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铃薯优化转化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晚疫病是危害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可导致马铃薯的大量减产。多年来研究人员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病品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野生资源中分离抗病基因,并将其转入到栽培种马铃薯中可以获得抗病特性。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多个抗晚疫病基因被发现和图谱,且部分基因已被转入到栽培品种中。本文从晚疫病抗病基因的发现、分离、定位及克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将多种病毒的有效核酸片断拼接成融合基因转入马铃薯可获得多抗马铃薯材料。针对马铃薯生产中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并经常混合感染的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和马铃薯S病毒(PVS),开展了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兼抗4种马铃薯病毒转基因马铃薯材料的研究。试验在前期获得含4种马铃薯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片段的质粒pART27-XSYV-rh的基础上,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品种‘陇薯3号’,PCR扩增和PCR-Southern杂交证明,4价融合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qRT-PCR分析表明,该融合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能正常表达。3株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2株对4种病毒同时具有抗性;1株对PLRV侵染表现阳性,对另外3种病毒同时具有抗性。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期内易受到各种虫害侵扰,严重影响产量与品质。近些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马铃薯抗虫基因工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已有多种抗虫基因被导入马铃薯中,并通过生物鉴定,证明具有明显的抗虫效果。但马铃薯抗虫基因工程仍需进一步完善,使马铃薯抗虫性达到高效、持久和安全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农作物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其总产量的 37% ,其中 13%是由虫害引起的[1] 。而马铃薯是虫害危害较严重的作物之一 ,马铃薯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中 ,有许多害虫对它进行危害 ,不仅影响了生长 ,甚至会造成死亡。而且害虫在咬伤组织的同时 ,还带来了病害 ,或为病害的侵染带来方便 ,因此虫害的防治在马铃薯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铃薯的主要虫害包括 :蚜虫、马铃薯瓢虫、马铃薯块茎蛾、地老虎、蛴螬、蝼蛄和金针虫等。1 马铃薯虫害的传统防治措施马铃薯虫害的传统防治措施一般采用综合防治(包括培育抗虫品种、选…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了用根癌土壤杆菌转化马铃薯的各种条件,在采用品种东农303的材料和A208、A281两种野生型根癌土壤杆菌的研究中筛选出了各个优化转化条件,建立了优化遗传转化系统.其结果为①外植体:块茎;②根癌土壤杆菌浓度:5×108CFU/ml;③pH值(共培养):5.8;④共培养中加入乙酰丁香酮浓度:40μm;⑤初始共培养时间:2天等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Bt基因导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t基因导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同时对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叶片再生体系进行优化,探讨了影响植株再生频率和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确立了最佳植株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条件,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8.
PVYCP基因导入加工型马铃薯甘农薯1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整合有马铃薯Y病毒外壳蛋白基 (PVYCP基因 )的改建质粒PEY3,以土壤农杆菌为载体转化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甘农薯 1号叶盘 ,细菌侵染 14d后用 10 0ml/LKM在愈伤组织水平上选择 ,转化率最高可达 2 1 3%。转化效率与细菌生理状态、NAA浓度、叶盘预培养天数有关。转化体分化 2株再生植株。冠瘿碱分析证明转化体整合了PVYCP基因。  相似文献   

9.
受体细胞倍性对PVY CP基因向马铃薯遗传转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桂英 《中国马铃薯》2001,15(4):204-206
利用整合PVYCP基因的改建质粒PEY3,以农杆菌为载体向四倍体栽培“甘农薯 1号” (2n =4x =4 8)及双单倍体“84 4 7” (2n =2x =2 4 )叶盘、叶柄、茎段导入PVYCP基因并获得再生植株。愈伤组织卡那霉素 (KM )抗性筛选试验表明 ,低倍体受体细胞利于外源基因的整合与表达 ,双单倍体转化率 (2 5 4 % )高于四倍体 (15 8% )。冠瘿碱分析证明再生植株整合了PVYCP基因。染色体倍性鉴定证明转基因再生植株与亲本倍性一致。  相似文献   

