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柞蚕的二化一放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哲焕  尹弘奎  类延梅 《吉林农业》2011,(11):140+135-140,135
柞蚕全身都是宝,具有生津止渴、消食理气、镇痛等功效。文章具体简述柞蚕的二化一放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柞蚕生产由于无霜期短,除个别地区有少量二化二放,绝大部分地区是二化一放。因此,能否搞好二化一放生产,是决定全省蚕茧丰欠和留种的关键,而且对于今后蚕业生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柞蚕二化一放高温与敌害预防技术进行了阐述。暖茧适宜温度18~22℃,相对湿度75%。80%:交尾温度22~24℃,相对湿度75%~80%;凉对温度18~20℃;产卵适温20~22℃,相对湿度75%:提出了在干旱时期容易发生的螽斯、草蜂、蚂蚁、黑广肩步甲的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延边州柞蚕二化二放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吉林省延边州发展柞蚕二化二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采用春稚蚕室内合成袋育、秋蚕室内人工补温、室内保卵等技术,解决了延边地区一年放春、秋2个世代柞蚕结茧率低的难题,并且通过近12年的气象数据分析导出延边州秋柞蚕的收蚁时间,以期为延边州柞蚕二化二放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二化一放柞蚕种茧由于长时间低温保种,对蛹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及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感温蛹、劣蛾发生较为普遍,在大茧生产中,制种群体中劣蛾的比例与柞蚕茧产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制种群体中劣蛾比例增高,柞蚕茧产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提高二化一放柞蚕制种中的优蛾率,预防劣蛾发生,对柞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我省柞蚕通常是一年放养两季,春放种秋放丝;部分一化地区,则种、丝茧均系春放.春季正是柞树萌发生长期,因产叶量少,产茧量低,工效差.春季干旱多风,柞叶老化快,移蚕次数多,既浪费饲料摧残柞树生长,又影响亩柞产茧量.因此,改放一季秋蚕是养柞增茧,提高柞蚕经济效益,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柞坡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扩大秋柞蚕养殖面积和放养量,发展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蚕业生产,近年来,河南省因地制宜在重点养蚕区域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了秋柞蚕养殖技术,并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养殖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一化二放"秋柞蚕养殖中遇到技术难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提升全省秋柞蚕整体养蚕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二化一放地区柞蚕主要捕食性害虫为二纹长脚蜂、中华东蚁蛉、蜘蛛、蚂蚁、螽斯、凹翅宽颚步甲、异色瓢虫、华北螳螂及益蝽.通过总结捕食性害虫形态特征及危害,为有针对性地防治害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二化一放的柞蚕生产方式,是蚕业科技人员根据高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柞蚕生物学特性,探索出的科学、实用柞蚕养殖方法,这种养殖方式解决了无霜期短的二化性区域柞蚕养殖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秦利  王世富  张涛 《新农业》2001,(8):48-49
中国饲养柞蚕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人们从养蚕中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柞蚕是人类最宝贵的生物资源之一,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史的杰出贡献之一。它为柞蚕产区的人民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源泉,也为中国经济尤其是辽宁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柞蚕生产是发展山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基础理论和计算方法两方面探讨了热点问题,围绕生态水文模型、驱动机制与演变规律、河流生态资产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关系模型、生态调度模型和生态流量预警等关键技术,提出了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模式;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桔小实蝇成虫人工饲料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蛋白胨、酵母和蔗糖等为主要营养成分组成人工饲料,并测定各种饲料的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研制和筛选了饲料C和饲料D,可以大量饲养桔小实蝇成虫。饲料C第1代平均单雌产卵量903.4±33.29粒,与第5代单雌的产卵量745.25±13.35粒差异显著;饲料D第1代单雌平均产卵量766.73±54.95粒,与第5代单雌产卵量623.25±26.25粒差异显著,但2种成虫人工饲料的单雌产卵量相当可观。饲料C第1代卵的孵化率为83.30%±2.08%与第5代的孵化率为83.2%±2.38%差异不显著;饲料D饲养成虫所产第1代卵的孵化率与第2~4代的孵化率差异不显著,但与第5代卵的孵化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小蚕共育关键技术是:对蚕室、蚕具彻底消毒,杜绝病原菌浸入蚕室和储桑室;催青适宜温度为25.5℃,干湿差1.5℃;控制好小蚕食叶期的温度,1~2龄期,饲养温度为27~28℃,干湿差0.5℃,湿度81~82 F,干湿差1 F;3龄期,饲养温度为25~26℃,干湿差1℃,湿度77~79 F,干湿差2 F;幼虫在睡眠中蚕室要保持微风流通,给桑时蚕室要通风良好,保持蚕室空气新鲜。  相似文献   

