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锈色粒肩天牛卵期预测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锈色粒肩天牛是我国森林植物检疫一类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幼虫蛀入木质部后,一切防治手段较难奏效,准确掌握卵期预报是防治成败的关键。通过1997~1999年恒温、变温饲养测定,2种方法统计计算,卵的发育起点温度C=12.29±3.10或C=12.26±0.81或C=12.02±1.57;有效积温K=164.63±32.12或K=174.67±9.02或K=175.52±16.30,理论表达式为Y=12.29±164.42X、r=0.9831>r0.01=0.6055或Y=12.26±174.67X、r=0.9910>r0.01=0.6835或Y=12.02±175.52X、r=0.9334>r0.01=0.4487,其预测式N=(164.42±32.12)/(T-(12.29±3.10))或N=(174.67±9.02)/(T-(12.26±0.81))或N=(175.52±16.30)/(T-(12.02±1.57))。其中以变温饲养更趋简便、实用;以变温加权法计算更趋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2.
皱大球蚧是国槐等多种园林树木的重要害虫。准确预报其发生量与若虫孵化期是防治成败的关键。 1999年 5月对产卵末期虫体重、体长及产卵量的测定和室内恒温、变温饲养的研究表明产卵量与体重、体长相关方程式分别为 :Y1=- 2 0 0 7 6 782 + 76 85 1 3738X1,Y2 =- 12 4 2 6 0 813+ 2 6 99 16 6 4X2 ,卵发育起点温度C =13 5 1± 0 5 0℃或C =13 2 1± 0 0 9℃ ;有效积温K =187 4 7±8 79DD或K =192 4 8± 1 5 9DD。经 2 0 0 0年检验与实际符合  相似文献   

3.
双条杉天牛产卵量与卵期预测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条杉天牛是柏类园林树木的重要害虫之一 ,影响绿化成果和木材工艺价值 ,准确测报其发生量与幼虫孵化期 ,是防治成败的关键。通过 2 0 0 0~ 2 0 0 1年 2~ 5月重复试验 ,得出产卵量与鞘翅长、肩宽及鞘翅长与肩宽积及体重相关方程式分别为 :y1=- 12 9 78+ 2 1 4 3x1,n =4 0 ,r1=0 7784 >r0 0 1=0 4 0 3;y2 =- 10 2 86 + 4 1 2 2x2 ,r2 =0 80 14 >r0 0 1=0 4 0 3;y3=- 2 6 35 + 2 4 2x3,r3=0 80 6 3>r0 0 1=0 4 0 3;y4 =- 2 81+ 74 1 72x4 ,r4 =0 84 0 4 >r0 0 1=0 4 0 3。卵发育起点温度 :C=9 13± 1 2 0 (℃ )或C =9 0 5± 0 82 (℃ )有效积温K =92 83± 6 6 4(DD)或K =6 8 6 5± 8 15(DD)。经 2 0 0 2年应用及检验与实际符合。  相似文献   

4.
经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对华山松木蠢象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据此,分别提出该虫卵、幼虫、蛹和一世代的有效积温预测式卵N=124.15±25.77/[T-(9.83±2.64)],幼虫N=201.86±56.3/[T-(19.58±0.86)],蛹N=255.71±39.14/[T-(12.06±1.41)],一世代N=522.14±14.58/[T-(19.38±0.87)]。本研究为有效防治华山松木蠢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发生期自然积温的分析,提出了自然变温条件下有效积温模型K=∑T-N×C(T≥C),并将N1=(C×N0+K-∑T)÷(T1-C)用于预测日本松干蚧若虫发生期,越冬若虫始见期K=5.767 8±15.825 6℃·d,C=7.989 7±1.151 2℃,高峰期K=111.022 8±163.838 4℃·d,C=6.899 2±5.986 7℃。  相似文献   

