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对杨树引进的9个品种与原引进种I—69杨进行对比观察试验,得出9个品种在本地区试验地均能正常生长,并以鲁山杨、Z—895杨、辽宁杨三个品种生长有明显优势。同时鲁山杨、常绿杨、毛白杨三个品种抗锈病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经过12年研究,选育出"汉杨2号"(鲁山杨×圣山杨)、"汉杨3号"(I-69杨×鲁山杨)、"汉杨8号"(圣山杨×鲁山杨)等3个杨树杂交新品种,其5 a生单株材积达到0.218 24 m3,0.241 3 m3,0.218 2 m3,其遗传增益为15.18%,26.08%,15.18%;通过初步试验结果,将进一步开展区域造林试验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将收集到的23个杨树优良无性系,在湖北省谷城县、夷陵区、监利县进行了对比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在谷城选出的长江杨、中嘉7号杨、375杨、鲁山杨4个优良无性系,适合超短轮伐期、中短轮伐期及短轮伐期定向培育栽培;(2)在夷陵试验区选出的鲁山杨、M81—18杨、351杨、375杨、中汉17杨5个无性系,适合超短轮伐期、中短轮伐期和短轮伐期栽培;(3)在监利县选出的长江杨、鲁山杨、303杨、中嘉8号、中汉578杨5个适合超短轮伐期栽培的无性系;中汉17、鲁山杨、375杨、M81-3、长江杨5个无性系适合中短轮伐期栽培;长江杨、鲁山杨、303杨、中汉17、375杨适合短轮伐期栽培;(4)3个试验区相比,无论是平均单株材积还是林分蓄积量,都是监利县最大,谷城次之,夷陵再次之。试验为湖北省杨树在不同区域、不同立地实现定向培育科学栽培提供了良种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末,湖北省国有林场工作站引进鲁山杨等89个杨树无性系,分别在武汉、潜江、荆门、赤壁等地进行苗期选择或造林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由远缘杂交,经集团选育的鲁山杨、圣山杨等5个无性系不仅生长期长、生长快,而且具有树干通直圆满、抗性强、材质好等优良特性。从1999年开始,陆续在湖北、湖南、江西等南方省份推广并获得成功,少数无性系推广区域扩展至河南、山东等北方省份。  相似文献   

5.
为选择既能速生丰产又抗病虫害的杨树品种,满足绿色通道与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建设的需要,作者筛选引进了抗虫杨12号、山哈杨、鲁山杨、欧美杨13号、欧美杨14号、常绿杨与中嘉8号进行了苗期对比试验,并对萌芽分枝情况、害虫危害情况、苗木保存率、平均苗高、平均苗径、平均苗重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嘉8号具有明显优势,山哈杨、鲁山杨、欧美杨13号、欧美杨14号表现较好,而常绿杨和抗虫杨12号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6.
鲁山杨等杨树品种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7年开始,先后引进杨树品种634个,经过两轮苗期选择、造林试验和材性测定,结果表明:鲁山杨、圣山杨等4个杨树品种在速生性方面显著优于湖北省当前主栽品种中潜3号和中嘉8号,并具有材质好、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为湖北省大力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杨树研究所杨树杂交课题组在1992年、1993年选用辽宁杨、辽河杨、I—69杨作为母本,N3930、义县小钻杨、鞍杂杨、33号杨、中林95杨作为父本进行了杂交试验。文章对杂交所得子代4年生树高、胸径和1年生子代受冻害指数3个性状的数据,按照母本和父本分别进行了方差分析,并对达到显著差异的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估算一般配合力方法,估算并比较了各个母本及父本的一般配合力。结果表明,在胸径方面,母本辽河杨、辽宁杨、I—69杨无显著差异,在树高和抗寒性方面,辽河杨比辽宁杨及I—69杨更具有优势;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大小顺序是:在树高性状上,鞍杂杨>中林95杨>33号杨>N3930杨>义县小钻杨,在抗寒性方面鞍杂杨>33号杨>义县小钻杨>中林95杨>N3930。  相似文献   

8.
不同杨树品种冠径比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2个杨树品种冠幅与胸径比例关系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杨树品种冠径比存在极显著差异,107杨、鲁山杨、W46杨、95杨、895杨等5个品种具有生长快和冠径比小的优点。冠径比在品种选择和密度确定等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立地条件相同的同一林班内,引进杨树的四个品种通过对比试验生长量、抗逆性以及干形等遗传性状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早期表现较好,适合在宿松平原地区栽培的为107杨,其次是鲁山杨;潜江1号、中潜3号。  相似文献   