14.
王东昌 《吉林农业科学》2001,26(6):38-39,55
三杀甲氰乳油对苹果红蜘蛛和山楂红蜘蛛致死浓度分别为 6 3 4 4μl/L和 79 4 5 μl/L ,共毒系数分别为 348 2 5和 2 37 86 ;敌畏甲氰乳油对苹果红蜘蛛致死中浓度分别为 75 5 4μl/L和85 96 μl/L ,共毒系数分别为 2 92 0 9和 2 77 5 3。上述二种混剂对苹果红蜘蛛和山楂红蜘蛛均明显增效。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杂交早稻肥水管理的关键技术,包括管好秧田肥水、培育带蘖壮秧;合理安排大田各生育阶段施肥比例;大田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看苗适施穗、粒肥;大田科学管水等内容,以指导杂交早稻的合理施肥和科学管水。  相似文献   

16.
道德感化--大学生道德教育成功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过程。道德感化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成功的关键。道德感化效果的取得,需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浙北不同森林类型调温调湿效应的异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在夏天对林内近地层温度和湿度的调节趋势基本一致,常绿阔叶林的降温,增湿效应比落叶阔叶林更为显著。在春秋两季,常绿阔叶林具有降温,增湿效应;,落叶阔叶林却有降温,降湿性能。在冬季,常绿阔叶林对林地温度具有一定的增温作用,并主要体现在夜间,同时对林内近地层空气具有一定的增湿效应;落叶阔叶林却反映出增温,降湿作用,而其增温性能主要体现在白天。  相似文献   

18.
影响施秉县太子参栽培的因素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建祥 《农技服务》2011,28(3):346-347,357
从土壤环境、品种资源、耕作制度、播种技术、有害生物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施秉县太子参的原因,并提出了以土壤培肥为基础,土壤调酸为重点,无毒种苗为主线,规范栽培为起点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两种激素型除草剂对小麦种子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为试材,测定了2,4-D和二甲四氯对小麦种子芽长、根长和鲜重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4-D 72 h处理对小麦种子芽长的EC50为492.53 mg/kg;2,4-D对小麦种子芽长、根长与鲜重间的抑制作用存在极显著差异;二甲四氯72 h处理对小麦种子芽长的EC50为798.28 mg/kg;同时其对小麦种子芽长、根长与鲜重间的抑制作用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对福寿螺进行形态学及生态学的研究,在广东省内6个地点采集福寿螺样本737只,其中黑色螺411只,黄色螺326只,分别测量螺壳宽、螺壳高、体螺层高、体螺层宽、壳口长、壳口宽、活体质量等表型性状指标,用SPSS 18软件对各表型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比较2种壳色福寿螺的表型性状差异.结果表明:以上7个性状两两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体螺层宽对活体质量影响最大,螺壳高次之,壳口宽对活体质量影响最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以螺壳高(X1)、壳口宽(X2)、体螺层高(X3)、体螺层宽(X4)、螺壳宽(X5)、壳口长(X6)为自变量,活体质量(Y)为因变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0.377+0.180X1-0.188X2+0.189X3+0.289X4+0.137X5-0.092X6;差异性分析结果为:黄色螺的螺壳高、螺壳宽、壳口宽、活体质量显著大于黑色螺,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