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玉  张安明  牛乐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39-5942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严格保护土地资源与保障发展的最佳结合和最优选择。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首先分析了黔江区建设用地现状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现状建设用地集约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规划指标控制标准,最后针对黔江区实际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胡蜂是重要的昆虫资源,具有极高的食用、药用、保健价值,并可以作为优良天敌昆虫加以利用。对胡蜂基础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人工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加强胡蜂研究以促进胡蜂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昆虫资源研究利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概述了我国昆虫资源在7个利用领域中已取得的成果,给出了目前各研究领域重点开发利用的昆虫种类,利用形态及其产物或功效,共计10目,74种。提出宁夏发展昆虫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重点介绍了黔江区的资源优势、循环农业在黔江区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为黔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王兴娥  赵永田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2):2364-2367
昆虫资源是重要的生态、文化、经济资源,在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作为中国南北方的分水岭,地形过渡性明显,自然条件复杂,为各种昆虫类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具备发展昆虫旅游的独特优势。本文以《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的“旅游+产业”为背景,结合四川昆虫资源实际情况,对四川昆虫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四川昆虫资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黔江区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迅速,随着规模化养殖场数量的不断增加,养殖污染问题呈堆积化态势,制约了生态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成为黔江区畜禽养殖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亟需解决的问题。阐述了黔江区养殖现状,分析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推进黔江区畜禽污染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黔江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园林开发利用评价体系,为提高黔江区及其他相近地区开发利用野生草本花卉资源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渝东南黔江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特点,采用Delphi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及Yaahp 10.1构建黔江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的园林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结果]黔江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的园林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由3个子系统的约束层和11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层构成,利用该评价系统对黔江区80种野生草本花卉资源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野菊、千里光、紫花地丁和酢浆草等野生草本花卉可作为黔江区乡村旅游示范带的园林绿化植物资源首选;龙芽草、鼠麴草、箭叶秋葵和圆叶牵牛等野生草本花卉也得到较高评分,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可用于黔江区城市及景区的绿化美化.[结论]构建的黔江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园林开发利用评价体系,可操作性强,符合地方实际,可作为黔江区及其他相近地区的野生草本花卉资源评价工具使用.  相似文献   

8.
纵观我国,整体国力和经济水平都在不断发展,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存在,并且地区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这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势必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如何加强平困地区扶持,最大限度的减小地区差异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黔江地区位于我国的重庆市的东南部区域,海拔范围在320-1939米,可以说是高海拔地区,再加上该地区的农业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充分具备发展山地特色的现代效益的农业的有利条件。本研究结合黔江区的实际情况,展开了对山地特色现代效益农业发展的研究,首先分析了黔江区进行山地特色现代效益农业发展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黔江区发展山地特色现代效益农业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黔江区山地特色现代效益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促进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具有发展花卉产业的种质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资源和悠久的花文化资源等优势,发展花卉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国花卉产业基础薄弱.通过对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的分析,探究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黔江区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黔江区农业科技入户实施过程为对象,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现状,针对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了加强示范户建设和推广主体建设的建议,对推进黔江区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