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以湖南丘陵风化花岗岩区水土保持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保林的水文效应,并根据灰色系统原理,建立了水保林的蓄水量和蓄水效率的灰色数学模型;同时还阐述了水保林提高了林内空气湿度、削减延迟洪峰、减少河流含沙率和降低河床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密云水库石匣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0-2006年密云水库上游石匣小流域内20个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数据,分析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结果表明:(1)以裸地为对照,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保持效应为封禁荒草地>林地>耕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减少量分别为94.28%、66.25%、23.95%,泥沙减少量分别为99.38% 、75.13%、56.82%;(2)同种耕地土地利用类型,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为梯田>坡耕地>陡坡开荒;(3)同种林地土地利用类型,不同林地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为鱼鳞坑>大水平条>小水平条;(4)同种草地土地利用类型,自然封禁形成的荒草地的水土保持效应远远大于人工草地.  相似文献   

3.
重庆四面山5种人工林保土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的保土功能是其生态功能的重要体现。在对重庆四面山5种林分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保土功能指标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坐标综合评定法对不同林分保土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林分之间存在明显的功能差异,其中保土综合能力最强的林分类型是杉木 马尾松 木荷针阔混交林(其综合评定值为1.158 1),杉木 马尾松针叶混交林(1.415 2)和石栎 木荷阔叶混交林(1.459 5)差别不大,杉木纯林(2.558 0)保土综合能力最弱,明显弱于其他林分。从排序可看出,树种组成丰富、枯落物储量多的针阔混交林保土能力最强,要优于针叶混交林或阔叶混交林,单一针叶林保土功能最差。   相似文献   

4.
<正> 1987年至1988年,我们作了用玉米秸秆覆盖麦田对节水保土的效应试验。该试验着重探索了在秸秆覆盖条件下,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耗水规律,覆盖对节水保土和不同土层土壤水分以及对小麦根系发育的影响,为冬小麦的节水栽培提供了依据。一、秸秆覆盖是充分利用地面蒸发水的有效措  相似文献   

5.
陈志人 《世界农业》1992,(6):38-38,44
目前,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山区丘陵地区,情况更为严重。为了克服这一不利因素,科研人员提倡采用保土耕作。所谓保土耕作即是利用专门的犁县改变传统的耕翻和播种方式,把上一熟作物残茬遗留在土壤表层。作物残茬覆盖土表,既可在冬雨季节保护表土免遭冲刷,本身又可  相似文献   

6.
聂谷华  赵军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277-10278
植物具有拦截降水、蓄含水分、减少地表径流、从而达到保土固沙的作用,对水土流失严重的江河湖泊地区的生态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综述了目前保土固沙效果较好的植物类型及其应用方式,以期为今后水岸建设或治理的植物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生物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行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的合理配置,因地制宜地治理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观测试验,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生物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生物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为经济林>人工草地>水保林,其中,经济林措施中梨树>桃树>板栗,人工草地措施中黑麦草>白三叶,水保林措施中杨树与墨西哥柏混交林>墨西哥柏>杨树。与撂荒坡耕地相比,经济林(梨树)的保土效果和保水效果均比较好,而香樟、柏树、马尾松等水保林在坡度较陡时不具备保水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小兴安岭气候条件和立地类型的特点,提出了采伐火烧迹地保土防冻更新造林技术。并阐明了更新造林的树种选择、整地方式、栽培技术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龙须草蓄水保土机理及效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结果指出,龙须草具有较好的蓄水作用(包括草层截雨、土壤贮水)和保土作用(包括根系固土、防治水土流失。其中截雨作用效果大小,在草层覆盖率为92%以上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草层厚度,草层厚度越大,截雨作用效果越大;土壤贮水作用效果大小,主要取决于草层覆盖率和根系生长量,草层覆盖率和根系生长量越大,土壤贮水作用效果越大;根系固土作用效果大小,主要取决于根系生长量,根系生长量越大、根系固土作用效果越大;  相似文献   

