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榉树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榉树属榆科榉属高大落叶乔木,是我国珍贵的阔叶用材树种,自然更新速度慢,野生资源非常稀缺。本文从榉树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组培快繁育苗和容器育苗5个方面介绍了当前榉树繁育技术研究进展,阐述了榉树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以期为榉树市场化大量育苗和利于榉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田春  殷颜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89-91,120
为了探讨都匀市榉树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对策,对都匀市野生榉树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了都匀市榉树资源的数量、分布特征及生长状况,研究认为榉木的保护已刻不容缓,提出应加强对榉树中古树名木的认定和管护,可根据条件进行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  相似文献   

3.
对秋季叶色为红色、黄色、绿色的3类不同色系榉树在叶色表达期的色素含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类色系榉树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叶绿素含量随着秋季叶色变化而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则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3类色系榉树的花青苷变化存在显著差异,黄色和绿色系榉树花青苷呈逐渐降低趋势,而红色系则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过程.可溶性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叶色开始变化时上升随后开始下降的变化过程.3类色系榉树的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值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异;但总叶绿素与花青苷含量的比值变化特点不同,黄色和绿色系随着叶色变化,比值表现为快速下降—平稳—快速下降三个阶段;而红色系则一直保持快速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与花青苷的大量合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57.红色系榉树的叶色表达与花青苷含量变化显著相关,黄色系榉树的叶色表达与较大的叶绿素含量变化量和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变化量密切相关,绿色系榉树的叶色表达则与很高的叶绿素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榉树由于其优质的树木品质和较大的经济效益近些年已经受到了众多农户的重视,本文对榉树速生丰产造林技术及抚育管理进行了详细研究,其中包括榉树苗圃地的选择、土地处理、造林密度选择、树苗的选择、树苗的种植以及后期管理,为今后农户种植榉树提供了基础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郎溪县榉树大苗混交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郎溪县榉树大苗混交林培育基地概况,并从造林地条件、苗木选择、造林栽植和造林后的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榉树大苗混交林培育技术,以期为榉树大苗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榉树由于其优质的树木品质和较大的经济效益已经受到了众多农户的重视。本文对榉树速生丰产造林技术进行了阐述,包括榉树苗圃地选择与土壤处理、造林密度与树苗选择、树苗种植、灌溉、施肥、剪枝、除草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今后农户种植榉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榉树的生物学特性与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榉树是阔叶用材树种,常常被应用于园林绿化上,是我国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该文从榉树树种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自然分布情况、种子的繁殖、扦插繁殖技术、嫁接繁殖、组织培养繁殖和栽培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当前榉树研究最新进展情况,并对榉树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榉树播种育苗及苗木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榉树作为优良的景观树种和珍贵的用材树种,是江浙沪地区优良的造林树种。为促进榉树产业发展,在2010-2015年开展榉树标准化育苗的基础上,对榉树播种育苗、苗木培育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介绍,以期为榉树的苗木培育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榉树叶色变化类型和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榉树既是重要的秋色叶植物,也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了解榉树叶色变化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可以为榉树新品种选育提供借鉴和依据.对国内外榉树叶色变化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榉树叶色季相变化丰富,一般春季新叶为红色,秋季叶色有深红色、棕红色、米黄色和秋季叶色基本保持绿色等4种类型;榉树秋季叶色变化与变色期叶片中花青素含量有关,变色类型还与叶片中叶绿体降解速度有关;榉树叶色变化还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0.
榉树造林技术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榉树是一种落叶大型乔木,其用途广泛,使用价值较高,且具有树龄长、抗逆性强、材质优良等特点,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介绍了榉树的造林培育技术,对其用途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榉树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榉树既可以作为木材用树,又可以用于园林绿化。榉树的抗旱性较差,在田间栽培条件下经常出现叶片萎蔫的现象。榉树叶片萎蔫的原因不尽相同,其症状也略有差异。该文根据榉树栽培管理的实际经验,详细阐述了榉树叶片萎蔫的原因及其症状的细微差异,并针对榉树叶片萎蔫的不同原因,提出了经济有效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榉树容器苗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榉树种苗的繁殖与培育,包括穴盘播种育苗、扦插育苗以及容器苗培育等方法,提出不同阶段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连香树和榉树容器苗苗木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苗高和地径作为分级质量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连香树和榉树2树种8个月容器苗的苗木分级标准进行探讨。计算分析得出以下标准:连香树Ⅰ级苗,苗高≥34.65cm,地径≥0.38cm;Ⅱ级苗,34.65cm〉苗高≥28.35cm,0.38cm〉地径≥0.29cm;Ⅲ级苗,苗高〈28.35cm,地径〈0.29cm。榉树Ⅰ级苗,苗高≥26.0cm,地径≥0.29cm;Ⅱ级苗,26.0cm〉苗高≥19.5cm,0.29cm〉地径≥0.20cm;Ⅲ级苗,苗高〈19.5cm,地径〈0.20cm。  相似文献   

