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原牧区牛焦虫并的防治工作。方法具有明显牛焦虫病临床症状特点的牛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病牛耳尖进行静脉采血取样,病牛体表淋巴结穿刺取淋巴液涂片。将病牛随机分为对照1组20头病牛、对照2组20头病牛、观察组20头病牛。观察组采用贝尼尔治疗,对照1组采用锥黄素进行治疗,对照2组采用盐酸咪唑苯脲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确诊牛15头,治愈13头,治愈率86.7%;对照1组确诊牛13头,治愈7头,治愈率为53.8%;对照2组确诊牛14头,治愈9头,治愈率为64.3%,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治愈率。结论牛焦虫病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灭蜱仍然是引起注意的事项。贝尼尔的治疗作用优于盐酸咪唑苯脲和锥黄素,贝尼尔可影响虫体的自身代谢,影响其发育,并且对孕期孕畜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尾寒羊巴贝西虫病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贝尼尔静注 (Ⅰ组 )、盐酸咪唑苯脲肌注 (Ⅱ组 )、贝尼尔和盐酸咪唑苯脲配合治疗 (Ⅲ组 ) 3种治疗方案治疗小尾寒羊的巴贝西虫病。结果表明 ,Ⅰ、Ⅱ、Ⅲ组的治愈率依次为 83 % ,79% ,93 % ;有效率分别为 1 3 % ,1 7%和 4 % ,且用贝尼尔和盐酸咪唑苯脲配合治疗 ,杀虫作用迅速、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德保县各养牛场(户)中焦虫病频繁发生,发病率高。本文通过使用贝尼尔、黄色素和咪唑苯脲对诊断是焦虫感染的患牛进行对比治疗,通过对患牛体况进行药物治疗以及体况恢复情况的观察等进行分析。显示贝尼尔对给药牛能够产生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而黄色素、咪唑苯脲治疗效果不太理想,这就说明贝尼尔对发生牛焦虫病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挑选出对牛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效果好的药物,本文通过对规模化养牛场中患有附红细胞体的病牛进行治疗试验,对比治疗效果,筛选出快速有效的治疗药物。根据养牛场的用药物的具体情况,相继选择了磺胺间甲嘧啶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注射液、血虫净、咪唑苯脲等5种药物,对牛附红细胞体进行体外培养,并进行敏感药物体外筛选试验。5种药对牛附红细胞体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和杀死效果从高到低分别是盐酸多西环素血虫净咪唑苯脲磺胺间甲嘧啶钠氟苯尼考注射液,选前4种药做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治疗效果最好的药物是盐酸多西环素,其临床治愈率为90%,其次是血虫净,临床治愈率为80%,咪唑苯脲的临床治愈率为70%,磺胺间甲嘧啶钠的临床治愈率为50%。  相似文献   

5.
对北京密云3个养殖场小区模式养殖的126头感染焦虫病奶牛随机成A、B两组,A组单用贝尼尔治疗,B组采用贝尼尔与中药结合治疗,记录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A组63头,治愈50头,治愈率79.36%,复发7头,复发率11.11%;B组63头,治愈57头,治愈率90.48%,复发5头,复发率14.00%,B组复发5头,复发率8.77%。奶牛焦虫病重在预防,一旦发现奶牛焦虫病,中西医结合在治愈率和复发率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珲春市北郊从四平地区购进的奶牛,在购入后一月左右,牛群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下降,随后出现死亡。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极及病源体检查,确诊为瑟氏泰勒虫病.用盐酸咪唑苯脲肌注治疗,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强心、补液、健胃、利尿,消炎等对症治疗,病牛在第4时基本康复.追访时血液涂片检查发现,牛红细胞染虫率下降到1%,同时表明了治愈牛有可能复发,应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通过贝尼尔和锥黄素对三个年龄段的40头短角牛分两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贝县尔实验组治愈率为成年牛87。5%,青年牛83.33%,犊牛100%,病死率为成年牛12.5%、青年牛16.7%、犊牛0。锥黄素试验组治愈率为成年牛25%,青年牛50%,犊牛33.3%,病死率为成年牛75%、青年牛50%、犊牛66.7%。结果表明贝尼尔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对温氏附红细胞体体外杀灭具有最佳效果的药物。[方法]以RPMI-1640为基础培养液,加入30%犊牛血清,选用盐酸土霉素、恩诺沙星、磺胺对甲氧嘧啶、硫酸庆大霉素、磷酸伯氨喹啉、盐酸咪唑苯脲、贝尼尔7种药物,在37℃、5%CO2的环境下,进行温氏附红细胞体体外药物杀灭试验。[结果]磷酸伯氨喹、盐酸咪唑苯脲对牛附红细胞体的体外杀灭效果最佳,当培养液药物浓度为2 000μg/ml,药物与附红细胞体作用6 h时,红细胞染虫率显著下降到30%以下。盐酸土霉素、恩诺沙星、贝尼尔和磺胺对甲氧嘧啶对附红细胞体均有一定作用。硫酸庆大霉素具有较强抗菌作用,但对牛附红细胞体病无效。[结论]该研究为临床选择抗附红细胞体病的合适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1977和1978两年中,共接诊边虫病牛58头,1977年51头,1978年7头。在58头中,有单发边虫病27头,占总数的46.6%,边虫与泰勒氏焦虫混合感染的28头,与巴贝斯焦虫混合感染的3头,占总数的53.4%;58头中,有水牛24头,黄牛33头,乳牛1头。经治疗临床治愈52头,死亡6头,治愈率占86.6%。关于边虫病的发生季节,分布情况,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等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洛宁县位于豫西山区,是牛焦虫病的疫区,这里主要是双芽焦虫和环形泰勒氏焦虫。近几年来采用中药青蒿、马鞭草等进行治疗,获得很好疗效。 1982~1989年共收治患牛50例,其中急性患牛29头,慢性患牛21头。按畜龄分,幼年牛3头,成年牛47头,按病程分,2天以内45头,3天以上5头。经采用青蒿、马鞭草为主药治疗、治愈45头,治愈率90%。  相似文献   

