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防城港市近年来对虾养殖尤其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方兴未艾。然而经过多年养殖的老化虾塘,粪便、残余饲料等有机物陈年不断的累积,造成塘底极度富营养化,病原生物大量滋生。有许多病原体在池塘内形成稳定的生物群落。加上传统的养殖习惯,大量使用石灰和漂白粉,塘底严重钙化后对养殖池水的缓冲能力下降,池水自净能力下降。且钙化后的塘底易使养殖池水相对缺乏磷酸盐和可溶性硅酸盐,造成放苗初期肥水难,水质很不稳定。因此。这种池塘想要养好虾,更需要合理的科学的管理。现结合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以下几点养殖措施,希望对今后推广、指导对虾的养殖生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1.鱼种越冬池的选择:选择背风向阳的池塘作为鱼种越冬池;越冬池一般为3~5亩,利于池水增强保温性能;土质池塘要保水保肥性能好,塘底最好是黏土质,严重漏水的池塘不可作为越冬池使用。用自然水坑作越冬池,池底要平坦,水草及淤泥越少越好,最多不超出30厘米厚;应保证一定的水温,水深应在2~4米,有补充水源为最好。对热带暖水性鱼种必须在池上建造塑料大棚保温。  相似文献   

3.
鱼塘渗漏的原因:一是由于天气长期干旱少雨,使地下水位下降,加之池塘较浅,造成塘底与地下水距离拉大。二是鱼塘土质透水性大,含砂量超过70%以上。三是新取土开挖的鱼塘,塘底、塘坡碾压不实。四是年久失修的鱼塘,长期不修整,加之冰冻日晒,造成堤埂疏松和间隙加大等。  相似文献   

4.
唐文联 《内陆水产》1995,(12):16-16
池塘底质的改良,是冬季池塘修整工作的重要环节。池塘经过一年养鱼后,由于残剩饲料、肥料、有机物碎屑、死亡的生物体和鱼类的排泄物等不断沉积起来,加上泥沙的混合,塘底积沉了一定厚度的淤泥。这层淤泥影响着池塘水质,因而,对养鱼也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7年我们在朱桥乡魏村开展池塘节水高效生态混养试验,取得十分理想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一、池塘选择1.池塘条件试验两口池塘面积分别为12亩(1号塘)和15亩(2号塘),水深均1.5米左右,塘底平坦,淤泥不超过20厘米,无污染、无早涝之忧,进排溢水口用双层铁丝网、聚乙烯网防逃,每5亩配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  相似文献   

6.
试验池为西湖镇渔场的大一排3号池,面积为1350m^2,池深1.8m,池底土质为砂壤土,塘底淤泥厚度15cm左右。池塘水源为河水,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池塘周围无高大乔木及建筑物,光照充足。  相似文献   

7.
一、池塘准备 1、池塘条件培育池面积2~5亩,水深1.2-1.5米,淤泥20公分左右。池塘东两走向,塘底平坦,池内没有水草生长。  相似文献   

8.
冯杰 《科学养鱼》2007,(3):32-33
一、鱼种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和清塘养殖鱼种的塘口面积在3~5亩,塘埂坡度1:(2~2.5),塘深2.2米,水深2米左右,塘底有一定的倾斜度,且有少量的淤泥,进排水方便,水源充沛,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9.
<正>一、河蟹塘老绿水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案1.河蟹塘老绿水常见形成原因(1)长期不注重清塘晒塘,导致池塘老化严重,塘底淤泥较厚。(2)养殖早期,长期多次滥用一些低劣的肥水产品(一些营养盐类不能溶解于水体被藻类利用,而沉到池底)。(3)高密度养殖,大量的残饵粪便残留池底,超出了池塘自身的降解能力。平时又不常用一些活菌制剂来降解这些有机质,使塘口有机质不断  相似文献   

10.
在池塘青虾养殖生产大面积发展过程中,8~9月青虾生长旺季,微囊藻为主的有害藻类大量滋生泛滥(俗称“水华”或蓝绿藻),影响虾池水质,严重抑制青虾正常生长。而且据台湾研究表明,微囊藻所产生的毒素可导致动物肝脏大量出血致死,不仅会造成养殖损失,还对人体有致癌危险。根据青虾池塘“水华”形成与养殖模式、水质、气候等因素相关之特点和前两年的试验摸索,采用下列综合技术措施可以较有效地控制其形成及危害。一、放养虾苗前曝晒池塘,灭绝池塘中有害藻类种源。具体操作步骤为:放养前一个月时将池水排干,清除过多淤泥,让塘底…  相似文献   

11.
<正>一、池塘修整养殖周期结束后,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杀灭病菌、虫卵、野杂鱼,然后曝晒至塘底龟裂。检查进排水系统、用电设施、增氧设备,修整池塘护坡、清除环沟淤泥、翻耕池塘滩面、清理塘埂杂草、垃圾等。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消毒,生石灰用量150千克/亩或漂白粉3千克/亩,全池带水泼洒。池塘进水时在进水口用网片过滤,防止沙光鱼、脊尾白虾等野杂鱼虾进入海水池塘。  相似文献   

