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岁以前,她是弃儿,流浪街头。她在保良局里生活了近15年。她是香港小姐冠军,1988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迄今为止,她是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港姐。她是李小龙的嫂子。她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却成为一名摄影家。她,已经五十多岁了,又有  相似文献   

2.
王利芬现在可是红人了,她成了很多人心目中创业的楷模,都想向她学习,可是又感觉到她高不可攀。其实我们向她学习,可以从她办签证一次过学起。  相似文献   

3.
宋丹丹在《家,N次方》里所扮演的角色文楠以及她做妈的方式,相当值得称道。辣妈文楠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她分得清孩子的事她啥时该管、啥时不该管。对于不该管的,她坚决不管,比如她儿子楚牧毕业实习,自始至终她没问一句,儿子交女朋友和不交女朋友,她都  相似文献   

4.
灵魂拼图     
她生在台湾,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初中毕业后,没能考上高中,因此她变得特别忧郁。无奈之下,她读了职业专科学校,这一读就是5年。5年里她不需再用考试证明自己,因而有了大把的时间,这时她读了很多书,孜孜以求,沉浸其中。偶有感触,她会凝神提笔,因而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巧的是,这时候有出版社找到她,希望她出一本书。于是她将几篇短篇小说结集出版了,取名《海水正蓝》。这年她24岁。  相似文献   

5.
等你     
戴玲 《农电管理》2010,(5):61-62
<正>"等你",弥留之际,电话里她对女儿说的最后两个字,也是母亲生命终结前的最后两个字。故事的结局,她等到了她的女儿,一滴泪,一抹浅浅的笑,她走了,她终于等来了她的女儿。  相似文献   

6.
敢拼,让她赢     
她是一位爱美的小女孩,她喜欢穿着连衣裙跳舞。从幼儿园到小学,她的舞姿一直是备受同学们喜爱的。她的理想是当一名舞蹈家。在她的相册里,至今还保存着她身穿连衣裙跳舞的照片。可是,一场突如其采的灾难打碎了她的梦想。那是她升入初中不久的一天早晨。这天,阳光依然是那么明媚,空气依然是那么清新,北京的大街上依然是那么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她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去公交站点坐车上学。公交车  相似文献   

7.
女孩,不哭     
17岁那年,她认识了一位风度翩翩而又富有才华的男人。他比她大7岁,刚从美国留学回到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她认定他就是她人生中的白马王子,对他钟爱有加;而他则被她的美丽和青春所打动,她与他结婚了。而后,他到美国攻读硕士学位,她则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会计专业。  相似文献   

8.
<正>变电站是我家,我是成员。她见证了我的成熟,为家里添砖加瓦;她见证了我的历练,在家里任劳任怨;她见证了我的诚信,到家里兑现承诺。她不需要我高谈阔论,而是喜欢我的行动;她不需要我的山盟海誓,而是喜欢我的责任;她不需要我的豪言壮语,而是喜欢我的忠诚。她平复我的忧虑、骚动、烦恼,她给予我坚定、坚强、坚持。  相似文献   

9.
她,1991年2月16日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合村乡瑶溪村,是个不折不扣的90后。她从小就爱唱爱跳,具有非常强的表演欲。家里来了客人,她总是要拉着人家看她表演歌舞。父母开始也没当回事,任她折腾。7岁那年,她到城里大开了眼界,她看着那些小朋友天使般地又唱又跳,非常羡慕。她认真地对父母说:我要是能到这里念书,一定会比他们唱得好跳得  相似文献   

10.
她是一位忧伤的小女孩,家住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离了婚。爸爸因为要挣钱养家,所以常常把她一个人锁在屋子里。她曾经向爸爸提出抗议,可是,特殊的家庭条件不容她作出过多的选择。她就像一棵小草,一个人倔犟地生长着。  相似文献   

11.
1973年,在上海出生后没多久,她的父母就被分配到安徽淮北的一个县城工作,她被寄养在外公外婆家。在上海外公家生活时,她的舅舅们还没有孩子,加上外公外婆,七个大人每天都围着她一个人转。她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公主。7岁那年,她的幸福童年画上了句号。这一年,父亲把她接到了自己身边,原以为,自己会受到  相似文献   

