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稻米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食用留胚米有利于增进人体健康,然而普通水稻在碾制精米过程中,胚大都被磨掉,因此选育留胚米成为功能性稻米品种选育的一个方向。但在育种实践中,留胚率的测定标准、留胚率影响因素以及留胚米稳定性等基础性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明确。为此,选取参加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的粳稻新品种(系)及课题组选育的高留胚率材料,对重量法、半胚法和系数法3种留胚率测定方法进行比较优选,分析粒形对留胚率的影响、留胚率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以及二者的地区稳定性表现。结果表明:半胚法是3种留胚率测定方法中的最佳方法;留胚率与糙米的长宽比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两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418*和-0.472*,但在留胚品种中,长宽比较高时仍保持其留胚特性,留胚率与糙米粒厚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两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41*和0.64**,推测留胚米的形成可能主要受遗传控制;留胚率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两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641**和0.584**;留胚米的留胚率及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大,但总体上,留胚米的留胚率仍然维持在80%。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纯化米胚芽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通过(NH4)2SO4分级沉淀、DEAE-Sephrose FF离子交换色谱、Superdex 200凝胶过滤色谱和Glu SephroseCL 4B亲和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对米胚芽GAD进行分离纯化。用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米胚GAD的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测定其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米胚GAD的最适温度和pH,通过酶动力学试验测定其动力学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并测定KCl和MgSO4等化学物质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分离纯化得到了米胚GAD,其纯化倍数为65.7,比活达223.4 U/mg,酶活回收率为10.8%。米胚GA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 ku,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40 ku,说明米胚GAD是由2个相同亚基构成的二聚体。米胚GAD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为5.6;米胚GAD的热稳定较差,80℃时酶几乎完全失活;米胚GAD在pH 4.5~8.0较为稳定,能保持88%以上的酶活。米胚GAD对谷氨酸Glu的Km为32.3 mmol/L,Vmax为1.159 mg/min;对磷酸吡哆醛(PLP)的Km为1.7μmol/L,Vmax为1.171 mg/min。K+和Ag2+对米胚GAD的活力有较大抑制,Mg2+、Mn2+、Al3+和Li2+等对活性影响不大,500μmol/L Ca2+对米胚GAD有较强的激活作用。【结论】米胚GAD的性质与其他植物GAD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1.什么是胚芽米 胚芽米最早出现于日本。日本对胚芽米的要求是“胚保留率为80%以上,并且每100克大米中胚的重量为2克以上”。以米胚的完好率为测定依据,测定方法如下图。  相似文献   

4.
提高本土品牌市场竞争力 “米胚油富含多种微量营养素,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种食用油之一,这是4天前才生产出的第一批茅贡牌米胚油,已通过有关卫生组织检验。”6月25日,在贵州省湄潭县茅贡米业有限公司成品库,董事长周建华指着已包装好的米胚油向笔者作介绍。  相似文献   

5.
蒸谷米也叫营养米,主要是在水热处理过程中把米皮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是一些维生素、矿物质渗透到了米胚中。  相似文献   

6.
狐米草离体培养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狐米草种子的无菌苗和幼穗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再生出完整的小植珠。在培养基中添加0.1mg/LGA3,狐米草种子的发芽率由5.7%提高到20.9%左右;仍不能发芽的种子,用刀剖开后再接种,发芽率达49.0%。获得了两种类型的愈伤组织:白色、光滑的非胚性愈伤组织;绿色、结节状的胚性愈伤组织。非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再生植株的频率为3.0%,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再生植株的频率为100.0%。研究建立起狐米草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粮油加工企业对谷物深加工利用已实现了产业化。谷物除了加工主产品外,还可将主产品及其副产品如碎米、米糠、米胚、稻壳、麸皮等进行再加工,制成新的产品,实现物尽其用。如利用碎米可制取多功能淀粉、淀粉基脂肪替代物;利用米糠可提取米糠油、米糠营养素、米糠营养纤维、功能性多肽;利用稻壳可以制备白碳黑、活性碳,生产多种美容化妆品。因此,稻谷主副产品是食品、化工、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一、开发米淀粉功能食品   稻米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目前美国和欧洲兴起了米淀粉研…  相似文献   

8.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应用Gliffing方法(Ⅳ)研究了不同类型的6个玉米自交系双列杂交后代的配合力表现.结果表明,穗长、穗粗、茎粗、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穗重、出籽率、干鲜重比、油分、胚重比值、胚体积比值等12个性状均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稳位高、单穗产量、蛋白质等3个性状的基因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几乎同等重要.高油五米自交系的籽粒油分、蛋白质、胚重比值、胚体积比值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明显高于非高油玉米自交系,而百粒重的一般配合力低于非高油玉米自交系.单穗产量特殊配合力高低与一般配合力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特种稻米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宣文敏 《农业与技术》2002,22(3):67-69,74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要求的多样化,人们食用主食的量相应下降,而要求主食向高营养和具有功能性方面发展,并提供适合不同人群所需的优质特种稻米。特种稻育种工作近年来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并向着功能性方面加快育种的进程。 1 巨胚稻的培育 巨胚稻属于高营养保健稻米,其糙米可用作保健食品原料,也是提取高营养价值米……  相似文献   

