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某小型SUV车内异常轰鸣噪声,通过对噪声进行测试数据滤波分析和声音信号回放识别,确定车内噪声频率特征。利用噪声振动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模态分析方法识别噪声声源和传播路径,并针对该小型SUV车内异常轰鸣噪声,从声源和传播途径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空调压缩机安装支架、制冷管路振动是车内异常轰鸣的主要噪声源,空调管路与车身纵梁连接点是主要传递路径。通过优化空调管路与车身纵梁的连接方式、增加隔振措施等方案,解决车内异常轰鸣噪声问题。该案例给由空调系统振动产生的车内轰鸣噪声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某SUV电动汽车空调系统问题的产生原因及传递路径,运用试验方法,通过修改压缩机排气管路,使车内噪声降低6.6 dB(A),由此得出此车问题是由电动压缩机振动与管路产生共振,并通过"压缩机——管路——膨胀阀/空调管路管夹——车内"这两条路径传递到车内,引起车内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管路辐射噪声及流体脉动,设计一种用于输液管路的新型消声器,通过试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其消脉降噪性能,采用一维模型与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其传递损失,利用水听器测试安装消声器前后管口辐射噪声,并采用Adina流固耦合有限元软件评估其消脉性能.结果表明:一维计算模型与三维有限元模型预测消声器传递损失吻合较好;管口声辐射主要与管路动力装置周期噪声以及流体脉动频率有关,故降低流体脉动亦可降低管口声辐射;消声器针对特性频率具有消声效果,在6 000 Hz 1/3倍频程处,消声器降低声压级35 dB;在消声器内壁增加弹性元件,使流体与弹性壁发生耦合,有利于改善管道内流体的脉动,当流体脉动频率为250 Hz、弹性元件弹性模量为267 MPa时,消声器可降低流体脉动幅值达70%.  相似文献   

4.
急松油门时,气流噪声影响了车内驾乘人员的舒适感受,以主观评价和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题识别,发现增压器回流摩擦噪声和空滤器涡流噪声是产生该气流噪声的主要原因。利用CAE软件从进气系统流场及传递损失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进气系统改进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解决了气流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5.
离心泵内部流动诱导噪声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噪声测试系统,能够便利地对离心泵内部流动诱导噪声信号进行采集、调理、分析,得到噪声特性.应用ST70型水听器测量诱导噪声信号,通过虚拟仪器应用模块分析频谱特征,进而判断机组运行状况.在工频时对5种流量大小状况的诱导噪声进行测试及时域频域分析,发现随着流量的增加,诱导噪声时域波形开始趋于紊乱,而且振幅峰值不断降低;噪声信号在低频范围内组成基本稳定;在500~1000 Hz范围内频谱内有两个峰值,且随流量变化影响很小;在1000~2000 Hz范围内频谱峰值逐渐开始突显.试验表明水听器采集的信号能够反映噪声的基本特性,该测试系统能够进行噪声信号的时域、频域、A计权声级及倍频程等分析,能满足工程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车型怠速噪声问题,通过噪声频谱分析和短接变速器油冷器系统的噪声试验,确认噪声源为CVT变速器油冷却油泵。通过改变管路材质和增加不同容积的缓冲罐,对油冷却管路提出几种组合优化方案,通过对比试验,选取改善整车噪声的最优方案,并初步归纳缓冲罐满足缓冲要求的最小容积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阶次带宽与频率间隔对声学测试结果具有重大影响。为研究这一影响,对某农用汽车四缸四冲程发动机的排气尾管噪声信号进行采集,使用LMS Test.lab软件,基于卡尔曼滤波器原理得到该发动机尾管噪声频谱。采用阶次分析法对分别取不同阶次带宽和频率间隔下测试得到的阶次噪声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阶次的带宽越大,其阶次噪声的声压级就越大,阶次带宽取0.5是噪声测试分析中可选取的最大合理值。频率间隔越大,频率分辨率就越差,噪声信号就难以辨别,噪声测试中合理的频率间隔为1 Hz或1.25 Hz。为噪声测试中,合理选取阶次带宽和频率间隔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结合现场噪声测试结果,分析了蒸汽喷射器噪声的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蒸汽喷射器进行改进,并对其流场进行模拟.理论分析与模拟结果指出:由于喷嘴出口处轴线上垂直于轴线方向存在着很大的速度梯度,产生了很强的四极子声源,从而发射很强的噪声.改进后的喷射器投入工程使用后,经现场测试,降低噪声14dB.  相似文献   

9.
对某型号喷雾喷粉机的复杂多腔排气消声器进行减噪优化,提出了增加穿孔板和增加共振腔两套改进方案。利用理论计算设计共振腔,并采用LMS Virtual.Lab声学仿真软件分析共振腔消声器的传递损失。最后利用声学测试系统分别测试了安装两种改进消声器的喷雾喷粉机的噪声频谱,验证了共振腔消声器仿真分析的结果,得出增加穿孔板能够提高复杂多腔消声器的高频消声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某款电动轻卡车型在原地开空调出现的轰鸣问题,使用LMS测试设备测试样车相应的振动噪声数据进行频谱分析,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调整压缩机工作转速,避开了方向盘模态和驾驶室局部模态,轰鸣消除,公司评审通过。  相似文献   

