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杏鲍菇菌株的担孢子收集、紫外诱变及突变菌株的出菇性能、抗杂能力测试试验,从28个突变菌株中筛选出1株有潜力的菌株。18号菌株的株形美观,抗杂菌能力很强、出菇试验中转潮快,生物学转化率比原始菌株提高了约7.47%,达65.8%。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产新农抗702的高产链霉菌702突变株.分别以链霉菌702菌株为试验材料和以庆大霉素为敏感抗生素,NTG-LiCl复合诱变链霉菌702菌株,获得抗庆大霉素突变株.NTG处理90 min对菌株的致死率可达71.56%,抗药性突变率高达19.46%,获得的抗药性突变株经过摇瓶初筛和复筛,获得高产突变株13-18-52菌株,产抗新农抗702的摇瓶发酵单位达到1 946 μg/mL,比出发菌株发酵单位1 416 μg/mL提高了37.43%.采用抗药性致死突变标志的NTG-LiCl复合诱变筛选模型可以获得产新农抗702的链霉菌702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3.
抗腐霉利的灰葡萄孢菌株特性及其竞争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正确评价抗腐霉利的灰葡萄孢的生物学特性和竞争能力,用4株诱导的抗腐霉利突变株及其原始敏感菌株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抗性菌株之间生物学特性有显著差异,但菌丝生长速率、产孢能力和致病力并不随抗药性的增加而增强或减弱。用诱导的抗性突变株和敏感菌株分生孢子混合接种,分析抗性菌株的竞争能力。结果表明:抗性菌株的竞争力易发生变异,有的抗性菌株竞争力比其原始菌株强,有的比其原始菌株弱。菌株竞争能力未显示出随抗药性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用扬州大学饲料营养学教研室筛选并保藏的黑曲霉菌株 ,经6 0 Co照射后 ,最终分离出 3株突变菌株。培养 5d后 ,突变株 A、C、D及野生菌株产生的植酸酶酶活力分别为 883 .52± 1 1 0 .0 8、 70 2 .1 4± 73 .85、 687.0 4± 82 .70、 74 8.1 2± 57.0 5U/ g。突变株 A比野生菌株的产植酸酶能力高 1 8.1 %。此外 ,突变株 A对菜籽饼中硫葡萄糖甙、粗纤维等的降解能力也较强。因此 ,本次筛选出的突变株 A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酿酒酵母单倍体菌株SY10作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微波复合诱变处理其原生质体,选育出1株对钼高抗性突变株SY10-186-8,其抗性水平为400 mmol/L,是出发菌株的5.71倍。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相比,该突变株拮抗紫外线、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能力以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增强。经50世代培养,该突变菌株遗传稳定性良好,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选育耐低温草菇菌株,以草菇V23、V3552为亲本,采用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用紫外诱变、化学诱变两种方法对草菇菌株进行诱变,筛选到耐低温的突变株;然后利用紫外灭活(20 W,30 cm,110 s)和热灭活(50℃ 3 min)的双亲灭活标记法对突变株进行化学融合,结果表明在400 g/L的PEG6000、pH 8.0、融合时间30 min和融合温度32℃的条件下融合率最高,达到0.517%, 共获得200个融合子。经过0℃低温筛选,最终获得15株草菇耐低温菌株,菌丝在0℃的耐冻能力提高了4.5倍。经出菇实验证明其子实体与出发菌株相比具有明显的耐低温性,液化现象明显推迟,说明该方法筛选出的菌株具有进一步应用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香菇主栽品种L808和秦岭山区野生香菇B15-1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育种技术,进行单单配对杂交获得103个杂交菌株,通过拮抗试验、抗霉菌试验和出菇试验筛选出了1株抗霉菌能力强、高产的菌种LB-21,小试栽培产量稳定,平均生物效率达到了89. 36%,高于亲本L808和B15-1(67. 65%和52. 98%)。  相似文献   

8.