11.
以RPMI-1640为基础培养液,加入30%犊牛血清,选用贝尼尔、四环素、敌百虫、泰妙菌素、咪唑苯脲、氟苯尼考、依沙吖啶、磷酸伯氨喹等药物原粉,在37℃,5%CO2气体条件下对牛附红细胞体进行了体外药物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依沙吖啶效果最好;敌百虫和磷酸伯氨喹次之,但敌百虫毒性较大;贝尼尔、咪唑苯脲、氟苯尼考有效。  相似文献   

12.
针对湖南省洞口县牛尿素中毒病历,采用左赚部套洞针(竹洞针)穿刺术放气、灌入食醋、葡萄糖输液等抢救和治疗方案。牛场存栏328头,239头中毒,发病率72.9%,治疗239头,治愈216头,治愈率90.4%,较首例牛尿素中毒病例治愈率100%降低了9.6%;瘤胃膨气病病牛128头,治愈105头,治愈率82.0%,较洞口县首例牛尿素中毒病例治愈率100%下降了18.0%。并对牛瘤胃膨气病最佳抢救时间和尿素养牛正确用量用法进行了探索,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湖南省洞口县牛尿素中毒病历,采用左赚部套洞针(竹洞针)穿刺术放气、灌入食醋、葡萄糖输液等抢救和治疗方案。牛场存栏328头,239头中毒,发病率72.9%,治疗239头,治愈216头,治愈率90.4%,较首例牛尿素中毒病例治愈率100%降低了9.6%;瘤胃膨气病病牛128头,治愈105头,治愈率82.0%,较洞口县首例牛尿素中毒病例治愈率100%下降了18.0%。并对牛瘤胃膨气病最佳抢救时间和尿素养牛正确用量用法进行了探索,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1发病情况 2009年5月10日关兴镇李某某引进20头杂交牛,以放牧为主,当饲养到第15天时,有3头牛发病,到17天又有5头发病,按焦虫病医治未见好转,发病第7天已有死亡2头,未死的病牛十分消瘦。  相似文献   

15.
1 发病情况 2009年5月10日关兴镇李某某引进20头杂交牛,以放牧为主,当饲养到第15天时,有3头牛发病,到17天又有5头发病,按焦虫病医治末见好转,发病第7天已有死亡2头,未死的病牛十分消瘦.  相似文献   

16.
观察硝唑尼特、贝尼尔、咪唑苯脲、Trypan等4种药物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对路氏锥虫的体外杀灭效果。将这4种药物分别以5、10、20、40、80mg/ml的浓度作用于体外培养路氏锥虫,在第24h和48h观察杀灭效果。试验结果:4种药物对路氏锥虫都有杀灭效果,药效依次为硝唑尼特>贝尼尔>Trypan>咪唑苯脲,药物对路氏锥虫的杀灭率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硝唑尼特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以RPMI-1640为基础培养液,加入30%犊牛血清,选用贝尼尔、四环素、敌百虫、泰妙菌素、咪唑苯脲、氟苯尼考、依沙吖啶、磷酸伯氨喹等药物原粉,在37℃、5%CO2气体条件下对温氏枝原体进行了体外药物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依沙吖啶效果最好;敌百虫和磷酸伯氨喹效果次之,但敌百虫毒性较大;贝尼尔、咪唑苯脲、氟苯尼考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抗生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并用治疗牛咽喉炎的临床效果,并对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站门诊部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接诊治疗的患牛咽喉炎疾病的病牛78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头,观察组使用抗生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牛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9头病牛在经过抗生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后,显效有28头,有效有9头,无效有2头,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39头病牛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显效有19头,有效有8头,无效有12头,总有效率为69.2%,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咽喉炎的病牛使用抗生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见效快,更能有效的将咽喉的肿块消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狐狸附红细胞体进行体外药物筛选试验。[方法]以 RPMI-1640为基础培养液,加入30%犊牛血清,选用贝尼尔、土霉素、大蒜素、强力霉素、咪唑苯脲、氟苯尼考、附红绝杀、磷酸伯氨喹等药物原粉,在37.3℃、5% CO2条件下对狐狸附红细胞体进行体外药物筛选试验。[结果]附红绝杀效果最好;磷酸伯氨喹和贝尼尔药物次之;咪唑苯脲、大蒜素、氟苯尼考有效。[结论]该研究为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苯咪唑类药物品种及给药方式对小白鼠旋毛虫感染的疗效,将6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只,每只小白鼠经口感染旋毛虫幼虫300条。其中A组的2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A1、A2、A3、A4(对照);B组的2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B1、B2、B3、B4(对照);C组的2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C1、C2、C3、C4(对照)。感染后3d,A1、B1、C1用甲苯咪唑处理;A2、B2、C2用丙硫苯咪唑处理;A3、B3、C3用丙氧苯咪唑处理。A组灌胃3d疗法对旋毛虫成虫的治疗作用,B组灌胃5d疗法对旋毛虫幼虫的治疗作用,C组皮下注射5d疗法对旋毛虫幼虫的治疗作用,并设对照组。将所有试验小白鼠50d后剖杀,膈肌压片镜检,并消化计幼虫数量。试验结果表明甲苯咪唑和丙硫苯咪唑口服或皮下注射临床治疗小白鼠旋毛虫病疗效较好。丙氧苯咪唑仅皮下注射对小鼠旋毛虫幼虫感染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