11.
排气噪声会透过车身板件传递到车内,降低驾驶员和乘客的乘坐舒适性。针对某款轿车排气噪声较大的现象,增加玻璃棉,调整消声器内部管路和隔板的穿孔率与穿孔位置,提升消声器的降噪性能。并利用GT-POWER软件分析其传递损失,经试验验证,改进消声器后,车内噪声最大可降4 d B,尾管噪声实现全转速段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比利时LMS公司的Test.Lab振动噪声测试系统,针对某拖拉机变速箱在加速和减速时出现异响的问题进行了测试分析,通过对振动现象和异常噪声的频谱分析及相关分析,试图寻找异响的故障频率,为设计改进提供依据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喷管结构对管口流动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喷管噪声,设计合理的操作参数和系统结构参数,通过试验手段,在相同气体流量(30~150 m3/h)条件下,对2种喷管直径分别为10 mm和20 mm的喷管排气噪声进行了研究,通过频谱分析得到喷管尺寸对不同频段噪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多喷管降噪方案,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降噪效果.结果表明:10~100 Hz频段的水下排气噪声受喷管直径的影响明显,减小喷管直径有利于降低这部分噪声;100~1 000 Hz频段的噪声对气速的变化敏感,其幅值随气速的升高而增大;在气体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喷管直径会使排气速度增大,从而导致100~1 000 Hz频段的噪声增强;将单个大直径喷管改为等截面积的多个小直径喷管有利于降低水下排气噪声.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玉柴MY2E1发动机消声器进气端盖振动异响问题并加以优化,对进气端盖进行改进,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GT-Power软件对端盖改进前后的声学性能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经改装后的频率响应峰值由29g/N降低为24g/N,降幅为20.8%,峰值所对应的一阶模态频率由183 Hz提高至252 Hz;经改装后的尾管辐射噪声峰值降低了14dBA,降幅为11.97%;转速达到1 500rpm时,改装前的三阶噪声产生突变,转速高于1 200rpm时,改装前六阶噪声产生突变,在所有转速下,改装前的九阶噪声均大于改装后,改装前后的最大差值为40dBA;改装前的六阶噪声、九阶噪声和十二阶噪声均明显高于改装后且各阶次的噪声皆集中在低频段,在高频段无显示。  相似文献   

15.
对某型号轮式拖拉机的发动机机体振动进行了测试 ,并对发动机罩和仪表板进行了模态分析。分析了振动对拖拉机机体噪声的影响 ,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曲轴扭转振动计算时激励力矩和阻尼系数难以确定从而导致计算精度受到影响的问题,采用PAK噪声振动分析软件PAK 5.3、美国EPC260型光电扭转振动传感器等对某国产发动机曲轴扭转振动情况进行实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扭转减振器的设计进行评估和修正。通过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曲轴振动情况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国产发动机安装固有频率为416 Hz及428 Hz的皮带轮时,曲轴扭转振动能得到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17.
张峻 《河北农机》2023,(17):82-84
振动描述了一种绕着参考位置的振荡运动,在一秒内发生完整运动循环次数称为频率,并以赫兹为测量单位(Hz)。大多数人们只能听到20~15000Hz频率之间的声音。一般地,1~80Hz低频率振动穿透力最强,对车上乘客的干扰最大。这个频段的声音可以透过汽车的门、窗、行李箱、地板、车顶等部位渗透到车内,车内噪声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结构噪声、空气噪声、共鸣噪声三大类,根据噪声声源的产生可分为风噪、路噪、发动机噪声、外环境噪声等。本文主要从低、中、高三种频段振动故障原因分析入手,介绍特征车辆常见振动测试验证方法、传动系振动故障检修和常见噪音问题的诊断。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有效提升解决车辆异常震动和噪音问题的故障诊断排除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JET750G1型射流式离心泵内场噪声进行数值计算及试验,分析该泵过流部件诱发的流动噪声和流激噪声特性。采用大涡模拟法进行不同工况的非定常数值计算,输出各过流部件表面的压力脉动作为偶极子声源。运用声学有限元方法预测流动噪声;运用声学有限元耦合结构有限元方法预测流激噪声。搭建射流式离心泵内场噪声测试系统,用水听器对泵出口的流体动力噪声进行测试,获得噪声的时域和频域信息。分析结果表明:噪声在轴频和叶频处计算和试验测试误差在4%以内;叶轮和导叶的动静干涉以及流体和结构的共振均是诱发射流式离心泵内场噪声的重要因素,过流部件自身的结构特性对内场噪声有一定影响;流动噪声整体大于流激噪声,表明内场噪声主要由流体的压力脉动特性决定;叶轮旋转偶极子声源诱发的内场噪声在轴频(47.5 Hz)处达到180 d B左右,在射流式离心泵的内场噪声中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为射流式离心泵的低噪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试验模态测试与频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题识别,发现传动轴共振是引起某乘用车在3 100 r/min时车内噪音的主要原因,并从传动系统动力吸振器匹配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对驱动轴优化方案。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解决了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利用声强测试中的p-p法,对一台汽油机的噪声进行声强测试,将测试得到的数据用STARAcoustics声强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发动机各个包络面的等声强分布、声强矢量分布、声功率和声功率级的计算结果;利用这些结果分析和识别了该发动机几个包络面的主要噪声源,确定了其噪声源的位置、主要噪声频率、声功率的大小及声功率的贡献,为降低该发动机噪声提供了改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