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微藻添加对皱纹盘鲍稚鲍生长的影响,探索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作为稚鲍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方法】在饲料中添加 1%、3% 和 5% 的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藻粉,比较各处理稚鲍的生长参数,全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α- 淀粉酶(AMS)、纤维素酶(CL)活性以及内脏囊中细菌、弧菌的数量。【结果】饲料中添加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藻粉可显著提高稚鲍壳长,显著降低稚鲍死亡率,其中以 5% 三角褐指藻处理稚鲍的壳长最大(16.38±2.49 mm),1% 小球藻处理稚鲍的死亡率最低(2.00%±0.67%)。饲料中添加三角褐指藻可显著提高稚鲍体质量、增重率,显著降低饵料系数。养殖 40 d 后,5% 三角褐指藻处理和 5% 小球藻处理的 SOD 活性(12.9±0.75、12.99±0.42 U/mg)均显著高于对照。3%、5%三角褐指藻处理的 T-AOC 活性(1.15±0.03、1.19±0.06 U/mg)显著高于对照。5% 三角褐指藻处理的 AMS 活性(4.92±0.74 U/dL)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间的 CL 活性差异不显著。养殖 40 d 后,5% 三角褐指藻和 5% 小球藻处理稚鲍内脏囊中细菌和弧菌的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结论】饲料中添加三角褐指藻对皱纹盘鲍稚鲍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小球藻,以添加 5% 三角褐指藻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
符茹  黄长干  王海英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2292-2294,2304
研究了培养基中添加乙酸钠、尿素以及Fe3+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乙酸钠作为碳源的兼养生长模式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和油脂含量的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在乙酸钠浓度为5.0 g/L时得到最大生物量为1.28 g/L,是对照的1.7倍;而在乙酸钠浓度为0.5 g/L时油脂含量达到最大(28.90%),是对照的1.9倍;培养基中添加适当浓度的尿素作为氮源,可以显著地提高三角褐指藻的生长速率(P<0.05),但对生物量和油脂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培养基中Fe3+浓度的增加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速率、生物量及油脂积累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
3种不同来源的三角褐指藻的生长与油脂积累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昱晶  彭小伟  张维  刘天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761-14763
[目的]研究3种不同来源的三角褐指藻的生长与油脂积累差异,为藻种的选择和培养工艺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比较不同来源的三角褐指藻QEAC501、QEAC503和QEAC504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生长与油脂积累能力,以及主要的脂肪酸的碳链组成,[结果]3个三角褐指藻品种在正常的摇瓶批次培养条件下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同时由于营养供应的充足,都不能大量的积累脂类物质;而经过营养缺乏的诱导,3个品种均明显出现大量的脂质尤其是甘油三脂的积累,其中品种间甘油三脂的积累能力有明显差异,脂肪酸链长组成总体上没有明显差异,均以C-16为主。[结论]利用薇藻生产油脂时应注意选择高油脂积累的品种,并在生产过程中设置营养缺乏诱导以提高薇藻的油脂积累。  相似文献   

4.
γ-亚麻酸在人类的健康与营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其产量是满足其需求日益增大的途径之一。Δ6脂肪酸脱饱和酶是γ-亚麻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催化亚油酸(C18∶2 Δ9,12)到γ-亚麻酸(C18∶2 Δ6,9,12)的反应。通过克隆三角褐指藻的Δ6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并连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中,在毕赤酵母中进行了表达,结果表明:重组酵母经甲醇诱导后表达转入的外源基因,气-质联用分析显示重组毕赤酵母中含有γ-亚麻酸和SDA(18∶4 Δ6,9,12,15),其含量分别为2.5%和0.8%。  相似文献   

