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霉病是对草莓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花器和果实,对产量影响很大,受害后一般减产30%以上。由于大棚内有着比外界更适宜的发病条件,受害率远远高于露地栽培。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与研究,总结出关于大棚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方面的经验,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草莓温室栽培中极易发生病虫害,给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针对大同地区温室草莓主要发生的红蜘蛛、蚜虫、白粉病、灰霉病等病虫害,提出防治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草莓外观多呈心形,果实色泽艳、营养高、风味浓、结果早、效益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也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备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素有"果中皇后"的美誉。随着我国草莓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其种植过程中发生病害的问题日益突显,其中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草莓灰霉病是目前草莓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会导致草莓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烟草在我国种植面积大,可用于吸食,含有丰富的蛋白  相似文献   

4.
草毒是一种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经济效益好的紧俏果类。加强科学管理,尤其是搞好病害的防治,是确保草麦生长壮、早结果、品质优、创高产的关键环节。 (1)灰霉病它主要危害草毒的蓄花和果实。病菌先侵害幼果(与温土接触处的果实先发病),然后沿果梗蔓延,使整个花序干枯死亡。当侵害成熟果实时,果面先表现出水浸状淡褐色斑,后变成暗褐色,逐渐导致组织变腐,香气和风味消失,果实覆盖了一层峦生的灰色霉状物,直接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防治办法:①控制草莓土壤湿度不要过大,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良好。②从花序显露开始,每…  相似文献   

5.
灰霉病是近几年来大棚番茄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花、果、叶、茎均可受害,尤以青果受害最重,对番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为害症状幼苗受害,先在叶片和叶柄上产生水渍状病斑,腐烂后干枯,表面密生灰色霉层。发病重时扩展到幼茎上致幼苗猝倒死亡。成株期主要为害果实,其次是叶片。果实染病,先由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开始,后向果柄或果面扩展,病部初呈灰白色软腐,后长出大量鼠灰色霉层;叶片染病,多由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湿度大时病部有灰色霉层,干燥时病斑灰白色,隐约可见深浅…  相似文献   

6.
1.叶斑病又叫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多在开花结果期开始发生,以后逐渐加重,果实采摘后尤甚。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淡红紫色、不明显的小斑点,扩大后变成直径5~6mm的圆形或长圆形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浓紫褐色,状如蛇眼;严重时,叶片大部分变褐、枯萎,甚至死亡。除叶片外,匍匐茎、果梗、花萼亦能受害。草莓感病后,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植株生长衰弱,抗寒性降低。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在春季撤除防寒物时,将病枯茎叶清除干净;对一些易感病品种,应适当降低栽植密度;雨后及时排水、中耕和除草,保证通风透光良好;开花结果期发现零星病叶应及时摘除…  相似文献   