12.
我市从 1978年引进罗氏沼虾 ,至今已有 2 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养殖实践中 ,我们逐渐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罗氏沼虾池塘养殖高产技术。1 虾塘坡度要大 ,塘底淤泥要少虾塘坡度影响产量高低。虾塘坡度不能太陡 ,太陡养不好沼虾。要求坡度 1∶2 5~ 3。因为沼虾喜欢在池塘四周的浅水地带栖息活动 ,坡度大 ,就在池塘四周造成了一个浅水地带 ,给沼虾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 ,有利于其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塘底淤泥多养不好沼虾。因为淤泥多消耗氧气 ,繁生病菌 ,污染水质。但没有淤泥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贮存。因此 ,要求塘底淤泥在 10厘米以下。2 采…  相似文献   

13.
<正>一、越冬池塘的准备最好选择无渗水、背风向阳的深水池塘作越冬池,新挖池塘不能作越冬池。越冬池塘最好进行干底清整、晒底、加高加固塘基、消毒和肥水。不能让塘底晒得太硬,否则不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蟹养殖已逐渐成为当家品种。在一些地区的养殖比重已上升70%左右。但河蟹苗种的培育是近年来养殖业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笔者根据几年来苗种培育的实际,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1池塘整理一般用来培育河蟹苗种的塘口不宜过大,面积在100~500m2。池塘应东西走向为佳,能够采到大面积的阳光,达到一定的增温效果。池宽度为2m左右,深在1.5m左右,塘底为沙泥质,旧塘需要进行彻底清淤。坡比度控制在1:1.5.离塘底0.8m的高度设有二道坎,坎宽0.3m左右,便于培育期间进行操作。池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相似文献   

15.
郭泽雄 《内陆水产》2002,27(2):16-16
为进一步探索南美白对虾池塘高产养殖新技术,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1年6月至10月在文昌市抱罗养殖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高产精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面积为0.33公顷的旧池塘1口,砂泥底质不渗漏,东西向,池塘长宽比为3∶1,坡度比为1∶3,蓄水深2.2米。水源来自抱罗东风水库,水质清爽,周边无污染;采用机械提水,在池塘进出水口分别设置60~40目筛绢网过滤防逃,配备5台1.1千瓦水车式增氧机。1.2虾苗放养前的准备1.2.1清塘消毒6月20日将塘底淤泥彻…  相似文献   

16.
修整池塘是改善鱼苗生活条件的有效措施,在进行池塘消毒前1个月检查池塘的渗漏情况,然后排干池水,清除杂草,曝晒数日后进行药物消毒,消毒时间一般在鱼苗下塘前8~10天,北方地区以生石灰干法消毒效果较好,每亩生石灰用量50-70千克。为了提高效果,次日可用铁耙等工具将塘底淤泥耙动一下,使石灰浆充分与淤泥混合。  相似文献   

17.
一、池塘选择池塘面积一般2~3亩,水深1~1.5米,池塘保水性能好,不漏水,池水溶氧丰富,pH值为7~8,无污染。池底淤泥少,池塘平整。二、放养前准备1.清塘在鳝种放养前,清除塘底或干塘后晒塘底10~15天,并用生石灰100~150公斤/亩清塘。2.网箱制作网箱用聚乙烯密网片(俗称皮条网)缝制,长方形,单箱面积25米2,规格为7米×3.6米×1.2米,敞口。3.网箱设置网箱以竹架排状设置,二排箱之间搭竹架行走。箱底四角固定,箱体露出水面40~50厘米,四周固定竹椿毛竹横杆露出水面10厘米以上,以防止老鼠攀爬而咬破网片,网箱在鳝种放养前半…  相似文献   

18.
成鱼养殖池塘的条件: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新鲜、无污染,环境安静、交通便利,塘底平坦、无渗漏、淤泥不超过2cm。鱼塘有大有小,但是池塘面积以10~20亩为佳,水深2~3m为宜,每口池塘合理配备叶轮式增氧机。1健康清塘:1.1清淤除杂有条件的要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也要清除池中水槽、青泥苔和池边过多杂草等。  相似文献   

19.
鱼塘渗漏的原因一是由于天气长期干旱少雨,使地下水位下降,加之池塘较浅,造成塘底与地下水悬接距离拉大;二是鱼塘土  相似文献   

20.
在粤丙地区立体养殖模式非常多,经过年底低温期大量畜禽粪便排到池塘底部,每到春季气温上升时,塘底大量有机物开始发酵,消耗池塘溶氧,并产生大量氨氮、亚硝酸、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当天气突变,很多立体养殖的池塘泛塘,死亡速度快,死亡率很高。每年到春季都会遇到很多该病例,这种情况主要是缺氧和水质性中毒混合病症,急救难度大,成本高。如果及时发现还可以有效控制,否则,全军覆没,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