6.
用鳞翅目比较敏感的4种苏云金杆菌菌液浸渍龙眼叶片,喂食3~4龄龙眼裳卷蛾幼虫,5 d后感染浓度与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为Y1=1.063 5+0.451 5X,Y2=-1.447 0+0.813 0X,Y3=0.205 9+0.615X,Y4=3.002 6+0.117 9X;半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5.236 8×108、8.517 1×107、6.237 4×107和8.7648×1015cell/ml.以3×108cell/ml浓度感染4龄幼虫,其致死中时间LT50值分别为5.747 3、3.557 2、4.817 7、16.086 2 d.结果表明Bt(2)菌株对龙眼裳卷蛾毒力次于Bt(3),但致死中时间最短,可供农林业生产上应用于林间防治.  相似文献   

7.
该文研究了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世代分化现象 ,测定了卵期、幼虫和蛹期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 90 %左右个体为 1年 1代 ,1 0 %左右个体因卵孵化较迟 ,翌年有效积温仍未满足发育需要而形成 2年 1代。卵期、幼虫和蛹期及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 1 .9± 1 .0 9℃、1 5 .2± 1 .87℃和 1 3.4± 0 .30℃ ,有效积温分别为 1 98.1± 1 5 .1 7日度、1 2 31 .89± 99.95日度和 1 2 6 4.2± 1 88.2 8日度  相似文献   

8.
对浙江楠在南京地区的苗期生长特性和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浙江楠苗期生长呈现指数生长规律,第1a生长较慢,从第2a起呈现加速生长趋势。浙江楠苗期高生长、地径生长和根系生长的指数函数分别是Y=7 106 2e1 058 4X(R2 =0 960 8),Y=15 841e0 452 1X(R2 =0 998 0),Y=0 254 6e0 600 9X(R2 =0 989 4); (2)浙江楠幼苗主根明显,侧根不发达,表现出深根性树种的早期特性; (3)浙江楠苗期表现出一定的喜光特性, 3年生浙江楠的光饱和点约为1 200μmol·m-2·s-1,光补偿点约为20μmol·m-2·s-1。  相似文献   

9.
角蜡蚧产卵量与卵期预测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角蜡蚧是雪松等园林树木的重要害虫之一,产卵多、繁殖强、危害重,准确测报其发生量与若虫孵化期,是防治成败的关键。通过1997年5月对产卵末期雌虫体质量、体长及产卵量的测定与室内变温、恒温饲养研究,其平均虫体质量x1=0.1103±0.0849g,体长x2=7.027±0.202mm,产卵量(y1)=4880.5±4440.53粒;产卵量与虫体质量、体长相关方程式分别为:y1=-571.25+50078.3x1,r1=0.9719>r0.01=0.496;y2=-10356.46+1983.39x2,r2=0.8436>r0.01=0.496.卵发育起点温度:C=10.25±1.53℃或C=9.94±0.19℃;有效积温K=165.15±6.96DD或K=141.51±2.15DD.经应用及检验与实际符合。  相似文献   

10.
红脂大小蠹卵和蛹的发育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脂大小蠹主要侵染 30年生以上和胸径在 10cm以上的油松树和新鲜油松伐桩、伐木。成虫蛀干在坑道内交尾产卵 ,孵化侵食韧皮部、形成层。卵期平均 11.2d ,蛹期平均 12 .4d ,卵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4 .86± 0 .6 1℃、12 .32± 1.73℃ ,有效积温分别为 77.5 9±5 .2 7日度、14 4 4 .6 7± 15 .0 2日度 ;根据卵和蛹的形象变化分别将卵、蛹的发育分为 3个阶段和 4个时期。利用期距法、有效积温法及物候法可预测各虫态的发生期  相似文献   

11.
秦岭华山松小蠹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23  
通过对秦岭林区海拔1600~2200m的中山地带华山松小蠹虫种类和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秦岭林区入侵危害寄主华山松的小蠹虫有19种,其中能构成竞争和共存的小蠹虫主要有11种。虽然,这11种小蠹虫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位宽度,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位重叠,但各小蠹虫可依据其对寄主树木营养和空间需求的不同、种群密度的相互制约,以及入侵寄主树木时序的差异达到竞争的平衡和共存。秦岭华山松小蠹生态系统的建立,首先是由华山松大小蠹入侵健康华山松,并通过携带蓝变真菌入侵寄主树木,迅速克服寄主树木抗性系统,使寄主树木树势衰弱;其次松六齿小蠹、暗额星坑小蠹和松十二齿小蠹,作为秦岭华山松的主要次期性小蠹,迅速入侵衰弱的寄主华山松;最后其它次期性小蠹虫入侵寄主树木,利用寄主华山松剩余营养和空间。从而实现秦岭华山松立木小蠹生态系统的动态稳定。  相似文献   

