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讯     
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倾向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倾向。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一般耕地应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把粮食生产功能区落实到地块,引导种植目标作物,保障粮食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稳定粮食生产政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在防止耕地“非粮化”方面进行了全面摸排清查,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乡镇行政层级在防止耕地“非粮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基于对各乡镇街道进行的走访调研,搜集了乡镇在开展防止耕地“非粮化”工作中存在思想认识不高、部门协调不够、摸排底数不清、信息把握不全、整改落实不力等问题,从耕地“非粮化”的形成和防止耕地“非粮化”工作推进不力2个维度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工作推进力度、彻底详实摸清底数、分类整改和分类施策、加强耕地常态监管、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加强宣传培训力度、加强财政支持力度等对策,以期为乡镇开展防止耕地“非粮化”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吴文彪  王心良 《安徽农业科学》2023,(17):243-247+254
基于湖南省2005—2020年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情况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探讨湖南省耕地“非粮化”的成因。结果表明:农户非农收入占比和农业补贴对湖南省耕地“非粮化”有正向影响作用;种粮比较收益和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对耕地“非粮化”有负向作用。为防范湖南省耕地“非粮化”,应增加农户收入来源、完善农业生产设施以及完善耕地保护与农业补贴政策措施以保障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4.
连民 《农业知识》2020,(24):43-44
<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出台的背景和重要、落实工作、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耕地总量受限条件下,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盘活耕地资源是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梳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土地流转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路径,并提出优化农村土地流转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农村土地流转主要通过减少耕地撂荒,增加耕地面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粮食单产;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加重耕地“非粮化”,威胁粮食生产等途径影响粮食产量,影响结果有正有负。提出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助推粮食生产的建议:积极、规范、合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推进规模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采用法律、制度、经济、技术等多重手段防止土地流转后“非粮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广东省20个城市2001—2020年的统计数据,运用SFA模型测算广东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进一步借助Tobit模型分析耕地非粮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1)2001—2020年,广东省平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呈稳步缓慢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0.15%,在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间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异质性和时序变化趋同性。2)耕地非粮化水平提升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倒逼效应”,但存在功能区差异,珠三角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带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受非粮化的“倒逼效应”明显,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北部生态区影响相对不显著。3)不同水平的耕地非粮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倒逼效应”存在差异,相对而言,高度非粮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强。鉴于此,应注重耕地非粮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通过加强耕地非粮化治理,实行功能区差异化提升策略,与社会经济手段相互协调,稳定和提升主销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落实“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种粮经济收益和粮食战略功能矛盾冲突下,分析种粮比较收益和财政支农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对提出“非粮化”治理策略、稳定国内粮食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21年全国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1)2009—2021年我国耕地“非粮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呈现“高-高、低-低”聚集区两极分布;2)种粮比较收益能够抑制耕地“非粮化”,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3)财政支农对耕地“非粮化”的抑制作用具有双重门槛特征,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对此,建议建立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生产端”保障种粮主体利益;结合区域种粮比较收益,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制度,促进种粮利益补偿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为厘清中国西南典型丘陵山区的耕地非粮化态势和提供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以重庆市为研究区域,基于空间自相关方法、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和K均值聚类等方法探究重庆市耕地非粮化驱动因素,并划分驱动类型。结果表明:2011—2020年,重庆市耕地非粮化率由37.51%上升至42.87%,中度非粮化和高度非粮化区县共增加了14个;空间聚集程度加深,高高集聚区和低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城镇化率、各区县距中心城区距离是耕地“非粮化”主要的驱动因子,各因子交互作用以非线性增强为主,各区县距中心城区距离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两因子交互对非粮化空间格局的解释力最强。重庆市非粮化驱动类型可以分为农业生产支持型、区位经济引导型、农业生产弱化型三类,且分区结果与重庆市“一区两群”规划一致。研究结果可为重庆市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同时为其他山地、丘陵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普遍,主要表现为:经济作物用地增加、粮食生产用地减少;产业融合发展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土地撂荒闲置或用于"非农"建设。耕地"非粮化"原因多样,生产者层面包括粮食作物收益较低、土地流转租金逐步提高、农民从事"非农"行业机会增多;消费者层面包括饮食结构变化、休闲需求增强;政府层面包括执行政策的认知偏差、法律制度不够健全、补贴政策有待优化。建议采取以下对策防止耕地"非粮化":优化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严格耕地管理,优化粮食生产条件;完善产业链条,提高粮食种植收益;树立科学理念,增强耕地保护意识;压实主体责任,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1.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种粮成本高、效益低,耕地“非粮化”趋势日益突出,而耕地撂荒作为耕地“非粮化”的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严重威胁到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供应。为解决耕地撂荒这个难题,近年来,四川省内江市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大力开展撂荒地整治,积极探索“黄花+粮食”复合种植模式,防止耕地“非粮化”,实现稳粮增收。文章在内江市全面推进撂荒地整治的大背景下,通过查阅文献、咨询、调研等方式掌握内江市精品蔬菜黄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粮经统筹”的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推动内江市黄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政策,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2021年对天祝县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面积、类型、分布和影响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技推广》2021,(2):85-86
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支撑。与此同时,部分地区也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一些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等,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4.
