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沈单7号玉米是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春播品种。但在制种上结实较少,产量较低是多年来制种技术的一大难题。沈单7号玉米制种结实较少,除特殊的自然条件影响外,父母本花期相遇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卢龙县种子站在几年的沈单7号制种过程中,通过试验观察进行花期技术调节,达到花  相似文献   

2.
玉米种子降水是安全越冬的关键一环,可是,“沈单七”玉米种子的降水实在难,搞好降水工作极为重要,因为,“沈单七”玉米杂交种,生产上是个好组合、高产、抗病、优质,但制种脱水难、芽率低,好多地方不敢制。“沈单七”的组合为:“5003×E28’:母本“5003”是个好自交系,整齐、典型性强、抗病,但就因为“5003”的目交系雌穗茎叶长而紧,穗轴粗,轴稂粗、粒大,含水量高,脱水十分困难。1986年在凌源市乌兰白乡十二官村,制“沈单七”1000亩,产种子30多万公斤,还和莫17做母本的杂交组合,如丹玉13号同样收获晾晒,晚秋子粒水分降…  相似文献   

3.
沈单7号玉米单交种适应性广,种植面积大,但制种因难,主要是由于母本“5003”感病严重和苞叶长,影响吐丝受粉所至。根据我县几年的制种实  相似文献   

4.
沈单16号玉米杂交制种在晚播的情况下,通过采取一系列促进生长发育的手段,能获得正常成熟(快速促成),这种方法是朝阳玉米杂交制种史上的一次新尝试,为玉米杂交制种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玉米制种带叶去雄是降低自交率,提高种子纯度,缩短去雄时间,节省劳动力,促进雌穗早吐丝、早受粉、早成熟,有利降水的有效措施。带叶去雄对玉米制种授粉结实及产量是否有影响?我们以铁单8号制种田为对象调查了两个村,取样进行了分析。铁  相似文献   

6.
提高华杂3号油菜制种产量关键技术华中农业大学科研推广处(武汉430070)唐仁华华杂3号油菜系华中农业大学选育、湖北省品审会1995年审定的一个双低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杂3号油菜制种,除需掌握一般的制种技术外,还需抓好下列关键技术。1适时早播,培育壮...  相似文献   

7.
<正>杂交棉"新陆早43号"制种田杂交制种结束后(8月1日前后),制种田后期的田管及杂交铃收获等对杂交棉制种的产量、质量影响很大,也是杂交棉制种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应引起各制种单位的高度重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通过近几年"新陆早43号"的制种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掖单13号夏播制种高产技术山东省滨州地区种子公司吴安民,孙光荣山东省惠民县种子公司杜振桐,姚光福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掖单13号丰产性能好,但制种产量低而不稳。1993年惠民县李在乡33.3公顷掖单13号制种田,其中有3户农民合计0.83公顷折合每公顷产7...  相似文献   

9.
杂交棉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等优点。2004年全国杂交棉种植面积达100万hm^2,占全国棉田面积的17.7%,而产量却占棉花总产的30%左右。2002年石河子棉花研究所培育出新疆第1个杂交棉新品种“新陆早14号”,该品种早熟性好,丰产性强,较大田推广种“新陆早10号”平均667m^2(旧制l亩)增产皮棉19.6kg,增产幅度达17.5%。至2004年,新陆早14号在南北疆及甘肃棉区累计推广种植0.63万hm^2。杂交棉生产制种是关键,我们根据近几年杂交制种的经验,总结出北疆杂交棉高产制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特优77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于1991年育成的高产、高抗、低耗的早、晚兼用籼型杂交稻中熟组合,1998年我公司试制6.7hm2,平均单产达250kg/667m2以上,制种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现将主要制种技术介绍如下:1掌握父母本的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1.
玉米湘玉7号的特性及制种技术贺喜全,安瑞春,盛良学(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所410125)湘玉7号是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用478作母本,自选系H152作父本杂交而成的紧凑型玉米单交种。1995年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被国家...  相似文献   

12.
制种基地位于重庆东部的巫山县,该县位于长江沿岸高温伏旱区,年年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高温伏旱多出现在历年7~8月,直接影响玉米制种安全抽穗、授粉、灌浆结实,是制种高产的最大威胁。早春寒潮频繁,适时早播是培育壮苗的前提。根据我所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一套简便有效的高产、稳产制种技术。特别是在2006年重庆大旱之年,湘永单3号制种仍然获得高产,产量达3750kg/hm^2。  相似文献   