12.
女贞种子和幼苗对模拟酸雨的反应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将女贞种子和1年生幼苗置于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条件下观测和分析其形态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女贞种子发芽率无统计上的显著差异,但pH2.0和pH3.5的模拟酸雨对种子发芽显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在pH2.0的模拟酸雨条件下,女贞幼苗叶片表现明显的受害症状,叶绿素含量下降,细胞透性增加,叶汁液酸化,从而使幼苗生长严重受阻。在pH3.5的处理下幼苗没有表现明显的形态和生理变化,但生长量呈现下降趋  相似文献   

13.
芫花乙醇粗提物对菜粉蝶幼虫消化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菜粉蝶(Pieris rapae)幼虫取食芫花粗提物24h后,中肠淀粉酶、蛋白酶、酯酶、转化酶的活力增强,其中肠组织中淀粉酶及肠腔中蛋白酶活力增强的程度达显著水平;粗提物使海藻糖酶活力下降,差异达显著水平。石蜡切片表明,芫花引起细胞核向肠腔内侧移动,围食膜逐渐消失,肠壁细胞中的空泡显著增多、增大,肠组织结构变得没有层次性。电镜观察表明,芫花粗提物处理24h后,引起细胞内粗糙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数量明显增多,线粒体内嵴开始模糊、肿胀。因而认为,粗提物刺激组织超量分泌消化酶,加之抑食作用使取食量减少,导致体重减轻,体能逐渐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4.
用感染了植原体并表现典型丛枝症状的组培苗作接穗或砧木,在无杂菌条件下嫁接7个表现不同田间抗性的无性系健康组培苗,并用DAPI荧光显微镜和16SrRNA基因扩增(PCR)技术检验嫁接传病效果。C125和XuH表现出较强的特异性接种诱发坏死反应,ZH和T35028坏死反应中等,QLM、C020和C161的坏死反应较弱。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6BA或NAA)可降低坏死程度,提高嫁接成功率,水杨酸处理或去掉健株砧木叶片和根系皆加重坏死反应程度。用病接穗嫁接抗病的QLM无性系时,用PCR检测到侵染砧木的植原体,但未表现丛枝症状,而将此无性系健康接穗嫁接到丛枝病砧木上时可诱致典型丛枝症状,从而表现出与根系和成熟叶相关的抗性反应。除C125外,其余6个无性系皆被嫁接传染,其继代培养表现出差异不显著的丛枝症状,其韧皮部金黄色自发荧光随着症状的加重而累积,也与抗病性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刺槐共生菌盆栽接种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盆栽实验条件下通过生物接种技术 ,对豆科固氮树木刺槐进行联合共生体的人工构建 ,定量研究了VA菌根真菌、外生菌根真菌、根瘤菌不同组合情况下对刺槐生长的促进作用并对 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外生菌根菌与内生菌根菌两者之间的混接具有增效作用 ;菌根菌与根瘤菌之间存在着协同增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的最佳接菌组合是根瘤菌 ) 36 6 ) VAR 毛边华锈伞 (H .mesophaseum 870 191)  相似文献   

