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长期秸秆还田对黄土旱塬区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长期定位试验方法,研究分析了秸秆还田对黄土高原旱塬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4a的长期施肥,表层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趋势;秸秆与化肥配合施用时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的富集效应较明显,长期施用秸秆能加快土壤有机质转化速率,降低有机质的氧化稳定性,提高土壤肥力。长期秸秆还田对剖面养分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土层的加深,养分含量呈现出减少趋势,有机质和全氮的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全磷含量在耕层较高,在80 cm土层形成最低值。  相似文献   

2.
试验对冀北山地不同海拔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变异系数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pH值介于4.850~6.377之间;有机质、速效钾、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的含量均为海拔1 800m的华北落叶松最高,而且整体上有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2)养分变异系数能够反映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海拔1 800m土壤表层pH值的变异系数小于0.1,为弱变异,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的20~40cm土层以及全氮的0~10,10~20cm土层为强度变异,其余指标的各土层变异系数为中度变异。(3)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相关性,有机质与速效钾、全氮、碱解氮、全磷彼此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pH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赣南废弃稀土矿土壤养分含量特征,对其采矿迹地的土壤有机质、氮和磷含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矿迹地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氮和磷含量均表现为天然林地>堆积地>挖矿地.天然林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其值为20.9 g/kg,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全氮含量为0.062~1.473 mg/g,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水解氮含量为13.36~120.39 mg/kg;土壤全磷含量为0.076~0.524 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为0.691~4.560 mg/kg,其含量大小有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水解氮和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4.
宜昌地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宜昌地区13个典型土壤剖面土壤有机质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宜昌地区土壤有机质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变异性。在水平分布上,西部高山区土壤有机质最为丰富,高山棕壤土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可达到77.72 g/kg;中部低山丘陵区土壤养分缺乏,尤其是耕种后的红壤土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仅有2.83 g/kg;东部河谷平原区土壤有机质相对较高,水稻土表土层有机质含量为27.10g/kg。在垂直分布上,大多土壤剖面有机质都表现出显著的表聚性,并且黄棕壤、棕壤2种地带性土壤以及非地带性土壤中的潮土表现出明显的从表层往下有机质依次递减的规律。近30年来,宜昌地区土壤有机质整体上出现一定的退化特征,其中黄壤与红壤的退化特征尤为明显,0~10 cm土层有机质分别下降39.9%和54.7%。  相似文献   

5.
黑垆土典型剖面养分分布特征及历史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土壤普查历史资料,采用原位采样及相同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典型黑垆土剖面的养分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黑垆土剖面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S型"分布,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全磷含量为"中低型"分布;全钾含量在整个剖面中基本趋于一致。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8年黑垆土耕层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呈增加趋势,但在其他土层它们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全钾含量在整个土壤剖面均呈减少态势;耕层C/N平均值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宁夏南部山区不同土地类型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宁夏南部山区阳洼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土壤养分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土壤养分整体上表现为草地>农地>梯田>林地>沟道.流域各类型下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增加,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在α=0.05下,不同土层间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土地类型下土壤全磷受母质影响,变异系数仅为21.41%,在土壤中以稳定态存在,而流域有效磷的变异系数可达178.56%,土壤有效磷含量的空间分布较为复杂,易受随机因素影响.草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的变异系数为35.24%,29.04%,远高于林地利用类型.pH值与速效磷、全氮、有机质和碱解氮都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有机质和碱解氮、全氮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4**,0.839**,而全磷与有效磷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纸房沟流域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植被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均向土壤表层富集,但对养分的影响不同,从剖面上看,0~20 cm>20~40 cm>40~60 cm;从不同植被类型看(全磷除外),乔木>灌丛>草本。土壤全氮、水解氮与土壤有机质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而土壤全磷与土壤有机质的线性关系不显著。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全磷含量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8.