7.
在葡萄种植中发生病害是较常见问题,若不加以有效防治,会给广大葡萄种植户造成经济损失。葡萄灰霉病是葡萄种植过程常见病害之一,了解认识葡萄灰霉病,逐渐减轻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绿色防治手段,有利于增产增量。文章据此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以"随珠"草莓为试材,通过对地面栽培和高架基质栽培草莓生长进行连续观测记录,对比不同栽培方式下气象条件对草莓生长情况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对日光温室大棚草莓种植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表明:草莓种植期间温度维持在22℃~28℃最佳[草莓生长对温度不宜过高(大于28℃)],温度过高对草莓生长有抑制作用;光照影响草莓的着色和品质,冬日光照寡淡,多雾霾天,必要时可采取人工补光增加光照;相对湿度过大(大于90%)容易诱发草莓灰霉病等病害,生长期湿度过高应及时采取人工通风等手段降低棚内湿度;地面栽培方式的果实品质、产量均高于高架栽培方式,本实验中高架采用盆式栽培槽对根系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沙糖橘主要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疮痂病、黄龙病等病虫害,这些病虫害严重危害沙糖橘的树叶、枝丫、花朵及果实,是沙糖橘主要的敌人,应注意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基于此,文章就沙糖橘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案进行了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草莓采摘机器视觉系统中果实图像的分割效果,对普通均值聚类的分割方法理论进行分析,针对草莓果实图像的特点将模糊-均值聚类算法引入分割算法,大大改善草莓果实图像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设施番茄灰霉病是由气象因子影响的一种重危害、高损失的真菌性病害。通过多年的观测调查发现:当连续10日及以上设施内日平均气温≥14.8℃、相对湿度≥90%、出现连阴或者连续多云寡照天气时,番茄就会出现灰霉病。番茄灰霉病不仅会导致番茄果实腐烂落果,造成减产甚至绝产,还会影响番茄品质。结合病虫害防治调查及农业气象试验,提出了选用抗病毒品种、改善设施内气象条件等减少番茄灰霉病发生的生态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灌溉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为更加有效、精确地控制设施作物的灌溉,本研究以“章姬”草莓为例,将作物实时生长特征引入灌溉决策模型中,将Penman-Monteith(P-M)模型和知识推理相结合对草莓的灌溉展开研究。首先明确影响草莓灌溉的因子和影响系数,然后建立“章姬”草莓灌溉知识结构和草莓灌溉知识图谱,接着应用路径排序算法(Path Ranking Algorithm,PRA)对P-M模型计算的灌溉值进行调整,实现草莓的精准灌溉。知识推理中每个专家的灌溉调整策略都不相同,本试验以草莓产量最大为目标,选择概率值最高的一组灌溉推理值对灌溉进行调整。试验结果表明,在规定时间采收的情况下,本研究提出的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和路径排序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比传统P-M模型方法的果实总产量、单株果实均产量和果实均重百分比分别提高2478.5g、20.65g和12.15%(单个果实均重提高1.65g),硬度提升了0.1 kg/cm2。表明该方法根据作物生长状态对作物灌溉进行调整合理,为精确灌溉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大棚茄子灰霉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灰霉病是大棚温室等保护地蔬菜栽培中易发生和流行的主要病害之一。它寄主广,发生期长,侵染快,易产生抗药性,是蔬菜上较难防治的病害,给蔬菜大棚生产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据调查,灰霉病一旦发生,轻者减产30%~40%,严重者造成的损失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白粉病成为保护地草莓栽培的主要病害,发生面广,危害重,造成草莓产量下降,品质变差,使部分果农蒙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做了部分试验研究,现归纳如下: 一、主要症状和危害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草莓的叶、果实、和果梗。发病初期叶背局部出现白色粉状物,以后迅速发展到全株,严重时叶片向上卷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停止生长,着色差。近成熟的果实受害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遗传算法的草莓图像FCM分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草莓采摘机器视觉系统中果实图像的分割效果,对图像分割算法中的遗传算法理论进行了分析。针对草莓果实图像的特点,通过使用遗传算法去寻找FCM图像分割方法中的聚类中心,提高了确定聚类中心的精度,从而改善了草莓果实图像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棚草莓面积逐年扩大,由于棚内高温多湿,为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现将草莓常见病虫害及无公害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分析大棚草莓白粉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规律。针对大棚草莓的发病特点,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瑛  杨旭 《农机化研究》2017,(2):181-185
目前,草莓的采摘主要靠人工完成,任务繁重,效率较低,人为造成的损失也比较大,减少了果农的经济收入,也影响了草莓种植的发展。因此,研制草莓采摘机器人是解决人工采摘问题的关键。为此,大量研究了草莓种植的特点及人工采摘技巧,基于ARM与FPGA智能控制模块及双目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草莓采摘机器人成熟果实及避障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草莓采摘机器人成熟果实识及避障控制系统可以准确识别成熟草莓果实,并能灵活避开采摘途径中的障碍物,系统运行稳定,对我国开展草莓采摘机器人果实识别和避障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沼液及不同杀菌剂对大棚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共分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A组(40%嘧霉胺悬浮剂),B组(50%多菌灵),C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D组(25%啶菌恶唑乳油),E组(40%施佳乐),F组(50%沼液),对照组(CK)喷施清水;结果证明:这些添加剂均能有效防治黄瓜灰霉病,其有效性从大到小依次为:F组,A组,B组,C组,E组,D组。其中F组50%沼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高达95.68%,其次是A组40%嘧霉胺悬浮剂。  相似文献   

20.
大容差高效草莓采摘末端执行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草莓果实视觉识别中的定位重叠和被遮挡果实的算法复杂、耗时长,末端执行器对定位精度要求高且无法采摘重叠果实和被遮挡果实等问题,设计了一次可采摘多粒果实的大容差末端执行器。该末端执行器采用从下向上拢起果实、在避开障碍后再进行夹持和切割果梗的采摘方式,主要由机械爪拢夹切断机构和垄壁仿形机构组成。将末端执行器安装在采摘机械臂上进行了果实采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末端执行器在定位误差±7mm范围内都能完成采摘,容差范围大;无需进行重叠成熟果实的分割和目标果梗位置的计算,可一次采摘3粒重叠成熟草莓;对含1、2、3粒果实的果实域,采摘一次平均耗时分别为2.00、2.13、2.28s,采摘成功率不低于9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