13.
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常规制种,必须及时、测底拔出母本行50%可育株,以确保杂交种的质量。由此带来劳动力需求量大、制种成本增加、农户制种积极性低等问题,是限制核不育两系杂交种大面积转化应用的主要技术难题。利用贵州省威宁县海拔高,夏秋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通过在该县多年的化学杀雄制种技术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集成熟化优质早熟杂交油菜品种黔油早2号保优高产夏播化学杀雄制种技术,为威宁县黔油早2号以及类似品种大面积高效制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玉米自交系5003是沈阳市农科所从美国先锋种子公司“3144”中选育出的二环系,属瑞德血统。该系是沈单7号、农大60号、晋单27号等优良杂交种的亲本之一。这些杂交种在河南试验、示范中均表现较优,但均因该自交系在繁殖、制种时产量较低而未大面积利用。加之该系配合力高,秆低壮,配出的杂交种多属大穗、抗倒品种,故各育种单位近年来利用该系做亲本又组配出不少新的苗头杂交种。所以,研究解决5003自交系在豫繁殖、制种产量偏低问题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自1990年起,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试验和总结。经过两年的工作,根据该系的  相似文献   

15.
孔繁义 《种子科技》2003,21(5):290-290
我省玉米制种面积较大,各地在种子降水方面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下面介绍几种玉米种子降水方法:1 站秆扒皮晾晒 玉米进入蜡熟期,籽粒含水量一般在40%以上,这时(9月上中旬)正是降低玉米种子水分的好时机。在秸秆上把果穗包叶扒开,扒到底,使果穗充分通风透光。这种办法简单易行,容易操作,降水速度快,并且均匀一致,但要掌握好扒皮的时期。一般在玉米蜡熟期扒皮为宜,扒早了种子成熟度不够影响产量,扒晚了低温寒冷种子易受冻害。  相似文献   

16.
郭超 《种子世界》2009,(10):30-31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及来源 参试品种丹玉96、海禾17、豫单101、郑单23、临奥4号、奥玉3202、吉单27、沈单10号均来自于延安市农科所,先玉252来自于山东登海种业。本试验以沈单10号为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7.
《种子》1996,(5)
郑单14号(原名邓试201)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有成。1994年获河南省农村科技博览会“金奖”。其亲本组合和制种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951179748),并初审通过。1996年4月在全国第五届专利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96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命名为豫玉18号。1993~1995年在河南省区试(套种组)平均公顷产8157kg,比对照种沈单7号每公顷增产1221/kg,为17.6%,居5个试验结束品种首位。1994~1995年在全国华北夏玉米区试中熟组中平均公顷产6750kg比掖单13号增产747kg/hm2,为12.4%,比琢玉15号(豫单13号)增产13.5%,居10个参试种首位。1994~1995年在河南省16个地市80多个县试验示范,均表现竖叶大穗、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抗倒耐旱,很受群众欢迎。比掖单13号增产4.7%~40.3%,比掖单12号增产13.4%~44.4%,比沈单7号增产19.4%,多居首位。1994年在长葛市6.6公顷示范方平均产9300kg/hm2,比方外玉米(掖单2、13号)增产29.2%,其中最高产快达12291kg/hnm2,19...  相似文献   

18.
地膜覆盖在高粱杂交种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高粱制种产量和质量,我们从1997年开始进行抗四高粱地膜覆盖杂交制种高产试验,摸索出一条高粱覆膜高产制种技术。1998年6.7hm2晋杂12号高粱地膜覆盖制种单产525kg/667m2,比露地增产61.5%。由于播种期和成熟期的提早,为提高种...  相似文献   

19.
沈玉2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玉21是沈阳市农科院选育的一代杂交种,是继沈单10号、沈单16号、沈玉17号之后育成的又一突破性国审玉米品种。它不但继承了沈单16号品质优良的特点和沈玉17号高产抗病的优点,而且耐密不秃尖、抗旱、抗倒、耐贫瘠、春夏播皆宜。在各区域试验中,该品种表现出抗性强、适应性广、具有高产稳产的特性,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王岩 《种子科技》2006,24(1):33-34
1新品种保护历程 沈阳市农业科学院主要从事作物、蔬菜新品种选育和开发推广工作,现有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近百名,其中正、副高级人员近30名,院里每年开展各类课题研究20多项。建院30年来,先后完成科研成果130多项。其中,沈单7号玉米杂交种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白菜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及利用”和“中国秋冬萝卜核一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和利用”双双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发明二等奖,玉米沈单10号和青椒沈椒4号被农业部指定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