为刻画赣南低山丘陵区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布差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科学管控“非粮化”,本研究以江西省寻乌县为例,采用地理探测器因子检测、交互作用检测等方法揭示赣南低山丘陵区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异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20年寻乌县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水平为19.42%,以耕地转为林地和园地为主。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异与耕地本底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区位、政策环境4个维度的因子均显著相关,而地形、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耕地连片度是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异的主导驱动因子。不同农业产业类型“非粮化”的关键驱动因子不同,多数因子对耕地发展林果业和设施农业的驱动方向相反,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因子交互作用均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研究表明,赣南低山丘陵区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空间分异明显,需要管控农业产业结构“非粮化”总量并客观分类处置,本研究为“非粮化”分类监测和客观处置提供了参考,为低山丘陵区优化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和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2021,(4)
正最近,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摘编如下。1.总体要求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根基,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更优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每年至少种植一季粮食作物,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稳定在300亿斤、1 500万亩和120亿斤以上。  相似文献   

16.
在粮食作物种植比较效益低、农户种粮积极性下降,并且我国粮食产需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的背景下,针对当前国内各地出现的耕地“非粮化”现象,本文以鲁西平原产粮大县阳谷县为例,基于问卷调研数据,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粮作比例角度出发分析影响耕地“非粮化”的因素,进而提出防控耕地“非粮化”的监管对策,以期为鲁西平原乃至我国广大平原地区防控耕地“非粮化”以及国家研究出台更为有效的惠农政策确保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村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根基,保障着百姓"米袋子"。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土地流转的加速,部分地区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安全。针对兴业县农村耕地"非粮化"问题进行剖析,通过严格落实农田保护责任制、加大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投入、加大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健全完善有关法规制度等对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耕地"非粮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探索农户尺度下城镇近郊地区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因素及形成特征,对制定区别于丘陵山区、粮食主产区的耕地用途管制政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广佛地区为例,基于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探索城镇近郊耕地非粮化形成因素之间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和配置关系及耕地非粮化的形成特征。结果发现,耕地机械化程度、政府支持是耕地非粮化影响因素组态中的关键因素,而耕地面积、农资成本感知是补充性因素。建议从推进农业机械化、保障农资供应、完善政府补贴制度等方面制定政策,破解城镇近郊耕地非粮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面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降低、耕地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等挑战,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是“三农”工作的一条底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节约集约、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防止耕地“非粮化”,提高耕地和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文章主要介绍了河南省安阳县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主线,在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以小麦、玉米套种为主体作物,间作大蒜、西瓜、黄瓜、大白菜等多元间套复种模式,节约集约利用耕地,既稳定了粮食作物面积,又发展了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做到了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两不误、两兼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文章总结了不同作物间作套种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对做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节约集约利用耕地,在有限的耕地上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非粮化率时空分异,识别其驱动类型,本研究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2005—2020年山西省耕地非粮化率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耕地非粮化率影响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 K-Means聚类法探究山西省耕地非粮化驱动类型。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耕地非粮化率由2005年的50.21%下降到2020年的40.05%,呈“W”型波动,超过山西省粮食安全阈值 11.45个百分点;从空间上看,耕地非粮化率差异显著,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从空间集聚类型上看,2005—2020年山西省耕地非粮化率全局莫兰指数先下降后上升,空间集聚效应加强,主要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土地生产率、年降水量、各县到省会中心的距离对耕地非粮化率变化起主要作用,且均与耕地非粮化率呈负相关。山西省耕地非粮化驱动类型主要分为资源禀赋型、交通便利型、农业支持型和经济作物增长型。识别山西省耕地非粮化驱动类型,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对于保护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