10.
韦巧玲 《吉林农业》2011,(3):216-217
根据自治区"绿满八桂"、柳州市"绿满龙城"、柳城县"绿满柳城"的精神要求,经柳城县人民政府研究,于2011年在龙头、大埔、凤山、社冲、马山五个乡镇开展沿江护堤保土绿化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1.
小蓬竹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小蓬竹的水土保持特性。[方法]利用典型的喀斯特草地和灌木群落为对照,测定小蓬竹的林冠层、枯落物层、腐殖质层的持水量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结果]小蓬竹群落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能够截留更多的降水;能够有效的降低林地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增强其蓄水保水能力;明显增强土壤的抗蚀性和抗冲性;明显加快土壤的熟化程度,增加土壤肥力。[结论]小蓬竹对增强土壤的固土、保水、保肥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秦岭火地塘林区松栎混交林土壤的潜在水源涵养功能,以荒草地和农用地2种土地利用类型作为对照,于2011年5月在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样地上挖掘土壤剖面,并对其土壤物理性质和蓄水、入渗能力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坐标综合评定法首次对该地区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潜在水源涵养能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密度由大到小为荒草地(1.25 g/cm3)>农用地(1.22 g/cm3)>松栎混交林地(0.82 g/cm3),土壤总孔隙度由大到小为松栎混交林地(87.40%)>荒草地(45.87%)>农用地(38.95%);松栎混交林地土壤的蓄水性能和渗透性能最好,农用地最差。运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对3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松栎混交林地土壤的潜在水源涵养功能最佳(0.00),农用地土壤的潜在水源涵养功能最差(1.10),建议在该地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以提高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本研究为认识和综合评价火地塘林区松栎混交林的生态服务功能积累了基础资料,从而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保障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梅江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区域调查和定位试验方法,系统研究梅江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林地中,表层土壤砂粒含量以马尾松林地为最高,天然常绿阔叶林地最低;黏粒含量大小为马尾松林地<人工桉树林地<灌木林地<天然常绿阔叶林地。表层土壤容重和比重马尾松林地为最大,灌木林地次之,天然常绿阔叶林地最小;孔隙度与自然含水量则为天然常绿阔叶林地>人工桉树林地>灌木林地>马尾松林地。在土层垂直方向上,阔叶林地的物理性质变化差异较大,针叶林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晋西黄土地区水土保持林地土壤入渗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通过对累积入渗量的分析,发现林地土壤入渗性能最佳,荒草地次之,而农耕地最差。方差分析表明,在流域内不同地貌部位之间土壤入渗性能无明显差异,而不同地类之间差异显著,即水土保持林对提高土壤入渗能力有显著作用。多重比较分析说明不同水土保持林地土壤入渗性能也有明显区别;同时发现水土保持林对入渗的空间分布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地抗冲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该文采用野外试验方法,以单位水量在单位面积上冲刷的土壤量为指标,对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地抗冲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不同地类土壤抗冲性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油松×刺槐混交林的抗冲性最好,其次是油松林地>刺槐林地>虎榛子林地>沙棘林地>荒草地>玉米茬地>土质马路>新开垦地;坡度对土壤冲刷量的影响十分明显;随冲刷过程的进行,土壤冲刷量不断减少,减少至一定值则不再减少,此时的值称为基值.同时对糙率、冲刷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林地水文作用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贡嘎山林区不同类型峨眉冷杉(Abies fabri)林死地被物层和土壤层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初步研究了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林地水文作用.结果表明,枯枝落叶层是保证森林充分发挥水源涵养作用的一个重要层次,具有明显的蓄水保水作用,不同类型峨眉冷杉林死地被物层有效拦蓄量的排序为过熟林>成熟林>中龄林>针阔叶混交林>灌木林,其中成过熟林的有效拦蓄量为4.8~7.4 mm,而其它群落一般则小于2 mm.不同森林植被条件下土壤涵蓄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涵蓄量的顺序为成熟林>中龄林>灌木;同一森林植被条件下,坡积物土壤的有效涵蓄量为冰碛物土壤的3~4倍,需要在今后森林经营和开发建设中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黄锦祥 《农学学报》2015,5(5):57-61
以福建省宁化县紫色土区的土地侵蚀地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采取相应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通过样地和径流小区的观测,分析林地、坡耕地、茶果园的水土保持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林草治理,随着治理年限的增长林草覆盖度明显提高,林草覆盖度2号(95%)>3号(80%)>4号(50%)>1号(35%);并且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增强了土壤肥力;从径流量及侵蚀量可以看出,鱼鳞坑种植油茶+生物带措施控制土壤侵蚀效果最显著,径流量及侵蚀量分别达到61.09%、97.33%,为宁化县紫色土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宁化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8.
在ArcGIS9软件的支持下,采用叠加分析方法,对淮河上游山丘区1995~2000年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和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淮河上游山丘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总体上是有利于水土保持、土壤侵蚀面积减少和侵蚀强度降低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主要发生在水田、旱地、林地、草地这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其中林地土壤侵蚀强度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转化对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耕地变为林地和建设用地对土壤侵蚀的抑制上.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花岗岩山地林木对坡面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土力学原理,采用实验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三峡库区花岗岩山地林木固持土壤、稳定坡面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内摩擦角是决定坡面稳定的重要因素,经实验得出内摩擦角与土层深度显著相关,林地土体的内摩擦角大于农耕地的内摩擦角;土体抗剪强度与土层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土层越深其抗剪强度越大,林地土体的抗剪强度大于农耕地的抗剪强度.由典型坡面实地测量,得到坡面平均坡度值为:农耕地28.7°,林地38.7°.林地比农耕地高10°,反映出林木在保持水土、稳定坡面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