5.
以白灵6号为供试菌株,通过对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进行比较,探讨7种氮源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灵菇有较广的氮源适应性,菌丝长势、菌丝生长速率、菌丝生长指数均表现为添加有机氮源的培养基优于添加无机氮源的培养基;且有机氮源以添加蛋白胨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情况最好,菌丝浓密、颜色浓白、生长指数达19.82,是实际生产中氮源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6.
紫外线辐照对3种海洋微藻蛋白质含量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通过紫外线诱变育种的方法来提高海产单胞藻饵料蛋白质含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波长为253.7 nm的紫外线,分别辐照盐藻、三角褐指藻以及湛江等鞭藻3种海洋微藻0、2、4、6、8、10 min,测定蛋白质含量,分析紫外线辐照对3种海洋微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紫外线辐照后,盐藻的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呈下降趋势, 由对照的6.70 mg/g,最低下降到2.32 mg/g;三角褐指藻经2~10 min照射,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辐照时间2 min的处理上升幅度最大, 蛋白质含量升高到5.28 mg/g;湛江等鞭藻经过2、4、6 min的照射,蛋白质含量分别是对照的653%、737%和153%,明显增加,而经过8~10 min的照射,湛江等鞭藻死亡。[结论]紫外线辐照对不同藻类的蛋白质含量具有不同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2种马鞍菌为供试菌株,通过对其菌丝颜色、密度、均匀度、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及菌丝生长指数进行比较,探讨7种氮源对2种野生马鞍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马鞍菌对有机氮源、无机氮源、氨基酸氮源均能利用,说明其有较广的氮源谱,但利用程度有所差异,表现为有机氮源的培养基优于无机氮源和氨基酸氮源的培养基.2种马鞍菌在以牛肉膏为氮源时,菌丝洁白、浓密、均匀,菌丝长势为5分,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生长指数最高,分别达到45.5和45.0.综合分析马鞍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牛肉膏.  相似文献   

8.
氮源及浓度对微绿球藻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硝酸钠和脲为氮源,分别以1倍及2倍的F/2配方中的氮浓度培养微绿球藻并在培养5d后采收进行营养分析。结果表明:2倍氮浓度组的微绿球藻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1倍氮浓度组,相同氮浓度下硝酸钠组比脲组的粗蛋白含量高。氮源及浓度对总脂含量的影响正好与对粗蛋白的影响相反。2倍氮浓度组的微绿球藻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1倍氮浓度组,相同氮浓度下氮源对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影响。氮源及浓度对微绿球藻脂肪酸中EPA、总饱和脂肪酸、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有极显著影响,氮源相同时高氮浓度组微绿球藻的EPA、∑PUFA含量极显著高于低氮浓度组,相同氮浓度下硝酸钠组极显著高于脲组。  相似文献   

9.
不同碳源及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作用。【方法】以羊肚菌M-4菌株为供试材料,以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长势、直径,菌丝生长速率、生长指数为指标,考察15种碳源、27种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羊肚菌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其对15种碳源和27种氮源均能利用,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尿素时,菌丝长势较好,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10.84,10.26 mm/d和54.20,51.30;羊肚菌对复合氮源、氨基酸、铵盐利用较差;在含不同碳源、氮源的培养基上,羊肚菌菌丝生长曲线差异较大。【结论】羊肚菌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尿素。  相似文献   

10.
为黄裙竹荪营养生理学特性研究和菌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平板培养方法,以黄裙竹荪Dm-L1为供试菌株,比较果糖、甘露糖、乳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红糖、葡萄糖共8种碳源和草酸铵、尿素、硫酸铵、酵母浸粉、蛋白胨共5种氮源培养基上黄裙竹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表现,筛选出黄裙竹荪母种生长最适宜的碳源和氮源。结果表明:8种碳源中,可溶性淀粉培养基的黄裙竹荪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0.898 mm/d,果糖和葡萄糖次之,分别为0.828 mm/d和0.802 mm/d;三者间在菌丝生长势上无明显差异,均表现为气生菌丝较为丰富、健壮、洁白、菌落完整且边缘整齐。5种氮源中,尿素培养基的黄裙竹荪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2.540 mm/d,且生长势表现健壮、浓密;硫酸铵次之,菌丝生长速度为1.598 mm/d,生长势表现与尿素培养基相同。结合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表明,可溶性淀粉和尿素分别是最适宜黄裙竹荪菌丝生长的碳源和氮源。  相似文献   