10.
利用已构建载体530 Shiva,转化马铃薯普通栽培种甘农薯1号、澳布、HLS和夏波蒂的试管苗及块茎盘的研究.结果表明,以Kan 50 mg·L-1和100 mg·L-1作为筛选转基因细胞和植株的剂量.对于发根农杆菌侵染马铃薯试管苗应采用新鲜菌落直接涂抹伤口进行侵染,这种方法诱导生根率高且易于操作,根诱导率、成愈率及分化率远高于浸泡法;发根农杆菌转化试管苗,后期愈伤组织分化产生5个幼苗.发根农杆菌菌液侵染甘农薯1号和夏波蒂两品种的块茎盘,7 d后就有很小的毛状根突起产生,2周后即有大量毛状根产生,3周后毛状根产生量有所减少,产生的毛状根3周时其成愈率分别为31.0%和27.0%,愈伤组织分化成苗比较困难,分化出3个幼苗,分化率分别为6.45%和3.70%.转化材料进行冠瘿碱检测表明,分化苗均为胭脂碱阳性反应.环腐病菌接种试管苗结果表明,分化植株与对照相比抗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从基因型、外植体种类、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选择压、培养基激素含量等方面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该技术在马铃薯的产量提高、品质改善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决定了花色苷含量的高低,综述国内外对彩色马铃薯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径以及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多个相关酶基因已经通过二倍体或四倍体马铃薯完成了cDNA的克隆,研究发现部分酶基因的启动子容易受到UVB辐射、低温等外界环境条件的诱导。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为马铃薯花色苷的开发利用和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以及马铃薯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已构建载体530Shiva,转化马铃薯普通栽培种甘农薯1号、澳布、HLS和夏波蒂的试管苗及块茎盘的研究。结果表明,以Kan50mg·L-1和100mg·L-1作为筛选转基因细胞和植株的剂量。对于发根农杆菌侵染马铃薯试管苗应采用新鲜菌落直接涂抹伤口进行侵染,这种方法诱导生根率高且易于操作,根诱导率、成愈率及分化率远高于浸泡法;发根农杆菌转化试管苗,后期愈伤组织分化产生5个幼苗。发根农杆菌菌液侵染甘农薯1号和夏波蒂两品种的块茎盘,7d后就有很小的毛状根突起产生,2周后即有大量毛状根产生,3周后毛状根产生量有所减少,产生的毛状根3周时其成愈率分别为31.0%和27.0%,愈伤组织分化成苗比较困难,分化出3个幼苗,分化率分别为6.45%和3.70%。转化材料进行冠瘿碱检测表明,分化苗均为胭脂碱阳性反应。环腐病菌接种试管苗结果表明,分化植株与对照相比抗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东农303的微型薯为受体材料,对其再生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研究,成功地将PVA-CP基因导入马铃薯中。结果表明:在加入5mg·L-1ZT和1mg·L-1IAA的培养基上微型薯再生频率最高达95%;农杆菌侵染薯块时,用浓度为OD600=0.5的菌液,侵染5min,共培养2d转化频率最高;在诱导芽阶段加入75mg·L-1的卡那霉素,采用延迟筛选的方法。得到的抗性芽有22株在含100mg·L-1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生根。经PCR和PCR-Southern杂交检测,15株为阳性植株。初步证明了PVA-CP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马铃薯品种东农303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基因转化的研究进展双宝,吕文河(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1前言生物工程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植物的外源基因转化已经开始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这一研究领域不可缺少的补充.据1993年10月...  相似文献   

16.
大豆种子贮存蛋白基因及其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种子蛋白包括贮存蛋白、结构蛋白、酶蛋白及其他功能性蛋白等.其中,贮存蛋白的含量最为丰富,占种子总蛋白的70-80%.种子贮存蛋白基因具有特异性表达的功能,在种子成熟的中后期,瞬时性地大量合成并贮存于蛋白体中.因此,种子贮存蛋白基因是研究高等植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极好材料.同时,种子贮存蛋白又是粮食或饲料的重要蛋白质源,在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基础上,利用基因操作技术,将种子贮存蛋白基因或经过人工改造后再转移到同种或异种植物中,可望改良种子蛋白品质、增加蛋白产量或生产有用物质.  相似文献   

17.
核酶基因转化番木瓜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酶(Ribozyme,Rib.)基因转化番木瓜(Cwarica papaya L.)探索培育抗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V)品种的新途径。用三亲交配法将切割PRV RNA的Rib,基因的表达载体(P35s/NPⅡ,Rib),转入农杆菌LBA4404,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将Rib,,基因和NPTⅡ基因导入番木瓜细胞的核基因组中。其培养的外植体在含有Kan.10  相似文献   

18.
1 前 言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作物。用常规育种方法改良品种 ,其过程复杂且需时较长 ,尽管由于育种学家的长期努力已培育出许多食用加工的优良品种 ,但至今许多优良栽培品种仍受到病毒病、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的严重危害。如果能在保持现有优良品种的农艺性状的同时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其获得抗某种重要病害的性状 ,对进一步发挥这些优良栽培种的潜力 ,发展我国马铃薯生产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为此由地区种子站承担了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的省院合作项目即“转抗病毒基因马铃薯的试验、示范、推广”。2 材料与方法2 1 材料 选适宜云南…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小麦遗传转化研究提供参考,总结和分析了小麦基因转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目前在小麦表达载体构建中普遍采用Ubi和在35S基础上改造而来的启动子序列,使用的报告基因主要有gus、uidA、gfp和Cl/LC等,选择基因主要有bar、nptⅡ、manA(pmi)、Cah、gst27、mopat、popat、CP4和GOX,筛选剂一般选用Bialaphos、Glufosinate、G418和Glyphosate等.小麦基因转化的主要受体为幼胚及其愈伤组织,转化方法主要有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受体类型、表达载体序列组成和基因转化方法是影响小麦基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巩慧玲  王蒂 《中国马铃薯》2003,17(5):284-286
经农杆菌介导对马铃薯普通栽培种进行Mtld基因的遗传转化 ,分析了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 :外植体的生理状态、类型和基因型以及培养基中蔗糖和Ca2 +浓度对转化效率均有影响。以预培养两天、且生理状况较好的茎段外植体为转化受体时 ,可显著提高转化率 ;培养基中适宜的蔗糖和Ca2 +浓度有利于转化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