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日光温室黄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筛选出最适合延安地区温室黄瓜种植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方法】选取延安地区最常用的行间内置式、行下内置式、外置式和外置式+行间内置式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分别测定其对日光温室内CO2体积分数、室内气温、地温及黄瓜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指标的影响,以不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为对照,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均能增加温室内CO2体积分数,提高室温和地温,改善农艺性状,提高黄瓜产量。其中,外置式+行间内置式反应堆在提高温室内CO2体积分数(09:00和11:30)及黄瓜株高、茎粗、产量和缩短收获时间方面表现最为明显,温室内CO2体积分数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60.0%(09:00)、170.8%(11:30),黄瓜株高、茎粗、产量分别提高了13.8cm,1.1mm和34.6%,收获时间缩短了6d;该技术在提高室温、黄瓜根部10cm地温及降低白粉病和霜霉病病情指数等方面也有较好表现,室温、黄瓜根部10cm地温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9和2.9℃,白粉病和霜霉病病情指数分别降低1.4和1.7。【结论】在延安地区黄瓜日光温室栽培中,外置式+行间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综合表现最为突出,可以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寒冷干旱地区日光温室在自然通风时内拱膜结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对呼和浩特市农户日常生产使用的日光温室内部气温进行多点实时测试,并利用多峰拟合法对不同内拱膜竖直高度下的室内气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0:00~08:00时段,日光温室内拱膜竖直高度越高,室内气温沿跨度方向温差越大,而在10:00~15:00的通风时段,内拱膜竖直高度越高,室内气温沿跨度方向的温差越小。在通风时段,试验温室Ⅰ、Ⅱ内距地面2.5m高处的气温最高,1.3m高处的气温最低,且试验温室Ⅱ内不同高度处的气温均高于试验温室Ⅰ,而对照温室内距地面2.5m高处的气温最高,0.1m高处的气温最低。多峰拟合的最小拟合度为0.960 2,拟合分析表明,内拱膜竖直高度越高,相同时段内室内平均气温越高。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温室小气候变化特征及预报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黑龙江省日光温室内各气象要素变化,分析了黑龙江省双城市公正乡日光温室2012年9月~2013年8月的室内外气温、地温及土壤湿度,并建立室内外气温关系模型。结果表明:秋季、冬季和春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气温明显高于室外,而夏季较小,室内气温偏高不明显。在寒冷季节不供暖情况下,室内气温基本在10℃以下,难以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各层次地温和土壤湿度变化基本规率基本一致。以棚外温度为自变量,以棚内温度为因变量,建立相关模型,大部时段绝对误差为0~2.8℃。  相似文献   

4.
揭帘、盖帘时间与日光温室内气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从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对每天揭帘时间分别为9:00和10:00、盖帘时间分别为15:00和16:00的两个日光温室内气温和室外气温进行了连续实时测量,研究了揭帘、盖帘时间对日光温室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揭帘、盖帘时间对温室气温的变化产生明显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着季节和天气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在初冬和早春的晴天里,适当早揭帘晚盖帘,有益于延长光照时间,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在寒冷的季节,适当迟揭帘早盖帘,有利于保持和提高温室温度。在室外气温≤-9.0℃时,温室内气温将降低到5.0℃及其以下,对喜温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必要时要采取短期人工增温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高原非耕地地区日光温室热环境的变化规律,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内蒙古阿拉善盟典型日光温室的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地表下10cm的土层温度、前屋面及后屋面的热流量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气温、地温、热量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典型温室日均温度为5~30℃,室内晴天最低温度为2~6℃,阴天2~8℃,室内最高温度20~30℃,室内外温差15~25℃,室内地温为7~13℃,变化较室外晚1.5h;热传递方面,晴天热流量峰值出现在14:00,阴天出现在盖帘后的2~3h。确定晴天14:00及阴天13:00为温室合理灌溉及通风换气的时间,不仅为进一步探究高原非耕地地区日光温室热环境特性提供了依据,还为温室不同时间不同类型作物的管理方式、温室结构的改良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温室自动气象站自动观测资料和同期室外气象资料,对影响日光温室内的小气候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室内的气温明显高于室外,温室日平均气温呈单波峰形变化;12月和翌年1月的相对湿度较高,应注意通风,避免温室蔬菜发生病虫害;1、2和3月的总辐射辐照度最高值均出现在12:00,而12月份的辐照度最高值出现在13:00;温室内0和5 cm浅层地温变化较大,5 cm地温变化小于地表温度变化;20和40 cm深层地温基本维持稳定,而且均高于上层地温,说明深层土壤有一定的蓄热作用。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分析了温室内温度的变化规律,为合理调控温室内小气候环境因子,指导温室农作物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优化下沉式日光温室结构,采用斜坡式南墙日光温室与直立式南墙日光温室对照试验的方法,研究斜坡式南墙对日光温室室内温光条件和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季阴、晴天2种天气条件下,处理温室比对照温室气温和地温提高,特别是晴天更明显有利于气温和地温的提高。在晴天条件下,处理温室内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比对照温室分别提高1.63℃、0.93℃和2.58℃,而在阴天条件下,处理温室内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比对照温室仅提高0.27℃、0.24℃和0.15℃。在晴天条件下,处理温室内0、5、10cm深处最高地温比对照温室分别提高3.59℃、2.90℃和1.33℃,最低地温也比对照温室分别高0.88℃、1.07℃和1.34℃,平均地温比对照温室分别提高1.71℃、1.80℃和1.34℃。斜坡式南墙日光温室可以缩短南立墙在地面的太阳阴影宽度,增强了温室南部区域的光照强度;在晴天测量时段内,处理温室平均光照度比对照温室增加达40.25%。斜坡式南墙日光温室黄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摩尔分数和蒸腾速率也均高于对照温室,其中比对照净光合速率最大值提高13.88%。斜坡式南墙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提高,也促进了越冬茬黄瓜前期的生长发育,其中处理温室内黄瓜结果数比对照温室提高达40.00%。综上,斜坡式南墙日光温室能改善室内的温光条件,更有利于越冬茬黄瓜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采用小气候自动监测设备观测厚墙体日光温室室内气温,结合室外同期气象站气温观测资料,分析秋季、冬季和春季不同季节晴天、多云、阴天天气条件下气温变化特征及连续阴天条件下气温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厚墙体日光温室室内气温日变化基本一致,均为单波峰曲线;各季节温室内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均出现在晴天;不同季节,温室内外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室内气温普遍明显高于室外;连续阴天,室内气温逐渐降低,室内外温差减小。  相似文献   

9.
<正> 1990年太原市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在清徐县的4个乡(镇)、7个村进行日光温室试验,共试面积8亩,初试获得成功。日光温室地温、气温均可满足黄瓜生长发育的需要,黄瓜亩产达7870kg,比常规温室(加温)亩增产57.4%,亩收入7700.7元,比常规温室亩增收79.6%,创造了冬季不加温生产黄瓜的纪录。1 日光温室及其特点所谓日光温室,就是无论白天还是夜间,温室内的热源都来自太阳辐射,亦称不加温温室。另外,也指在最寒冷季节临时短期加温的温室。日光温室一般不用人工加温,是一种节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春茬黄瓜是严冬季节在有加温设备的温室中育苗,立春后地温回升,室温已能保证黄瓜生长的定值,3月开始收获.由于这茬黄瓜苗期处于低温、短日照的冬季,有利于培育雌花多的幼苗.定植后日照时数逐渐增加,气温、地温逐渐升高,管理容易,产量高,因此,培育壮苗是高纬度地区温室黄瓜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