10.
水稻3个新性状的胚和胚乳品系的育成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育成了巨大胚、甜胚乳,暗胚乳3种新性状米的新品系G1,S1,D1,产量鉴定表明,G1,D1与生产上推广品种秀水11产量相仿,差异不显著,比原始亲本金南凤增产极显著。S1由于粒重太轻,产量只有对照1/3强,理化指标测定G1脂肪含高,S1糖分含量,D1直链淀粉含量低,该3个新性状米品系的育成,对我国“米成分育种”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水稻主栽及区试品种抗病性鉴定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6~ 2 0 0 0年对 335份江苏省水稻主栽及区试品种进行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 :在被测的各种水稻类型中 ,籼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比粳稻好 ,而在粳稻类品种中 ,杂交粳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又略强于常规粳稻 ;粳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比籼稻强 ,常规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比杂交稻强 ;大部分被测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早籼配米配方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改善低质早籼米的食味,探讨早籼配米机理,采用混料设计法进行配米试验,并对得出的16大体上配米配方的米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种,3种,4种基米的配米中,4种基米的有最好和最稳定的食味;(2)晚籼米、糯稻质早籼米的食味,配米在拼配时要考虑其基米来源差异性,特别是香米作为基米有助于配米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2001~2005年江苏省水稻区试品种(系)抗病性鉴定和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01~2005年,对江苏省水稻区试和预试品种(系)808份进行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在被测的各种水稻类型中,籼稻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比粳稻好;在粳稻类品种(系)中杂交粳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又略比常规粳稻好;粳稻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比籼稻好;常规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明显比杂交稻好;大部分被测水稻品种(系)对纹枯病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水稻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对改善我国以稻米为主食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促进我国农业 产业结构转变、提高农民种粮效益及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功能性水稻主要包括有色稻、低谷蛋白水稻、 高抗性淀粉水稻、富微营养水稻和药物制造生物反应器水稻等 5 大类。有色稻由于种子果皮积累花色素苷而呈 紫色或红褐色,有红米和黑米两大类,分别受 2 个和 3 个基因控制,是体弱者药食同源的重要滋补食品,国内 已育成一大批有色稻品种推广应用。低谷蛋白水稻由于稻米谷蛋白含量低,适于肾病患者作主粮使用,目前中 国和日本已育成多个品种用于商业化开发应用。高抗性淀粉水稻由于有部分淀粉无法被人体淀粉酶分解而不能 被肠道吸收,可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峰值,已成为糖尿病患者重要的主食,目前国内已育成多个品种推广 应用。富微营养水稻由于稻米特种维生素、有益微量元素等含量高而有益于不同缺素症患者治疗与保健,国内 外已育成以“黄金大米”为代表的多个富微营养水稻品种。药物制造生物反应器水稻利用水稻为药用重组蛋白、 多肽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生产平台,合成与提取目标功能成分物质,目前国内外都有成功报道,并已尝试进行 商业化开发应用。全球对功能性水稻的需求日益增大,功能性水稻研究具有广阔前景。功能性水稻育种未来将 从功能的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由保健型向保健与辅助疗效相结合转变。多组学技术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 不断挖掘与创制新种质以培育功能性水稻新品种,是功能性水稻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碎米和米糠制备营养米糊的工艺与配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制新型营养米糊,利用碎米和米糠为原料对制备营养米糊的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营养米糊最佳工艺条件为碎米中添加8倍水,在90℃水浴中煮制5min。米糊经干燥后过100目筛。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营养米糊的最佳配方为:1.39%外层米糠、6.95%内层米糠、69.54%碎米、15.58%白砂糖、6.23%奶粉、0.31%蔗糖酯。产品具有良好的速溶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ENVISAT ASAR数据的水稻遥感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江苏省兴化市水稻试验区为例,利用单时相多极化ENVISAT ASAR(Advanc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进行水稻识别和生长参数反演。通过分析水稻和其他地物在该时相上的VV极化和HH极化后向散射特征,选择合适的阈值和条件,利用阈值分类算法从影像中提取水稻分布。另外,利用实测水稻生长参数和获取的植被指数(NDVI)数据与水稻后向散射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稻VV极化后向散射强度与水稻形态结构、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水稻HH极化后向散射强度对水稻冠层含水量的变化更敏感。基于上述分析,建立反演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和NDVI等参数的关系模型。经过验证,水稻识别精度为84.36%,反演的水稻生长参数的空间变化和实际情形相符合。  相似文献   