14.
榉树和黄连木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榉树和黄连木一年生苗叶绿素荧光参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榉树和黄连木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进程不尽相同。(2)光强是影响榉树和黄连木光化学效率和PSⅡ的潜在活性日变化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qN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在不同的树种之间存在差异,湿度对榉树的qN影响较大,光强对黄连木的qN影响较大。(3)黄连木各种叶绿素荧光数值偏低是其前期营养生长缓慢的内在原因,榉树虽受到不同程度的光抑制,但仍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黄山地区榉树最佳扦插基质,选取黄心土、河沙、蛭石为基质,研究了榉树硬枝在上述扦插基质上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榉树扦插成活率影响较小,但蛭石作为扦插基质时,根条数、根长和根重均大于其他2种基质,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从而可能影响到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16.
江淮丘陵大蜀山大叶榉群落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江淮丘陵合肥大蜀山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典型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群落植物组成、生活型特征、层次结构以及优势种群年龄结构和发展动态。结果表明,群落内共出现维管束植物28科45属49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主要由热带和温带区系成分组成,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群落中木本植物占绝对优势,群落垂直空间分化明显,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群落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群落中大叶榉占有明显的优势地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山槐(Albizia kalkora)、枫香(Liquidam bar form osana)为亚优势种。群落中大叶榉正处于旺盛生长期,自然更新良好,在未来的演替中,马尾松针叶树种将会逐渐减少,演替为稳定的落叶阔叶林结构。  相似文献   

17.
沧浪亭古树树体现状和症状及保护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胜林  茅晓伟  肖湘东  付哓渝  张重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03-11605,11617
调研了沧浪亭现存古树的生长现状与病状,得知沧浪亭现有古树14株,分别属于9科10属,树龄为120~260年。沧浪亭古树总体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长势良好的古树9株,占64.29%,分别为银杏、柏树、罗汉松、榉树、香樟、瓜子黄杨、紫藤;需重点保护的古树5株,占35.71%,分别为女贞、桂花、枫杨,具体病状表现为树干腐蚀中空和洞穴状。基于需重点保护的5株古树的病状,笔者提出女贞和桂花的保护措施为:①对主干上穴口进行封实处理,②清除主干表层已腐烂木质并消毒、涂抹防腐蚀保护剂,③填补树干洞穴;枫杨的保护措施为:①清理洞穴内部、内壁,②对树干进行防腐消毒处理,③涂抹防腐保护剂。  相似文献   

18.
用叶绿素荧光技术和叶红外820 nm吸收技术测定了短时含氧2%空气环境对榉树PSⅡ和PSⅠ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氧2%的空气短时抑制榉树光呼吸后,引起光系统结构和功能、光系统活性及电子流向发生变化,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潜在活性、Ft、ETR下降,qP,qN均升高,PSⅠ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9.
珍稀濒危植物榉树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扦插繁殖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时,最好选择枝粗>1.2 cm ,并用生长激 素处理,其中ABT 1号生根粉100 mg/L 浸泡扦插基部2 h效果最好,其成活率高达81.4。春插较秋插效果好,两者相比平均成活率提高1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