11.
任思竹  陈青君  程继鸿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4974-4975,4990
[目的]研究碳源、氮源对蜜环菌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6种不同碳源和8种不同氮源的培养基,通过测定摇瓶浅层培养后蜜环菌菌球的生物量,探讨不同的营养源对蜜环菌生长的影响.[结果]最佳的培养条件为:在培养温度25℃、振荡器转速为150 r/min的黑暗环境中恒温培养10 d;最适碳源、氮源分别是蔗糖和酵母膏,菌球生物量分别达到(10.60±2.70)和(3.95 ±3.55) g/L.[结论]该方法为供试蜜环菌的培养基筛选及进一步研究天麻、猪苓的共生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氮源对土壤无机氮、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氮肥利用率,选择合适的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代替尿素(基肥+追肥),以玉米品种巴玉1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源(氮肥品种)、不同施氮时期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空白(CK)、尿素基施(CU1)、尿素基施+追肥(CU2)、硫包膜尿素基施(SCU)、树脂包膜尿素基施(PCU)、50%树脂包膜尿素+50%普通尿素基施(HPC)共6个处理,测定不同生育时期1 m土体内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玉米产量及氮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传统施氮方式相比(CU2),尿素一次性基施(CU1)处理前期氮素释放快,后期脱肥;两种包膜尿素均可延缓氮素释放,硫包膜尿素表现为前期氮素释放快的典型特征,树脂包膜尿素在整个生育时期表现较平稳氮释放。各处理产量表现为PCUHPCCU2CU1SCUCK,相对于不施氮依次增产46.3%、38.8%、29.5%、25.8%、16.9%;氮肥利用率表现为PCUHPCSCUCU2CU1,利用效率依次为49%、43%、39%、36%、25%。树脂包膜尿素基施处理和50%树脂包膜尿素+50%尿素基施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可代替传统施氮方式应用于生产。研究结果为黑土区一次性施氮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外生菌根真菌对氮素的需求特性,采用含不同氮源的液体培养基培养外生菌根真菌,研究氮源对其生长和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种(株)对氮源的需求有所差异,Pt715较喜好NO-3-N,CgSIV和Bo014则适合生长在NH4+-N环境中;外生菌根真菌的氮磷钾含量因氮源不同而差异显著,供试菌株菌丝氮、磷含量在Org-N中较高(CgSIV的磷含量在NH4+-N中最大);除Bo014外,Pt715和CgSIV的钾含量均在NO-3-N中较高。  相似文献   

14.
碳源和氮源对网脉木耳菌丝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网脉木耳茵丝培养中不同的碳源和氮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网脉木耳茵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玉米粉。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源对文心兰生长发育与植株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施氮总量相同的条件下,比较NO3^- -N、NH4^+-N的比例分别为1:0、2:1、4:1、6:1、10:1和0:1时对文心兰“黄金2号”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文心兰“黄金2号”苗期和花期生长发育的最佳N源是NO3^- -N/NH4^+-N为10:1,其次为6:1;随着NO3^- -N比例的增加,文心兰植株体内N、K含量呈上升趋势,NH4^+-N利于根部对Ca,Mg素的吸收,NO3^- -N利于茎部对Ca,Mg的吸收;在文心兰整个生长发育阶段,中苗期至花芽分化期对N,K元素的吸收最旺,对P,Ca,Mg整体吸收量较小且呈缓慢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不同碳源、氮源对吉林地区牡丹叶斑病菌、人参黑斑病菌、曼陀罗黑斑病菌、大葱紫斑病菌等4种链格孢菌(Altenaria sp.)生长的影响进行对比.对碳源的利用情况研究表明,果糖为碳源时,牡丹叶斑病菌、人参黑斑病菌、曼陀罗黑斑病菌、大葱紫斑病菌各处理间病菌生长差异极显著,牡丹叶斑病菌生长具有绝对优势.对氮源的利用情况研究表明,牡丹叶斑病菌、人参黑斑病菌处理间病菌生长差异极显著;牡丹叶斑病菌与曼陀罗黑斑病菌、大葱紫斑病菌处理间病菌生长差异极显著;硝酸钠为氯源条件下,人参黑斑病菌处理比牡丹叶斑病菌菌丝生长略好,牡丹叶斑病菌比大葱紫斑病菌、曼陀罗黑斑病菌菌丝生长更好.  相似文献   

17.
氮肥施用量对甘薯生长、含氮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兼用型甘薯品种郑红22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甘薯生长、含氮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地上部鲜质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及生长时间的延长均不断增加;地下部鲜质量随生长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地上部鲜质量与地下部鲜质量的比值随生长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甘薯地上部干物质含氮量和地下部干物质含氮量均随生长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地上部干物质含氮量与地下部干物质含氮量的比值随生长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总体上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鲜薯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以施氮量75 kg/hm2处理最高,为43 819.44 kg/hm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地上部鲜质量与地上部干物质含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地下部鲜质量及地下部干物质含氮量均与鲜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地上部鲜质量与地下部鲜质量的比值与地下部干物质含氮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