辣椒疫霉对甲霜灵和霜脲氰抗药性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寻综合治理辣椒疫霉抗药性的有效途径,采用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诱变方法,从辣椒游动孢子群体中筛选出29株抗甲霜灵、6株抗霜脲氰的突变菌株,并证明突变菌株的抗药性经无性和有性生殖均可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高产菌株的紫外线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况丹  叶亚建  王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04-8405
[目的]获得杏鲍菇高产菌株。[方法]通过紫外诱变、单菌落分离、突变株选择、菌丝生长及出菇对比试验研究了杏鲍菇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技术。[结果]将经紫外线照射处理的孢子悬液稀释,涂在平板培养基上,7 d后分离单菌落并两两配对。取镜检有锁状联合的菌株菌落与原始菌株做拮抗试验,得到了11株突变株。7号和11号菌株与其他菌株间有极显著差异,5号和10号菌株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原始菌株,2号菌株与对照菌株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其余菌株与原始菌株之间无显著差异。9个菌株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5号和10号菌株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35%和34%。它们被命名为PL-5和PL-10。[结论]经紫外线诱变选育的杏鲍菇菌株表现出良好的高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育高产谷胱甘肽的酵母菌株。[方法]通过紫外线进行诱变处理,运用推理育种技术获得抗乙硫氨酸突变株。[结果]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产GSH的菌株HSJB1,其摇瓶发酵生物量为3.87 g/L,GSH产量为91.87 mg/L。依据菌株的细胞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其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通过紫外线对出发菌株HSJB1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一株抗乙硫氨酸突变株YBS77,该突变株经摇瓶发酵,生物量达7.60 g/L,GSH产量为211.96 mg/L。[结论]通过选育获得的突变株生物量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6.38%,GSH产量提高了130.72%,表明该育种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桉木屑作为栽培主料,进行猴头菇菌株出菇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广西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种。【方法】采用55%桉木屑含量的栽培配方进行出菇试验,对10个猴头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形态特征、抗杂性、产量表现等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在以桉木屑为栽培主料的比较试验中,10个参试菌株的各种性状表现存在明显差异。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是常山猴头菌株和猴头BJ菌株,两者的平均产量较高,分别为276.19和245.10 g/袋;菇体单个重量较大,分别为88.41和77.60g。此外,两者的其它性状均表现良好,其中常山猴头菌株的表现优于猴头BJ菌株。【结论】常山猴头菌株和猴头BJ菌株适宜在广西地区利用桉木屑为主要原料进行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2.
高效解磷突变株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蒙金娜有机磷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具有较强解磷能力的菌株E6,以其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选育出一株解磷能力明显提高的突变株E652,其解磷能力达到16.85mg/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17.7%。经初步判断,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具有遗传稳定性和一定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3.
对10个不同杏鲍菇菌株进行菌丝活力与抗杂能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杏乐菌株、杏A菌株、Ple0028、Ple0038、Ple0045等菌株在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具有较强的菌丝活力与抗杂能力,可用于下一步的杏鲍菇出菇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航天诱变所得秀珍菇优势变异菌株的多态性及胞内活性成分含量,为秀珍菇育种及其附加价值开发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5月对秀珍菇进行航天诱变,以菌丝生长速度为指标筛选优势变异株,以出发菌株为对照,对优势变异株进行ITS鉴定和拮抗试验;利用ISSR、RAPD、SRAP分子标记研究优势变异株的多态性和遗传变化,测定其胞内活性成分含量;运用POPGENE 32和NTSYS PC V2.10软件对各菌株进行遗传变异和聚类分析。【结果】获得52株秀珍菇航天诱变再生菌株,且有25株菌丝生长速度变化显著;其中有6株表现优异,且与出发菌株存在明显的拮抗现象。ISSR、RAPD、SRAP的18条引物在6株优势变异株中共扩增出62条带,多态性条带占比72.58%。遗传变异分析显示,优势变异株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69 8,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为0.399 1;基于ISSR+RAPD+SRAP的数据显示,出发菌株与6优势变异株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29 0~0.871 0,6株优势变异株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467 7~0.774 2。