天山中部不同郁闭度天然云杉林立地土壤养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天山中部4种不同郁闭度天然云杉林立地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郁闭度之间和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具体表现为郁闭度较大的云杉林立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高于郁闭度小的云杉林。在土壤剖面上,pH值与土层深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养分等指标则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与土层深度呈明显负相关。表层与其余土层养分含量差别较大,土壤养分"表聚"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方地区红壤地氮磷素养分的垂直迁移规律,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典型流域迤者小流域为试验区,对灌草林、坡耕地、荒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坡位处土壤剖面土壤养分各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对于同一土地利用类型而言土壤各养分指标的含量均为:坡下部〉坡中部〉坡上部;对于3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为:灌草林〉坡耕地〉荒地,土壤碱解氮含量为:坡耕地〉灌草林〉荒地,土壤速效磷含量为:坡耕地〉灌草林〉荒地,有机质含量为:荒地〉灌草林〉坡耕地;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养分影响程度为:全磷〉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土壤全氮含量与坡位呈显著线性相关,碱解氮含量与坡位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土壤速效磷、土壤全氮、土壤碱解氮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层深度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土壤养分之间有相互的影响,土壤有机质与速效磷和碱解氮之间呈显著和较显著的影响。【结论】南方红壤坡地中氮磷素养分的垂直运移规律为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各养分含量,整体随坡位的下降而增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全量养分(全氮、全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生草栽培对梨园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不同生草种类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梨园不同生草区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梨园生草能显著增加0~4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提高0~20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显著增加0~40cm土层的全氮含量,降低0~40cm土层的全磷含量,且不同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有差异;梨园种植白三叶草可显著提高脲酶、蔗糖酶的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种植多年生黑麦草可显著提高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磷酸酶的活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有密切关系,其中脲酶活性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全磷、全钾含量为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含量为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含量为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全磷、全钾、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不同植烟产区烤烟样品为例,系统地分析了总氮、总植物碱、氮碱比与感官质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主产烟区总氮和总植物碱含量总体较为适宜,氮碱比平均表现为0.93±0.23,化学成分较为协调;感官质量指标在样本间变异程度不大,表现较为稳定。(2)烟叶氮碱比与感官质量之间密切相关。当氮碱比<1时,总氮、总植物碱、香气量、劲头、浓度和评吸总分均高于氮碱比≥1的组别,且差异达到1%极显著水平;刺激性则在氮碱比<1时较小,显著低于氮碱比≥1时的分值;而香气质、余味、杂气、灰色和燃烧性在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3)中评吸分值类群烟叶在氮碱比<1时占的比例较大,低评吸分值类群烟叶在氮碱比≥1时占的比例较大,如何提高烟叶在适宜氮碱比范围内的评吸分值,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吴茱萸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测定吴茱萸生药和提取物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80%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乙醚脱脂的方法提取吴茱萸;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结果 实验用的两种吴茱萸生药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百分含量分别为5.78、5.24、30.23和12.36、10.99、24.36;提取物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百分含量分别为29.56、52.14、81.88.结论 不同吴茱萸药材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差异显著(t检验,P<0.01);吴茱萸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皂苷类、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中总黄酮、多酚及多糖的含量。[方法]选取茯苓、玉竹、天麻、木瓜和百合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种植物乙醇提取液的主要抗氧化成分(总黄酮、多酚、多糖)的含量。[结果]茯苓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8.767 3和18.732 3 mg/g,而玉竹的总多糖含量最高达到154.437 6 mg/g。