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转向系参数对干摩擦诱发的汽车自激摆振多极限环特性影响,以在一定车速下具有多频多幅摆振独立悬架汽车为样车,将悬架与转向系统运动副间隙处干摩擦等效到前轮主销处,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干摩擦主导型的汽车摆振系统3自由度模型。基于上述模型,在数值计算时轮胎选用魔术公式,而干摩擦模型选用Stefanski-Wojewoda动态模型。结果表明,该样车在一定车速下因初始激励的不同而会出现不同幅值的自激摆振;横拉杆刚度和主销处的干摩擦力矩均对自激摆振系统的分岔区间有较大影响。分析结果可为抑制该类型汽车自激摆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考虑前轮定位参数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独立悬架汽车摆振系统4自由度模型.基于该模型,应用数值分析方法仿真分析了主销后倾角影响自激摆振中多极限环的速度区间及其数值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后倾角增大,自激摆振中出现多极限环的速度区间提前,而且随着后倾角增大,不稳定极限环幅值减少,稳定极限环的幅值增大,但频率变化不大.研究结果为减小汽车自激摆振和多极限环现象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汽车前轮摆振非线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逸  贺丽娟 《农业机械学报》2007,38(11):174-177
为探求汽车前轮摆振的机理,以期望在汽车设计初期预测并控制摆振的发生,综述了国内外对摆振从线性到非线性研究的发展历程,阐明了摆振非线性研究的意义及必要性,分析了摆振研究现存的问题,并对摆振在非线性领域内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前轮摆振是普遍出现在汽车上的一个相当复杂的振动现象,根据表现特性不同,前轮摆振分为高速摆振和低速摆振,前者属于自激型摆振,后者属于强迫型摆振.根据国内外前轮摆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阐述了高速摆振和低速摆振的故障现象,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自激型摆振发生的机理,即产生“负阻尼”的原因,并指出两种形式的摆振的表现特征,最后,从车轮平衡度、转向系、悬架刚度和阻尼、轮胎的侧向刚度、前轮定位参数4个方面分析了前轮摆振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克服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计算了非独立钢板弹簧后悬架和单横摆臂式独立后悬架三轮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指标,通过比较可见,具有单横摆独立后悬架的三轮汽车有较好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并建立了计算三轮汽车车架侧倾角的公式。  相似文献   

6.
车辆行驶时,转向轮经常会绕前定位主销以一定频率振幅发生左右摆振的现象。前轮摆振有诸多危险,如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性,使前轮定位轴套及轮胎发生异常磨损等。因此,分析研究发生摆振的原因及防止摆振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转向与悬架系统是汽车底盘系统中影响车身姿态和行驶安全性的两大关键系统。由于汽车的运行工况是经常变化的,因此对转向或悬架的单独控制难以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同时得到提高。因此,如果对转向与悬架系统进行组合并良好匹配,可以很好地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又改善了汽车在各种行驶条件下的乘坐舒适性。因此本文对EPS与自适应悬架系统集成控制及控制器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了独立悬架系统中与操纵稳定性相关的设计参数、设计要求及这些参数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辆黑豹牌农用车,时速超过50m/h时,其前轮(转向轮)振摆,严重时整车抖动,握不住方向盘,而且路面差时,振摆愈加严重。 按常规检查,发现右后轮第二片钢板弹  相似文献   

10.
独立悬架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ADAMS软件建立悬架转向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系统分析转向梯形断开点对阿克曼转向特性和车轮前束角变化特性的影响,并对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进行优化计算,同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使转向梯形断开点的设计更为精确、清晰,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设计后,改善了转向梯形的运动特性和车轮前束角随车轮跳动行程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1.
转向系是通过对左、右转向车轮不同转角之间的合理匹配来保证汽车能沿着设想的轨迹运动的机构。在设计低速汽车的转向系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汽车具有较高的机动性;(2)内外转向轮转角的匹配应保证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各车轮只有滚动而无滑动;(3)操纵轻便,转向时加在转向盘上的切向力一般不大于245N;(4)转向后转向盘应能自动回正,并能使汽车保持在稳定的直线行驶工况;(5)转向传动机构与悬架导向装置的运动干涉应最小;(6)在任何行驶状态下,转向轮都不得产生自振,转向盘没有摆动;(7)当转向轮受到地面冲击时,转向系传递到转向盘上反冲击要小。  相似文献   

12.
采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方法 ,完成了电液伺服悬架试验台控制系统的设计,推导了相关执行元件的传递函数,并建立了数学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电液伺服系统和模糊PID控制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可以获得较高的跟随精度,响应时间短,超调量小,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13.
针对EQ2102型越野汽车的前轮摆振问题,建立了典型非独立悬架汽车转向系统力学模型,获取了计算模型的所需参数,设计了转向系统刚度测量方案,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汽车摆振的影响因素,对车轮失衡量、系统刚度和转向系阻尼对摆振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这标志着人均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然而,汽车的普及也带来了诸多的困扰,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出现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缓解了能源短缺的现状。电动汽车的转向控制技术有助于车身更加稳固和安全。文章主要是对四轮独立电驱动汽车转向控制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了汽车主动悬架与转向系统集成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应用LQG控制理论,设计了汽车主动悬架与转向系统LQG集成控制器,并进行了试验仿真,实现了对质心侧偏角、车身横摆角速度、车身垂直加速度、车身俯仰角的集成控制。与被动悬架和转向系统、主动悬架与转向系统单独控制相比,汽车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了显著改善,为汽车底盘集成控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目点,建立了半车三自由度汽车转向与主动悬架的综合模型,采用基于小波理论的最小均方(LMS)算法对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系统进行控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LMS控制的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系统使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比被动系统明显改善,有效地提高了汽车综合性能;同时LMS能自动调整权系数,且控制算法简单,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
汽车是由车轮支承整台车的重量,前轮还要承受超载和高速行驶惯性的冲击力、转弯时的侧向力、急刹车的巨大推力,在交变载荷多种合力的作用下,使前轮相关机件产生磨损、变形或损伤,造成前轮摆振(不平衡)。前轮摆振更加剧了相关件的磨损或损坏,甚至发生事故,所以必须及时检查和修理。 一、进口汽车前轮摆振的检查(以五十铃TD型汽车为例)  相似文献   

18.
19.
汽车前轮摆振往往被当作故障进行理解和处理.从轮胎迟滞特性、陀螺效应等汽车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前轮摆振的非故障原因,论证了汽车前轮摆振现象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汽车建模的不精确问题,以汽车的独立悬架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刚性模型和刚柔耦合模型,并在整车环境下通过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仿真试验来测量横摆角速度、横向加速度和后轮的横向滑移量等参数,分析和对比两种模型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刚柔耦合悬架测得的瞬态值和稳态值较小,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