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记述贵州省东部地区茶园生态系统捕食性步甲3亚科,41种及其捕食对象。  相似文献   

3.
贵州东部地区茶园土壤甲螨种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轩 《贵州茶叶》2006,34(4):16-18,26
报道了贵州东部地区茶园土壤甲螨111种,分属38科。以奥甲螨科、单翼甲螨科、盲甲螨科、菌甲螨科、上罗甲螨科等为茶园土壤甲螨优势类群,新小奥甲螨、卵角单翼甲螨、棒菌甲螨等为茶园土壤甲螨类动物常见种类。  相似文献   

4.
戴轩 《贵州茶叶》2006,34(1):13-15
报道贵州东部地区茶园土壤蜘蛛调查结果,目前已发现计25科117种,其中未定种12种,本地区新纪录种37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交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贵州地区夏季(6~8月)降水场与秋粮气象产量序列周期振动间的相互关系,讨论了各序列的功率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贵州夏季降水与秋粮气象产量存在着3年左右的显著周期.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了解河西走廊东部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征,运用膨化相关、SPSS统计软件进行逐步回归、方差分析,对小麦条锈病在河西走廊东部发生的危害趋势、发生特点、病情指数与病叶率的关系、病情指数在当地的分级标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气象条件对条锈病发生的影响,同时建立了条锈病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型,对农业生产病虫害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浅层土壤水分增量变化对降水量的响应,以期为干旱区藜麦推广种植提供气象科学依据。利用2018—2021年4—10月柴达木盆地东部2个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数据,包括降水量、降水前土壤含水量、降水期间平均气温以及降水历时等资料,利用Excel和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与德令哈相比,乌兰小降水事件偏少4%,大降水事件偏多6%,两地土壤水分增加对降水的响应均有滞后性,根据土层深度和降水强度的不同,单次滞后时间在1~63 h之间。(2)同量级降水条件下土层水分增量随深度增加响应逐渐减小,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同深土层含水量响应增大。(3)当累计降水< 5 mm时,0~10 cm土层水分增加有响应;当累计降水为5~10 mm时,0~40 cm土壤含水量以降水前地表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程度地响应;当降水量>10 mm时,0~40 cm各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增加响应明显。(4)0~10 cm土层含水量对降水的响应与降水期间气温呈不显著的负相关;与降水前该层含水量呈正相关,乌兰显著、德令哈不明显;与降水历时相关性表现显著(P<0.01)。结果可为藜麦各生长期需水量、雨后吸水量及灌溉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濉溪县1958—2004年小麦产量资料和相应的降水资料,进行同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气象产量与播种~分蘖和返青~拔节期的降水量显著正相关,与抽穗~成熟期的降水量显著负相关。适宜的降水量为:底墒水60~120mm,生育期内降水220~290mm。濉溪县小麦生产过程中降水总量适中,部分时段略显不足,旱多于涝,要优化品种结构,抢墒早播,浇好播种底墒水、分蘖越冬水和拔节孕穗水,集雨保墒。  相似文献   

9.
曹Yang  严建民 《作物学报》1997,23(1):102-106
用^14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6个小麦品种叶片的RuBP羧化酶活性对孕穗期湿害逆境的响应能力及其产量性状表现;用完全双列杂交法测定了9个小麦亲本耐湿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在孕穗期湿害逆境下,不同品种间的RuBP羧化酶活性下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与主茎绿色叶片数和产量性状的变化相一致,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之间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组合间特殊配合力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小麦品种的耐湿性受  相似文献   

10.
高水分小麦通风降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粮食市场收购主体的多元化,来粮情况趋于复杂,部分高水分粮入库直接影响了储粮安全,对储粮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针对上述情况,为了确保储粮安全,我库从改进进仓堆垛方式入手,充分利用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风降水,确保储粮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1.
12.
报道了贵州东部地区茶园土壤甲螨111种,分属38科。以奥甲螨科、单翼甲螨科、盲甲螨科、菌甲螨科、上罗甲螨科等为茶园土壤甲螨优势类群,新小奥甲螨、卵角单翼甲螨、棒菌甲螨等为茶园土壤甲螨类动物常见种类。  相似文献   