对出发菌株和6株优势变异株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62处可分为2类,说明秀珍菇优势变异菌株在遗传水平上发生了变异。最终筛选到3株总酚、黄酮含量和2株黄酮、多糖含量同时提高的菌株,其活性成分含量较出发菌株显著提高了20.30%~122.34%。【结论】航天诱变后,秀珍菇菌株发生较大变异,并筛选出5株特性优良的菌株,其活性成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从38个哈密瓜内生细菌中筛选出具有诱导哈密瓜植株抗细菌性叶斑病和疫霉病能力的菌株。研究结果表明:以诱抗效果达到30%为标准,筛选出有12株具有诱导哈密瓜抗细菌叶斑病的菌株;有8株具有诱导哈密瓜抗疫霉病的菌株;有4株具有诱导哈密瓜同时抗细菌叶斑病和疫霉病的菌株,诱抗效果高于或相当于化学诱抗剂水杨酸,且诱抗效果较持续稳定。试验证明了从哈密瓜内生细菌菌株中可以筛选出能显著提高哈密瓜抗病性的菌株,具有作为生防菌开发利用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菌株发酵液中多杀霉素产量,本试验利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诱变、紫外(UV)诱变和抗性突变技术处理刺糖多孢菌株DS0322-3,结合高通量筛选和摇瓶发酵选育多杀霉素高产菌株。结果显示,通过ARTP诱变和UV诱变育种,筛选获得384株突变菌株,其中有9株突变菌株的效价较原始菌株增加10%以上,且1株效价较原始菌株增加20%以上,经过ARTP诱变30 s,得到的突变菌株AR1019-4效价为547.78 mg/L,较原始菌株增加了21.88%。以ARTP诱变得到的高产突变菌株AR1019-4为出发菌株,通过抗性突变筛选技术筛选获得1 152株突变株,其中13株突变菌株的效价较出发菌株增加10%以上,且2株效价较出发菌株增加15%以上,在0.5 mg/L的氯霉素平板上得到的突变菌株Chl 1215-5效价为637.12 mg/L,较出发菌株增加了16.31%;12 mg/L的庆大霉素抗性突变筛选到了突变菌株Gen 1207-8,效价为597.59 mg/L,该菌株的Spinosyn D组分由10%~15%增加至30%~35%左右,经遗传稳定性试验验证,突变菌株Chl1215-5和Gen1207-8可稳定遗传。试验结果表明ARTP诱变、紫外诱变和抗生素突变技术对选育多杀霉素高产菌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金福菇出发菌株采用氮离子束进行诱变,通过低温筛选出5个菌株,测定诱变后各菌株的出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和总糖、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成分以及降血脂成分洛伐他汀含量,筛选出营养和保健价值较高的优质突变菌株.结果表明,金福菇诱变菌株JF-004的生物学效率最高达到76.64%,其每栽培袋平均产量为(191.60土1.80)g.诱变菌株JF-004的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最高,分别达到35.26%和9.26%,具有适中的总糖含量和较低粗脂肪含量,符合低脂肪、高纤维的膳食结构;同时JF-004的洛伐他汀含量在所有菌株中也达到最高,子实体中含量为(10.180±0.123) tg·g-1,是一株营养和保健价值较高的优质诱变菌株.  相似文献   

18.
香菇9608与一株野生香菇单双杂交及优良杂交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杂交选育出菇早、产量高、菇形好、硬度大的香菇优良菌株。[方法]以香菇9608和野生香菇菌株FP作为杂交亲本,经单孢分离获取9608不同核相的单核菌株,与野生香菇菌株进行单双杂交,获得杂交菌株,对其进行常规栽培,测定农艺性状,筛选优良菌株。[结果](1)27株杂交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菌落长势及生长指数差异显著(P0.05),仅1株生长指数大于2个亲本,有10株生长指数处于2个亲本之间;(2)有24株杂交菌株正常出菇,其子实体形成时间及温度差异较大,19株杂交菌株的子实体形成时间比双亲短,其子实体形成温度均高于2个亲本,其中8株于60 d内形成子实体;(3)不同菌株的产量差异显著,有16株子实体产量超过双亲;(4)成菇数量、单菇质量及菇形差异较大,其中D97FP的成菇数量最多,D106FP和D81FP单菇质量优于亲本,D111FP的菌盖厚度最大,D170FP菌盖直径最大,D21FP的菌柄最短,D178FP菌柄直径最小;(5)不同菌株的菌盖硬度差异显著,18株杂交菌株中,有17株菌盖硬度大于亲本;(6)D100FP和D97FP的选择指数较大,并且与亲本均有拮抗现象。[结论]本研究采用的育种方法有效,筛选优良菌株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筛选出的优良菌株(D100FP和D97FP)具备出菇早、产量高、硬度大等诸多优点,可为香菇生产及菌种选育提供良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吸水链霉菌的高产农用抗生素菌株。[方法]从海南土壤中筛选出1株吸水链霉菌,以经过自然分离和2次紫外诱变的S6-7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光照射辅以链霉素抗性筛选后,再进行摇瓶发酵复筛。[结果]从62株随机挑选的单菌落中初筛出7株较好菌株,经斜面连续传代3次后复筛,发现5株菌株具有较好的正突变,正突变率可达8.06%,效价最高提高25.11%。[结论]将链霉素筛选法与传统紫外诱变法相结合,使菌株的产素能力有较大提高,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菌种正向突变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20.
利用新霉素作为筛选压力,筛选H+-ATPase缺陷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自发突变株,筛选出一株突变菌株,命名为 KLDS1.9201-11.比较亲本菌株 KLDS1.9201与突变菌株 KLDS1.9201-11的生长情况,发现KLDS1.9201-11的生长活力较亲本菌株差且产酸能力弱;在pH 3.0的MRS液体培养基中经过3 h酸应激后,亲本菌株和突变菌株的活菌数分别降低86.98%和99.98%,酶活分别降低13.33%和21.15%;在冻干后,亲本菌株和突变菌株的活菌数分别降低76.71%和4.88%,亲本菌株的酶活降低4.27%,而突变菌株的酶活上升29.71%.结果表明,突变菌株较亲本菌株具有更强的酸敏感性和冷适应性,可以用于弱后酸化酸奶发酵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