹小蜂的敌百虫量就难以估算。本文作者以人工寄主卵培育(体外培育)平腹小蜂的方法,测定了荔蝽平腹小蜂对敌百虫的耐药力。  相似文献   

9.
平腹小蜂是一种荔枝蝽象卵期的寄生蜂。到目前为止,室内人工繁殖平腹小蜂基本仍用木箱作蜂箱繁殖。这种陈旧的方法花工多,繁蜂速度慢,蜂箱损耗大,且繁殖出的蜂寄生率、羽化率均不高。为了高效快速繁殖平腹小蜂供生产上使用,广东省生物防治实验站陈称康等人于今年4月至7月先后用屏膜挂卵卡繁殖平腹小蜂四个世代、40批次,育出蜂11.4万头获得成功。蜂的平均寄生率、羽化率分别为95.46%和90.23%,雌  相似文献   

10.
体外培育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荔枝蝽蟓(Tessaratoma papillosa)是荔枝产地的主要害虫,以若虫、成虫为害荔枝和龙眼的花、果和嫩梢,常造成荔枝和龙眼的减产甚至失收。六十年代初,蒲蛰龙、黄明度等成功地研究出利用柞蚕卵、蓖麻蚕卵作为中间寄主大量繁殖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防治荔枝蝽蟓,在各荔枝产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作为平腹小蜂及赤眼蜂的大量繁殖寄主卵的柞蚕卵和蓖麻蚕卵供不应求,影响着这项防治措施的进一步发展。为满足大量繁殖平腹小蜂所用寄主卵的需  相似文献   

11.
荔蝽卵平腹小蜂对荔枝蝽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0年至2001年在广西北流进行了释放荔蝽卵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的田间试验,第1年放蜂2次,荔蝽卵平腹小蜂寄生率为82.5%,第2年在放蜂量减少一半的情况下,荔蝽卵平腹小蜂寄生率为48.3%,自然天敌荔蝽卵跳小蜂寄生率2a分别为11.8%和22.5%,处理区的残存荔枝蝽若虫2a均为2头/株,而对照区的残存荔枝蝽若虫第1年为29头/株,第2年达90头/株。试验显示:处理区荔枝蝽若虫数量显著降低,荔蝽卵平腹小蜂能有效地控制荔枝蝽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求荔枝蝽蟓的综合防治方法,本文对荔枝蝽蟓的生物学特性(田間迁移习性和大发生因子)、药剂防治与生物防治配合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荔枝蝽蟓在广州地区年发生一代,卵期在3月上、中旬开始、盛期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以后渐少,8月底結束。职成虫越冬,越冬場所除荔枝树外,尚有龙跟树、烏欖树、黄皮树、芒果树、鴨脚木、蔭香树等。荔枝蝽蟓的成虫、若虫和卵,以多花果树上发生較多。荔枝蝽蟓的大发生,与当年花果树多少有密切关系,卵寄生蜂和鳥类也有一定抑制作用。荔枝蝽蟓的防治:收果后期噴射敌百虫(1:800倍浓度)对成、若虫都有更好防治作用;用蝽卵跳小蜂、黄腹卵蜂防治亦有一定效果。如两者结合施用,配合恰当,可減少用药次数,保持卵寄生蜂群落,从而收更全面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1991年在山西省太谷县甘兰田甘兰蝽象(EurydemaornataL.)卵内采到卵寄生蜂(Trisolcussimoni)。经在室内用新鲜蝽象卵繁殖,1993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甘兰蝽象第2代发生时,进行了田间放蜂防治蝽象试验。室内繁蜂按卵蜂∶...  相似文献   

