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基于高空、地面和探空资料,对2015年2月27日至3月2日发生在青海地区的春季大风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蒙古冷槽及其槽底的西风急流,是造成3月1—2日大风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2月27—28日的大风天气是由强冷空气快速过境造成的典型冷锋型大风,而3月1—2日的大风天气是一次典型的大范围、持续时间较长的高空动量下传型大风天气过程;强盛的高空急流为高空动量下传至地面产生大风提供了高空动力条件,午后至傍晚近地面层快速升温为动量下传型地面大风的产生创造了地面热力条件;海拔越高,就越接近急流带,高空动量越容易下传至近地面,从而导致风速更大。  相似文献   

2.
吴恒  冯旭  郭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39-17142,17145
2010年4月7~9日吉林省连续3日出现大风沙尘天气,通过对天气形势及卫星云图和相应物理量场的分析得出:蒙古气旋东移形成大的气压梯度是大风形成的主要原因;高空涡度平流、中低空温度平流、促使地面低压强烈发展生成新的锋面气旋是大风形成的中尺度系统;动量下传加大了地面的强风和沙尘天气。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13年春季出现在锡林郭勒盟地区一次暴风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面降雪出现和强冷空气入侵之后才发生此次暴风雪天气。当前期有充足降雪的情况下,暴风雪的发生与有无降雪没有关系,即在有降雪或无降雪的条件下均可以发生。本次暴风雪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蒙古气旋和蒙古冷高压。高空急流是本次暴风雪天气重要的动力作用。暴风雪过程中存在一支西南低空急流,将暖湿气流不断输送到锡林郭勒盟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自动站资料对2014年4月23日尉犁县罕见强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冷高压与热低压,以及二者过渡地带形成的地面强冷锋是主要天气地面影响系统,冷空气促使暖空气进入尉犁县,加之地貌影响及充足的沙源,推动了罕见强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琴  谢启玉  李洪梅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4):138-142,157
应用探测资料及地面台站的观测资料,对2008年3月30—31日在青海高原东北部形成的一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地面冷锋演变形势及影响大风发生的持续的关键物理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总结归纳出了此次灾害性大风天气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1)此次大风天气过程具有日变化明显(昼强夜弱),过程中伴随沙尘暴、寒潮、弱降水等复杂天气的特点;(2)西伯利亚横槽转竖携带冷空气向南暴发,与地面系统发展共同造成的强气压梯度、高低空强的温度差动平流是造成此次大风的主要原因;(3)低层辐合上升运动与高空急流入口区次级环流叠加加大低层位势梯度和地面气压梯度,配合冷锋过境,使得白天近地层不稳定性加大,湍流加强,动量下传加大地面风速,导致地面持续强劲的大风;(4)柴达木盆地作为沙源在前期干燥无降水的气候条件下,加之层结不稳定和湍流活动造成的地面持续强劲的大风是引起沙尘天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呼伦贝尔市2021年3月15日一次明显的大风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高空深厚的强冷空气为大风提供了背景条件,地面强的锋区和密集的气压梯度为大风提供了动力条件,次级环流加强动量下传作用,提高了地面风速。  相似文献   

7.
利用观测数据、卫星云图及雷达资料,对2019年5月26日-27日盘锦局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受高空槽、地面气旋和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低空和超低空急流在辽宁中东部建立并加强,将海上水汽向北输送,形成明显降水的天气形势,使得盘锦出现局地暴雨。  相似文献   