17.
不同色稻的精米与米糠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选用有代表性的不同种皮颜色类型的36个水稻推广品种和种质资源,比较分析了不同环境(季节、地点)条件下,精米与米糠中Se、Cu、Fe、Zn、Ca和Mn6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精米中6种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排序为:Ca>Mn>Zn>Fe>Cu>Se,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5.809、9.915、7.988、6.025、2.205、0.024μg·g-1;米糠中为:Ca>Mn>Fe>Zn>Cu>Se,其平均含量分别为297.221、125.705、62.189、26.761、14.580、0.061μg·g-1.(2)6种元素在米糠中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其在精米中的含量,其中,Mn在米糠中的含量是精米中的13.07倍,Fe为12.76倍,Cu、Ca、Zn、Se分别为7.48、5.07、3.56、2.71倍.(3)除黑米精米中Ca含量极显著高于白米、红米精米,白米米糠中Mn含量极显著高于黑米、红米米糠外,其余各元素含量在不同种皮颜色类型间差异不显著.(4)在3种环境下均表现显著正相关的包括:精米Zn与精米Mn、米糠Fe与米糠Zn、精米Se与米糠Se、精米Mn与米糠Mn,而米糠Fe与米糠Ca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探索生态可持续的稻作模式,对比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和再生稻稻作模式的产量潜力和CH4排放特征,以此为选取绿色、生态经济可持续的稻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7—2018年依托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科研基地,设置了双季稻和再生稻2种模式,对比分析了产量潜力、稻田生育期间CH4排放动态和稻田生态系统CH4季节性累积排放规律以及评估了单位产量稻田CH4排放。【结果】 试验期间,从产量方面来看,双季稻早稻产量为7.37 t·hm -2,再生稻头季产量为8.84 t·hm -2,头季相比早稻增产19.95%。双季稻晚稻产量为6.82 t·hm -2,再生稻再生季产量为3.39 t·hm -2,再生季相比晚稻减产50.29%。综合两季,双季稻总产量为14.19 t·hm -2,再生稻总产量为12.22 t·hm -2;从生育期间CH4排放动态来看,双季稻在分蘖期和齐穗期左右排放较强峰值,再生稻除了在分蘖期和齐穗期有较强的排放以外,其在施用促芽肥时也出现了小峰值。但总体双季稻的排放范围(- 0.06—1.30 μmol·m -2·s -1)要高于再生稻的排放范围(- 0.01—0.70 μmol·m -2·s -1);从稻田CH4季节性累积排放来看,双季稻CH4累积排放要高于再生稻。再生稻头季累积排放范围在23.90—266.59kg·hm -2,再生季累积排放范围在0.00—46.14 kg·hm -2。双季稻早稻季节累积排放范围在为35.57—251.29kg·hm -2,晚稻季节累积排放范围在为10.74—321.59 kg·hm -2。双季稻CH4季节累积排放A-B(两叶一心至分蘖后期)段>B-C(分蘖后期至齐穗期)段>C-D(齐穗期至成熟期)段,且全生育期双季稻累积排放达922.35 kg·hm -2。再生稻CH4累积排放B-C段>A-B段>C-D段,且全生育期CH4累积排放为609.74 kg·hm -2,即相比对照双季稻,再生稻CH4累积排放降低了33.89%;最后通过评估单位产量CH4排放可知,早稻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69 kg·kg -1,头季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62 kg·kg -1,头季相比早稻减少了10.14%;晚稻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61 kg·kg -1,再生季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18 kg·kg -1,再生季相比晚稻降低了70.49%。综合两季,双季稻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65 kg·kg -1,再生稻单位产量CH4排放为0.050 kg·kg -1,再生稻相比双季稻降低了23.08%。 【结论】 从单位产量下CH4排放角度来看,在长江中下游双季稻的主产区扩大种植再生稻是为良策。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稻品种间栽方式控制稻瘟病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4个当地主栽杂交稻品种与1个优质感病糯稻品种配置4个组合进行混合间栽组合控制稻瘟病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混合间栽对稻瘟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间栽区各品种的平均叶瘟和穗瘟发病率均比净栽区低,尤其对优质易感病糯稻品种,穗瘟相对防治效果达到46.90%~77.36%。混合间栽较之净栽区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各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增产幅度可达675.0~921.3 kg/hm2。  相似文献   

20.
低质早籼米配米配方及其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善低质早籼米品质,采取配米技术,对基米与其配米米质进行比较分析,试验材料包括19个水稻品种,即5个低质早籼品种、9个晚籼品种、3个糯稻品种和2个粳稻品种,结果表明,配米技术能明显改善早籼米品质,且其配方比例具有相似性,3种基米的早籼配米配方比例为低质早籼米66.41%,优质米16.87%,糯稻米16.72%,4种基米的早籼配米配方比例为低质早籼米62.39%,优质米12.68%,糯稻米12.67%,粳稻米14.31%,最好的配米组合为湘早籼26号(62.837%),湘晚籼10号(12.187%),晚糯91-581(12.671%),晚粳94046(12.3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