13.
贵州东部和中部地区稻田土壤有效硅含量和硅肥使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是水稻良好生长所必须的元素,水稻土中硅养分的丰缺状况,关系到水稻栽培能否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查明贵州主要稻田土壤有效硅的丰缺状况,自1986年以来,我们收集和采集了黔东、黔中部分地区的稻田土壤样品1104件(其中耕层62件),用pH_4醋酸盐缓冲液提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砂泥田、扁砂田、潮沙泥田、自鳝泥田、白胶泥田以及砂质大眼泥田的有效硅含量均低于缺硅临界值(<10mg/100克土)。按上述土种估算,贵州有400万亩左右稻田缺硅,占全省稻田面积17.2%。据我院试验,在缺硅稻田中施用硅钙肥料,可使稻谷增产10~20%。影响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因素,主要是母质类型和土壤质地。其次是土壤酸度。土壤有效硅含量在剖面中分布,以耕层为最低,心土层和底土层稍高,但耕层缺硅的稻田,心土层仍表现出硅素含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贵州小麦生产及其品种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光艺 《种子》2000,(2):49-51
1 贵州小麦生产概况小麦是贵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和玉米,居第三位。产量约占夏粮的80%。发展小麦生产是调整城乡人民食粮结构,解决缺粮问题的重大举措,在贵州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小麦生产有很大的发展,1949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只有5.73万公顷,单产577.5kg/hm2。总产3311万kg;1989年小麦种植面积达38.2万公顷,单产1260kg,总产48132万kg;1998年发展到60.5万公顷,单产1800kg,总产108808万kg。50年间面积扩大了10.5倍,总产增加32.86倍。尽管如此,贵州小麦的单产水平仍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耕作…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我省的主要夏粮作物。由于它适应性强,比较耐寒,又在低温季节生长发育,能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故省内各地均有栽培。但我省小麦大面积栽培单产不高,长期为百斤左右徘徊,地区之间差异也较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东部地区厚皮甜瓜栽培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敏 《种子世界》2006,(12):49-50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东部开始露地栽培厚皮甜瓜试验,经过了许多科研人员近30年努力和实践,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基本完整的一套种植技术体系,在局部地区基本可以实现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17.
近年,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水稻乳熟期发生剑叶枯黄、叶尖枯死的早衰现象较为普遍,对水稻产量和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近几年,在牡丹江地区稻田的调查表明,水稻大面积发生早衰,造成减产,给稻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水稻成熟期进行预防,延长水稻功能叶的寿命,能起到十分可观的增产效果。因此,防治水稻早衰对粮农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1 水稻的早衰现象早衰有生理性早衰和病理性早衰两种。生理性早衰主要由水稻生长环境不良和品种自身特性所引起;病理性早衰主要由纹枯病、稻瘟病、小粒菌核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陆地生态系统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基于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的原理和特点,笔者应用野外物候观测数据和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中国国家气象局355个站点1951-2004年观测的相关资料,以及美国地球资源观测系统数据中心的探路者数据集中的NOAA/AVHRR NDVI数据,构建Logistic模型。将其应用于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上以物候为指示的植被格局动态与气候变化研究之中,分析1982-2003年样带植被绿度期参量与降水相关关系。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植被绿度初期提前趋势明显,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平均绿度初期提前8天左右;样带北部温度升高、降水减少,特别是春季降水减少,会使温带荒漠地区荒漠化趋势加重。  相似文献   

19.
龙增栋 《种子》1995,(4):44-46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倾斜面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差异大,具有明显立体农业生态的特点。耕地多分布在海拔200~2600米之间。冬小麦播种后常有天旱,小麦生长期光照偏少,湿度大,易于病虫害的发生。小麦生长后期及收获时节,又常遇到雨季,影响正常收割入库。 贵州小麦育种始于50年代末,进入70年代,尤以1971年以后才较大规模地开展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除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外,各地、州市农业科研单位均开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贵州小麦生产品种及其系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十年代贵州小麦生产品种及其系谱龙增栋,何庆才(贵州省农科院旱粮所)贵州具有明显的立体农业生态特点,自然条件复杂,小麦生产品种类型多,每个品种种植面积一般都比较小。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变,小麦生产品种亦在不断更换。为了弄清80年代贵州小麦生产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