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斜纹夜蛾是如皋市秋季蔬菜上重要害虫之一,寄主甚多,主要有花椰菜、大白菜、豆类、芋头等,其中尤以花椰菜与大白菜田发生危害重。特别是大白菜田斜纹夜蛾,其1头幼虫蛀食叶球后往往将叶球完全食毁,危害损失大。常年叶球被蛀害率在20%~40%,严重的达50%以上,损失5成以上。斜纹夜蛾的发生危害成为严重制约我市秋季蔬菜生产的重要因子之一。明确斜纹夜蛾在蔬菜田产卵分布,对科学开展药剂防治、控制危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斜纹夜蛾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秋季大白菜田重要害虫之一,发生量大,世代重叠明显,危害损失严重,生产中须采取连续多次防治方能控制危害。由于该虫钻蛀危害大白菜叶球,防治难度大,生产中菜农盲目滥用农药现象严重,不少菜农在田间出现危害  相似文献   

3.
大白菜田斜纹夜蛾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蔬菜栽培方式及种植品种的多样化,使斜纹夜蛾有了充足的食源,其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现已成为蔬菜生产中常发重发的害虫,危害影响大。特别是对大白菜,可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生产中大白菜田药剂防治效果不太理想,滥用农药现象严重。为提高防治效果,保护食用者身体健康,我们于1999~2003年开展了大白菜田斜纹夜蛾发生调查与防治的试验研究,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茚虫威对甘蓝鳞翅目幼虫的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小菜蛾的幼虫寄主范围广,食性杂,多具有群集暴食习性,4—6月份以菜青虫和小菜蛾危害为主,8—9月份为混合发生高峰期,对秋季蔬菜生产危害很大。早秋温湿度适宜,食料丰富,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易大发生,进而影响绿叶类、茄果类、豆类、芦笋等蔬菜生长。生产上常使用安打(15%茚虫威悬浮剂)和凯恩(15%茚虫威乳油)防治,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自进入90年代,斜纹夜蛾在本地暴发周期越来越短,是秋季蔬菜的主要虫害之一,常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此,对斜纹夜蛾在本地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田间药剂防治进行了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hubner)又名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迁飞性暴发害虫,国内分布广泛,食性甚杂,能取食甜菜、蔬菜大豆、杂草等100多种植物。该虫在大丰地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发生很轻,为偶发性害虫,但近几年来暴发频率增加,危害作物程度加重,仅2001-2002年我市秋季青椒与菠菜因甜菜夜蛾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达2-3成。该虫在本地主要危害时间8~10月份,主要危害大白菜、青椒、赤豆、芦笋、青菜、甘蓝、菠菜、萝卜、棉花等作物。目前对甜菜夜蛾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因该虫抗药性较强,多种药对其防效欠佳,严重田块可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7.
吴双林 《蔬菜》2000,(5):24-24
近几年槟榔芋的生产发展较快,每667m2产量高达2000~2500kg,产值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好。但由于槟榔芋生长盛期最易受斜纹夜蛾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槟榔芋的产量及产值,每年槟榔芋斜纹夜蛾危害率为20%~50%,严重导致种植户绝产绝收;挫伤种植农户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了解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做到及早防治,现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一、斜纹夜蛾的发生为害特点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又称夜盗蛾,食性较杂,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薯科类及绿叶类蔬菜的茎叶。幼虫主要食叶、花及…  相似文献   

8.
1 甘蓝病虫害发生危害及防治现状 甘蓝是城乡人喜食的蔬菜,其种植面积约占蔬菜种植面积的15%。病虫害是甘蓝生产中重要的生物灾害,据调查甘蓝病害有20余种,虫害约30余种,主要病虫害有甘蓝黑腐病、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菜蚜、斑潜蝇等。常年因病虫为害造成经济损失达20%以上。菜农在防治病虫时,不能完全做到正确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区夜蛾的危害主要有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同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杂食性害虫,可危害数百种植物,也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甜菜夜蛾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呈透明的小孔;3龄后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留叶脉和叶柄,致使菜苗死亡。  相似文献   

