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绵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绵羊接触性传染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皮肤或黏膜发生痘疹为主要特征,本病呈区域型或散发型流行。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病108例,治愈103例,治愈率达到95.3%以上。1临床症状患羊精神沉郁,饮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体温升高达40.5℃~42℃,流浆液性或粘性鼻液,结膜潮红。1~2天后病羊全身出现疱疹,尤其是头部、尾部、肷部、乳房部最为明显。疱疹突出于皮肤表面,呈块状,触之发热发烧,较坚硬。此时病羊呼吸加快达40~50次/分钟,心跳增加达85~130次/分钟。3~4天以后疱疹变软,形成水疱,…  相似文献   

2.
绵羊痘病是经常发生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以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常在冬末春初流行,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使病羊死亡、妊娠母羊流产及丧失生产性能,经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本病多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绵羊痘病是民和县绵羊经常发生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以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常在冬未春初流行,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可至发病羊死亡、妊娠母羊流产及丧失生产性能,给养羊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病羊153例,治愈148例,治愈率达96%以上,现将结果  相似文献   

4.
绵羊痘病是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在我镇有时也发生.该病以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常在冬未春初流行,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可至发病羊死亡、妊娠母羊流产或丧失生产性能,给养羊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近儿年来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病羊135例,治愈131例,治愈率达97%以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县某人民公社在今年9月28日绵羊发生痘病有42只,第二天在双生管理区、新中管理区、双义管理区先后检查就有发生此种传染病214只。当时经我院检查治疗: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噻唑、百浪多息等药品治疗无效;这时召开全乡兽医技术研究会议,经全体中西兽医,想出办法用中药配成羊痘注射液,经试用已有显著疗效,用此药注射治  相似文献   

6.
绵羊痘的病原体为绵羊痘病毒,该病是由绵羊痘病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发疹传染病。笔者采取中药治疗绵羊痘60多例,治愈率95%。1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7.
绵羊痘是牧区、半农半牧区,每年冬末春初和晚春季节羊只的一种疫病。在治疗上我们采取中西秸合的综合疗法、同时还特别注意对病弱羊只补饲青稞、洋蘿(?)(一种味甜含糖量丰富的块根多汁饲料)、饲草对增强羊只抵抗力、提高治愈率收到了显著的效果。①灌喂土药大黄白酒:药液调制:大黄1市斤加水2斤熬成浓黑红色原液再加温开水10斤、白酒1斤即成。每羊灌喂100—150毫升。大黄白酒经我们两年来灌喂1万余头以上的大小羊只证明对预防治疗羊痘、帮助痘疹早期出现缩短病程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发于夏季、秋季和暖冬季节,大小鸡只均可发生,蚊子是重要的传染源。临床上主要有皮肤型、黏膜型(白喉型)和混合型。2006年7月,我镇长江村沙溪组黄某等部分养鸡农户饲养的鸡陆续发生皮肤型鸡痘。经采用紫草、明矾、龙胆草水煎内  相似文献   

10.
绵羊痘     
绵羊痘(Variola Ovina;Sheep pox)是各种家畜痘病危害最为严重,发生于绵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热性传染病。具有流行性。特征是全身皮肤,特别是无毛及少毛部分(有时也发生于粘膜)出现典型痘疹,进一步化脓、结痂乃至引发为全身痘。死亡率较高(可达80%),对养羊业构成了极大危害。本病于13世纪首先在英国发现,15、17世纪相继在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出现。1805年在欧洲东南部及地中海地区的一些国家发生较大面积流行,造成大批羊只死亡;非洲该病主要出现在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国;亚洲主要发生于伊朗、伊拉克、黎巴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以来,民和县从异地大量引进小尾寒羊,绵羊痘在部分乡镇时有散发。笔者根据发病羊的临床症状中表现的前驱期、出痘期、恢复期区别对待,采用中西药物辨证施治,治疗178只、治愈171只,疗效满意。1治疗方法1.1前驱期这个时期为开始发热到红斑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12.
2002年以来,民和县从异地大量引进了小尾寒羊,绵羊痘在部分乡镇时有散发.笔者根据发病羊的临床症状表现的前驱期、出痘期、恢复期区别对待,采用中西药物辨证施治,治疗152只,治愈151只,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绵羊痘是严重危害绵羊饲养的病毒性传染病,绵羊痘只发生于绵羊,不感染其他家畜。病羊、带毒羊为主要传染源,以皮肤、黏膜发生特异性痘疹为特征。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痘疮及其痂皮中,因此污染的草料及污染物经消化道和皮肤接触都可传染。该病传播快,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14.
绵羊痘是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所有绵羊均可感染,病死率较高,会对羊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基于此,文章从绵羊痘的症状入手,论述如何诊断绵羊痘,结合绵羊养殖实践,总结绵羊痘的治疗方案,尽早控制绵羊痘病情发展,避免绵羊痘传染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15.
绵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接触性热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发病快,死亡率较高,危害严重。本病除注射疫苗预防外,至今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笔者曾于1981年4~8月间,收治绵羊痘病134例,其中经用升麻散加减治疗125例,痊愈112例,死亡13例,痊愈率达89%,病程8~11天;用常规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的5例,痊愈3例,死亡2例,痊愈率60%,病程21天;有4例未作治疗,自愈2例,死亡2例,病程长达28天。现将发病经过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绵羊痘病是一种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羊群一旦被绵羊痘病毒感染,皮肤和黏膜发生特异性痘疹,被称为"羊天花"或"羊出花"。患病羊出现瘙痒,皮肤出现脓包,严重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该文介绍了绵羊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和中西医治疗措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 症状 病羊体温升高(41℃~42℃),呼吸和脉搏增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结膜潮红,鼻孔流出浆液、脓性分泌物,1~2 d在眼周围、唇、鼻、颊、四肢、尾内侧及阴唇、乳房、阴囊上形成痘疹,最初局部皮肤出现红斑,不久形成较硬的红色丘疹并突出于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扩大,变成灰白色的结节转变成水疱,水疱初为透明液体,后变为脓性,如果无继发感染,则局部病变逐渐干涸成棕色痂皮,经4~5 d痂皮脱落留下红斑,稍凹陷,随后红斑逐渐变淡.  相似文献   

18.
绵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皮肤和黏膜发生丘疹和水疱.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季节,但以春秋两季较常发.饲养管理不善、畜禽拥挤以及机体抵抗力降低,均可促使本病发生和流行.羊群发病后,在加强饲养管理的条件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一起较典型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以来,民和县从异地大量引进小尾寒羊,绵羊痘在部分乡镇时有散发.笔者根据发病羊的临床症状的前驱期、出痘期、恢复期区别对待,采用中西药物辨证施治,治疗152只,治愈151只,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绵羊痘是严重危害绵羊饲养的病毒性传染病,绵羊痘只发生于绵羊,不感染其他家畜。病羊、带毒羊为主要传染源,以皮肤、黏膜发生特异性痘疹为特征。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痘疮及其痂皮中,因此污染的草料及污染物经消化道和皮肤接触都可传染。该病传播快,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病死率高,主要流行于春秋季。由于气候冷暖异常,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常可促发并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