12.
假戏须真做     
作为一个演员,她靠演技凭实力在群芳斗艳的影视圏占得了一席之地,她是影视圈中的常青树,从艺二十多年,她成功塑造了不同年龄、性格的几十个人物形象。有人问她有什么秘诀,她说:演艺无定法,唯有假戏真做。一次,她参加拍摄一部大型电视剧,和她配戏的是大腕级男演员陈道明。和陈道明搭戏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因为陈道明不光演技高超,而且要求严苛,连导演  相似文献   

13.
她是香港著名的影、视、歌等多栖明星。2010年除夕,吃过年夜饭后,她捧出一个箱子。这是父亲送给她的最宝贵的礼物,从2008年春节时珍藏至今。她说,她要把这礼物  相似文献   

14.
那一年,她受邀在香港拍一部动作片。在一场戏中,她需要从一座三十几米高的桥上跳到桥下一辆刚好开过来的货车上面。等导演喊开始的时候,她就站到桥面上做准备,择时跳下去。也许是太紧张了吧,到了该跳的时间点,她却还愣着。导演见状,在她背后轻轻推了一下。顿时,她整个人栽了下去。尽管她刚好跳到货车的车斗上,可由于姿势不对,她整个人栽进了货车上的两个纸箱中间。那一瞬  相似文献   

15.
说起来,她算是个苦命人。她生长在北京平谷县的农村,她出生的时候,新中国都还没有成立,从童年到少年,除了过年那一天,在她的记忆中,几乎全是饥饿。吃饭都是个问题,读书就更别想了,14岁的时候,她就成了家里的壮劳力。她修水库修到吐血,都没能在父母那里争取到上学的机会,最后求村支书帮忙才读了两年书,可父母又因为家境的捉襟见肘让她回家务农。含泪辍学后,读书成了她心中的一个梦,为此,她还特意把本名张淑英的淑改成了读书的书。  相似文献   

16.
嫁给他时,全家都反对,可她对任何形式的劝诫都充耳不闻,她是那样爱他,不顾一切。在她以死相逼下,家人勉强同意了这门婚事。在他那间简陋的单身宿舍里,他们举办了婚礼。用她的话来说,除了她的家人没有来参加婚礼有些遗憾外,她已经很满足了。就这样,二十四岁的她做了他的媳妇。结婚后的他依然忙碌,每天都骑着那辆破旧的凤凰自行  相似文献   

17.
愿意渺小     
她是个纽约女孩,父母都是赫赫有名的成功商人。她从小就读于只招收富豪的贵族学校,邻座尽是肯尼迪家族后裔或希尔顿酒店继承人这样的人物。可是,她愿意渺小。17岁时,她考入纽约大学,读表演艺术。一切都很正常,一切也都让她觉得不对劲:脚下的路,一路花开,是自己想走的吗?18岁时,她终于想  相似文献   

18.
于帅  李明明  陈涛  张智磊  邹沛 《农业机械》2012,(19):70+72+74
中国一拖作为共和国农机工业的长子,其"东方红"拖拉机更是被誉为共和国的耕牛。50多年来,是她的发展不断推动着中国农机化事业的前行;她的脚步,见证了我国农机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不断壮大的过程。探究中国一拖的历史,你会发现,她有文化而且在传承;她主导了我国拖拉机技术发展的整个过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她将继续主导下去。因为身背重担,所以她前行缓慢,因为她的发展需要更慎重、着眼更长远,她的每一步跨越都带动了整个行业的突破。从"三个第一"到"三分四层",从"一体两翼"再到"聚核铸强",她的发展主线清晰,发展目标明确。  相似文献   

19.
在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农机监理战线上有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监理员,她四十多岁,中等身材,梳着齐耳短发,身着制服,英姿飒爽,说话利落,执法严格。只要一提到她,当地的驾驶员、有机户没有不熟悉她的。她就是开鲁县农机监理站监理员戴健娥,她的足迹遍布全县乡镇、村屯、田间、机户家中,只要有拖拉机的地方,你就常能看到她的身影。  相似文献   

20.
她,一名普通的电网女工。她,一名从来不敢看注射针头的女人,却在8年前开始参加无偿献血。她,一名5岁女儿的母亲,用爱心为一个33岁的陌生生命奏响了生命续曲。她就是山东省文登市电业总公司的职工吕明玉,1991年进入文登市电业总公司,20年来受公司企业文化的熏陶,养成了她工作积极、心地善良、无私奉献的品格。亲人们对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