10.
杨树杂交试验与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引种成功的杨树优良品种(鲁山杨、圣山杨、欧美46杨)以及我省小叶杨开展杂交试验,并完成早期选择,苗期测试结果表明:各组合子代之间在苗高、地径、抗病性、侧枝数和节间距等性状方面有显著差异。通过综合选择,初步选择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25个无性系,为进一步营建试验林选择出速生、优质、我省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杨树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辽宁杨、辽河杨、盖杨栽培技术要点陈鸿雕,梁鸿恩,胡崇富,侯玉洁,陈维民,于世权(辽宁省杨树研究所盖州115200)(辽宁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辽宁杨(Populus×liaoningensisZ.WangetH.D.Chensp.nov.)、辽河杨(P...  相似文献   

12.
辽宁杨、辽河杨、盖杨的物侯及生长节律的研究潘成良,陈鸿雕,刘志成,苘胜军等,毛雅琴(辽宁省杨树研究所)1991~1992年对抗病速生新杂交种辽宁杨、辽河杨、盖杨物候及生长节律的观察,认定它们与沙兰杨相似,属我国北方型杨树。最适区是“辽南平原较湿润区”...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所引进的品种按定向培育目的和林网化建设选育方向分别对苗期、生长增量、期间生长进行了随机区组差异显著性检验和对比法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苗期差异均显著,造林后2003~2006年树高增量差异不显著,胸径增量差异显著,期间5年后树高和胸径差异均显著,结合对比法进一步分析表明,鲁山杨、中林2025两品种表现最好,同时,以近地侧枝张角和虫害率为参考指标,对表现较好的品种进行了评价,优选出宜林网化品种为中林美荷、林常绿、欧美108,宜定向培育平川造林品种为中林2025,而鲁山杨适宜区域较广。  相似文献   

14.
将收集到的20个杨树优良无性系,在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地区的监利县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通过10 a的试验选出适宜在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栽培的长江杨、鲁山杨、303杨、中汉17、375杨5个优良无性系。以材积为主要参考指标,所选出的优良无性系生长量比对照提高20%以上。本试验为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地区杨树人工林经营提供了无性系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各地在速生树种引进方面有些盲目追新,导致有些树种生长慢,抗逆性差。为全面考察这些新引进树种的速生性和抗病虫能力,我们对常德市杨树、桤木不同品种造林生长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从近2~3年全市引进造林的16个杨树品种和 2个桤木品种中筛选出了前期生长表现比较优良的几个品种。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不同立地条件类型下造林,杨树平均胸径生长速度较快的前12个杨树品种依次为中林2025杨、鲁山杨、圣山杨、中潜3号杨、中汉系列杨、中林108杨、2001杨、转  相似文献   

16.
杨树不同无性系长江中游地区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收集到的20个杨树优良无性系,在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地区的监利县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通过10a的试验选出适宜在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栽培的长江杨、鲁山杨、303杨、中汉17、375杨5个优良无性系.以材积为主要参考指标,所选出的优良无性系生长量比对照提高20%以上.本试验为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地区杨树人工林经营提供了无性系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7.
3个杂交杨无性系生长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杨、辽宁杨和辽河杨为辽宁杨树所培育的杂交杨无性系经栽培试验,其生长节律和物候期均与沙兰杨相似,因此,在适于栽培沙兰杨地区都可栽植这3个无性系。辽宁省以辽南平原较湿润区和辽西平原丘陵半湿润区为最适宜生长区。  相似文献   

18.
盖杨、辽宁杨和辽河杨为辽宁杨树所培育的杂交杨无性系经栽培试验,其生长节律和物候期均与沙兰杨相似,因此,在适于栽培沙兰杨地区都可栽植这3个无性系。辽宁省以辽南平原较湿润区和辽西平原丘陵半湿润区为最适宜生长区。  相似文献   

19.
对包括‘95’杨、‘895’杨在内的32个杨树品种生长量和云斑天牛危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2个杨树品种在材积和对云斑天牛抗性上都有显著差异。‘鲁山’杨、‘DD-86—3’具有速生特性同时对云斑天牛的抗性也比较强。而‘W46’、‘95’杨,特别是‘107’杨速生性很好,但是云斑天牛危害情况比较严重,在生产当中要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20.
对包括‘95’杨、‘895’杨在内的32个杨树品种生长量和云斑天牛危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2个杨树品种在材积和对云斑天牛抗性上都有显著差异。‘鲁山’杨、‘DD-86-3’具有速生特性同时对云斑天牛的抗性也比较强。而‘W 46’、‘95’杨,特别是‘107’杨速生性很好,但是云斑天牛危害情况比较严重,在生产当中要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