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补催青是指南各县(市)技术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孵化处理后,在蚕种孵化前一天把即将孵化的蚕种分发到各小蚕饲养农户,各小蚕饲养农户按照标准温湿度继续进行孵化处理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 催青工作是养好蚕的基础。搞好蚕种催青,关系到蚕种按照预定日期孵化,适合蚕儿对桑叶营养成分所需的生理要求,确保化性稳定,蚁体健壮,孵化齐一,孵化率高的问题。搞好蚕种催青,必须掌握好三个技术关键问题。 (一)正确确定适时催青日期,搞好养蚕合理布局。 1、春季蚕种催青时间因春季催青收蚁过早,各龄蚕儿吃不到适熟的桑叶,造成蚕体虚弱,易诱发蚕病,而且对当年春季的桑叶产量也受影响。如果催青收蚁过迟,一是造成壮蚕期桑叶老化,营养成分降低,致使蚕小茧薄产量低,茧质差;二是壮蚕期遇到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3.
桑蚕饲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桑蚕饲养技术,包括蚕种催青及收蚁、小蚕饲养、大蚕饲养、上簇、蚕病防治、收茧及卖茧等内容,以期为养蚕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饲养桑蚕,做好蚕种的催青工作对养好小蚕尤为重要,是确保丰产丰收的重要基础.如果对蚕种催青做得不好,将会导致幼蚕孵化不齐、降低孵化率或幼蚕体弱、多病,影响产茧量.蚕种出库后,就已开始进入感温状态,在蚕种运到目的地之后,要及时进入催青室,按照催青标准要求进行保护催青.现将桑蚕种催青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蚕种在生产过程中因技术处理不当,会导致蚕种在催青阶段转青慢、孵化不齐,这样的蚕种收蚁饲养后,会发生小蚕体色转青慢、食桑不活泼、个体发育开差大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到蚕茧单产及经济效益,挫伤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下面就家蚕一代孵化不齐的发生原因及补救措施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蚕种的催青和收蚁工作是养好小蚕的基础。做好蚕种的催青和收蚁,是保证小蚕强壮健康、孵化整齐、产量充足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正> 蚕种催青的目的,主要是使蚁蚕孵化整齐,蚁体健壮,为高产打下良好基础。根据多年催青的体会,我们认为搞好蚕种催青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技术措施。 1.安全运输蚕种出库后,装上经严格消毒的运种车乘午夜后气温低的时候运回。春季凌晨1~6时的平均温度在13℃左右,与蚕种出库后的过渡温度相符,夏秋季节分别在18℃、21℃左右,也比较符合胚子的所需温度。同时备带防雨、防晒及降温保湿消毒蓬布、挂布、干湿计等用具,便于及时处理各种意外情况,做到万无一失。 2.及时处理蚕种蚕种运回后,为防止  相似文献   

8.
补催青是指蚕种从催青室领到小蚕饲养室后,继续将蚕种保护在适当的温湿度及黑暗的环境下直至孵化的过程.具体做法是:蚕种从催青室领回后,在小蚕饲养室内立即摊放并保护在温度25~26℃、相对湿度80%~85%,同时进行遮光处理,孵化当天早晨4~5时感光.  相似文献   

9.
蚕种催青及收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云南蚕桑产业的逐渐扩大,蚕种需求量逐年增加,由于许多相关技术部门技术力量薄弱,没有掌握好蚕种催青及收蚁技术,致使蚕种孵化不齐,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影响蚕农经济收入。因此,各蚕桑技术部门必须熟练掌握蚕种催青及收蚁技术,努力提高蚕农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蚕种进出库技术管理和催青技术管理,以期为蚕种的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蚕种催青到快孵化时,可以用沼气灯感光收蚁。催青室内完全黑暗,把蚕种纸摊开,平放在距离沼气灯65~70厘米处,然后点燃沼气灯,照射蚕种1小时左右,一张蚕种就可出蚁一大半。未孵化的在第2天用同样的方法重复照射1次,则可基本孵化完全。蚕室增温的方法:(1)白天采用沼气炉加温。沼气炉距最近的蚕架应在0.8米以上,炉上可烧水保持蚕室  相似文献   