8.
应用Micaps实况资料,对2011年4月29-30日呼和浩特市沙尘天气的大尺度环流演变和物理量场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该次沙尘天气过程中出现沙尘暴的必要触发条件,得出:蒙古气旋和冷锋是这次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高空急流是诱发该次沙尘天气的一个重要因子;温度平流、层结不稳定、垂直速度、散度与此次沙尘天气从爆发到衰亡的发展过程有很好对应关系,有利于诱发该次沙尘天气。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地面、高空区域自动站常规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2.5°×2.5°)再分析资料,对2022年4月26日阿拉善盟大风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气中低层锋区增强,配合地面冷高压南压触发阿拉善盟大风沙尘天气;(2)强沙尘暴发生区域内,在中小尺度次级环流作用下,地面偏东风风速增大,同时伴有强烈的垂直而运动;(3)温度平流与高低层大气流速构成正反馈,在正反馈机制作用下,暖平流使地表沙尘粒子受热上升做上升运动,同时有利于地面风速增大;(4)垂直速度对判断沙尘天气范围、强度以及最小能见度出现时间具有指导意义;(5)阿拉善盟境内巴丹吉林、乌兰布和及腾格里三大沙漠是主要沙源,为沙尘天气的发展与维持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2012年3月23日发生在顺义区的大风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高空槽是此次大风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500 h Pa的高空环流携带冷空气受脊前偏北风引导快速南下造成了此次大风天气过程。地面锋面过境和北京上游的气压梯度加大后,顺义地区出现大风,当顺义站的气压陡增后,大风天气结束。此次大风的物理量分析表明此次过程北京处于低压后部,以西北风为主,不利于低层水汽输送,高空水汽条件也比较差,导致此次高空槽对顺义的影响主要是大风,无降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研究潍坊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机制及特点,减少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危害,为日后的春夏季节强对流天气预报工作提取可利用的预报指标,提高预报准确率,特对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进行剖面和探空分析,同时结合雷达和卫星云图等短时临近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成因分析,得出此种强对流天气的发生特点和类型。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东北冷涡东移过程中分列出的高空槽。冰雹发生在2日的下午,此时低层升温明显,能量充足。前倾结构的高空槽使高层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空气上,导致不稳定层结出现,从而触发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2018年3月4日午后江西省出现一次大范围罕见的强对流飑线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C细网格预报资料、区域自动站加密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等数据资料,通过天气形势场分析、物理量诊断分析和中尺度分析,对此次飑线过程的发生和雷雨大风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2012年7月4-5日济宁暴雨天气过程从高低空形势及各种物理量配置进行了分析,发现此次强降水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发生的,主要是在地面气旋与低空切变线共同影响造成的。低空西南急流在山东西南部的强风速风向辐合为强降水的产生输送了充足的水汽,海上高压阻挡使地面气旋移动缓慢是形成强降水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分析2008年6月25日山东滨州一次降雹原因。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涡背景下高空西北气流带来了冷空气,高空冷平流低层暖平流、上干下湿、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等对产生冰雹都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EC 1°×1°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等,对2018年3月30-31日发生在贵州省安顺市的伴有10级大风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中,中高层的低涡、低层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是其主要影响系统;降雹区域大气低层的湿热能条件好,在雷暴发生前中层有干冷空气向下入侵,使大气层结不稳定度增强,为强对流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应用客观诊断分析方法对2005年4月20日发生在江苏中北部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东北冷涡影响的背景下,东北冷涡东移南下,冷涡后部强劲西北风急流与地面冷锋前西南风气流带来的高温高湿空气形成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为强对流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高低空急流的耦合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爆发的触发机制;强对流天气发生在能量锋区前沿的不稳定区内;多普勒雷达分析表明,线风暴上的多单体风暴和超级单体风暴造成了江苏中部雷暴大风、冰雹、龙卷等强天气,通过雷达径向速度识别中气旋或逆风区对雷暴大风的监测和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多普勒天气雷达垂直积分液体含水量可作为冰雹预警预报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天气实况资料,从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中尺度系统、冷中心的移动等方面,对2014年4月下旬出现在甘肃地区的一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为典型的低槽东移型;甘肃地区出现强寒潮的主要原因是冷空气不断堆积;冷空气的不断补充与分裂再合并;前期增温与降水。  相似文献   

19.
陈金敏  刁秀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451-2453,2481
利用2002~2006年济南雷达资料和探空资料对冰雹和强降水天气的物理量和雷达参数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I愈小愈有利于降雹天气生成;K〉35℃时产生强降水天气的概率明显增加,K〈20℃时产生强降水天气的概率明显降低;CAPE值大于1 500 J/kg时,产生冰雹天气的概率明显减小,而产生强降水天气的概率明显增加;风切变小于5 m/s时产生冰雹单体的概率较小,风切变大于20 m/s时产生冰雹天气的概率较大。冰雹单体雷达预报指标为:VIL值达到35 kg/m2(5月)、43 kg/m2(6、7月),单体高度大于9km,最大反射率因子大于60 dBz,强中心高度达到3.3 km(5月)、4.3 km(6月)、5.5 km(7月);强降水单体的VIL值一般在25 kg/m2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