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天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主要引起猪水样腹泻、呕吐和伴随脱水为主要特征,对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段的猪群均易感,但对哺乳仔猪,尤其是新生仔猪危害更严重.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在我国规模化猪场呈现爆发趋势,且流行性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重要的传染性病原之一,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在规模化猪场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点,结合临床防控实践,重点论述了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主要引起猪水样腹泻、呕吐和伴随脱水为主要特征,对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段的猪群均易感,但对哺乳仔猪,尤其是新生仔猪危害更严重.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在我国规模化猪场呈现爆发趋势,且流行性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重要的传染性病原之一,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在规模化猪场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点,结合临床防控实践,重点论述了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体,诊断以及流行性防治措施做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流行性腹泻又称流行性病毒性腹泻(Epidemic viral diarrhea,EV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猪肠道传染病,以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主要特征,是危害新生仔猪最严重的肠道传染病之一.2012年初,该病在辽宁省部分地区的多家规模化猪场均有发生,由于对该病缺乏必要的诊断与治疗手段,入冬以来该病再次出现,且短时间内呈现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流行特点,给养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发病情况 2012年初,沈阳市苏家屯区某种猪场哺乳舍中的新生仔猪开始陆续发病,症状主要为急性腹泻,呕吐,脱水,死亡,极个别有神经症状,所排粪便多为黄、绿、灰白颜色,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按照一般性肠道感染治疗均不见效,该病一直持续到当年7月初自然好转,之后再无此症状出现,累计死亡新生仔猪近千头.  相似文献   

4.
2018年11月,湖南郴州某规模化猪场发生2~3日龄仔猪呕吐、腹泻为主的疫情,发病率70%,死亡率80%,为确定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从发病猪群中采集2头病死猪的小肠、肺脏、淋巴结等组织进行PCR检测及基因测序分析。检测结果显示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蓝耳病均为阳性,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均为阴性。测序分析显示所检测到的猪蓝耳病病毒与JXA1毒株高度同源,为高致病性毒株,检测到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为变异毒株,隶属于GⅡ-b群。综合分析,引起此次新生仔猪大批死亡系变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所致。  相似文献   

5.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该病会导致种猪和育肥猪一过性腹泻,哺乳仔猪呕吐、水样腹泻,会降低种猪种用价值和育肥猪饲养回报,对哺乳仔猪,特别是10日龄内哺乳仔猪有高达70%~100%的致死率,给猪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为减少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对该病及时诊断,果断采取有效措施最为关键。2018年11月,江西省某规模化养猪场发生新生仔猪腹泻,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解剖病变观察、实验室检测结果,最终确定该起新生仔猪腹泻病例为PED。  相似文献   

6.
2010年迄今,华北地区春节前后2个月为新生仔猪腹泻的高发期,表现为发病急、面积大、传播快、死亡率极高,是冬季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疫病之一。笔者在养猪生产和为规模化猪场服务的过程中,观察到新生仔猪腹泻多为猪流行性腹泻病、伪狂犬病和仔猪黄痢的混合感染,与饲料、营养、免疫、消毒、保健、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采取了综合防控措施:对猪流行性腹泻病和伪狂犬病实行灭活苗与弱毒苗联合免疫,对头胎母猪配合痢特佳免疫预防仔猪黄痢,母猪妊娠后期用益生菌、奥奇素和维生素C保健增强体质,母猪分娩前肌肉注射惠通初元防治猪流行性腹泻,分娩中采用青霉素、甲硝唑输液防治产后感染,新生仔猪暂不剪牙、断尾,伪狂犬弱毒苗肌肉注射和喷鼻同时进行,1~2日龄仔猪肌肉注射惠通初元,不让新生仔猪饮脏水等。将该综合防控措施在30多个规模化猪场推广应用,有明显降低新生仔猪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食欲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猪群都易感,但主要引起哺乳仔猪(尤其是7日龄以内新生仔猪)和保育仔猪急性下痢、脱水、死亡,常造成繁殖猪群的重大经济损失。目前,通过免疫母猪,提高母源抗体来保护仔猪和通过腹泻病料返饲全群母猪,减少母猪群持续带毒、排毒是该病防控的有效方法。文章根据近年来PED在规模化猪场的发病及流行特点,结合部分猪场抗原抗体监测与临床防控实践,浅谈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措施,为该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和猪流行性腹泻(PED)分别由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引起仔猪腹泻、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导致仔猪死亡。近2年来,高床哺乳仔猪腹泻已成为危害规模化养猪场的一大杀手,常造成哺乳仔猪大量死亡,给养猪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防控猪传染性  相似文献   