[结论]该方法测定了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中总黄酮、多酚及多糖的含量,为黔产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三江源高寒湖泊扎陵湖为研究对象,在扎陵湖湖泊设置3个采样点,分别对扎陵湖水体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总氮、总磷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并采用超标率和超标倍数的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扎陵湖水体中总氮含量为0.58 mg/L,总磷含量为0.018 mg/L,氨氮含量为0.115 mg/L,硝酸盐氮含量为0.150 mg/L,亚硝酸盐氮含量为0.001 3 mg/L,TOC含量为0.382 mg/L。总氮和总磷的相关系数R2=0.313 9,说明总氮总磷的相关性较差,总氮、总磷含量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Ⅰ类水质标准,氨氮含量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Ⅰ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进一步恢复湿地优势植被——芦苇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桂林会仙湿地典型植被芦苇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水分与芦苇之间相关性。[结果]会仙湿地芦苇区域内的C/N比变异系数为0.16,C/P比变异系数为0.41,N/P比变异系数为0.40。[结论]会仙湿地土壤沉积物粒度越细,其中氮、磷、有机质含量也高,越有利于芦苇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腾冲县界头、曲石、固东3个乡镇进行了田间试验,探讨了海拔、土壤、基因型及其互作对烤烟总糖和总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水稻土对K326、云87烤烟总糖和总氮含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3个海拔(14501550 m、17501550 m、17501850 m、20501850 m、20502150 m)对K326的总糖和总氮含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而对云87的总糖和总氮含量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海拔、土壤及其互作对总糖和总氮含量变异的影响效力为海拔>海拔和土壤互作>土壤。云87的总糖和总氮含量较K326受各因子影响效应更大。海拔、土壤与基因型互作对烤烟总糖和总氮含量变异的影响效力为:海拔与品种互作>海拔>海拔与土壤互作>品种>土壤与品种互作>海拔、土壤、品种互作>土壤。海拔、基因型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远远大于土壤,在烟叶种植区划布局时应优先考虑海拔、基因型这2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鹏  朱立军  尚军  吕祥敏  戴亚  施丰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44-8945,8950
[目的]探索国内外卷烟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国内卷烟中的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含量显著高于国外卷烟,而总氮含量明显低于国外卷烟。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在国内烤烟型卷烟中最高,国外混合型最低,不同类型卷烟中的大小顺序为:国内烤烟型〉国内混合型〉国外烤烟型〉国外混合型卷烟;国内烤烟型卷烟中总氮、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最低;国内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总植物碱含量均显著高于国外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但国内烤烟型和混合型之间以及国外烤烟型和混合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国内烤烟型中的1类烟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最高,总氮含量最低;在不同价位卷烟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大小顺序为:1类〉2类〉3类〉4类。[结论]为研究国内外不同卷烟特点和烟叶原料在工业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试验设3个污水处理组,第Ⅰ组为微生物处理组、第Ⅱ组为植物处理组、第Ⅲ组为植物微生物协同处理组,分别在处理4、8、12、16 d时取样测量样品中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浓度;采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3个处理组都使污水中TN、TP、COD浓度显著降低,表明3种处理方法都具有很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其中第Ⅲ组处理效果最好,处理16 d,使污水中TN浓度从21.5607mg/L降低到5.2704mg/L,TP浓度从6.1695mg/L降低到0.8279mg/L,COD浓度从215.3mg/L降低到52.8mg/L。  相似文献   

19.
汪万芬  王敏  刘昌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594-6596
利用安徽省六安市5大水库监测资料,采用污染分担率法选取评价因子,应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小隶属度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建立GM(1,1)灰色模型对水库未来总氮、总磷浓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水库水质较好,均满足国家Ⅱ类水标准;2002-2012年,梅山水库总氮浓度呈下降趋势,而磨子潭、龙河口、响洪甸、佛子岭水库总氮浓度自2003年后呈显著上升趋势;佛子岭和磨子潭水库总磷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而龙河口、响洪甸、梅山水库总磷浓度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钩吻总碱的提取、分离、鉴定及一般毒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广西玉林地区的有毒植物钩物为材料,采用95%乙醇和氯仿抽提钩吻中总生物碱,二者提取效率分别为0.52%和0.46%经分离、纯化、鉴定获得两个单体,分别为钩吻素子和钩吻素甲,钩吻总碱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钩吻总碱对小白鼠的(ip)LD50为7.38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钩吻总碱不会对小鼠造成明显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