14.
荔蝽卵平腹小蜂对寄主的搜索行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荔蝽雌成虫及其臭腺分泌液气味物质能引诱荔蝽卵平腹小蜂对寄主产生双翅振动及试飞等远排泄物、新鲜和剖腹卵都能引起该在近距离积极搜索寄主;荔蝽卵平腹小蜂只有接触到寄主卵时才发生明显的产卵管刺探行为。卵粒的颜色对蜂的引诱作用不明显,但卵粒的形状有一定的引诱作用。该蜂能积极搜索近似圆球形的卵粒。第一次搜索产卵经历在平腹小蜂主卵过程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螟黄赤眼蜂繁蜂质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柞蚕卵为中间寄主的螟黄赤眼蜂的繁蜂质量进行了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繁蜂代数的增加,螟黄赤眼蜂子代蜂的繁殖能力明显下降。在柞蚕卵上连续繁殖25代后,其寄生率、单卵蜂量和羽化率分别下降44.08%、45.00%和65.72%,子代蜂寄生率和单卵蜂量平均每代衰减为2.0%,而羽化率下降3.0%。其发育历期延长72h。子代蜂性比(雌:雄)下降幅度不大,在8.25~9.59:1。  相似文献   

16.
利用赤眼蜂防治各种农林害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提供大量繁蜂寄主卵,目前国外主要用地中海粉螟、麦蛾、米蛾等小型卵,我国除用小型卵外,还利用松毛虫、植物保护学报8卷蓖麻蚕、柞蚕等大型卵。由于以上各种卵的大量来源存有一定局限,因而寄主卵源就成为大规模繁殖利用赤眼蜂的一个障碍。寻找量大而来源方便的寄主卵或利用人工饲料育蜂已成为当前发展利用赤眼蜂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采用选择性试验与非选择性试验两种方法,对肯尼亚的一种新记录的赤眼蜂Trichogramma sp.nr. mwanzai作了寄主嗜好性的初步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蜂对玉米禾螟、Busseola fusca和Eldana succhrina的卵均能寄生,但最喜欢玉米禾螟的卵。对家蚕卵不能寄生。在自然条件下也不能寄生Busseola fusoa产在叶鞘下的卵。在非选择性试验中,该蜂在玉米禾螟卵和粉螟卵上的单雌产子数与子代蜂雌雄性比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3种赤眼蜂在多种寄主卵单独或共存条件下,趋向产卵的行为反应趋势相似。各“蜂—卵”组合之间,在上卵蜂率,偏嗜指数等行为反应指标上均有明显差异。该趋势与寄生特性不尽吻合,不同蜂种对不同寄主卵有各自的偏嗜性选择。繁蜂所用中间寄主卵,对蜂种原有的寄主选择嗜好性具有驯化改造作用,赤眼蜂对寄主卵的有机溶剂抽提物有敏感的趋向行为发生,赤眼蜂对寄主的选择性行为可能与寄主卵的化学信息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9.
3种赤眼蜂在多种寄主卵单独或共存条件下,趋向产卵的行为反应趋势相似。各“蜂一卵”组合之间,在上卵蜂率,偏嗜指数等行为反应指标上均有明显差异。该趋势与寄生特性不尽吻合,不同蜂种对不同寄主卵有各自的偏嗜性选择。繁蜂所用中间寄主卵,对蜂种原有的寄主选择嗜好性具有驯化改造作用。赤眼峰对寄主卵的有机溶剂抽提物有敏感的趋向行为发生。赤眼蜂对寄主的选择性行为可能与寄主卵的化学信息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用人工寄主卵繁殖卵寄生蜂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用微电脑控制的卵寄生蜂人工寄主卵卡机样机研制成功。该机能将上膜、卵窝成形、注液、焊合、切断等5道工序在同一条自动线上连续操作,每小时能制1200张卵卡,可供生产600~700万头赤眼蜂之用。研究出2种新的防污剂(羊2号和羊3号)和减少细菌污染的综合措施,从而解决了在人工寄主卵上连代繁殖卵蜂的困难问题。通过连续40代的繁蜂试验,证明效果良好。1985~1987年在广东省番禺和顺德2县6100亩次蔗田上,用人工卵繁殖螟黄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寄生率达75~86%,与用柞蚕卵繁蜂释放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