9.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仔猪呕吐、严重腹泻、高死亡率(产房仔猪达到100%)为主要特征,随着PEDV毒株的变异及其规模化猪场的扩张,猪场布局密度日益扩大,猪流行性腹泻在猪场已经成为常态化,尤其在冬春季节更为严重,对养殖场造成的损失严重,笔者处理了一起规模化猪场的的腹泻案例,在此分享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陈立刚 《中国猪业》2022,17(5):83-86
猪流行性腹泻病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的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患病仔猪临床表现为急性腹泻、呕吐、脱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发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随后该病毒在国内迅速传播,并于2010年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引起了该病的大规模发生,给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病毒学、流行病学特点及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防控和疫苗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1仔猪腹泻的类型1.1病毒性腹泻1.1.1传染性肠胃炎(TGE)。本病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1.1.2流行性腹泻(PED)。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的高死亡率为特征。流行性腹泻是独立的猪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高飞  韩彬  张才 《养猪》2023,(1):76-79
猪流行性腹泻病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严重腹泻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为:仔猪呕吐、腹泻、脱水、死亡率高(严重时,产房仔猪可达到100%死亡率),成年猪感染亦能引起腹泻,但死亡率较低。由于PEDV毒株易变异,疫苗免疫效果不佳,因此,该病在猪场时有发生,冬春寒冷季节更为严重。尤其是规模化猪场,一旦发病,损失巨大。本文对一起规模化猪场发生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病例进行了简要阐述,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20年7月,南昌某猪场产后3~4日龄的新生仔猪发生腹泻,一直按仔猪流行性腹泻处理,先后接种了防控仔猪流行性腹泻的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各2次,但新生仔猪腹泻未见有所减少.2021年2月,畜主采集2头新生仔猪腹泻病料,至南昌德尔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结果显示,丁型冠状病毒(PDCoV)均呈阳性,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均呈阴性,故确定该场新生仔猪腹泻由PDCoV引起.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7,(4)
正2017年1月,湖南省娄底市某规模化猪场暴发了一场以新生仔猪腹泻和呕吐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从送检腹泻仔猪中经PCR检测到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经过调整免疫程序和对症治疗,该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存栏经产母猪500头,母猪产前60天和30天注射了国产某公司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活疫苗。上月(12月)下旬开始母猪产仔后第2天,整窝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冬天的来临,气温下降。河北辛集市多个养猪场发生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高病死率为症状的传染病。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分析为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混合感染所致。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在临床方面无显著差别,只是猪传染性胃肠炎比猪流行性腹泻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猪流行性腹泻(PED)、猪大肠杆菌病(ETEC)、猪痢疾(Swinedysentery)、仔猪副伤寒(Swineparatyphoid)等猪腹泻性疾病是造成规模化养猪场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给我省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了黑龙江省规模化养猪场猪腹泻性疾病病因调查和分析研究,确定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大肠杆菌病是引起我省模化养猪场猪腹泻性疾病的主要病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患病猪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下降、呕吐、严重腹泻等。该病多见于新生仔猪,发病仔猪死亡率高,治愈后的仔猪也会因为生长发育不良等因素严重影响生猪生产,造成生猪养殖行业巨大的经济损失。预防此类病毒性疫病除了要注意猪舍的环境卫生和科学饲养以外,选择适合的疫苗接种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此方面研究也进一步深入,对疫苗的研究也有了较大的进展。该文对猪流行性腹泻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研究和预防猪流行性腹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呼吸道疾病综合症”是规模化猪场冬春季节的三类重要疫病.其中最近三年,口蹄疫的危害主要以“发病急、传播快、流行广、乳仔猪死残率高”等特点在以上三类疫病的危害中位居首位;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则主要表现出发病猪水样腹泻,迅速脱水死亡,日龄越小的仔猪,死亡率越高等特点,对哺乳及保育仔猪危...  相似文献   

19.
在猪养殖业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传染性疾病,其中就包括流行性腹泻.该病害主要威胁新生仔猪,影响仔猪的生长和发育性能.新生仔猪腹泻原因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因素.其中传染性因素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三种,尤其是病毒病引发的仔猪腹泻最为严重,必须高度重视仔猪流行性腹泻.  相似文献   

20.
猪病毒性腹泻在冬、春季的高发病率一直困扰着广大规模化养猪场,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生猪的存栏量。临床上表现为仔猪高死亡率,育肥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严重影响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猪病毒性腹泻主要是由腹泻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疾病临床上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等病毒的感染,这些疾病在临床上往往混合存在,常伴有其它病毒、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或继发感染,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