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承德地区马铃薯产业不断发展,马铃薯品种混杂、品种退化严重、抗病性弱等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些问题,以'冀张薯12号'为对照选取承德生产上10个主栽品种及从荷兰引进的3个新品种,对植物学特征、生育期、经济性状、抗病性及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V10'806'F'抗病性好,块茎产量较对照品种'冀张薯12号'分别增...  相似文献   

2.
烟草品种(系)的烟草黑胫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分离自湖南主产烟区的3个烟草黑胫病菌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以Phy2菌株致病性最强。以Phy2为接种菌株,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方法对13个烟草品种(系)进行了烟草黑胫病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对烟草黑胫病表现抗、中抗、中感和感病的分别为10份、1份、1份、1份,占鉴定品种(系)总数的76.9%、7.7%、7.7%、7.7%。其中湘烟3号和4-10-1抗性优于抗病对照品种K326和革新3号,而津巴布韦新引进品种KRK26对烟草黑胫病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是甘肃省旱作区的优势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应用是当地马铃薯产业增效的首要因素.引进18个马铃薯新品种在庄浪县旱地梯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采用当地主栽品种'克新2号'为早熟对照品种、'庄薯3号'为晚熟对照品种,以筛选适宜甘肃陇东干旱半干旱区推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结果表明,'华颂7号'中薯9号'和'华颂11号'综合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可可离体叶片和离体果实鉴定可可种质对黑果病抗性的方法。结果表明:接种方法、接种物浓度、叶龄或果龄等因素影响离体叶片、果实黑果病发生程度;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方法最适条件是采用针刺法接种、接种物浓度3 × 107 个/mL、叶龄50~60 d;离体果实接种鉴定方法最适条件为采用滴接法、接种物浓度为3×105 个/mL、果龄2~3个月。采用离体叶片接种和离体果实接种方法均能鉴定出可可种质对黑果病抗性的差异,鉴定结果与田间成株期的抗病性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挖掘抗晚疫病马铃薯资源,研究利用4个不同毒力的晚疫病菌株,基于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四倍体材料'陇薯12号'和'L05Nsr-j-1'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陇薯12号'高抗除"超级生理小种"CN152外的其余3个菌株,'L05Nsr-j-1'则对4个菌株均表现为高感;进一步利用晚疫病菌效应子E38在上述2份材料上进行农杆...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临洮县种植并且受市场青睐的品种,以临洮县主栽品种'陇薯10号'为对照,对7个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14号'陇薯9号'陇薯16号'和'华颂7号'综合表现较好,商品薯率高,产量分别为3726,2648,2636和2607 kg/667m2,较对照品种'陇薯10号'分别增产50.75%、...  相似文献   

7.
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是3种重要的马铃薯病害.为指导科学开展品种选育推广和促进农药减量控害,在陕西省榆林市进行了不同品种马铃薯对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的田间抗病性评价研究.早疫病和晚疫病抗性试验以'紫花白'为对照,疮痂病抗性试验以'冀张薯12号'为对照,调查各病害的田间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  相似文献   

8.
黑胫病是严重危害马铃薯茎、块茎和根的一种病害,整个营养生长期内都可在茎上出现,从出苗后不久就开始,到开花时达最高峰,以后扩展较慢,仅少数茎受害,而植株能继续生长,到营养生长的后半期就为害块茎。块茎感染通常始于脐端,在那里形成一腐烂的小坑。作者认为,栽培免疫品种对防治黑胫病有很大作用;但是在不同的气候区各品种对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4号’是以‘陇薯7号’为母本,‘天薯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型新品种,2018年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进行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从播种至块茎成熟125 d,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皮色为黄色、肉色为黄色、芽眼深度较浅。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 790 kg/667m~2。块茎干物质含量22.40%,淀粉含量15.74%,维生素C含量16.80 mg/100g,粗蛋白含量1.86%,还原糖含量0.26%。抗病毒病、晚疫病、黑胫病和环腐病。该品种在甘肃的天水、陇南、临夏、定西、平凉等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休眠块茎上芽眼组织休眠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鹏  连勇  金黎平 《中国马铃薯》2002,16(4):195-198
以早熟品种中薯 3号和加工品种大西洋脱毒试管薯为试验材料 ,通过对休眠块茎芽薯分离培养 ,研究休眠块茎上芽离体培养后的生长发育变化。初步结果表明 ,休眠马铃薯块茎上侧芽停止生长始于匍匐茎生长期 ,主要受顶端优势的影响 ;顶芽停止生长开始于块茎形成起始 ,可能是因为匍匐茎上的细胞分裂中心和代谢重心转移影响 ;在块茎休眠过程中顶芽和侧芽不生长主要是受到来自块茎内部因素的抑制 ;当芽从休眠块茎上分离出来 ,在培养基上能够很快的生长。马铃薯块茎休眠和块茎上芽的休眠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机制所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