16.
松属线粒体基因序列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PCR和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技术,获得了分属于松属(Pinus)两个亚属Pinus和Strobus12个松树种coxI、atp6和orf25三个线粒体基因DNA片段的序列。发现coxI基因的DNA序列在属内没有任何变异,但atp6和orf25在两个亚属间和亚属内出现了较多的碱基置换。这说明尽管裸子植物线粒体基因有较多的RNA编辑(RNAediting)存在,可促进DNA序列的变异,但促进程度因不同基因而异。依据atp6和orf25所做的系统进化树不仅与分类结果一致,而且进一步表明了亚属内种间的亲缘关系。尽管线粒体基因序列变异比叶绿体和核DNA变异小,线粒体基因编码序列变异仍适于研究裸子植物亚属甚至组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7.
印楝提取物对桑天牛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使用一定浓度的印楝提取物 (NeemEC)处理的构树枝条作为天牛的食物 ,研究了其对桑天牛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在室温下 ,将成对的天牛放在盖有铁砂网的直径 2 5cm高的塑料桶中进行实验。用含印楝素 50× 1 0 -6g/mL的印楝提取物处理枝条 ,处理组天牛 ( 7对 )在 1 5d试验中 ,其每天对平均产卵量为2 0 0± 1 56个 ,而对照组每天平均产卵量为 1 0 33± 3 33个。经T—检验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用含印楝素 1 0 0× 1 0 -6g/mL的印楝提取物处理枝条 ,在 1 5d试验中 ,处理组 7对天牛从第 5d开始死亡 ,至第 8d全部死亡 ,按实际成活天数计算 ,其每天每对平均产卵量为 1 0 0± 1 4 1个 ,而对照每天每对平均产卵量为 1 3 73± 2 90个。经T—检验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取食含印楝素 50× 1 0 -6g/mL的印楝提取物处理枝条后天牛产的卵需经 1 9d达到其最终孵化率 ,33 33% ;而对照组 9d达到最终孵化率 98 96%。在进行了 2 4d的选择取食试验中含印楝素 1 0 0× 1 0 -6g/mL的印楝提取物处理枝条 ,1 0对对照组天牛每天每对平均取食量为 3 53± 0 38g,而处理组天牛每天每对平均取食量 3 4 2± 0 60 g。经T—检验两者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桑天牛不能分辩含印楝提取物的食物 ,即印楝提取物对桑天牛不具拒食性。  相似文献   

18.
用RAPD分析麻核桃起源与分类地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麻核桃、核桃楸、核桃、奇异核桃和核桃×核桃楸的人工杂种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选用28个10bp随机引物扩增出332个DNA片断,片断大小在259bp~3054bp之间,其中243个DNA片断呈现多态性,占总扩增片断的732%。依据扩增结果进行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分析,据此构建聚类树状图。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楸×核桃的天然杂交是麻核桃形成的主要机制;在麻核桃形成过程中,核桃楸的遗传贡献率大于核桃;在胡桃属分类中,麻核桃应归为核桃楸组,这与传统分类学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有效积温及发育起点温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杨忠岐 《林业科学》2000,36(6):119-122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cuneaYang (膜翅目 ,小蜂总科 :姬小蜂科 )是寄生美国白蛾 (Hyphantri acuneaDrury)的有力天敌 (杨忠岐 ,1 989) ,内寄生于美国白蛾的蛹中。为了人工大量在室内饲养繁殖这种寄生蜂用于防治 ,就必须搞清楚它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 ,以指导饲养实践。为此我们对白蛾周氏啮小蜂进行了这两个方面的研究。1 材料和方法由于白蛾周氏啮小蜂为内寄生性 ,因此 ,分别研究它的卵、幼虫及蛹的有效积温及发育起点温度比较困难 ,故我们只对其从卵产入美国白蛾蛹中后至成蜂羽化、咬破寄主…  相似文献   

20.
松球壳孢菌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证明 ,国内供试松球壳孢菌 (Sphaeropsissapinea)的致病力明显高于美国的B型菌株 ,与A型相似 ,致病性较强。B型也能无伤侵入 ,只是发病率明显低于A型。伤口并不是病菌侵入的唯一途径 ,自新梢伸长至针叶发育完全期间 ,病菌可直接侵入树木当年嫩梢并使之枯萎 ;此后 ,随着梢部组织的不断成熟与老化 ,伤口对病菌侵入与危害的作用才得以显现出来 ,无伤接种时不发病或只产生部分枯叶。气孔也是病菌侵入的途径之一。病菌不但可侵入当年新稍 ,而且还可于枝梢的 2a和 3a生处有伤侵入 ,使之染病甚至死亡。油松(Pinustabulaeformis)、赤松 (P .densiflora)、彰武松 (P .densifloravar .zhangwuensis)较樟子松 (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抗病 ,且彰武松主要表现为“耐病”。幼龄的樟子松较大龄的抗病。树势削弱的枝梢抗病性能降低 ,发病快而重。潜育期和繁殖期的长短与寄主、树势、组织的成熟程度和气温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