12.
论蚕种补催青工作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做好补催青工作是提高一日孵化率的重要措施,从县区发种部门应全力搞好发种过程中的蚕种保护、乡镇蚕桑站做好补催青的衔接工作、农户领回蚕种后更应做好补催青工作、延迟收蚁的处理、收蚁之后的蚕种处理等方面介绍了补催青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羽先 《农技服务》2009,26(9):73-73,75
从蚕种选择、合理催青、促进蚕卵孵化齐一及补催青与收蚁4个方面总结了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蚕种孵化率的高低与优劣对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非常大。近几年来由于小蚕共育率的提高和小蚕共育技术的普及,同时采取隔日收蚁法,蚕种一日孵化率基本能达到95%。但也有个别共育室、少数单育户出现蚕种孵化率低、孵化不齐、顶帽蚕等孵化不良现象。甚至出现死卵、蚁蚕死亡。笔者经过几年的调查分析。对蚕种孵化不良的原因及防止对策谈点个人拙见。  相似文献   

15.
蚕种孵化率的高低及孵化整齐与否直接影响养蚕成绩和蚕茧产量,蚕种催青对各个发育时期胚子温湿度的调控直接影响了蚕种的孵化率及孵化整齐度.详细阐述了蚕种催青发生死卵及孵化不齐的原因及各胚胎时期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蚕种孵化率的高低与优劣对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非常大,近几年来由于小蚕共育率的提高和小蚕共育技术的普及,同时采取隔日收蚁法,蚕种一日孵化率基本能达到95%。但也有个别共育室、少数单育户出现蚕种孵化率低、孵化不齐、顶帽蚕等孵化不良现象,甚至出现死卵、蚁蚕死亡。笔者经过几年的调查分析,对蚕种孵化不良的原因及防止对策谈点个人拙见。  相似文献   

17.
高月春 《农村科技》2007,(10):55-55
一、补催青 补催青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蚕生长发育的好坏。首先要保护好蚕种,在途中避免日晒,严防接触不良气体,保证蚕种安全到达供育室;其次要黑暗保护,在领种前两天,应开窗换气,蚕种运回后立即组织摊种,蚕种均匀粒粒摊平。每盒蚕匾内摊6~8盒,摊种时将空匾放至1米以上,离炉子1.5米以外的地方放蚕种。  相似文献   

18.
蓖麻蚕(木薯蚕)饲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蓖麻蚕饲养过程中的选用良种、蚕种催青、收蚁、合理给叶、消毒防病、小蚕的饲养、大蚕的饲养、眠起蚕管理、上簇采茧等技术进行总结及对农户饲养蓖麻蚕的经济效益和蓖麻蚕茧皮回收加工进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9.
1做好补催青和收蚁工作 我县蚕桑站向各乡镇发放蚕种一般是己。胚子,这就要求农户要做好补催青工作,使之提高1日孵化率。温度掌握在25,5℃,干湿差在1~1.5℃条件下进行黑暗保护,第3天早晨5时进行感光,迅速适时收蚁。收蚁时,为防止蚕儿逸散和减少体力消耗,温度可适当降至25℃。收蚁时间,春季在7-8时,争取9时前结束,夏秋蚕在6-7时,争取8时前结束。收蚁结束后,升至标准温度27℃。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洛市的催青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进,普遍采用电器加温、自动控制调节,对于改善催青环境,适应蚕种生理,增强蚊蚕体质,提高孵化率提供了可靠保证。但因部分乡、村催青发种、补催青技术处理不当,致使蚕种孵化率低,全市每年大约损失蚕种1000张左右,给生产和蚕农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