10.
范昀珊  范祖兴 《蔬菜》2014,(5):68-69
芋产区斜纹夜蛾为害严重,严重影响芋的产量,通过了解斜纹夜蛾形态特征和对芋产区的为害分析,掌握斜纹夜蛾发生规律,提出芋产区斜纹夜蛾发生危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又称斜纹夜本文承蒙上海市昆虫研究所杜家体研究员指导,特此致谢。盗蛾,俗称五花虫。原属间歇性害虫,目前已发展成常发性害虫。该虫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夏秋高温干旱季节具多发性、食性杂和偏嗜性等特点。凡我市夏秋季作物如豆科作物大豆、研豆、菜豆,十字花科蔬菜,锦葵科棉花和芋等均属危害对象,发生面积多达2.5万M,其中以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为主的主害作物面积达1.4万hln,一般年份损失10%以上,严重田块减产4O%-60%,局部田块甚至绝收。现把斜纹夜蛾大发生原因和预测预报新技术报告如下。1大发生原…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软腐病又叫烂根病,是我县大白菜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由于此病的危害,我县一般火菜损失35—40%,中菜损失15—20%,晚菜损失6—10%,严重地威胁着大白菜生产。 一、病害特点 大白菜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在2—30℃的范围内都能生长发育,但在28—30℃时病菌繁殖最快,因此高温、高湿时,软腐病危害最严重。软腐病又是一种传染性病害,其传播方式一是靠昆虫传播,二是靠流水传播。 我县大白菜软腐病一般都发生在移栽成活后,  相似文献   

13.
斜纹夜蛾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斜纹夜蛾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害虫种类之一,是一种间隙性发生的暴食性害虫,多次造成灾害性危害。该虫世代重叠严重,给测报与防治带来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夜蛾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茄科、百合科等多种蔬菜,在上海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幼虫食叶、花蕾、果实,严重时可将全田蔬菜吃光,严重危害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控制其危害,菜农大量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使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对常用的低含量的甲氨基阿维菌素类药剂抗药性增强,因此,我们引进5%凯胜,并开展了防治夜蛾田间药效试验,为生产上应用提供技术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大白菜霜霉病又名跑马干,俗称白霉病、霜叶病等,是大白菜种植期间常见的真菌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除危害大白菜外,萝卜、油菜、小白菜、甘蓝、芥菜等受害也较重。露地秋季大白菜以9月底至10月发病最重,群众普遍重视防治软腐病,忽视霜霉病的防治,导致防治不及时,造成严重的损失。1危害症状  相似文献   

16.
斜纹夜蛾田间种群发生特点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浙南菜区斜纹夜蛾常间歇性大暴发,危害白菜、甘蓝、毛芋、豇豆、空心菜等多种蔬菜,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温州菜区2002年发生严重,2003年大暴发,2004年轻发生,发生程度和发生规律十分复杂,为了更好地开展斜纹夜蛾的综合治理和预测预报,笔者系统调查研究3年来斜纹夜蛾田间种群发生特点,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斜纹夜蛾在上海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是一种暴食性、多食性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茄科、百合科等多种蔬菜,在蔬菜生产上的危害逐年加重,幼虫食叶、花蕾、果实,严重时可将全田蔬菜吃光。近年来为了控制其危害,大量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使斜纹夜蛾抗药性不断增强,为符合生产安全卫生优质蔬菜产品的要求,我们引进斜纹夜蛾病毒制剂科云NPV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为生产上应用提供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在每年的春夏秋季均可栽培,基本上成为人们一年四季的家常菜。但由于重茬、连作,加之管理不善等原因,为病虫的发生危害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因此使病虫的发生危害日趋加重,如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白粉病、根肿病、蚜虫、菜青虫、菜螟、小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等多种病虫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为确保大白菜的高产优质,现将大白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仅供菜农参考。1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良种 春季栽培可选春秋王、德高4号,夏季栽培可选小杂56、夏王、夏阳50、60,秋季  相似文献   

19.
作者于2014—2021年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区常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地块设置监测点调查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种群动态,通过分析诱虫量的变化,探明两种夜蛾在当地的发生规律。监测结果表明,苏州地区斜纹夜蛾的发生量高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在苏州地区呈早发态势,两蛾越冬代多于4月上旬始见,危害高峰期为秋季,9~10月斜纹夜蛾的诱集量占全年诱虫量的40%~75%,8~10月甜菜夜蛾的诱集量占全年诱虫量的61%~96%;相同年份太仓地区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诱集量均高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20.
山区育苗应注意防治斜纹夜蛾斜纹夜蛾食性极杂,寄主有棉花、大豆等作物,以往未见危害苗木,但近两年,我们在山区─—崇义县龙勾乡寺里村培育脐橙苗木时,发现该虫危害晚夏梢,危害程度一般在10%左右,严重的田块可达30%。1.危害时期及对象据观察,斜纹夜蛾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